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艺校人材培育方式探究范文

艺校人材培育方式探究范文

时间:2022-01-01 09:33:44

艺校人材培育方式探究

作者:吴静马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

当今社会需求的是专业技能好、综合素质高、组织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培养的艺术人才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传统的单一的精英型培养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目前市场对于人才更多元化和更具创新性的要求。当下是艺术走向多元化的时代,我们面临着太多的充斥,太多的抉择和阻碍。因此笔者认为,与时俱进的艺术才是当代的艺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艺术。我们需要从生活中提炼艺术,让艺术贴近生活,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艺术院校的人材培养模式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学生的模式需要探索:如何从培养阳春白雪的精英型专业人材模式到培养适应市场需要、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材模式的探索。本文以艺术院校声乐表演专业为例,探讨艺术院校教学形式与方法的创新途径。

艺术院校声乐表演专业教学形式与方法的创新探寻

(一)形式创新

1.拓宽声乐表演在技法上的界定艺术院校在声乐表演专业设置上分为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近年来增设通俗演唱专业。在艺术院校声乐表演传统教学模式中,美声和民族分别属于两个教研室,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范围局限于唱法的划分范围。近年来,在此培养模式下,我国培养出一大批歌唱家,廖昌永、杨洪基、刘维维、幺红、郑咏等歌唱家的演唱即为美声歌唱的典范。蒋大伟、阎维文、、宋祖英就是我国当今民族唱法的优秀代表。艺术院校培养声乐表演人材时一般都按唱法技巧进行分类教学。笔者认为,为了拓宽学生的就业面,我们应该打破分类的隔阂和壁垒,培养“通才”,例如我国著名的歌唱家谭晶将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结合在一起,得到了很大的反响和欢迎;再如吴碧霞,将西洋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歌唱法融合在一起,达到了自己艺术的高峰。只有培养“通才”,提高本身的综合专业素质,毕业生才能在社会市场上找到个体与大众的契合点。因此,在我们的教学模式探寻中,能否在保持现有民族声乐教研室和美声教研室的情况下,增设“民美声乐教研室”、“民通声乐教研室”、“美通声乐教研室”等。探索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相结合,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相结合,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相结合等问题。为更好的因材施教,培养复合型声乐表演人材作出努力。

2.拓宽声乐表演在课程上的设置目前,艺术院校声乐表演专业课程设置的目标相对比较单一,缺少考虑当前社会整体实际的需求,也较少考虑怎样有效培养不同类别的学生,大多数只讲求技巧的深度,而不注重适应型人材培养的广度,造成其实际上是培养“歌唱表演家”的目的,“这样只注重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导致学生知识面不宽,文化修养与素质不高的现象”,②增强了就业的难度,因此,艺术院校在培养人材时在不影响教学计划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改革拓宽陈旧的课程设置,明确培养目标,建立起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训练方式及学习方法。具体来看,首先,课程内容方面,根据专业的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方向,组建与市场接轨的课程群,拓宽专业设置口径,充实专业中的主干及相关课程,增加实用型、技术型、研究型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低年级学好专业基础、打好基本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自身条件、个人意愿等引导学生进行课程群的选择,发展和完善基础课和理论课的同时,尽可能使学生更多的选择选修课和特色新课,或者适当进行跨学科的课程横向学习。其次,授课形式方面,将声乐课程教学从传统的琴房教学中走出来,在传统琴房教学的基础上,采用示范公开课、集体会诊课、舞台实践分析课等多种课程授课形式,形成声乐基础理论课,一对一个别课,小组课,合唱课,声乐教学实践的声乐教学模式。最后,授课媒介方面,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音像资源进行多方位的深入学习。可以通过录音法和录像法欣赏作品、欣赏自己,让同学们观看,如条件允许最好多请专家、名家点评,分析不足,查找原因,这些都是提高学生声乐演唱水平的有效途径,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结合声乐教育的特点,给学生创造“教与学”的环境。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就有了歌唱。歌唱是一门精湛的艺术。它和文学,绘画,戏剧,影视,建筑,饮食等一起构成人类的文化生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声乐具有双向作用,它对歌唱者产生舒解作用的同时,使听者受到激发并产生共鸣,双方都能得到艺术享受的规律。声乐艺术为人类需要抒发感情而创造了声乐艺术,人类生活的实践又证明了它确实拥有其他种类并不具备的优越性,所以,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就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就和人类需要其他事物一样,必然需要延续下去。传统的声乐教学过分的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和主导作用,学生始终处于言听计从的被动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体现,导致师生对声乐审美观念的差异和冲突、个性之间的冲突、有外因或无外因而产生的某些误解等等,这样对学生长远的学习来说是很不利的,所以,必须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声关系,给学生积极创造“教与学”的环境。同时,声乐具有特别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艺术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生学,而且多给学生“教”的机会,在“教”的过程当中,学生自己摸索体会歌唱的技巧、旋律以及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总之,只有在这些形式上做了创新,改革比较彻底的话,学生才能够从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中走向多元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和当下社会人材需求接轨。

(二)方法创新

1.舞台实习增强学生信心在学习和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的过程中,光靠教学版块肯定是不行的,随着音乐教育的大众化,“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审视时势,并且根据市场需求来改革音乐教育毕业生的就业观念”③。这就要求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舞台,从声乐的教育特点出发,从舞台上获得自信与锻炼。“从职业意义上讲,要培养人材就必须把岗位目标、市场机制纳入到艺术教育中来。”“山西艺术学校积极”吸引资金,精心创作了舞剧《一把酸枣》,并把它作为探寻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路石”。“学生在于艺术家同台演出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④锻炼了能力。这种模式是值得我们提倡的,只有在舞台上,学生才能得到切身体会,得到快速的进步。

