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生命科学师范生教师实践能力培养范文

生命科学师范生教师实践能力培养范文

时间:2022-05-24 09:58:05

生命科学师范生教师实践能力培养

摘要:为提高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从优化课程设置、搭建训练平台、改革完善考评机制、优化师资队伍、加强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培训等方面,探讨了网络时代生命科学专业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总结实践经验,为地方高校师范生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经验.

关键词:地方高校;网络时代;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1网络时代生命科学师范生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内涵

师范生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就是指师范生能熟练运用所学各种知识顺利完成教学相关活动所必需的能力[1].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是师范生顺利完成从学生到教师所必备的职业素养,对其职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2-3].生命学科知识面广,新知识、新方法和技术手段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单纯依靠教材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速度.另外,基础教育生物学课程内容综合化、抽象概念多,传统的教学模式满足不了新时期教学的需求[4].互联网时代给课堂教学和师范生培养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可能和变革,因此,网络时代生命科学师范生应具备了解生物学基础教育教学实际和要求、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等多项能力的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体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体系由教育基本技能、教学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和教师创新发展能力五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教育基本技能是指生命科学师范生从事基础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素能,如粉笔字板书书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生物学科课程标准掌控能力等.教学能力是指生命科学师范生从事基础教育教学活动所必备的实践教学能力,包括理论课堂教学能力和实验教学能力等.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是指生命科学师范生能熟练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并能将之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的能力,包括利用MOOC、视频公开课等网络开放教育资源能力和设计制作课件、精品课程等现代化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是指生命科学师范生在生物教学实践中对各个环节进行掌控,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能力,包括人际沟通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和指导课外活动的能力等.教师创新发展能力是指生命科学师范生在日常教学活动之余能利用网络、教研活动等资源开展创新性研究提升自我教育教学水平的能力,包括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科研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

2当前生命科学师范生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2.1课程设置不合理,高素质师资队伍不足

自2001年以来,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已历经多次修改,虽然有些高校做了部分调整,然而当前大多数高师院校课程设置依然采用通识课程+生物类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的老办法[5].通识教育课程基本上沿袭了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课程体系,必修课程比例过大,课程之间重复内容较多,过于偏重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课大多为验证性或偏验证性实验;教师教育课程所占学分比例低于发达国家5到15个百分点,教育实习、见习时间短,大多只有6~8周,且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生物类教育实践基地严重缺乏,师范生缺乏“实战”体验和自主发挥的机会,更缺乏“自我反思”,脱离了中学生物教学实际[6].受限于评价体系及发展平台,近年来地方高师新进生物教师基本为“科研型”,教学技能培养水平偏低,缺乏对中学生物教育现状的认识,缺乏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授课方式单一,“教材屏幕化”“照本宣科式”,而无论何种教学模式,缺乏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师生互动”注定是难以收到成效的.

2.2教育基本技能和现代信息技术实训不足

由于多媒体教学及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当前很多高校教师授课很少采用标准化板书教学,课下也很少和学生交流,导致生命科学师范生教学基本素养培养不足,毕业生书写能力和表达能力严重不足,然而生物学中一些模式图、公式和图表需要结合板书演示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教学时代,除了特别偏远山区,中小学校大都具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因此师范生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然而,当前地方高校缺乏相关投入和培训,师范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匮乏,更遑论熟练利用MOOC、网易公开课等网络教育资源设计制作课件、精品课程并将之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

2.3教学能力训练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

由于缺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设施等致使当前生命科学师范生在教学能力训练上存在极大的不足.课堂演练、教育实习和见习是提高师范生课堂理论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但受限于学生人数较多、实习时间较短和实习基地缺乏等因素,目前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训还是以微格教学和课后针对性训练为主,缺乏真实的教学环境,而课后针对性训练受众人数少,且受限于老师的指导水平.生物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很多抽象问题需要通过实验实训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然而由于实验教学重视不够、实验设置不合理、考评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当前地方高师院校生物实验教学存在很多问题,相当一部分师范生实验课上很少动手做实验,由此导致师范生动手能力差,实践与理论脱节,更谈不上有实验教学能力[5].地方高校现行的师范生考评机制,缺乏完善的考评体系,基本以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作为考核结果,对师范生教师专业技能、实验实训及实习见习较少评价.由此导致师范生不重视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现实需求,一心只为考研,忽视教学技能的学习,背离了为生物基础教育培养人才的“初心”.

2.4教育管理能力欠缺

教育管理能力是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前提条件,是生命科学师范生在教学实践中对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进行掌控,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所必备的能力.一名优秀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和指导课外活动的能力.实践证明,不灵活运用教育科学、不遵循教育规律,只凭“一腔热血”“横冲直撞”的教学是难以引起学生共鸣的,而缺乏感染力和亲和力的语言也很难吸引学生参与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教学目的.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教学受众多教育者的推崇,但是这是建立在深谙德育规律和讲究教育艺术基础之上的.然而,当前众多地方高师院校在对师范生教育管理能力培养方面十分欠缺,甚至有些学校基本不涉及这方面的培训.

2.5教师创新发展能力薄弱

“创新是永不枯竭的动力.”英国教育专家斯腾浩斯曾提出:“教师即研究者(teacherasresearcher).”作为准教师,生命科学师范生不应只满足于课本知识的掌握,理应积极利用网络、专业论坛、在线课堂及文献数据库等资源开展创新性研究以提升自我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知识的储备.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科研、教研训练不足,学生自我学习意识薄弱,除了部分考研学生能主动利用网络“充电”外,大多数生命科学师范生创新意识非常淡薄,整体上看生命科学师范生创新发展能力是很薄弱的,往往很多学生写不出一篇合格的论文,本科毕业论文更是错误连连.

