美章网 资料文库 运动知觉特征及体育教学培养方法范文

运动知觉特征及体育教学培养方法范文

时间:2022-03-24 03:08:10

运动知觉特征及体育教学培养方法

摘要: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运动知觉,就不能准确地意识到自身和外界客体的运动信息,进而无法精确地控制自身的运动,不能与周围的环境保持平衡,从而影响运动技术的习得,不利于熟练动作技能的培养。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需要要求学生单纯的模仿动作,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正确知觉运动行为的能力。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运动知觉的特征,继而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正确运动知觉的方法。

关键词:运动知觉;体育教学;特征;培养方法

1.运动知觉特征分析

1.1运动知觉由多种感觉组成

运动知觉是一种复杂的知觉,它由运动者的视觉、触觉、本体感觉、平衡觉等多种感觉组成,并通过这些感觉的协同作用而实现。运动知觉包括对客体的运动知觉,也包括对主体自身的运动知觉。对客体运动情况的知觉主要通过视分析器、听分析器、前庭分析器等获得,是对外部物体运动特点的反映。对主体自身的运动知觉则主要是通过运动分析器获得的机体内部骨骼和肌肉活动引起的肌肉运动觉、平衡觉等本体感觉,并综合视觉、触觉、听觉等外部感觉,是对机体自身运动特点的反映,尤其是对自身各部位运动器官运动特点的反映。

1.2运动知觉能够辨别物体和动作的运动状态

当进行体育活动时,运动者的身体与外界环境总是处于一种相对运动的状态,运动者所持的运动器械、与其一同进行活动的同伴、以及运动者自身所处的位置和速度总是在空间中不断变化。因为外界环境与自身相对位置和相对时空的信息总是在变化,所以运动者的视觉、触觉、本体感觉等总是会根据这些不断变化的信息而一直发生变化。通过这些各种感觉相互协调而形成的运动知觉,可以辨别物体和动作的运动形态、幅度、速度、时间、方向等。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培养学生注意到各种感觉信息变化的能力,提升对各种信息的敏感程度,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辨别外界物体以及自身动作的运动状态,适应性的调节自己的运动速度、方向、动作幅度等,使动作技术的完成更加准确。

1.3主体运动知觉清晰度弱

运动知觉是由多种感觉协调融合而产生的,主体运动知觉因为人体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很容易受到机体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干扰,清晰度弱。影响主体运动知觉的因素包括三点:其一,机体的本体感觉常被外部感觉所覆盖;其二,运动时的连续动作影响运动感觉;其三,人体的运动感受器和运动效应器都位于肌肉。人体对外界物体的运动状态所感觉到的信息如视觉、触觉等,在大脑皮质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反映自身肌肉、关节、韧带等运动信息的本体感觉则在大脑皮质中处于次要地位,因此对自身内部感觉器官运动情况的感觉,常常会受外部感觉信息的干扰,甚至被覆盖。其次,运动感觉是由动作反应引起的,运动时的各个动作是连续不断地衔接在一起的,一个动作的结束即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这就会导致动作的运动感觉被动作所掩盖。最后,机体的运动感受器和运动效应器都位于肌肉,运动者在感受内部运动感觉的同时又需要做出动作反应,使得主体运动知觉不如客体运动知觉那样清晰。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想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各种技术动作,并使其能够更准确的表现出来,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正确的体会自身内部运动器官的运动感觉,清晰主体运动知觉。

2.运动知觉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方法

2.1运动知觉的认知教育法

所谓认知教育就是让学生通过对外界信息进行接收,然后在脑中进行处理加工,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对个体的运动支配进行教育的过程。认知教育是一种动机教育,而认识是动机的源泉。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感知外界物体的运动轨迹和运动变化,去对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进行预判。同时强调学生去回想每次进行了正确的运动行为时,身体的各个关节肌肉是怎样运动的,自身的姿态步伐是怎样调节的,提升运动知觉的感受能力,继而形成正确的知觉导向,在后续的技能学习和练习过程当中能够对各种动作有更清楚地了解,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学生只有形成良好的认知后,才能够在脑中反映出不同动作正确的运行轨迹,有效掌握动作要领。

