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等职业特殊教育现状报告范文

中等职业特殊教育现状报告范文

时间:2022-08-16 02:13:39

中等职业特殊教育现状报告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残疾学生培育职业素养、提升就业能力的主要阵地,对促进残疾人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调研广州市中职特殊教育的现状出发,总结其办学经验与特色,找出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促进广州市中职特殊教育的优化发展。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特殊教育;调研

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1〕;2017年新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强调“大力发展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以普通职业教育机构为主”〔2〕。国家从各方面出台政策来保障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期望通过教育促进残疾人就业以及更好地融入社会,这是构建和谐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残疾学生培育职业素养、提升就业能力的主阵地,对满足残疾学生受教育权利,推进教育公平,提升残疾人整体素质,促进残疾人就业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目前广州市中职特殊教育的基本现状,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提升教育质量,构建广州市中职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笔者于2018年对广州市中职特殊教育现状进行了调研。

一、调研对象、内容与方式

调研选取了广州市有开设中职特殊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5所和普通中职学校13所,这18所学校,已涵盖目前广州市市级以下(含市级)开办中职特殊教育的所有公办学校。调研以相关专任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调研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问卷采用自编“广州市中职特殊教育情况摸查表”,题目形式为封闭题和开放题相结合,内容包括办学规模、学生障碍类别、开设专业、办学条件、人才培养方案、问题和建议六大部分。问卷的发放、回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发放问卷18份,回收问卷18份,有效问卷18份,有效率为100%。访谈方面,实地走访了广州市4所特殊教育学校和4所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此外,多次利用组织教研活动和工作会议时间对多所学校的相关人员进行了访谈,具体包括如何设置课程与教学内容,教学中遇到的困境和所需支持,学生就业情况,解决建议等。

二、基本概况

广州市在原有启明学校、启聪学校开办职业高中的基础上,从2011年起在3所特殊教育学校即广州康复实验学校、越秀启智学校、番禺培智学校开设了职业高中部。2013年起在5所普通中职学校尝试开设特教班及随班就读,至2017年已有13所普通中职学校开办特殊教育。2017年,全市中职残疾学生在校总人数有363人,其中,特殊教育学校有234人,占64.5%,普通中职学校有129人,占35.5%,可知广州市中职特殊教育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主体。从事中职特殊教育的专职教师有94人,兼职教师有73人,符合特殊教育师生比的配备要求。特殊教育学校按视障、听障、智障、脑瘫、自闭症五大类划分,招收的学生以中度或重度障碍为主,依据学生身心障碍特点和市场需求,设置较有长远前景的专业来培养学生。如,启明学校(视障类)开设了对视觉要求不高的中医推拿、按摩专业;启聪学校(听障类)开设了不限听力的计算机应用、工艺美术和服装制作专业;培智学校(智障类)开设了对文化要求不高,但需一定操作能力的公共清洁、家政服务、汽车美容、酒店实务管理、机械加工等专业;康复实验学校(脑瘫类)根据脑瘫学生的教育康复需求,开设了以辅具支持的办公室文员专业,同时招收轻度智障学生,开设西式面点专业;康纳学校(自闭症类)因场地所限,目前还未开设职业高中部,根据自闭症学生自身的能力、特长和资源,分散到有开办中职特殊教育的学校就读。由于学生障碍类别之间有叠加,大多数自闭症学生兼有智力障碍,实际更多归为智障类别,本文对自闭症不做大类讨论。普通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则以轻度智力障碍(含自闭症)为主,根据学生的障碍特点和学校特色开设专业。广州市中职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有感统训练、沙盘游戏治疗、心理咨询室,实训场室有生活家政、厨艺餐饮、小型超市、立体塑造、营养保健、电子商务、美术、电脑、制冷、汽修、会计、芬芳干洗、汽车美容、零部件加工、手工制作、酒店实训等专用场室。

三、办学经验与特色

(一)探索先行:创中职智障融合教育先河广州市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凭借师资、专业、课程、设备和办学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力量,2013年起,在智障、自闭症学生职业教育领域进行了融合教育实践探索,是国内最早尝试在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开办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的城市。办学形式有附设特教班、资源班、随班就读等多种安置方式,以单独命题单独考试的特殊教育中考,向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有意愿接受职业教育的轻度智障、自闭症学生提供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全市11个区都至少设有1间面向智障、自闭症学生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点。针对智障学生数理、逻辑、言语等方面较弱,而动作技能相对较有优势的特点,为他们重点选择餐饮、园艺、工美、汽修、物流、客房服务等专业,少数具有独特天赋的学生可往其专长方面发展。广州市举办中等职业融合教育是正视智障、自闭症学生学习能力,顺应特殊教育发展潮流,回应国家政策的重要举措。

