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对注册入学学生加强对通识教育的认识范文

对注册入学学生加强对通识教育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2-03-19 09:34:22

对注册入学学生加强对通识教育的认识

为了缓解高职生源不足的危机,江苏省于年发2010布《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高职院校注册入学制度。次年,江苏省有所高职院校不再设置省控线,开始接纳注册26入学的学生。截至年,可以注册入学的高职院校数2017量增至所,即绝大多数江苏省公办院校均开设注册入78学专业。但注册入学学生在学习上学习能力较弱、自控能力不强,上课旷课屡禁不止;在生活中不服从学校管理,甚至出现打架现象。个别学生,遇事易走极端。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大部分注册入学学生在以前的求学阶段,缺少家长和教师足够的关注和教导,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那么,如何通过高职教育向注册入学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呢?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全面之人”的教育,引起了高职院校的重视。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是相对专业教育而言,其理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知识结构的调整使所有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获得自身发展。美国高等教育史上著名的《红皮书》认为通识教育是“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这种通识教育可以“赋予人们在生活的各种知识、能力、思考、信念、修养以及培养情感和智力全面发展的人”。在我国虽然古代就有通识教育的萌芽,但缺乏体系。有体系的通识教育起步要到世纪90年代,基本是从年教育部建201999立个素质教育基地后才正式开展。当时的教育学者们32首先在研究性大学开展通识教育改革。通识教育自产生以来就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着自身的改革。美国大约每年左右、日本约年左3015右就有一次较大的变动。近几年来,通识教育随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成为热点问题。有学者认为我国的通识教育是社会制度、政治理念、价值观念、行为范式、品行操守等方面形成的共识的教育。因此,对高职注册入学学生进行通识教育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二、对注册入学学生加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1.注册入学学生个人的需要。很多学生在注册入学后,对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没有明确的规划。当初选择该专业,也是因为高考分不高,为了有学可上而做的无可奈何的选择。从注册入学学生就业情况来看,很多学生虽然选择了注册专业,但毕业后并不选择该行。这些抱定毕业后改行的注册制学生,更想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再从注册入学学生的特点看,他们基础较差,经常出现厌学、逃课的情况,对专业课普遍反映太难、不懂,缺乏进取精神。但另一方面,他们动手能力强,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通识教育作为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其课程内容一般不会太艰深,学生学习容易进行,能树立学生的信心。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素质”,如团队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等,而这些能力今后无论学生毕业从事何种行业都需要掌握。同时,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多样,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这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2.人工智能时代环境的需求。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产业升级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一些工作会逐步消失,剩下的工作其工作方式和内容也会有所变化。有调查显示,大学生毕业后五年,所学一半知识就已经陈旧,十年后可能大部分陈旧。注册入学学生其专业基础不如普专学生,更加不如本科院校毕业的学生。如果一味的去强化注册制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学校就要花比普通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总课时数一定的情况下,势必要压缩通识教育的课时。另外,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和岗位更加注重人的创造性。而通识教育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缺乏通识教育,学生的创造性得不到有效培养,今后将面临被社会淘汰的风险。

3.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的需求。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凝聚社会共识的主要途径。注册制学生由于以前这种教育的不足,更需要在大学阶段接受传递核心价值观的通识教育。通过通识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掌握那些普遍的、能突破任何学科界限的知识和智慧,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以及清晰地沟通的能力。

4.弥补专业教育的缺陷。专业教育一般分文科和理科,随着学科的分化,各学科之间出现了相互隔离的状态。由于创新往往出现于各学科的边缘之处,因此学科隔离在某种程度上会抑制创新。片面开展专业教育,不但让学生缺乏全面的知识结构,缺少发散性思维,也严重阻碍了其创造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将成为缺乏自由精神的人,成为工具性的人。因此,为了弥补专业教育的缺陷,也要求能将其与通识教育结合起来发展。

三、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推进困难原因分析

1.重职业化的现实。有学者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分成三类:平等关系、专业教育是通识教育的深入和发展、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更高追求。多数高职院校倾向于第三类认识,即将专业教育放在首位,致力于打造“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注重学生的专业教育,既有政策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年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加快201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是从国家政策层面将高职院校定位于培养“技能型人才”。在随后高职进行的教学改革中,更多的是关注如何进行校企合作;如何发展“厂中校”、“校中厂”;如何用“订单班”的方式,让学生毕业后无缝对接走向企业。当然,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高职学生的就业率,然而却忽视了“应用型人才”虽然更多的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但是也需要在理论的创新方面给人们以启发。