2.社会实践中检验学生能力社会是每个大学生的检验地,各个专业的学生都要求加强社会实践实习等能力,音乐专业尤其是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尤其要求如此。艺术专业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学生专业社会实践能力的高低是学生就业率高低的重要标准。建立艺术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对于学生提升专业的社会实践能力来说是个很直接的方法,是做好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成功对接的有效途径。⑤因此艺术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材时,必不可少地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中充实完善自己。

艺术院校声乐专业应用型人材培养途径

(一)了解学生就业预期,共同探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艺术院校音乐类专业就业率偏低还有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普遍缺少职业规划意识。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课程、开展讲座等各种形式了解学生对于就业的预期,正确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未知,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进入艺术院校的学生,一般都会把精力投入在培养艺术技巧方面,却很少思考以后自己要从哪一方面发展。报考艺术院校的学生,由于报考前和大多数高考生一样,选择专业比较盲目,因此没有指定更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在艺术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很多学校更重视专业的攻略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整体的职业规划。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在毕业面临就业时比较盲目,很多市场需求的对于能力和素养的要求都没来得及准备和培养,导致就业率很低。要培养艺术院校声乐表演专业应用型综合性人才,职业规划师很重要的一部分。

(二)因材施教,明确人材培养方向

1.针对于立志从事声乐教师的学生对于立志从事音乐教师的学生,应该从开始就不只注意培养训练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其“授”的能力。对于此类学生,可以借鉴高等师范院校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方法。高等师范院校在培养学生时,比较注重培养学生讲台授课的能力,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基础、音乐教学论等课程,也就是说,艺术类院校在培养此类人材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学生怎么样去唱,还要注意如何去教。音乐教师就是传授给学生知识,如果自己的专业虽然做得如火纯情,但是不懂得给别人传授也是不行的。

2.针对于立志报考研究生的学生研究生一般以研究性质的理论知识为主要任务和目的,因此艺术院校声乐专业的学生在选择报考研究生的时候要慎重考虑,理论上对自己的要求要高一些。这就要求在平时加强专业技巧的同时,要注意理论知识方面的加强。学校可以通过讲座甚至开设课程的形式,来知道学生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并且找到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继续进一步深造。

3.针对于立志从事声乐表演的学生从大的方面来讲,在培养立志于从事声乐表演的学生时,应该注重的方面和立志从事声乐教师的方法是相反的,这是因为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他的目标就是站稳讲台,传授知识;而作为表演者,他的目标就是如何在舞台上将音乐歌唱艺术表演得淋漓尽致。因此对于此类学生,社会实践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这个环节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分为几个小环节来做。首先,学习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并且学会感情充沛地表达感情,力争能够感染观众;其次,在经过专业的歌唱发音表达训练过后,学校可以搭建平台,在小型的舞台上,比如学校玩会以及各类舞台上充分锻炼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踏出了实践的第一步。还可以经常以班级为单位或以教师个人组织小型声乐演唱会,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歌唱技能、心理素质、舞台经验等方面得到锻炼,通过教学体验和艺术体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教学能力;最后,在利用好学校的舞台后,可以进一步利用社会的资源,在自己寻找机会的同时,学校可以给学生搭建从学校到社会的桥梁,充分利用各个舞台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共同促进歌唱艺术的绽放。

4.针对于立志从事音乐相关范畴的学生针对立志于从事音乐编辑与发行、广播电视音乐类节目策划与制作等传媒行业的学生,可以注重专业基础、相关传媒以及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充实。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处于引导地位,学生时学习的主体,虽然在艺术类院校开设和非音乐专业的困难很大,但是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去向自己喜欢和立志从事的行业方面靠拢,在实习以及施舍实践时,找和自己以后想从事的行业的契合点,从而完善综合素质,有准备地有自信地就业。

5.针对于立志于从事跨域音乐范畴的学生音乐是一门感情的艺术,是一种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综合的艺术。因此艺术院校在开设课程以及平时个方面都注重学生艺术感性思维方面的开发,这对于立志于从事跨域音乐范畴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音乐能够培养人的情感,提高人的素养,但是想跨域音乐范畴,不仅需要感性思维,更需要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艺术院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开设的课程范围比较狭窄,平时可以多开一些相关逻辑及理性选修课以及以学校团体的形式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

人类最早的音乐是劳动时的号子。这充分提示我们,走向生活才能走向艺术。在当下的社会环境里,“幽闭”在艺术院校里的学生如何走出去社会即就业的问题,成为了一大困难和问题。而当今艺术市场对于音乐专业的需求不仅仅是表演和歌唱,也需要各类和音乐相关的行业方面的人材。只要学生及时调整好自己的步伐,做好自己的规划,然后一步步地把握机会,不要在生活的各种欲望中迷失,带着自信而艺术的笑脸,相信走向社会的门槛会降低。总之,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压力普遍大的情况下,探讨艺术院校人材模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应用型的人材无疑是当下社会所需。对于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培养,除了要求学生学好本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外,一定还要注重学生人格素质、创新素质、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从目前的就业形势看,提供给学生的演唱和表演的工作岗位是很有限的,要提高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只有引导他们在学好专业技能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拓宽教学形式、拓宽就业领域,使他们认识到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专业基础和过硬的综合素质,才能投身到社会与现实的洪流中去,寻找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

被举报文档标题:艺校人材培育方式探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syyslw/61416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