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探讨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探讨范文

时间:2022-03-03 14:46:23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探讨

摘要:在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能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注重学生对舞蹈动作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更好地做到寓教于乐。文章重点研究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其意义有哪些,希望能够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工作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审美教育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中,舞蹈课程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这门课程是学生必须要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的技能课程之一,也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的择业情况,所以舞蹈教学工作的重要性需要被大家重视起来。但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只重视学生对舞蹈动作的模仿与学习,忽略了审美教育是舞蹈能力提升的重要前提。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对舞蹈课程的了解更加深入,并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怀,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今后的就业选择。所以,本文提出这一问题并加以研究,希望能够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工作带来一些帮助。〔1〕

一、审美教育的内涵及教学意义

审美教育即美感教育,是一种通过美的教育培养人们在审美方面具备良好认知能力的活动,能够在不同的事物中领略不同的美感,对美感有自我意识的欣赏和认知,进而增强鉴赏美的意愿和提高创造美的能力。在现如今的美育教学中,一方面是审美教学让学生在思想意识层面上产生审美观念,并让学生在接触更多美学事物的过程中,对美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审美情操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区分美和丑,对美好和粗俗的事物都能有明确地辨别,从而对美好事物产生强烈的情感,让学生不断增强美感表现能力,产生表达美的欲望。〔2〕培养审美能力一直都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在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很有必要的,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3〕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对舞蹈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热爱舞蹈,感受舞蹈的美,进而发挥美育的作用,同时也能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加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实践。如上所述,加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实践中的审美教育十分必要。

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方法

(一)利用欣赏课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舞蹈种类多样,风格各不相同,根据其作用和目的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学前教育专业主要以学习艺术舞蹈为主,其舞蹈教学内容主要有儿童舞蹈表演及创编、民族民间舞蹈、古典舞、芭蕾舞几大类。教师应让学生欣赏这些不同种类舞蹈的经典作品,也可让学生找出自己所喜爱的舞蹈作品共同欣赏,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这些优秀舞蹈作品的内涵,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舞蹈教学的兴趣。通过对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知识的入门”。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作品来丰富学生的舞蹈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及审美能力。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有些高职院校舞蹈教室教学设备配备不足,影响了教学,因此,学校需加大投入配齐舞蹈教学设备。此外,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材中,有关于舞蹈作品介绍与赏析的内容还没有体现出来,这既不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学生认识舞蹈的过程都是通过感性的认知,教师要重视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4〕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中,教师往往十分重视舞蹈动作的学习,忽略了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不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笔者在指导学生实习的时候发现,许多学生在为儿童编排歌舞表演的舞蹈动作时,并没有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心特点来进行创编,孩子出现学不会舞蹈动作的情况。可见,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促进、互不可分的关系,通过理论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有关舞蹈的理论知识,如舞蹈的概念、起源、分类和演变,掌握不同种类舞蹈的动作和风格特点,了解不同种类舞蹈的音乐和服装特点等。教师在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不要拘泥于形式,要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在教材的基础上,借助影像资料、视频、图片、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来学习舞蹈理论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的创造性通常表现为:一是自由性,创造者不受限制地发挥创造,不受特定情景约束,无限激发创造者的灵感。二是独创性,创造者根据他们独具个性的知识、经验、灵感、情绪等创造出独特的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舞蹈创编基础来制定舞蹈编排教学活动,可从初级的儿童舞蹈律动着眼,结合教师的美学指导,根据儿童生理及心理特点来进行编排与设计。教师可在辅导学生进行动作编排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舞蹈创编思维,利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和运用,让学生在创编的过程中体会利用肢体动作创造美的乐趣。艺术家通常会把生活中的场景转化为舞蹈情境,将生活艺术化,从而塑造出鲜活的艺术形象。〔5〕教师要启发学生将创造力与想象力巧妙地结合到一起。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在掌握了儿童舞蹈的理论知识和动作的基础上,也不能自如地进行舞蹈创编,这种情况说明学生缺乏想象力,不能灵活运用舞蹈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启发学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中体会创造的快乐。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在舞蹈课程中,只依靠课堂教学来实现舞蹈审美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注重提升文化素养,并不能使审美教育水平得到体现和发挥。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构成之一,定期组织一些舞蹈知识讲座,其内容可以包含舞蹈艺术概论、中外舞蹈史、舞蹈名作赏析、舞蹈美学等,讲座的形式可以使知识点更加有针对性,可以弥补课堂教学课时的不足,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通过对舞蹈艺术文化方面的讲解,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舞蹈课程,丰富艺术文化知识,提升审美情趣。学前教育专业中对舞蹈审美教育的融入,需要舞蹈教师营造出良好的舞蹈教学氛围,优化舞蹈课堂环境,调动学生对舞蹈的审美情趣。但在现如今舞蹈课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主导者,有绝对的权威性,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缺少主动性,这样难免会限制学生舞蹈审美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实施舞蹈审美教育时,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模式,应积极开展舞蹈表演实践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舞蹈内容,利用社团活动、艺术节、舞蹈展演、舞蹈比赛等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不同的平台发现自我、塑造自我、展示自我,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平。通过排练,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创作能力、组织能力;通过登台表演,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体会面向观众跳舞的快乐及舞蹈表演的魅力,将审美的种子植入每个学生的心田。

总而言之,舞蹈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培养的是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在提升学生本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应利用欣赏课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教学内容中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发现美、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

作者:周炳元 单位: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被举报文档标题: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探讨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