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本科新生入学教育体系构建范文

本科新生入学教育体系构建范文

时间:2022-07-27 05:02:15

本科新生入学教育体系构建

摘要

当前,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上存在一定的缺失,新生入学教育时间短、内容老化、形式单一、力量单薄。依据ERG理论,从新生的生存、相互关系、成长发展需要出发,从三个维度构建新生入学教育体系,提升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关键词

ERG理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就是高校帮助和指导新生熟悉并融入新的环境,了解专业,认识自我,明确发展方向和成才目标的系列教育活动。然而,根据麦可思调查发现,被调查的2899名2011级大学新生中,仅有40%对学校的入学教育表示满意。[1]不少新生由于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备受失落、焦虑、空虚、失眠等“大一新生综合症”的困扰。从公开文献看,我国高校近年来对新生入学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高校在大一新生入学教育上的缺失。本文尝试从ERG理论的视角出发,探索一种能有效提升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实效性的教育途径。

1当前高校新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大学与高中阶段具有明显的差异,很多新生出现适应不良。调查显示,“学习问题”成为59.6%的2010级新生和52.2%的2009级新生入学后遇到的主要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新生入学后面临的第二大难题;生活条件不方便、食堂饮食不习惯、与他人作息时间不协调是新生遇到的三大主要生活问题。

1.1新生在生活方面的不适新生入校后面临的最主要任务就是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但是现实情况并不理想。首先,目前高校新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条件优越,进入大学后,发现生活条件不如以前便利。其次,在中学阶段,由于学业繁重,家长们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为他们提供各种生活上的便利与保障,以确保充足的学习时间,这客观上导致了很多新生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此外,新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家庭背景、成长历程、饮食习惯和作息规律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给他们生活带来不适。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呵护,很多新生往往觉得无所适从,缺乏最基本的安全感。

1.2新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不适在经历入学初期的新奇和兴奋后,很多新生会发现,在学分制的背景下,班集体的概念已然淡化。大学不再有固定的教室,课间休息时也都是匆忙而过。性格活泼开朗的新生,能积极主动与其他同学沟通,建立起亲密的友谊;但那些性格内向、腼腆的新生,则不善于跟人交流,可能一学年下来,连有些同学的姓名都叫不上来。宿舍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生活场所,但是很多新生从小到大都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对待彼此之间的生活习惯差异,在遇到矛盾和冲突时不能很好地沟通解决,导致宿舍成员关系紧张。此外,由于部分学院或专业男女比例失衡,生活圈子较小,很多新生在跟异性的交往方面存在较大障碍和困扰。

1.3新生在学习方面的不适大学的教育方式,与中学相比存在非常大的差别。进入大学后,学习的节奏不再像中学那么紧张,学生拥有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学校和老师不再为大家统一安排集中的自习,但是很多新生并不能实现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换。大学里,也没有老师随时督促学习,任课老师除了上课时间,也很少会抽出单独的时间为学生答疑和辅导。此外,大学课程数量繁多,课堂信息量大、节奏快,很多新生跟不上学习的进度。最后,大多数新生在中学阶段一直是佼佼者,身边一直被鲜花和掌声环绕,一旦进入大学后,如果一开始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角色,可能这种光芒就会褪去,也会导致新生的迷茫和失落。

2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2.1时间较短,缺乏系统性进入大学后,面对全新的环境、新的同学和舍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作息习惯,这一切都让新生无比的新奇和忐忑,也迫切需要及时的教育和引导,以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时间通常为一周。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高校不可能非常系统的将新生急需了解的大量信息全部安排到教育计划中。而新生在入学初期,注意力也主要集中在办理入学手续、适应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对后续会遇到的困难缺乏足够的预期,因此新生入学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2内容老化,缺乏针对性由于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间短,因此高校在教育的内容上,基本上都有一些固定的模式,内容上主要包含新生典礼、校史介绍、专业介绍、安全教育、学习资源导航等。这些教育内容,确实非常必要,但是针对性不强,没有充分考虑新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最迫切的需求,比如如何进行人际交往,如何选课,如何选择参加社团,如何参与社会实践等,并未过多涉及。

2.3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当前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形式上主要是开大会、做报告等,形式过于单一和枯燥,只是将学校觉得非常重要的信息,单向灌输给新生,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点,也不能以新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他们。此外,新生的个性千差万别,遇到的问题也五花八门,但新生教育只考虑“整体”,缺乏跟新生的互动,疏于跟“个体”的单独交流和指导,缺乏吸引力,不能赢得新生的信任和欢迎。

2.4力量单薄,缺乏教育合力作为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入学教育具有独特的意义,也必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予以重视和落实,需要学工办、教务处、校团委、后勤、保卫处、各学院、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但是,很多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方面投入的力量不够,往往只有学工系统等少数部门深度参与,其他部门只协调做好服务保障等工作,或者只通过个别讲座凸显本部门的存在。此外,很多高校忽视专任教师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能充分发动和鼓励他们参与此项工作。因而,导致新生教育各自为战、一盘散沙,未能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基于ERG理论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构建

耶鲁大学的奥尔德弗教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需要理论,即ERG理论。他认为,人们存在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发展三种核心的需要。生存的需要即对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的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是指保持重要人际关系的需要,成长发展需要则体现人们对于自尊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追求和需要。[2]近年来,ERG理论得到了国内一些学者的关注,并应用于辅导员、青年教师、大学生、研究生、村官等各类群体的需要与激励方法研究。此外,也有学者依托ERG理论对企业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进行了探索与研究。由此可见,ERG理论对于各类群体的激励具有较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我国高校新生在入学后遇到的问题,也恰好印证了奥尔德弗的ERG理论,也即大学新生存在生存、相互关系以及成长发展三种核心需要。

