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生命教育对德育实效性的提升范文

生命教育对德育实效性的提升范文

时间:2022-07-06 10:21:36

生命教育对德育实效性的提升

1高校德育与生命关怀的疏离

生命是人的智慧和情感的唯一载体,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高校德育的目的是“为了人”,即为了学生的人格趋向完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关爱生命,以学生为本,是德育的永恒主题,生命关怀也就成为了学校德育的人本诉求。但是,审视当前我国高校的德育,“从教育目的来看,渺视学生生命的完整价值,从教育内容来看,忽视对生命主体身心发展和生活多样性的关注,从教育方式来看,漠视与教育对象的互动交流,从评价机制来看,无视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表现为课堂内的传授和灌输,只强调教给学生“有关道德的知识”,忽略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德育内容也因疏离了师生共同生活的现实世界,使德育不再充满生命活力,成了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空洞说教,学生变成了盛放知识的容器,教学过程变成了知识的堆积,大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性受到压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难以德育的实效性。“人是具有鲜活生命特征的个体,关注生命、关怀生命应该成为德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一方面要求人们对生命本身的重视与关切,特别是对人作为个体存在所具有的差异性及其个性发展需要的充分尊重;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对生命价值与人生意义的引导与提升。受中国传统伦理型文化重思辩轻实证、重人伦轻自然、重整体轻个体的影响,高校德育也强调统一人才的培养,强调德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性,而做有道德的人意味着要“奉献”甚至是“牺牲”,在遇到矛盾冲突时要以满足他人或集体利益为第一选择,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与个人发展需要,不以学生为本,不以关注学生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以及学生的多元价值观为过程,这就导致高校德育与生命关怀的疏离,失去生命关怀的德育在面临各种现实压力带来的挑战时就会降低实效,导致大学生重名轻命,无谓扩大挫折的后果,轻生、暴力等怠慢、漠视生命现象的发生。

2高校德育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契合

生命教育与道德育息息相关。因为道德的源头是对生命的热爱,德育只有深入人的内心,关心生命,理解生命,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才能唤醒生命深处的力量。高校德育就是在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这一特殊时期,区别于其他阶段的德育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本质是促进大学生个体人格和品德的建构和塑造。归根结底,高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视野开阔,享有丰富的资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就业形势的严峻同时也使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由此也带来了人生目标迷失、浮躁焦虑的心态,因此帮助大学生形成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积极有为的人格,追寻生命的价值就成为高校德育的必然任务。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本质就在于,以生命关怀、尊重生命为中心,“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大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唤醒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的活动。”其最终目的也是“以人为本”,即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惜生命、善于生存,热爱生活,能积极预防和干预心理危机的人格健全的人。因此,高校德育与大学生生命教育在本质上是相契合的。

3探索基于生命教育的高校德育实践模式

3.1建构倡导对话和交往的生命化课堂

高校德育只有唤醒大学生内在的情感,激起成功的渴望,才能得到他们的共鸣。因此,高校德育必须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建构以生命影响生命的生命化课堂,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生命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为目标,以生活为根基,以活动为主轴,充分释放学生生命活力,体现生命的互动和平等交往的课堂。道德人格的养成不能仅仅靠简单的说教、知识的传播、理论的灌输来实施,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鲜活的教育情境中才能比教材更生动,只有在体验中才能变成自觉的意识。高校德育仅靠传授德育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积极的情绪和活力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建立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善于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热爱、关怀和赏识学生,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生命情感和优良品格,教会学生珍爱生命,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与交流的过程。

3.2打造以生命关怀为价值取向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能够为大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积极的校园文化能够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对引导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生活,从而珍爱生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具有重要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是德育课堂教学的有益的补充,高校可以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打造出以生命关怀为价值取向的校园文化。在制度文化方面,可以制定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有利于激发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制度和规范,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促进大学生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在环境文化方面,高校可以利用校园网、校刊校报以及橱窗、板报等重要阵地,大力宣传生命教育理念,为生命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在行为文化方面,高校可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娱乐活动,为学生尽情挥洒青春热情、张扬个性提供广阔平台,在组织和参加文体活动中,大学生能够施展才华,发展个性,净化心灵,彰显生命的活力。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打造人文景观、名人雕塑等,为大学生创造一个美观、优雅和文化内涵丰富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让他们的生命在校园里升华。

3.3开展体验生命的社会实践活动

德育是一个知、情、行的过程,高校德育必须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品质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使道德认知内化为一定的道德情感,并外显为一定的道德行为,坚持知行统一。因此,高校要密切联系学生自身实际和社会生活,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大学生内心的道德情感需求,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命,提高道德修养,发展道德能力,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给学生亲自体验生命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发现、感悟,才能激起他们珍重生命、提升生命,实现自身价值的热情,从而使他们增强生命的责任感,体验和感悟生命的快乐。

4结语

道德教育不是靠理性的灌输,而是靠心灵的感受,而生命教育正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因此,高校德育必须把生命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内容融入到德育的实践中去,使大学生正视生命的价值,端正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高校德育从抽象化、形式化、空洞化的说教回归到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中来,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中心,遵循大学生生命发展的规律,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创造生命的价值,促进大学生生命健康发展,以此增强高校德育的人文关怀,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作者:郭淑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生命教育对德育实效性的提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smjylw/64816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