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的思考3篇范文

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的思考3篇范文

时间:2022-04-26 10:31:59

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的思考3篇

第一篇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关”行为审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信息传播,“是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接受与反馈,以达到彼此共享、互动、共识的社会行为、活动和过程”。与一般信息传播不同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对象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具体表现为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直接影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这不但关系到党自身的未来与发展,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把关”行为显得愈发重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拥有天然“把关人”的身份。他们在思政教育信息采集、整理、传播中层层把关,依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决定传播什么样的信息,传播多少以及如何传播,承担着信息接收者、“把关人”和传播者三重角色。进入新媒体时代后,思政教育者的“把关”行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思政教育“把关”举步维艰又不可或缺。

(一)传统“把关”行为举步维艰新媒体占领主要传播渠道之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把关”行为遭遇了巨大的冲击,“把关”难度增加,“把关”权力弱化。新媒体传播的开放性导致信源开放把关端口增多、客观上造成把关难度的增加。传统思政教育中,教育者垄断着有限的信源,教育者的“把关”行为仅限于对这些信源中的信息进行严格筛选和整理。由于信源不对学生开放,因此,具体传播什么,传播多少,都由教育者主观控制和决定。学生无法掌握具体信息,只能被动接受。而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颠覆了传统教育者对信息的垄断特权,犹如在教育者掌握的有限信源之外打开了无数个信息传递的端口。这在客观上造成教育者需要把关的端口越来越多,从而导致把关难度增加。其次,新媒体传播的交互性也对教育者的把关行为提出了挑战。传统思政教育中,传播信源有限且被控制,因此教育者的把关一般在信息传播之前进行,信息控制非常容易,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新媒体传播的交互性开启了学生自由表达意见的通道,思政教育信息传播由过去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变为“教育者———受教育者(传播者)———受众(教育者)”。在这种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速度指数化的大背景下,教育者再进行信息传播的事前把关,明显是痴人说梦,不切实际。于是,教育者往往由过去的质检员变成了现在的消防员,经常手忙脚乱地四处抢险救援。再次,新媒体传播的即时性、管理的滞后性也增加了把关的难度。新媒体技术使人们随时随地表达观点、传播信息成为可能,因为即时,所以思虑不深,传播的信息中不乏随意性、自由性的表达,而新媒体管理的滞后性更加剧了这一现象,从而增加了思政教育者的把关难度。可见,在新媒体时代,以往相对封闭可控的教育环境被打开了无数个缺口,相对于海量的缺口、海量的信息、指数级的传播速度,教育者个人所做的把关努力显得有点相形见绌,从而越来越被边缘化,把关权力逐渐削弱。

(二)新兴“把关”需求与日俱增新媒体传播让传统“把关”行为举步维艰,而新兴的“把关”需求却与日俱增。首先,从数量上看,海量的信息需要“把关”。信源开放之后,海量信息蜂拥而来,信息资源正以指数级速度迅猛增长,考量着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精力。大学生以有限的时间、精力,有限的能力,面对无限的信息海洋,往往只能望洋兴叹。选择多了等于没有选择。因此,海量信息亟需“把关”。其次,从质量上看,良莠不齐的信息更需要“把关”。在庞杂的信息海洋中,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同时并存,正面信息与低俗信息泥沙并下,往往使人难以区分辨别。而大学生本身,受其知识、经历、阅历的制约,信息的是非鉴别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状态,大学生难免会受错误信息、低俗信息的影响,形成错误的观点,导致错误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把关”需求不但与日俱增,而且强度也增加了。

二、高校思政教育“把关人”合力模式构建

新媒体传播制约了传统“把关人”的把关权力,却提出了更多更复杂的“把关”需求。解决这种矛盾,仅仅依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无疑是行不通的。我们认为,面对海量的缺口、海量的信息、指数级的传播速度,高校思政教育的“把关”要整合以下几个方面的力量,共同构筑思政教育“把关人”合力模式。

