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论以历史思维推进大学生政治教育工作范文

论以历史思维推进大学生政治教育工作范文

时间:2022-10-19 05:28:26

论以历史思维推进大学生政治教育工作

摘要:历史思维,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历史视野和发展规律中思考分析问题、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科学思维。它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独特优势,是高校学生工作开展的基本方法论,也是高校学生思政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更是青年大学生培养全面有效性的试金石。通过对青年大学生历史观的塑造、在历史视角下认识各类政治要领、批判思维培育与引导等三个途径促进其历史思维的形成。基于历史思维视角下注重推动青年大学生“自我革命”精神的形成、注重发挥高校共青团助推作用、注重构建高校“合力思政”教育等三个方面的实践设想,进一步推进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历史思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青年大学生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新时代青年将肩负起历史的使命,既当追梦者,亦是圆梦人。以历史思维引导青年大学生寻初心之根,觅信仰之源,助力高校“三圈三全十育人”思政工作综合改革理念和助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发展是每一位高校学生思政工作者的应然方位。“历史思维,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历史视野和发展规律中思考分析问题、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科学思维”[1]。“历史思维是标志马克思哲学在思维方式上的革命性变革的一个根本特征”[2],是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运用的科学方法,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视角下历史思维的作用和优势

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就是不断坚持真理、不断自我革命、不断修正错误的历史。重视以历史思维来看问题、观大势、谋战略,“从历史规律中把握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3],是全面从严治党、治国理政等重要论述理论创新的思维方法。对于高校思政工作者而言,引导并教育当代青年大学生学会以历史思维看问题、解决问题,看世界、认识世界,多品一些历史文化、多读一些红色历史,才能让青年看前行的步伐,感受国家前进的不竭动力,理清自身前行的方向,以更强大的动力把握当下,从过去走向未来,更深刻理解国家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所在。

(一)历史思维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方法论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清醒剂,是最好的营养剂”。高校学生工作方面,具体可以从“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三个历史思维时态落实,让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不忘本来,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讲述中国故事,追根溯源,重温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伟大历史,系统理和国家发展史,埋下“爱国之心”种子。吸收外来,就是引导青年学生理清国家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和脉络。从近代以来洋务运动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再到历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让青年学生深刻领会要不断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文化,坚持“中西合璧”,以理论创新指导实践。面向未来,就是培育学生以“历史思维”促进“未来思维”的形成,培育学生时代意识,始终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将未来历史任务的实现落实到当前的努力奋斗实践中。三个历史思维时态的落实让青年做到历史文化传承与发扬,以党史文化引领精神世界成长,以国史发展脉络坚定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推进高校思政工作发展的重要方法。

(二)历史思维是高校学生思政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

历史思维可以“引导大学生用历史眼光看待历史问题,增强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和辨识能力,做到知史明辨、知史爱国、知史爱党”[4]。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源泉。如果用不上、用不好,不仅是一种遗憾,更有愧于创造了它们的革命前辈、先锋模范,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对于当今青年大学生而言,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历史呈现“碎片化”“快餐化”的特点,同时,受到西方思潮和等影响,产生负面作用。大学生中很少有人能讲好近百年的党史文化故事,很少有人带着问题去深入研究历史文化的思维意识,大多数青年只关注或停留在历史的表象,缺乏形成属于自己观点与思考,不易于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现代化情怀,不易于深刻理解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初心与使命。

(三)历史思维是青年大学生培养全面有效性的试金石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他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实现的中坚力量。作为一名全面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学生形成以历史思维为核心的“四个思维意识”,即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至关重要。战略思维需要历史思维提供依据和方向。战略的产生必然是建立在对历史上相关事件的认识以及经验吸取。创新思维需要历史的经验支撑。历史的经验与教训都是指导当下技术创新、自我革新的良方。历史思维充分反映辩证思维。对于底线思维,总书记强调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论述正是对近代史的深刻总结,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才会不动摇。青年大学生只有在不断实践中形成历史思维统领下的“四个思维意识”,才能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新高度。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视角下历史思维的具体内涵

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历史思维的具体内涵,本研究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历史思维,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形象思维能力和历史逻辑思维能力[5],让学生不仅能把握历史事实,形成文化自觉,更能运用历史,形成辩证、批判性思维;二是认识世界中的历史思维,即通过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方法,解释历史现象,把握历史规律并指导实践。

(一)注重历史观的塑造

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国家,我们需要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大历史思维,它是每一位青年的使命自觉和意识自觉行为:首先是回顾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历程,从社会主义由空想向科学的伟大飞跃,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新中国1949新纪元、1978新时期、2000年新世纪再到2017新时代的转变。其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从党的指导思想到指导中国革命,从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从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最后是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观察历史,并以此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方式,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善于抓关键、找重点。

