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现状范文

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2-04-10 10:07:05

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现状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教育者乃至社会关注的焦点,调查结果发现,亲子情感弱化、父母教育缺位、养育者教养方式不当,以及缺少良好同伴关系互动等因素导致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整体较低,究其根本因素在于缺乏社会全民的大力支持,因此,融国家、社会及家庭多元合力才是促进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缺失;亲子依恋;教养方式

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特殊人群之一。《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年6月18日﹚指出,中国留守儿童的数量已经高达6102.55万人,即每五个孩子中就有一人为留守儿童,近1000万儿童中有15.1%的孩子一年时间都无法与父母团聚。2017年6月14日经济视野网报道,作为人口大省的河南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截至2016年底全国农村留守儿童902万,河南省约占9.71%,约82.7万,位列全国第五,更是令人堪忧。诸多研究证明,亲子分离引发的家庭结构残缺、父母教育弱化以及情感慰藉的缺失,严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会性发展,成为农村教育问题的一大社会隐疾。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关注农村留守幼儿社会化问题迫在眉睫。

一、问题的提出

2016年2月4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将留守儿童界定为,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1]本研究将农村留守幼儿界定为3−6岁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即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良好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通过研究发现,孩子的未来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面临新时期教育变革的热潮,研究者急需将研究的视角由重知识重智力转变为重视儿童社会性与个性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梳理以往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文献,呈现如下特点:﹙1﹚研究对象界定为6−16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农村留守学生,而忽略了在幼儿时期因父母外出务工而被造成亲子分离的3−6岁农村留守幼儿,核心期刊中以“留守幼儿”为关键词仅搜索到16篇学术论文;﹙2﹚有关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为主题的研究相对薄弱,以往学者更多的是关注到留守幼儿的生存与教育现状;﹙3﹚实证研究较少,且河南省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省份,该省份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现状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事实依据。基于此,研究以河南省林州市两所农村幼儿园作为被试取样范围,采用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搜集与分析,以期进一步探究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并针对性提出教育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选取

河南省林州市城郊乡两所民办幼儿园为例,随机选取130名幼儿照料人进行调查研究。留守幼儿选取符合国务院有关“留守儿童”的界定。其中留守幼儿中,男生37人,女生43人;独生子女19人,非独生子女61人。

(二)研究工具

研究量表包括两部分:1、农村留守幼儿及家庭基本情况,主要包括:留守幼儿性别、父母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外出务工情况、现留守幼儿照料人情况等。2、陈会昌《3−7岁幼儿社会性发展量表》。该量表由幼儿现有照料人填写,共60道题目,分15个维度,分别是遵守社会规则、意志、共情和助人、生活习惯、社会认知、内外向性、情绪稳定性、自我概念、依恋家人、同伴关系、诚实公正、侵犯性、独立性、好胜心和自尊心。量表采用五级评分制,1为不符合,2为不太符合,3为中等程度符合,4为较符合,5为符合,所有题目为正向答题,得分越高该项目儿童发展越好,其常模由高到低划分为最好、较好、中等、较差和最差五个水平。量表经多次验证,信度与效度良好,各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均在0.6以上,总分信度系数为0.93。

(三)调查过程

委托幼儿园各班老师,在下午离园前统一发放给幼儿家长,当堂作答。问卷共发放130份,回收有效问卷117份,有效率94.4%。其中留守幼儿80人,占总人数的68.38%。

(四)数据处理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三、调查结果

(一)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

将每个幼儿社会性发展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进行计算,并且与常模各维度人数及所占比例情况进行比较,以此综观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整体情况。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最差和较差水平上共5人,占留守幼儿总数的6.25%;中等水平上农村留守幼儿32人,占留守幼儿总数的40%;43名留守幼儿处于社会性发展较好水平;社会性发展完好的0人。总体来看,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尤其在依恋家人﹙83.75%﹚、侵犯性﹙68.75%﹚、诚实公正﹙83.75%﹚三个维度上,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等水平以下人数总和比例均显著高于50%,由此可见,农村留守幼儿依恋发展水平较弱、攻击倾向与爱撒谎现象较为严重。但较为欣喜的是,在意志﹙71.25%﹚、生活习惯﹙80%﹚、好胜心﹙73.75%﹚三个维度上农村留守幼儿处于较好水平以上所占人数比例较高,说明留守幼儿具有坚强的意志力、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积极的进取心。