2.2注意的稳定性和分配训练法

注意本身具有一定的指向性,个体机体的动作变化以及对外界事物的判断都是由注意决定的,注意是人体大脑对自身关注的事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发生的警觉。学生在进行技术动作过程中势必会引起竞技要素发生变化,相应的就要求在实际学习时,学生必须能够高度的注意和自觉,对每一个技术动作的细微变化做出相对应的措施,这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主体运动知觉能力。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抗干扰教学情境模拟,进一步增强学生注意的集中度和稳定性,比如说在训练过程中播放一些广播和音乐,或者是训练时询问学生一些问题,或发出指令,这都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开展注意转移以及分配的训练,比如说在进行羽毛球项目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用余光观察对手的挥拍的速度和幅度,直到自己进行挥拍击球的瞬间,将自身注意力转移到自身球拍上。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视觉会一直跟随球的运动,如果将视觉转移到挥拍动作上,触球瞬间动作这一主要目标就会从注意上丢失,其本质原因就是运动知觉视觉感受器捕捉能力不强。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关注球的运行轨迹、对手挥拍的用力大小等等,这样能够有效发展学生注意转移和分配能力,进而提升主体运动知觉能力。

2.3分解训练方法

分解训练法可以归纳为心理训练,在运用时可以结合讲解技术动作同时展开。但是,对于运动知觉进行训练的分解训练法与一般的分解训练法则不尽相同,这种训练手段要求学生尽量将所有的动作都能够在头脑中进行反映。通过分解训练法对某个技术动作的知觉进行训练时,一定程度上能够形成自动化和固化动作,进而建立正确的运动知觉。对某一动作进行练习时,动作进行过程不宜过快,这样利于动作在脑中形成兴奋感,这一动作每一步的准确知觉就能在大脑中一一呈现。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学生通常不会发现自身技术动作练习时的多余动作和错误,相应的就无法通过主动意识对动作进行修正。鉴于此,教师和其他的同学可以对其错误动作进行模仿和演示,这样学生就能更加直观的发现自身的动作错误,然后对进行修正。最后,言语提示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方式,言语是思维进行传达的一个有效手段,能够对学生的直接经验进行调整,从而对技术动作形成一个更直观的印象。教师如果能够准确恰当地进行言语提示,就会在学生脑中形成语言活动,继而形成清晰的运动知觉,更好地完成技术动作。

2.4自我表述训练法

在运动知觉训练方法和手段中,自我表述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自我表述训练法,学生对技术动作进行口头言语的表达和分析,将自身对动作要领的理解表达出来,反馈自身肌肉动作的感觉情况。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表述,能够对运动知觉进行调整,这样有利于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动作变化,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经验纠正和补充运动知觉,肌肉动作和运动知觉两者的联系也能够通过言语进行协调,进一步发展运动知觉,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但是,当前一个比较凸出的问题就是,实际教学中自我表述训练法常被教师所忽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一直充当讲述者角色,让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次数也较少,技术动作的自我表述训练更无从谈起。我们常会看到一些教师在对动作进行讲解时口干舌燥,但是学生却懵懵懂懂,因为他们消化不了教练所传达的众多信息,学生只能根据教练的讲解去做动作,很少去钻研和思考动作要领。因此,教师应当将自我表述训练法有效运用起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觉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养成善于分析和自我表述的习惯,这是教学被动状态转变的首要条件。

3.结语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快学生正确运动知觉的建立和形成,培养学生自我调节技术动作的能力,这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教学目标的达成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蒋吉.周期与非周期性项目运动员运动知觉能力的比较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03):106-109.

[2]殷恒婵.体育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

[3]周成林,刘微娜.竞技比赛过程中认知优势现象的诠释与思考[J].体育科学,2010,30(10):13-22.

[4]于开明.长春市高中篮球运动员与普通学生运动知觉能力比较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5]罗卫民.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知觉训练[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15(03):30-31.

[6]吕宁馨.知觉运动技能训练在排球运动中的应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7(01),43-46.

作者:宫照玮 单位:韩国国立群山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运动知觉特征及体育教学培养方法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tyjxlw/73070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