(一)政府、媒介共同打造高校思政教育的大环境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成人有意识地控制未成熟者所受教育的唯一方法是控制他们的环境”。目前,思政教育把关弱化,关键就在于教育环境被打开了无数不可控的缺口。这些缺口的把关,更多地需要依赖政府和媒介。政府是一个国家天然的宏观“把关人”。首先,政府应该加紧研究情况,出台相关制度政策,做好政策把关。新媒体发展非常迅猛,也突显了很多政策、制度的盲区。政府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消灭这些政策、制度的盲区,使公众行之有据,让新媒体得以健康发展。其次,政府应该加强数字技术研究,通过对关键词过滤、搜索引擎控制等技术手段的研发与利用,做好技术把关。最后,政府还应该“有法必依”,加强惩处力度,让虚假信息、不良信息的传播者、传播媒介无处遁形。在新媒体时代,媒介对公众的影响是深刻的、全方位的。在信息传播中,媒介既要有责任意识,也要有长远眼光。就传统媒体而言,虽然信息生产已不再是其特权,但其规范的把关行为依然有强大的影响力。传统媒体应该珍惜自身的公信力,避免出现因求快图新不加把关直接引用的浮躁心理与“制造新闻”自毁长城的不良现象。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多元化、即时性等特征客观上要求媒介承担更多的把关责任。而在市场竞争中,为了强化其传播效果,扩大其自身影响力,同时受相关政策的约束,新媒体又不得不担起信息“把关”的千斤重担。与传统把关方式不同,新媒体时代的媒介把关要变控制为引导,变传前把关为传后清洁,从而有效引领舆论导向,与政府的宏观把关一起,共同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加强教育者的把关能力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弱化了教育者的把关权力,但其重要性依然不容忽视。一方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教育者的“把关”行为无疑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影响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另一方面,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选择教师为所受思政信息第一信源的占59%,而选择网络为所受思政信息第一信源的仅占26%。因此,在这个合力模式中,教育者的把关无疑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因此,作为思政教育的直接发起人,教育者更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应对信息爆炸带来的教育效果负面消解现象。首先,教育者要练好基本功,提高马列主义理论修养。自身基本功不扎实,遇到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很难进行准确解释,“歪嘴的和尚念经”甚至会起到反作用。“教育者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才能增强对社会信息的判断和反馈能力,教育传播中的社会信息才能得以优控”。其次,教育者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参与其中,扮演意见领袖,扩大所授知识的影响力。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高校思政教育者应该积极利用这个平台,参与其中与学生平等自由的交流,获得学生的肯定、支持,从而以“意见领袖”的身份再次确保信息流的畅通、传播效果的达成。这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可能更易于学生接受,从而提高其信息竞争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把关与传播。

(三)培养学生中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观点。该观点认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观念常常是从大众媒介流向意见领袖,然后由意见领袖告诉人口中的不太活跃的部分”。而意见领袖因其与受众融为一体,被大家所熟知、尊重和信赖,经常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受众的态度和行为,影响力甚至比传播媒体更大。传播学界非常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根据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个人影响》中的观点,意见领袖“广泛存在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之中”。在大学校园里,各种各样的学生团体很多。在这些正式或非正式的学生团体中,总有一些人凭借自身的知识、阅历和特长受到尊重和爱戴,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发挥着自己的影响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这些人虽然不是教育的主导者,但他们对其他大学生的影响却不容忽视。作为一种传播活动,面对海量的传播主体、海量的信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把关”能力相形见绌。如果能慧眼识别学生群体中的“意见领袖”,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把他们纳入“把关人”队伍之中,利用他们在群体内的威信,正确地引导影响其他大学生,这无疑是我们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关人”力量、确保把关效果的一个有效途径。

(四)自我把关麦克内利认为,“在新闻事件与最终接受者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中间传播者(守门人)”。传统“把关人”理论非常重视各类信息传播者、传播媒介的把关行为,事实上,信息“最终接受者”的接受行为也存在把关过滤。李旦指出,把关行为“不仅仅存在于传播者和传播媒介这两个环节,受众把关现象同样客观存在”。受众把关是大众传播的终点。没有受众的选择与接受,传播行为无法实现任何的传播效果。受众的“自我把关”异常重要。作为一种传播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是学生,最终效果取决于学生是否赞同、接受教学内容,是否将其内化于心作为言行的指导。因此,学生自主地甄别、选择、接受行为,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最关键的“把关行为”。学生的“自我把关”体现在接收和传播两个环节。在信息接收环节,新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良莠不齐,但他们的影响力最终取决于学生。在信息传播环节,学生也是多元化传播主体的一员,自身素质也会影响他们传播的内容,需要有“把关”意识。新媒体时代,学生的“自我把关”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上四种类型的把关虽各有优势,但都存在先天不足。因此,我们谋求构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关人合力模式。所谓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关人合力模式,即指新媒体时代下为了提高思政教育把关效果而采取的一种新型把关模式。该模式通过整合政府媒介把关、教育者把关、学生意见领袖把关与学生自我把关四个方面的力量,使其扬长避短,相互补充,发挥合力效应,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钢铁长城”。在这个合力模式中,政府把关是主导,它不仅直接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且与媒介把关一起共同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教育者把关是主体,它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学生意见领袖把关与学生自我把关是有力补充,这是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关人”力量、确保把关效果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代表的是国家的意志。因此,现阶段,这个合力模式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政府。政府可以通过有形的手直接进行把关,也可以利用无形的手左右其他把关人的行为、干预具体的把关效果。首先,政府需要加大数字技术研究,掌握最尖端的技术直接进行技术把关,控制网络环境;其次,政府需要加紧研究新情况,出台相关制度政策,规范媒介、教育者、受教育者的行为,使大家行之有据;最后,政府还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各类把关人的积极性,激发把关的合力效果。