3.1注重服务,满足新生的生存需要高校应切实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需求出发,服务入手,实现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首先,要解决新生在生活方面的不适。高校可成立新生服务工作小组,整合学工、教务、后勤等部门,编制新生生活指南,绘制高校平面图,分类汇总校内外与新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设施,比如食堂、澡堂、教学楼、图书馆、超市、电话营业厅、银行网点、公交线路等,留出专门的时间段,以班级为单位,通过游览校园等方式尽快熟悉高校布局及周边环境。详细介绍各食堂的特色菜系,增设各地风味小吃,方便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能第一时间找到“家乡的味道”,增强对高校的认同感。设置新生一站式购物广场,方便新生购置必需的生活物品。其次,要解决新生在经济方面的不适。我国近年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但部分来自偏远、贫困地区以及家庭遭遇变故的新生,仍然在学费及生活费上存在较大困难。高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实问题:一是加大国家及高校奖、助、勤、贷、补、减、免等政策宣传力度,随录取通知书寄送相关材料,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二是建立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确保家庭经济异常贫困的新生能够申请缓交学费和住宿费,顺利办理入学手续;三是整合高校各部门勤工助学岗位,并与企业共建,设置见习岗位,优先安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岗,从根源上解决经济困扰。最后,要解决新生在学习方面的不适。学习是学生的核心要务,新生在学习上的适应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四年能否顺利度过。高校应充分依靠辅导员、专任教师和优秀学长,通过班导师和小辅导员等制度,建立新生学习支撑体系。一是开展导师导航活动,通过导师丰富的人生阅历,围绕大学如何成才等主题,激发新生树立远大目标,制订大学发展目标;二是开展学长导航活动,聘任优秀的学长,通过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开展“传、帮、带”,引导新生少走弯路,尽快融入大学学习;三是依托辅导员和班导师,开展深度访谈活动,密切关注新生动态,对于特殊群体新生,及时进行团体或个人深度访谈,帮助他们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激发学习主动性。

3.2搭建平台,满足新生的相互关系需要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靠专业知识和技能,85%则依赖人际关系。”可见,解决高校新生相互关系的需要,对新生大学生活及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高校应着力培养新生的团队意识。一是可以在新生入学初,举办素质拓展或团体辅导活动,通过一系列饶有趣味的拓展活动或小游戏,能让新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尽快熟悉身边的同学,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建立友谊。二是多举办以小组为单位参赛的文体活动,比如拔河等多人参与的比赛,可以让新生之间尽快的熟络,并增强集体的荣誉感和凝聚力。其次,高校应营造积极健康的宿舍文化。宿舍是高校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参与各类活动的最小单元,也是矛盾的易发区。据笔者观察,宿舍关系融洽的,基本不存在人际交往障碍的个体。因此,高校应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社团与学生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优秀宿舍、文明宿舍、学风优良宿舍等创建和评比活动,充分利用校内电视台、广播台以及微信订阅号等新媒体,开展集中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引导新生热爱宿舍,形成互爱互助、温馨和谐、以宿舍为家的宿舍文化。最后,高校应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当代大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也往往拥有各种各样的才艺和特长。高校需要搭建广阔的舞台,为各类人才提供锻炼、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比如笔者学校举办了将近30年的科学节、体育节、文化节、艺术节等品牌活动,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参赛,也有大量的学生干部参与活动组织和策划等各个环节,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但为高校选拔了大量专业人才,更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青春风采的舞台,锻炼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3.3加强引导,满足新生的成长发展需要重视启蒙教育,为专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高校新生的启蒙教育至关重要。首先要加强新生思想启蒙教育,可通过入党启蒙教育等形式,引导新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激发新生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从而树立远大目标,并付诸行动。其次,要对新生开展系统的专业启蒙教育,通过讲座、参观、调研及见习等形式,帮助新生全面深入了解所学专业,避免因不了解专业而出现懈怠、迷茫等状态。此外,高校还可搭建平台,邀请本学科前沿专家学者,为新生做学术报告,进行学术启蒙。鼓励专业教师科研团队,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功能,挖掘具有较强科研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的新生参与学术科研活动,帮助新生尽早确立发展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设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高校可开设专门课程,帮助学生掌握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使其能够运用相关理论与工具,科学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明确比较适合从事的行业。加强同用人单位的沟通与合作,可以利用双选会、宣讲会等契机,了解企业的人才以及技能需求,提前告知学生,便于他们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此外,高校还应充分利用校友会的优质资源,定期邀请事业有成的校友跟新生交流,结合校友的成长经历和体会,以便新生更加直观的了解职场成功人士的蜕变过程,并加以学习和借鉴。践行实践育人,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培养优秀大学毕业生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努力搭建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实践平台,让大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明确专业发展和学习方向,并提升创新实践能力。首先,高校应整合资源,改善硬件条件,大力建设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大力开放各类实验室。其次,高校应加大财力投入,设置创新创业基金,资助大学生开展各类科技创新等实践活动。最后,高校应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实践指导老师的奖励力度,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奖励津贴等方面给予体现;加大学科竞赛投入,实现以赛促学,激励新生实践成才。入学教育,是新生跨入高校后的第一堂课,也是体现高校教育水准和理念的重要窗口,新生入学教育的成效,直接关系大学生在大学四年的表现。高校应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深入新生,围绕新生的生存、相互关系与成长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入学教育内容,帮助新生顺利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黄晓琴.当新生遭遇"大学冷漠症"[N].北京日报,2011-10-12

[2]赵恩超,燕波涛.组织行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00-101

作者:陈勇钢 单位:北方工业大学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本科新生入学教育体系构建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rxjylw/69674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