(二)培养模式:多元适性,模式各异广州的视障、听障类中等职业教育,采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就业率较高,基本实现100%就业。广州市康复实验学校为残联兴办,专门招收脑瘫学生,2011年起兼招轻度智障学生,采取康教结合模式,以能力发展为本位,以融入社会为培养目标,学生就业率达40%。培智类特殊教育学校如番禺培智学校、越秀启智学校采用职业样本培养模式,课程分通用课程、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基本的职业人格和职业能力,以期能独立或半独立于社区生活,但平均就业率不到15%。普通中职学校采用2+1的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教学法或单元教学法,课程内容涵盖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实践活动课四大类,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使学生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就业率达64%。中职特殊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与普通中职有很大区别,除了对相关专业课程适当精减外,还需根据学生的需要增加个别化课程,如生活适应、社会适应的课程等。

(三)质量保障:骨干带动,研训合一广州在整体推进中职特殊教育的进程中,充分发挥特殊学校的骨干作用,在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的牵头组织下,一方面,以开办职业高中部的特殊教育学校为示范,将其办学经验和教学成果推广、辐射到开办特殊教育的普通中职学校。另一方面,加强对中职特殊教育教师的业务交流,每月一次教研活动,形成常规,形式有专题培训、课例观摩、案例研究、招生及就业衔接辅导等;研究探索中职特教的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策略及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技能比赛,如特殊学生教育案例、个别化课程建设评比等,增强中职特殊教育教师对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的研究和学习,以更好地胜任工作。

四、问题分析

(一)管理衔接不顺畅一是协调机制缺乏。广州市中职特殊教育分属于教育、残联等部门兴办,其中,教育部门举办的学校又分属于市、区两级。这种多元的办学格局有利于调动各方资源兴办中职特殊教育的积极性,但在一定程度上,由于条块分割,缺乏有机统一协调机制,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比如,康复实验学校和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分属市残联和市教育局,同设在市中心,均招收轻度智障学生,均开设面点专业,资源重复建设。另外,由于学校场地限制、外延性资源缺乏、学生安全问题等,无论是普通中职学校还是特殊教育学校均缺乏针对残疾学生的实训场地,企业也不愿意接受中、重度障碍学生,学生缺乏社会实践,脱离真实情境无法提高就业适应能力。二是管理职责不清。特殊教育学校在实施义务教育的同时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在特殊教育体系内运转并当作基础教育来管理,这导致特殊学校的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符合基础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却达不到中等职业教育的标准。举办中职特殊教育的普通中职学校身兼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两重角色,在现行的教育行政管理中,主管特殊教育及中职教育的部门对其都缺乏足够的重视。这方面的相关数据并未纳入教育统计报表当中。三是招生衔接不顺。普通中职学校有意愿招收义务教育阶段毕业后的轻度障碍学生,但招生情况不甚理想。其原因包括:(1)标签化的招生效应。在普通中小学,很多特殊学生隐于其中混读,毕业后这些学生部分就业分流,部分在家待业,部分进入中职。特殊学生家长更愿意选择隐瞒身份就业,或混读直升进入高职院校,尽量避免被标签化,而要进入中职特殊教育,需取得残疾资格证才能报名,且升学通道受限,标签化效应使很多学生及家长却步。(2)学生接送不便。相当部分已取得残疾资格证的特殊学生,因设点区属中职学校或特殊学校离家较远,接送不便又没有寄宿而放弃就读。(3)错位发展未普及。相当部分的区属特殊教育学校因未开设职业高中部,特殊学生欲进普通中职学校就读,却因基础知识太差或障碍程度太重,不符合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而难于进入,只能居家安置,进入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或工疗站。四是经费划拨、待遇兑现和职称晋升未统一。调查发现,除了特殊学校和极个别中职学校有落实特殊学生生均公用经费和特殊教育教师的津、补贴外,大部分普通中职学校特殊学生生均公用经费仍按照普通学生标准拨付,专职特殊教育教师未享受特殊教育津贴,随班就读教师未享受特殊教育补贴。在职称晋升方面,普通中职学校特殊教育教师处于一个尴尬地位,特殊教育职称单列并归入中小学系列,而中职教师一般属于中专系列,特殊教育职称里没有中专这个学段,而中专这个系列里没有特殊教育这个学科,教师需要做转岗或转系列才能参加特殊教育的职称评审;其次,特殊教育的职称评委几乎都源自特殊学校,容易以狭义的视角度来看待特殊教育并形成圈层势力。以上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普通中职学校教师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中职特殊教育管理处于灰色地带,导致了中职特殊教育的发展规划、经费划拨、人员配置、督导检查没有统一性和连续性。中职特殊教育体制管理衔接不顺畅。