2.利益博弈之争。近几年江苏省生源减少,使得一些高职院校招生数也随之出现下滑。尽管入学学生在减少,但学校对教师工作量的考核却没有变化。专业课教师工作量安排一般由各自学院分配。如果通识课程课时增多,在教学计划总学时一定的情况下,势必会压缩专业课课时,那么专业课教师的工作量面临不达标的风险。为了保证学院专业教师的利益,教研室主任进行人才培养计划修订时,会倾向于保留原有专业课程,甚至还要多加专业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课时分配上,存在着利益博弈之争。

3.管理制度不合理。一些高职院校对通识课程的管理相对松散。在通识课程开设前,一般会要求教师提供备课材料以供审查,但这种审查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即使开设了该课程,也缺乏持续性,经常是因人设课,一旦上课老师不再授课,该门课就不再开设。

4.教学方式单一化。一些学校通识教育的授课地点拘泥于课堂,授课方式也和专业课程相似,授课内容只是专业课的延伸。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方式,让注册入学的学生提不起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对通识课程的态度会变得漠不关心、可有可无,甚至将其作为一种负担。

四、科学构建注册入学背景高职学生的通识教育

1.课程模块化建设。2007哈佛大学在年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八个学科领域:审美和阐释的理解、文化和信仰、实证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理世界科学、世界中的诸社会、世界中美国。复旦学院将课程分为六大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索、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台湾屏东科技大学的课程是四大部分: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与生命科学、数理与应用科学。知名大学纷纷将通识教育课程分门别类进行模块化,甚至一些高校专门成立“通识课程开发中心”,研究课程的设置与开发。高职院校完全可以借鉴研究性大学的经验,改变原来散沙状的通识课程,对课程群进行系统化分类,根据各自学校的课程情况,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课程模块建设。

2.通识教育融入全学年,构建教学体系。学院制是一些高等院校在探索通识教育改革的做法。自年复2005旦大学成立复旦学院以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中山大学博雅学院、西南财经大学通识教育学院等先后成立。学院制让新入学的学生不分专业和学科,利用入学第一年的时间集中学习通识课程。同一高职院校可能也会有多个注册入学的专业。对注册入学学生采取学院制,通过通识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的生活。以全学年为时间维度,构建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有效融合的教学体系。改变通识教育课程“散”的结构,在通识课程之间、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设计出逻辑对应关系。

3.通识教育管理制度建设。学分管理制度上,在学校顶层设计时就给予通识教育必要的重视,规定最低学分数,从而避免教研室主任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时压缩其学分。课程建设上,给与通识教育课程建设资金,鼓励教师从数量和质量上进行课程开发,特别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通识课程的开发。课程管理上,教务部门应安排督导员定期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评价和考核。选课制度上,既给与学生选课类别的引导,又让学生享有足够的自主权。教师队伍建设上,除了对现有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外,还可以从外校和企业选聘具有一定特长和教学能力的专家。

4.环境建设。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首先是校风和学风的建设;其次是宿舍环境的建设,可以将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安排至一个宿舍,学生在宿舍的时间很长,如果接触的是不同专业的同学,思考和看问题角度不同,更容易迸出火花;最后,还要加强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这为后续信息化教学方式改革提供物质保障。

5.通识教育课程立体化教学建设。通识教育开展的形式可以更加多样化、灵活化。既可以在课堂上采取多样的授课方式,也可以通过课程外拓展方式将课堂搬至企业,或者采取校际合作方式将课堂搬至其他学校。比如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三校就达成协议,互开多门通识课程,而且实现了师资共享。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课堂还可以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方式。先通过网络等形式让学生进行自学,然后再组织教师对MOOC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辅导和答疑。

6.完善课程的评估体系。通识教育开展的效果如何,可以通过对注册学生的入学测试和毕业测试来完成。具体来说,学校要制定通识教育的目标,在注册学生入学时就进行测试,等学生临近毕业时再次测试。这是从整体课程设置上看学生是否进步,为通识课程的调整提供数据支撑。就单门课程而言,很少有老师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这给学生一种“水”课的印象。因此,完善某一课程评估系统,既重视过程性考核,又要重视结果性考核。

作者:张燕 单位: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财经商贸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对注册入学学生加强对通识教育的认识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rxjylw/73009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