作者:汪锦绣单位: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1新媒体对于师范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推进作用。

1.1增加了思政教育工作的多样性。和以往不同,新媒体所包含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并且其使用者非常的多,信息更新的也十分及时。对于开展师范生的思政教育工作而言是可以有一定帮助的。通过建立相关网站或者论坛等方式,在这些渠道上传播思政教育方面的信息,如此一来能够让学生们通过新媒体浏览到足够的信息量,间接的汲取了思政教育的相关知识。

1.2保证了思政教育的及时性。就以往情况来说,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通常是采用课堂讲座、座谈会等形式,这类方式的传播区域有限,同时更新的速度慢。而新媒体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信息传播及时,一旦有了新的思政观点不需要等到上课时间才能分享,而是能够及时的通过新媒体,让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就接收到信息。

1.3提高了思政教育的积极性。新媒体能够给受众提供一个虚拟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下人们的心理防备有所放低,更容易打开自己的心扉。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不敢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在网络环境下,师生两者之间的身份更为平等,学生敢于大胆的表达出自己对于思政观点的真实看法。师生之间能够深入的进行探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对于思政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是有很大的调动作用的。

2新媒体对于师范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消极影响。

2.1思政教育的稳固地位被动摇。有了新媒体以后,学生们能够接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量,每天都被各种文化所冲击,这对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不少的挑战。特别是不少不法的西方分子特意传达一些负面的思政信息,这让不少师范生产生了西方国家好的思想,并对思政观念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

2.2思政教育的实际影响被削减。对于师范生而言,他们正在逐步的建立自己的人生观,自身对于外界信息的分辨和处理能力还较为欠缺。在新媒体所提供的大量信息环境下,及其容易被其他信息所影响,思政教育所宣扬的道德意识很容易会被冲淡,使得思政教育工作的作用被部分弱化了。

2.3思政教育的受众习惯被改变。新媒体所带来的虚拟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当今师范生的行为及习惯。对于师范生而言,他们可以在网络环境里表达一些平时不敢说出来的观点,网络行为也更加的大胆。也正是因为如此,容易造成实际生活与虚拟世界的反差。长期的在虚拟世界中与他人交流,容易造成现实生活中的交往障碍,对于师范生们的身心成长是有一定的损害的,同时也让思政教育的难度增加了。

3、寻求新媒体时代师范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3.1把我好对新媒体的使用。作为师范生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实施者,应该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如此新媒体这个大环境下,应该充分的发挥新媒体的功能,利用数字、互联网等多种方式来开展自身的思政教育工作。首先要深入的分析当前师范生的新媒体使用习惯,然后在根据他们的习惯制定不同的使用策略。例如现在的师范生热衷于浏览网页以及论坛等,例如如今的师范生较为热衷于使用微博和上论坛讨论等,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一行为方式开展工作。通过建立相关的微博以及论坛等平台,在这些平台之上传播思政教育内容,与学生们建立平等的对话,能够和学生们形成良好的互动。

3.2做好对新媒体信息的监督。对新媒体而言,它对于使用者的约束非常的薄弱,有些师范生可能会通过新媒体做出一些越轨的行为,这对于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既然担任了思政教育工作的一员,本职工作之一就是要做好对于新媒体信息的监管。第一,在师范院校内应该成立一个相关的网络信息部门,这个部门主要是负责校园内日常的网络信息安全。一旦发现有任何危害校园文化的信息、或者违反思政教育工作的观点,要及时的给予屏蔽和制止;第二,要确保提供给师范生较为及时的准确的信息。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较为敏感,如果发生什么重大信息而选择隐瞒的话,很可能造成学生的反感。因此,当高校中发生了较为重大的事件时,学校应该及时的通过新媒体等渠道将信息公布出来。让学生们能够及时的获取信息,避免引发错误的谣言。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转账网络信息部门外,高校中的其他也应该参与进来共同配合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延伸。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师范生所开展的思政教育工作既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方式,而是要乐于接受新鲜的事物,紧跟时代的发展,充分的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同时更加需要认识到学生才是思政教育工作的主体,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走到学生当中去,了解学生们的所思所想,同时结合新媒体,让思政教育工作能够达到高效状态,培养出真正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准教师”。