(二)安置形式利弊各彰显广州市中职特殊教育目前采用特殊学校以及普通中职特教班、资源班、随班就读等多种安置形式,经探索实践,优缺点亦各彰显。特殊学校安置形式易于形成规模,便于管理,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但实训场室和职教专业师资不足,安置形式不利于社会融合,学生障碍程度重,就业率低;普通中职特教班,能借助学校现有的软件和硬件资源,课程设置支持度高,可形成微型团队力量,管理方便,但需要耗费较多的资源成本,独立成班在专业选择上仍难于满足学生专业选择的需求;普通中职资源班,即部分时间在资源教室进行学习,部分时间在有助教支持的情况下随科融合就读,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形式灵活,但对学校的管理及排课形成一定的挑战。普通中职随班就读,学校的软、硬件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还可以做到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来分班,但随班就读学生人员分散,管理难度较大,较少获得特殊教育的支持和帮助,容易被其他同学排斥。学生的数量决定师资支持的力量,普通中职学校因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并举,难于将精力放在特殊教育发展方面,缺乏有力的团队力量而导致其在顶层设计、课程建设、就业指导、个别化教育的实施上后劲不足。

(三)师资薄弱支撑力不强首先是专职师资短缺。很多普通中职学校因学校师资紧张或上级部门没落实编制等原因,没按残疾生比例划拨教师编制,就算有也多为临聘或兼职,流动性较大,不利于中职特殊教育教师队伍人才的培养。其次是缺乏复合型师资,特殊学校教师缺乏职业教育相关技能,普通中职学校教师缺乏特殊教育知识技能,需要做复合型师资培养。第三,课程及教学支撑力不足,除了开办特教班的学校有根据学生需求进行个别化课程设置外,很多随班就读学校因缺乏校内团队的力量,课程设置因校制宜,执行随意,目标不明,缺少针对性和适应性,只是机械地教学生操作。这些问题也必然导致部分中职学校的特殊教育质量不高。

(四)智障就业不容乐观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转型,就业市场在不断发生变化,一些学校原有专业和课程建设已难以满足学生需要和市场需求。残疾学生职业综合能力不高,社会竞争力不强,毕业后很难与健全人竞争获得就业岗位,除由国家“集中就业”和“按比例安排就业”外,难于实现真正意义的就业。中国的残疾人整体就业率是43%,但智障人士的就业率低于10%〔3〕。目前广州视障和听障学生就业情况最好,培智类学校的智障学生就业率最低,这与学生的障碍类型、障碍程度、支持强度及培养目标有关。尽管智障学生在职后跟踪的过程中,存在技能运用差、人际沟通和问题解决能力弱的问题,但实践证明,培智学校中度智障学生只要有良好的中间媒介如庇护工场或家庭式作坊支持,可以从事如农副产品后期加工或微商等实现支持性就业,体现其价值。

五、未来展望

融合教育(InclusiveEducation),我国有学者又译为全纳教育,其本质内涵是关注并满足所有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以教育支持的方式建立一个包容、接纳的系统;是站在经济和社会全局发展的高度,站在面向全体儿童的高度,站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高度,建立起一种开放的、多极化的大视野和大教育观〔4〕。然而,纵观我国目前的特殊教育政策,重点仍然是指向残疾人狭义的特殊教育,注重社会价值有余而对学生个体特殊需求关注不够。很多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含隐性障碍学生,以下简称“特需生”)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支持,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被忽视的和最弱势的群体。这就使得特殊教育政策陷入形式的公平而遮蔽实质的不公平。狭义的特殊教育政策束缚了融合教育的发展。新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和《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提出“积极推进融合教育”〔5〕〔6〕,融合教育已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全球关注的教育话题。因此,特殊教育政策的制定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并体现教育的本质内涵,政策着力点要兼顾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基于对广州市中职特殊教育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如何构建支持保障,提高资源的配置实效,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中等职业特殊教育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建议从如下几点进行探索。

(一)建立普特融合的教育管理体制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长期以二元体制形式并存,狭义的特殊教育过于强调其特殊性必将会导致学生难于融入主流社会,发展受限。因此,中职特殊教育的发展首先需要树立普特融合的大特殊教育理念,做好顶层规划,将特殊教育统整到整个教育体制内来发展,协调各部门举办的教育机构,突出重点,分类组织实施各具特色的中职特殊教育,解决投入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其次,政策制定要彰显融合教育的统一性和连贯性,理顺学生经费划拨、教师职称评聘和待遇问题,把中职特殊教育纳入职业教育体系,既明确其特殊要求,又使其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色,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第三,创新工作机制,广州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应加强对特殊教育需要的接纳度,去标签化,以人性化的关怀将中职特殊教育的相关政策和招生信息传递给有意愿的特需生和家庭。对有问题、有需要和有障碍的学生提供必要的特殊教育支持,在融合教育视野下根据学生的情况实施多元安置,拓宽学业晋升通道,使游走在边缘的特需群体得到更多的帮助和获得转变的可能。这也是资源配置效益的体现,而不应局限于狭义的“残疾”观。

