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建筑设计中形态艺术的应用范文

建筑设计中形态艺术的应用范文

时间:2022-07-18 06:23:06

建筑设计中形态艺术的应用

[摘要]随着美学艺术形态的传承与设计,建筑多体现出当时社会环境的功能结构和人文形态,尽管建筑的设计灵感来源大自然和艺术情节,但是受传统建筑的影响,逐渐呈现“重技术、轻人文”的倾向,很难将建筑类别与人文修养融合在一起,导致城市建设者和创作者失去了情怀和灵感,各角落存在“千城一面”的景观,城市艺术则失去了特有的文化感染力。本篇结合国内建筑与社会需求方面的契合点,共同为建筑艺术创造一片“净土”。

[关键词]广义;真实建筑;净土

1尘土思想下的建筑艺术

回归建筑学本质,建筑从业人员在理论和实践,以及学科发展、学科合作、学术创新等,探索人居环境科学中经济、社会、环境、城市、建筑等学科领域的合作,推动更为和谐、文明、可持续发展观,成为历史的必然。“建筑”需要太多超越建筑学以外的东西,尊重自然、尊重传统、尊重文化。“真实建筑”的思考则是建筑观层面的问题,关注自然山川、风土人情、城市文化,传承本土优势基因,以真实固有的强大力量,去契合当下建筑界回归建筑本质的专业需求和留住乡愁的深层境界。建筑学服务的对象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不仅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而且也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需求,因此艺术也密切影响着建筑技术。在人类发展历史中,形成了自身的属性和呈现方式,语言与技术,概念与传统,方法与趣味,形式和创新,以及演变,以适应当下视觉审美需要,演绎出更多美轮美奂的经典故事。审美是一种历史沉淀和文化经验,表现当代人的精神面貌和时代特征及文化内涵。城市是需要思想,建筑是有灵魂的!千篇一律的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建设,给子孙留下的是审美疲劳和资源浪费。

2广义标准下的建筑价值体系

“广义建筑学”着眼于“时间——空间——人间”为一体,“一法得道,变法万千”。“一法”是指建筑的本质,基本原理和行动指南,是“道”的必然,“变法万千”是指以基本原理准则为城市,建筑具体形象的创造。千变万化、多样化、包容性,通过“必然”以获得“自由”,无须也不可能定于一尊,有中心,有学科,交叉研究,融贯学科的方法论。从社会、经济、文化和工程技术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系统研究,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建筑的人文时空观、地理时空观、技术经济时空观、文化时空观、艺术时空观等;建筑学与更广阔的世界形成辨证关系的空间组合与形式,建筑师大“家”们应做到“三家”及“三观”!“三家”——专家、杂家、纵横家;“三观”——专业、思想、世界观。中国建筑师的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从业人员多半是管理型、技术型、服务型的人才,以至结构专业也能操纵设计院,主持大型项目设计;方案评审没有邀请建筑师参与;结构师也表榜自己具备建筑设计的四个层面,即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文化——建筑艺术的全能时代。“盲人摸象”的典故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会导致片面性看待问题,建筑价值体系的扭曲,是多少优秀方案扼杀在“专家层面”的悲剧。就拿建筑师与厨师做一类比,同样的材料,有的厨师炒出来的菜就好吃,有的就不好吃,水平高下不言而喻。建筑师也一样,建筑教育培养众多的匠人和明星们,有没有真正思考和总结“建筑价值体系”的存在?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中讲“建筑师的培养”是要有天斌的,因为没有学问或者没有才能的工匠是造就不出完美的大师级作品,中国市场并不缺乏把事情做好的头脑和素质及建筑的实践的机会,而是应多造就一批思想型、创新型的国际大师。

3远离智能时代的建筑净土

不同角色的变化,适应太多的环境,建筑界也面临着一场巨大的挑战!未来生活就是经历与体验,是喜是悲,是艰辛还是快乐?需要有精神力量的支持和情怀来丰富自己的体验。建筑师的速成和中国建筑学教育只重视培养职业化操手,培养设计民工式的体系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国际化,更加开放,眼界更开阔,要有更高的提升、眼光、阅历、个人天分、文艺修养等要素的重要性;创建一个庞大的新体系、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探索和提升。建筑师已不是一个孤立的建筑论者,涵盖内涵与外延学科,部分抽象概念,表达更为准确;大战略、大手笔、引领时代迈进是一种必然!人类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去战胜机器人,开创未来!人类从生活中失去的阵地却是从理性角度争夺回来,“大数据”帮不上什么忙,其“概率”背后,离不开逻辑的支持,创作过程是无意识或潜意识的支配;建筑设计是一个多解的思维题,人工智能时代的开启,必将是人类在情感的艺术领域战胜机器人的时代。正当结构师们大谈建筑形式主义时,建筑师们也应该做点什么?“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画、远方和……!”在内心世界里追求一片远离尘嚣的净土,追求理想中的诗和远方,还等什么呢?

4结束语

古往今来,建筑艺术从未远离人们的实现,不断满足社会环境的生存法则,在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和美学原则的基础上,借助相关的技术手段来设计具有艺术性和固定性的人工环境,其主要思想就是实现建筑与环境和人类关系的平衡发展,不断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性。从广义范围来看,建筑和使用者均存在双重身份,人类既是建筑群体的主人,又扮演着建筑中的演员来演示世间万物。一方面,建筑需要满足于人类的生理需求和心理体验,另一方面,建筑也需要不断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而完美的建筑作品必然会实现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互相适应、整体与部分的协调规划、高度契合人类生理和心理需求等同一状态。

参考文献

[1]刘庭风.对自然美的膜拜——日本古典名园赏析(平等院庭园)园林,2015(8):10—11.

[2]李小荣、张志鹏.净土观想与谢灵运山水意象及意境之关系略探[J].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7期:第179~184页.

[3]张晓洪.从“建筑艺术”质疑建筑是艺术——建筑、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建筑审美特征探讨田.华中建筑,2012(05).

[4]万书元.论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J].艺苑,2015(01).

作者:关戈宁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建筑设计中形态艺术的应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sjyslw/73757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