3网络时代地方高师院校生命科学师范生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

3.1优化课程设置

生物科学专业围绕“521”培养目标(即:专业、实践、创新、学习和社会适应这5种能力;专业、人文和科学2类素养;岗位核心技能),课程设置贯彻“低年级实施公共基础和学科专业基础教育,高年级实施以专业教育为核心的个性化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基本思路.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41%,以保障5种能力和岗位技能等能力培养目标的落实.教学组织实施采用“211模式”,即第一、第二学年开设包括书法、口语、大学语文、心理学等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施基础教育(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使师范生掌握板书书写规范和技能、书面表达能力,提高教师口语水平;第三学年以个性化课程为主,实施分流定向培养,提升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创新发展能力;第四学年以实践课程和职业岗位实训为主(课程实践、毕业实践、综合实践),实施专业深化和岗位能力培养.实践类课程教学探索实施“分层次、模块化”教学模式,紧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潮流,兼顾基础生物教育课程大纲.

3.2搭建训练平台

学院积极建设全自动录播教室、远程互动教室、微格教室、语音室、三笔字及普通话测试室等实训平台;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网上辅导资源和在线交流平台,进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开展“育英杯”演讲、辩论、口语竞赛、多媒体课件大赛、书法比赛及各类征文比赛活动,鼓励师范生参加省级教学技能大赛,提高师范生专业实践能力.“互联网+”教育时代,学校充分利用QQ群、微信、钉钉群等信息交流平台,及时交流互动,要求师范生在日常教学见习、顶岗实习及毕业见习时撰写教学反思日记和教学专题反思,做到“实践中反思,反思后再实践”,以此提高其教育管理能力和教学能力.

3.3改革完善考评机制

当前的考评机制存在很大争议,影响师范生培训效果,究其原因:一是学生评教、同行评教及督导组评教基本以期中、期末考核为主,有很大的随机性,网络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二是学校对于教师教学不够重视.网络时代,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及教学行为将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水平,考评体系的不完善导致教师缺乏对开发建设网络课程的积极性.为此,生命科学院探索了动态考评机制和“师生互评”,力求每次课都能合理考评,避免了“随意性”“随机性”,将日常教学效果纳入职称考评评价体系,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教学积极性.近年来,学院先后有1位教师获得特等奖,7位教师获得河南省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2位教师获得二等奖,获批省校级课程改革项目6项,立项省校级精品课程4项.教师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恰当,在网络平台及移动互联网平台上及时教学内容、教学练习题、互动园地等,学生能及时从中捕捉学习重点,激发了学习兴趣,师生参与讨论积极性高,有力促进了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师范生考核着重“过程考核”和专业实践能力考核,将师范生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要求每位师范生制定个人职业规划,使其明确自身专业实践能力的发展的目标与任务,课程及相关培训结束后,学校组织集中考核,通过考核“三字一话”、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课堂教学等内容考查师范生对生物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掌握情况.

3.4优化师资队伍

为更好实现与基础生物教育的高效融合,保证师范生和就业单位要求的零距离,学院聘请地方中小学生命科学骨干教师培养指导师范生专业实践能力,实施全员导师制,每位教师指导1~2名师范生,通过挂职锻炼、访学、交流研讨及项目合作等方式促进校内外导师深入交流合作.校内承担生命科学师范生教学的教师要有丰富基础教育的经历(刚到岗的新教师,必须参加至少1学期的课程培训);承担课程教师每学期要到中学生物课堂观摩学习座谈,了解教学基本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建立高标准生物教育实验室,同时通过讲座培训等方式提升教师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外引内培”措施,不断优化队伍,“高职称、高学历、年轻化、学缘广、信息化”的优势和特色已经显现.

3.5加强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培训

开设教育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并聘请网络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强的专家学者和教师开设专题讲座,指导师范生系统学习教育信息技术、熟练操作视频展示台及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系统.利用学校精品课程、尔雅在线课堂、MOOC、网易公开课、微信平台等教学资源,结合生物学科教学内容,开展PPT制作、微课、DV视频和学习网站制作等竞赛活动,促进其熟练应用教学资源并掌握设计制作电子教案与课件的技能.杨振宁曾说过:“中国留学生生命科学研成果比美国学生少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的创造精神强.”为此,学校注重培养生命科学师范生利用网络、教研活动等资源开展创新性研究,以提升自我教育教学水平的能力,制定了学院本科生命科学研训练实施方案,鼓励师范生踊跃参与指导教师教研科研项目、参加各类竞赛,给予科研训练学分和物质奖励.通过一系列措施,师范生强化内涵,苦练内功,实现了研教融合,近四年来,师范生学位授予率100%,就业率95%以上,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27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7篇,毕业生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深受省内外中小学好评.

4结束语

网络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日新月异,课程形态发生了根本变化,素质教育已是主旋律,地方高校师范生培养模式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和变革,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网络信息技能,紧跟生物学科专业发展步伐,发挥网络教学优势,在传统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基础上加强网络信息技术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培养出基础教育和更高层次教育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2]戚万学,王夫艳.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内涵与特征[J].教育研究,2012(2):95-102.

[3]吴波,柳和生.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2(1):12-15.

[4]董捷.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J].科学教育,2004(3):37-38.

[5]朴敬爱,朴君,姜长阳.当前高师本科生物教育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42-244.

[6]盛晓庆,陈秉初.高师院校生物科学专业课程设置解析[J].世纪桥,2008(8):113-114.

作者:鲁云风 杨建伟 夏敏 单位:南阳师范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生命科学师范生教师实践能力培养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