(二)形成有序的层次结构布局中职特殊教育从办学的班级规模看,每班应达到国家规定12人的要求,专业既要与社会需要相适应,还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数量达不到要求必然会影响资源配置和规模效益。因此,合理规划布局,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使用是优化中职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分析特殊学校和普通中职学校办学基础和条件,综合残疾学生人口、学校地理环境和交通状况等各方面因素考虑,应按照学生的障碍类别、残疾程度及培养目标进行分流,学校之间错位发展。培智类学校招收中、重度智障学生,应以生活康复教育为主,将康复、职业教育融入生活教育课程,以庇护性集中就业为导向。普通中职学校招收轻度障碍的特需学生,培养目标以按比例分散就业为导向,提升特需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每个区的教学点集中力量开设一个优势专业,相互补充,根据学生需求实施跨区招生。这样,既体现各学校所处的区位特点,也发挥各学校的办学优势,解决设施设备及师资不足等问题。广州市启聪学校借助新校建设契机,进行专业更新,转型发展为融合教育实验学校,职高部听障学生按升学和就业两种方式分流培养,就业方向的听障生可采用与普通中职学校合作办学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广州康复实验学校新校区将建设落成,规模超大并设有寄宿,可发展为市级层面的残疾人专门职业教育学校,招收各区不便于就近入学和接送的中重度残疾学生寄宿就读,随校建立残疾人实训基地,解决中重度残疾学生实训难的问题。此外,建立完善的实训经费保障机制。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多渠道经费来源,并从各级各类基金中拨一部分专款用于中职特殊教育实训及支持性就业的保障机制。引入市场竞争与激励机制,借助多方力量合作开拓实训场地,如学校与学校、民间、机构、企业之间的合作,供残疾人进行职前技能训练和中职特殊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更好地改善教学与实训环境,促进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三)重点推进特教资源班模式新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和《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多次强调融合教育,反映出国家对融合教育的重视,也反映了政府的导向及价值追求。结合广州试点的情况来看,普通中职学校在特教班的基础上给学生增加选修课程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以及资源班这些模式所取得的效果比较好,这两种类型统称为特教资源班,可以成为中职特殊教育发展的主流,形成广州特色和模式。因为,特教资源班可以实现学校普特资源共享,可以满足特需学生个性化的专业选择需求,可以使特需学生获得更多特殊教育的支持和帮助,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融合与交流,可以共享教育成果,共建和谐校园,逐步走向全纳。相信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管理和排课将不再成为难题。

(四)培育复合型师资促质量提升完善师资培育机制,中职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能力素质与组成结构应该与其教育的特点与要求相匹配,需要在岗教师具有“复合”的能力水平,即拥有“教师资格证+特教上岗证+专业技能证”。学校可采取多元合作培养的方式,与高校、职校、特殊学校、企业、民间组织多元合作,为中职特殊教育教师提供职后培训机会,培育复合型师资队伍,以解决中职特殊教育专业面广,师资数量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其次,为适应融合教育的趋势和要求,普通中职学校也应配备具有复合型素养的特殊教育资源教师,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提供额外的教育支持,满足不同学生的教育需求。第三,业务管理部门需设专职人员加强中职特殊教育教学研究、规范日常教学、完善课程设置、实施教育质量监控,提升教育成效。

(五)构建职业转衔支持服务体系智障学生因自身障碍及不利环境的影响,即使接受了职业教育,就业率仍然较低,学生心理障碍问题严重,需要基于生涯发展支持的理念,实施个别化职业转衔服务计划(IVTSP)〔7〕。即在基于需求—评估的基础上,为每一个学生制定、实施一份IVTSP,针对学生个体学习期、就业准备期、关键期与稳定期的不同需求,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基于生涯发展的职业转衔支持服务体系。实施支持性就业,由残联部门培养一批就业辅导员,为残障学生提供工作现场训练指导,以增进他们的工作及互动能力,当残障学生的表现符合要求后,再改为追踪的方式提供服务〔8〕。这一环对以按比例就业为导向的开设特殊教育的普通中职学校来说尤为重要。总之,只要根据残障学生的特点匹配好适合他们的教育,用好他们的特殊技能,残障学生也能够发挥其社会价值,这也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自尊心、最低限度地降低其失调行为的最佳途径。期望通过优化中职特殊教育的办学水平,促进广州市残障学生人力资本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作者:刘丽萍 单位: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中等职业特殊教育现状报告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tsjylw/73928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