(二)以历史思维理解各类政治要求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发展,诸如“两个务必”“两个维护”“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五位一体”等政治标语越来越多,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正确理解他们的内涵显得非常困难。然而每一个标语背后都有一段深刻的历史故事,以历史的思维视角去理解和研究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要从党的发展历史视角看,“两个维护”源于党的革命、建设、改革等历史的传承,是我党在历史发展中的总结与共识。1945年召开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到:“我党终于在土地革命战争的最后时期,确立了同志在中央和全党的领导……”历史证明:党中央和全党有坚定的领导核心后,各方面都有发展,否则只会有“左”或“右”等错误。另外,“两个维护”是历史指导现实和未来实践的行为方向,做到“两个维护”,是党的基本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更是立足党组织、立足群众、服务群众的基础。

(三)以批判性思维促进历史思维的形成

“提问题、讲观点、作论证,都要有历史的推演,要有来龙去脉”[6],这样才能有比较,有立体感,批判性思维才能不断被培育,才能进一步把握问题的本质和思想的精髓。批判性思维的树立是青年大学生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培育青年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有助于其历史思维的形成与可持续性发展。批判性思维始于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意识基础,主动关注与思考才能跟进,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才能促进与提升,并深刻理解绝对性与相对性统一的辩证关系,才能进一步理解历史事实、立场、观点等。批判性思维教育不仅改变现有灌输式教育模式,也有助于青年大学生不断增加知识储备以及完善知识结构,促进自身对历史的分析、理解,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认识,形成明事理、辨是非、懂社会、顾大局的优良品质。

三、历史思维与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融合和实践设想

新时代的高等教育面临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问题。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也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特别是将历史思维作为学生思政工作的内核,并将其融入到青年一代共产主义追随者、社会主义建设者不断筑梦、追梦和圆梦过程之中,不断收获信心和勇气,在历史文化的指引下奋斗、奔跑,不断坚定理想信念。

(一)注重推动青年大学生“自我革命”精神形成

2019年1月,总书记在中纪委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四个自我”理论,即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是勇于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体现,也是从严管党治党、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制胜法宝[7]。分析可知,该理论其实就是党不断成长的自我革命历史过程。在历史各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扮演着革命党的角色。早期为救国图存进行社会革命。在和平年代,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进行自我革命。同样,党组织也要引导青年大学生开展自我革命。过滤思想陋习,自我净化。自觉抵制贪图安逸享乐,逃避专研、基层就业的思想,坚决抵制校内外违纪违规、投机取巧、妄想作弊等心理。接收群众监督,自我完善。加强团员、群众、教师的评议和监督,不断改进自身不足。加强服务意识,不断提升自身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群众基础。敢于突破自我,自我革新。敢于和旧观念作斗争,敢于革除阻碍自身进步、发展的“顽固”点。在逆境中,沉着应对,尝试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我超越。提升思想境界,自我提高。加强自身创造性思维、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内化于心,具有敢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思想境界,深刻领会“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辩证关系。

(二)注重发挥高校共青团助推作用

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始终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首位。群团改革以来,大学生团员青年发展比例越来越高,这对团组织要求也越来越高。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发展将直接影响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成效。共青团需要继续深入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四进四信”等教育,持续进行“青年大学习”行动,引导青年坚定“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信念以及“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行动方向。要实施“青年大学生讲师团”。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团干部、辅导员等指导下,借助新媒体等媒介,引导青年大学生以青年易于接受的方式讲好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青年运动史等故事,做到让青年讲清楚、弄明白、记得牢、用得上。深化国家发展成就,提升家国情怀,增强对青年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团组织活动的影响力。

(三)注重构建校史“合力思政”教育

伴随着高校的发展前行,其本身的历史文化也在不断积淀。充分凝聚并利用学校固有的历史文化来推动学生工作特别是学生思政工作将更具效果、更生动、更形象、更有说服力。一是高校需要注重“校本党史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如作为“劳模”摇篮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可以充分利用历史悠久的劳模文化育人功能,引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在“工匠精神”的不断熏陶下,习得并内化于心,在实践中传承劳模精神,争做大国工匠,助推“劳动教育”。二是要发挥高校“五老”的引领功能。将老一辈教职工的先进事迹、爱国荣校情怀作为最直接的教材,引导学生深化对“美”“可爱”的新认识,深化“美育教育”,促进新时代“五新”大学生的形成。三是要发挥校友的朋辈作用。校友是学校最硬的一张名片,充分发挥校友会的功能,搭建各类校友返校与师生交流的平台,分享学习生涯史、职业发展史,引导在校生进一步增强“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信念。

作者:杨超杰 单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论以历史思维推进大学生政治教育工作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sxzzjylw/75138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