(二)留守幼儿与非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存在显著性

差异研究对留守幼儿与非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进行了统计学比较分析。农村留守幼儿与非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存在显著性差异﹙T=3.24,p<0.05﹚,即留守与否是影响留守幼儿的重要因素之一。两者社会性发展显著性差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维度:﹙1﹚内外向性维度﹙t=2.87,P<0.05﹚,分析结果说明留守幼儿性格内向程度显著高于非留守幼儿,其心理活动倾向于自身内部;﹙2﹚依恋家人维度﹙t=3.3,P<0.05﹚,结果显示留守幼儿因未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从而影响其社会性情绪的发展;﹙3﹚情绪稳定性维度﹙t=2.25,P<0.05﹚,统计结果说明留守幼儿情绪稳定性弱,波动较大,表现为神经质;﹙4﹚侵犯性维度﹙t=2.24,P<0.05﹚T检验结果说明留守幼儿因攻击性意识与行为较多,侵犯倾向较为严重;﹙5﹚诚实公正维度﹙t=2.07,P<0.05﹚统计结果显示留守幼儿很难做到真诚做人,公正做事,习惯于撒谎;﹙6﹚自尊心维度上﹙t=2.43,P<0.05﹚,留守幼儿自我评价较低,高自尊幼儿较少,表现出较明显的自卑心理。对以上几个维度差异性进行分析可看出,幼儿的内外向性、依恋性、情绪稳定性、侵犯性、诚实性以及自尊心等都与父母的教育态度与教育方式呈现很大的相关性,因此,父母在位与否、隔代抚养以及教养方式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到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三)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通过对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在性别上的统计学分析,其在各维度上得分及总分的平均分与标准差以及T检验结果。农村留守幼儿在性别因子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1.843,P>0.05﹚,结合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整体水平情况,可说明男女留守幼儿在社会性发展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进一步分析男女留守幼儿各维度上的显著性差异发现,虽然总体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但内外向性﹙T=2.162,P<0.05﹚、依恋家人﹙T=2.54,P<0.05﹚、共情助人﹙T=2.046,P<0.05﹚上却有着显著性差异,且女孩均显著高于男孩,说明相对于女孩,男孩人格特质更倾向于内,且对家人的依恋水平较低,与人共情及助人行为较少,即在以上三个维度上女孩社会性发展水平相对来说显著高于男孩。

(四)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

在是否独生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为进一步探究独生子女是否是影响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变量之一,研究采用T检验对留守幼儿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社会性发展各维度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留守幼儿中独生子与非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存在着显著的差异﹙T=−2.336,P<0.05﹚,且各维度上留守幼儿独生子女得分均低于非独生子女得分,尤其在生活习惯﹙T=−2.002,p<0.05﹚、情绪稳定性﹙T=−2.617,P<0.05﹚和自我概念﹙T=−2.667,P<0.05﹚等三个维度上两者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性,即留守幼儿中独生子女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情绪倾向不稳定,且对自我社会角色评价较低,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虽然父母教育弱化,但家中子女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幼儿的心理焦虑与自我评价。

四、分析与讨论

(一)亲子情感弱化是影响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核心因素

生态系统理论创始人布朗芬•布伦纳在其个体发展模型中指出,处于最里层的微观系统仅限于家庭,父母及家庭环境等各因子对幼儿社会性发展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通过对留守幼儿父母外出务工情况调研发现,80名留守幼儿家庭中,71.25%父亲外出务工,10%母亲外出务工,18.75%父母同时外出务工。依恋关系是人类一份长久的心理联系与纽带,父母作为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本次调研结果说明,父母缺位不利于留守幼儿与父母建立优质的亲子依恋,缺乏良好的亲子情感交流氛围,使得幼儿性格内向,自尊水平低,情绪难以合理宣泄,人际交往能力弱,为了自我保护会伴随攻击性与撒谎等行为。幼儿亲子依恋关系的安全性越高,其攻击性就越低,就越喜欢帮助别人,也容易获得同伴欢迎,积极的利他行为也会增多。父亲缺位也是影响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较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前调查所显示,留守男幼儿相比留守女幼儿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人格内向、攻击性强、依恋性低、情绪不稳定等问题,调研中发现71.25%的留守幼儿为父亲外出务工情况,可见在留守男幼儿成长过程中,缺失父亲男性性别角色榜样示范作用是造成其社会性发展水平较低的因素之一。对幼儿父子依恋的研究结果显示,父子依恋关系可以预测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学校适应,尤其可以帮助幼儿抵御其社交焦虑,增强幼儿自信,有效克服不良情绪。德国哲学家弗洛姆说:“父亲虽不能代表自然界,但却代表着人类存在的另一极,那就是思想的世界、科学技术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风纪的世界、阅历和冒险的世界。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2]总之,再好的母亲也不能代替父亲,再好的父亲也不能代替母亲,父母携手共育才是家庭教育成功最可靠的保障。[3]