作者:钱振源单位:丽水学院

第三篇

一、微博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积极影响

微博成为新的信息交流平台后,其功能和技术越来越强大。微博促进了大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微博能够搭建大学生朋辈教育的平台。朋辈教育指通过同龄人的感受和经验来引导和感染同龄人,是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重要方式。朋辈群体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青少年时期,甚至超过老师和父母对他们的影响。微博媒介为大学生群体搭建了一个思想碰撞的平台,使大学生可通过网络的方式,毫无遮拦地与朋辈群体表达、交流思想,形成群体间共同的价值观,产生核心人物,在核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获得教益。

(二)微博可以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传统的思政教育体系中,思政教育者往往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给学生造成呆板说教的不良印象,学生因此产生抵触情绪,对教师的教导往往阴奉阳违。在微博时代下,教师和学生通过微博的形式进行互动,教育者的权威地位被消解,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轻松、平等的交流,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增强,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从而可以知无不言,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态度,教师方能真实客观地掌握学生的动态。

(三)微博能够打破思政教育的时空维度。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住住受到时空的限制使思政教育集中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及固定的主题内容教育中。微博则打破时空的限制,使思政教育可以全天候、全球式地进行远程信息交流。传统条件下的教育者“一言堂”的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信息高速公路式的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微博时代下,大学生可以不分时空限制,自由地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能够迅速了解国内外发生的政治、文化、经济及生活等方面的各种信息。

(四)微博可以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微博具有丰富多样的信息形式,可以为思政教育提供大量的教育资源。微博内容可以原创也可以转载,大量详实、生动的信息可以使思政工作者克服空洞说教的缺点,增强思政教育的说服力。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具有崇尚自我,追求时尚与个性的特点。微博的个性化、自由性与开放性的内容,容易被广大学生所接受。微博的多媒体特性(文字、声音、图形等)使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具有多感觉和多知觉的特性,使大学生思政教育更具感染性,明显优于单一的教育方式。

二、微博时代下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对策

微博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需全面把握微博的特性,充分发挥微博的独特优势,将微博作为有效的平台,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

(一)思政教育者建立官方微博,网上与学生交朋友。高校里的思政教育者主要包括思政教师和辅导员。思政教师和辅导员可在网上以个人实名制的方式注册门户网站微博,充分运用门户网站微博(新浪、网易、搜狐、腾讯等)具有普及率高、功能齐全的特点,以创建微群的形式,通过文字、图片、声音等多媒体形式将教案设计、教学心得、教学研究成果、班级感悟、辅导员心灵寄语等以微博形式发表,学生加入微群或关注后可将学习困惑、生活困难,通过私信、留言、评论等形式与教师沟通交流,从而成长成才。

(二)增强微博宣传力度,提升微博点击率。门户网站微博发挥教育功能是一种新生事物,很多大学生对其功能和作用没有充分的了解。思政教育者应在学校不定期地开展教育微博相关知识的讲座,一些微博热点问题以座谈会的形式开展讨论,吸引学生关注,积极参与微博构建;通过各种方式,宣传自己的微博,鼓励学生积极访问,提高点击率;通过协作式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讨论式学习模式等学习模式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把微博作为工具进行学习,提高教育微博参与性。

(三)促进微博时尚性,增强学生好奇心。90后大学生追求个性时尚,好奇心强,乐于接受一切新鲜事物。微博内容无所不包,从经济到政治,从娱乐到学术,从普通百姓到名人,这些魅力让学生深深着迷。高校思政工作者若能把微博的时尚性与大学生兴趣爱好相结合,依据学生好奇心,多发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微博,便可以降低甚至消除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反感和抵触,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认可和接受,积极参与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发挥思政教育的实效。

(四)家长建立微博,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大部分90后学生的家长都是微博的使用者,甚至有些家长自身开通了个人微博。这为家长与学生、学校间的沟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但就目前形势看,家校间联系比较薄弱,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间存在不协调,甚至产生自相矛盾的现象,这就导致学生容易对学校的思政教育产生怀疑和抵触,极大影响思政教育效果。因此,有条件的家长应主动加强与学校、院、系、辅导员及班主任微博的互动,关注学生微博,及时信息交流,与学校一起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总之,微博为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搭建了一个优势平台,应当抓住这个机会,利用微博优势,因势利导,全面高效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刘珍珍单位:陕西科技大学电信学院陕西西安

被举报文档标题: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的思考3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sxzzjylw/64291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