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生物科学课程群间衔接问题探讨范文

生物科学课程群间衔接问题探讨范文

时间:2022-07-02 10:08:27

生物科学课程群间衔接问题探讨

课程群间存在诸多衔接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课程群之间也存在诸多的遗漏、重复以及衔接不当的问题。如“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课程群中生物化学讲授的线粒体与能量代谢、蛋白质的合成与翻译内容,“人体结构与功能学课程群”中的细胞生物学也涉及而且课时较多,而很多新颖的研究内容却由于课时限制无法传授。

课程群内部各门课程间存在较多重复及衔接问题

很多内容课程群内部多门课程都有涉猎,重复内容较多,如DNA的复制、基因的转录与加工、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原核与真核细胞的表达调控等诸多内容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多门课程都有涉猎,而且都作为重点内容,重复内容较多,造成学生在学习中重复学习,学习兴趣不高,而当前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等最新的研究成果与进展等学生感兴趣,希望学习的内容却由于课时限制无法传授,存在较大的衔接性问题,迫切需要进行课程群各学科间教学内容进行内部优化改革。另外,课程群实验教学内容也存在诸多纰漏,实验内容仍然滞后于学科发展,大多实验课教学是与理论课教学相对应的,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单一、重复严重[6]。

课程群管理模式的滞后

虽然生物科学专业开展了课程群授课模式,但各门课程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7]。承担各门课程的各个教研室分属于不同的系科,不能充分的将各门课程有机的整合,尤其是缺少有效、科学的管理模式。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促进特色专业建设,推动合理的“专业课程群”课程管理模式。因此,要想在当前工作的基础上使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迫切需要对生物科学课程群进行整合与优化,系统规划一个新的改革方案,切实有效的解决课程群间重复、衔接及课程群管理问题[8]。

蚌埠医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工作基础

蚌埠医学院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群在2006年进行课程设置及培养方案修订的时候,已打破了生物学和医学各课程间各自独立、互不联系的状况,率先建立学科课程群教学体系,鉴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通过不断的优化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具有一定的应用基础。在实行学分制的基础上,设置课程模块构成课程体系结构,课程模块下由课程群构成主体。1.人文社科课程模块:安全教育、就业指导、体育、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政策、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英语、专业英语、文献检索、大学计算机基础。2.自然科学课程模块:化学课程群(含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3.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人体结构与功能学、神经生物学、病理学、免疫生物学、流式细胞技术、实验核医学、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4.专业课程模块: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群(含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蛋白与酶工程)、遗传学课程群(遗传学、医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制品概论、生物统计学、生物学综合实验(含生物化学实验、生态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蛋白与酶工程实验、现代生物学技术与探索性实验)、临床医学概要。5.专业技能模块: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课程群衔接优化对策

以当前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群之间、课程群内部各门学科间、课程群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遗漏、重复以及衔接不当等问题为突破点,通过系统组合生物科学专业各相关学科,突出医学基础课程,注重加强生物科学技能研究,涉及理论课程的讲授内容的衔接优化,重复内容的删减,教学内容的取舍与整合优化,科学的“专业课程群”管理模式等多项内容[9]。通过问卷、座谈,探析当前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群之间、课程群内部各学科间、课程群管理模式中存在的诸多遗漏、重复以及衔接不当等问题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和评价。提出一种当前医学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科学的“专业课程群”管理模式。主要涉及:课程群间与课程群内部的多门课程任课教师的集体备课制度;跨系科课程群教研室设置模式;“专业课程群”课程管理下的教学团队建设模式;课程群专家座谈模式等。提出一个在现有条件下,有利于适应生物科学专业教学,有助于学生毕业后适应就业岗位,切实可行的课程群重复内容精简、教学内容衔接优化的多学科理论课优化方案,统筹规划,删减重复,突出重点;突出生物学技能训练,建立一个由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过渡的实验教学内容优化方案。实验课程改革:将多个课程的实验课系统探讨后,本着高效可行的原则,进行多学科系统结合,分为生物学综合实验:(1)原生物化学实验;生物学综合实验。(2)原细胞生物学实验与生态学实验;生物学综合实验。(3)原遗传学与医学遗传学实验;生物学综合实验。(4)原生态学实验;生物学综合实验。(5)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生物学综合实验。(6)现代生物学技术与探索性实验;生物学综合实验。(7)蛋白质与酶工程实验。(本文作者:刘长青、陈昌杰、吴守伟、鲍明升、廖亚平、郭俣单位:蚌埠医学院生物科学系)

被举报文档标题:生物科学课程群间衔接问题探讨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