(二)教育缺位与教养方式不当是影响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

父母教育观念和教养是直接影响着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对儿童进行教育期望、目标、途径、策略及行为,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4]张建新认为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形成健康的人格特点和良好的人际关系[5]。鉴于前面所及,留守幼儿整体社会性发展水平较低,不存在性别显著性差异,且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显著低于非留守幼儿。进一步调研留守幼儿养育者中文化程度为专科及以上仅有17.75%,且为留守幼儿父母,而70.5%的养育者文化程度处于高中以下,可见,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留守幼儿的教育质量,低质量的教育方式、父母教育缺位及隔代教养等各种因素使幼儿失却良好的学习榜样和教育期待,造成其情感依恋、自我认同等社会性发展较低。

(三)同伴关系是影响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幼儿中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存在显著性差异﹙T=−2.336,P<0.05﹚,且在生活习惯、情绪稳定性和自我概念上存在更为显著的差异。究其原因,同伴关系缺乏可能是其中因素之一,同伴关系主要指年龄相同或相近儿童之间的一种相互协作关系,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具有无法取代的独特地位。马斯洛认为,归属、爱以及尊重作为人的基本需要,留守幼儿除了需要来自成人的认可和接纳,也需要获得同伴的肯定和赞许,从而获得依恋感、亲密感和归属感。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家庭子系统对其缺失的家庭功能具有重要弥补作用[6]。非独生子女家庭中其他子女作为留守幼儿家庭子系统因素之一,能以其独特的社会价值为留守幼儿提供了有效的社会学习榜样示范效应,帮助其形成有序的生活习惯,缓解情绪焦虑,达到良好的自我认同。

(四)全民支持是影响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根本因素

农村留守家庭的产生不仅源于家庭,更有复杂的制度、政策以及经济原因,要将留守家庭问题纳入到城镇化发展战略中来,创造农民举家迁移的进程市民化和就地集聚城镇化的制度环境和自由选择条件,才能解决留守家庭衍生的问题。[7]诚然,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也是其中问题之一。总理曾特别强调:“决不能让留守儿童成为家庭之痛社会之殇”,他提出最重要的是通过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引导到扶持返乡创业就业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党的报告也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也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在政策上给予各种支持,以期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相融合的模式根本上缓解留守儿童的元问题。但这种改变不是一蹴而就,仍需时日推进,在现有条件下,期望留守家庭父母应树立儿童本位观,人虽在外,但教育意识应与时俱进,主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采用QQ、微信等现代媒体与留守幼儿沟通交流,加强亲子依恋纽带,不仅要从经济生活上能“养儿”,还能精神上“育儿”,提升教育质量,促进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亲子依恋缺失、父母教育缺位、教育理念滞后以及教育方式不当等各种问题造成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且个别社会性发展问题较为突出,农村留守幼儿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的特殊产物,急需从社会宏观和家庭微观两个角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让留守幼儿享受国家阳光政策之沐浴,不再囿于家庭教育之贫瘠,应该融二者之合力促进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2]E.弗洛姆.爱的艺术[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

[3]李文道.父教缺失的研究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2009﹙10﹚.

[4]徐慧.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8﹙4﹚.

[5]王忠辉.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特点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3﹚.

[6]同雪莉.留守儿童抗逆力生成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6.

[7]聂飞.农村留守家庭研究综述[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4﹚.

作者:张玉琴 单位:运城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现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ncjylw/71322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