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学科能力测评初中历史论文范文

学科能力测评初中历史论文范文

时间:2022-07-30 11:12:14

学科能力测评初中历史论文

关键词:历史测评;关键能力;学科能力;历史教学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历史学科能力的构成及培养是广大一线历史教师和历史教学研究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科教育团队历经数年构建完成历史学科能力表现指标体系,在实验校进行了相关能力表现的测评,实验校教师依据历史学科能力指标体系和测评结果对历史教学进行了改进。

1历史学科能力指标体系

历史学科能力表现指标体系包括学习理解(A)、实践应用(B)和迁移创新(C)3个能力层级9个能力要素[1-2]。研究团队依据中学历史教学实际,对初中和高中2个学段的历史学科能力要求进行了划分。初中学段的历史学科能力要达到A、B2级,培养学生识记、说明、概括、比较、解释和评价6项能力;高中学段的历史学科能力要达到A、B、C3级,培养学生识记、说明、概括、比较、解释、评价、建构、考证和探究9项能力。初中学段历史学科最高层次能力为评价,高中学段历史学科最高层次能力为探究,高层次能力包含低层次能力。研究团队依据历史学科能力层级结构制定了初中生历史学科能力水平等级标准(见表1),高一水平等级的标准是在低一等级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以便在测评时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等级划分。

2初中生历史学科能力测试结果分析

研究团队依据对初中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要求命制试题,在某实验校进行测试。试卷包括“中国古代政治史”“中国古代农业与经济史”“活动”3部分内容。实验校初中学段七年级(39人)和八年级(29人)参加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实验校初中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水平较低,八年级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水平低于七年级学生,按照表2计算各水平的学生占比(见表2),发现2个年级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水平大部分集中在水平1和水平2,水平4和水平5的学生几乎没有。选取试卷中“中国古代政治史”17道题,按照初中生应该具备的6个能力要素进行划分(见表3),计算学生在6个能力要素上的答题情况(见表4—表5)。根据表4—表5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在6个能力要素中:学生的识记能力最好,得3分的比例超过80%,其中又以七年级学生在考查识记能力上的试题表现最好;学生的评价能力最差,得0分的学生超过50%,八年级学生得0分的学生接近83%。在与该校初中教师座谈时,任课教师反映对于历史学科能力的构成和具体要求不是很熟悉,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侧重于基础知识教学,不同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培养,这是导致学生历史学科总体能力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由于试卷考查内容为七年级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测试结果反映出的八年级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水平低于七年级学生,与学生中国古代史知识遗忘较多有关,也与学生在七年级时未能很好地受到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有很大关系。因此,测评结果说明该校需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3基于学科能力测评的历史教学改进策略

鉴于初中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水平较低,历史学科能力培养存在不足,该校初中历史教师依据历史学科能力表现指标体系进行了教学改进研究,并选定教师在七年级(上)“评价北宋加强中央集权”一课。下面以该课教学为例,探讨基于历史学科能力指标体系及测评的教学改进策略。

3.1聚焦教学重点

对于什么是历史教学重点,目前没有统一的定论。有学者认为历史教学中的重点主要可以分为2类:一类是知识性的重点,如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制度等;另一类是认识性的重点,如重要的思想或观念、重要的阐释和理解,也包括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带动了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带动了一节课的教学)[3]。比较而言,“认识性的重点”更加重要,因为历史学习的重要意义在于对历史的认识[4]。“认识性的重点”反映了历史教学的本质,更能体现历史教学的价值。历史认识是有层次的。有学者认为,历史认识的第一层次是通过史料辨析获得的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即事实判断;第二层次可以称为因果关系或规律性的认识,它是在已经确认的事实基础上对各个事实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联系的认识,即成因判断;第三个层次可以称之为评价性认识,它是在前2个层次的认识基础上对历史上出现的事件、人物、制度和过程等进行是非善恶或利弊得失的评价以资鉴于现实的认识,即价值判断[5]。价值判断是历史认识的最高层次,历史教学重点应该从价值判断的角度进行确定。从价值判断的角度考量,任课教师将本课的认识性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认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历史课应该把培养高层级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初中学段需要培养的最高层级的历史学科能力为评价,即“评价历史人物、事件、制度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评析对同一史实的不同观点”。评价既是一项能力要素,也是一种历史认识,属于价值判断,是高层次的历史认识。综合本课“引导学生认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的认识性重点和最高层级“评价”的能力培养目标,结合测评结果显示的本校七年级学生评价能力有待提高的现实,任课教师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评价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能力培养是历史教学的组成部分,在历史教学中聚焦教学重点,将认识性重点与能力培养重点相结合,有助于从总体上明确教学目标。

3.2规划教学结构

整体优化对历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历史课的教学需要整体优化,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培养也需要整体优化。整体优化是“设计出一个好的结构,把教学的各要素合理安排,使它们互相配合,围绕教学重点发挥最佳作用”[6]50。为最终实现“评价北宋加强中央集权”一课的能力培养目标,任课教师以评价能力为重点,对本课的教学结构进行了规划。通过研究,任课教师认为要培养学生“评价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能力,需要学生对评价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和理解。首先,学生要做到史实清楚,即知晓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本质;其次,要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和作用,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对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基于以上认识,任课教师依据历史学科能力指标体系前2个层次学习理解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要求,将本课的教学结构规划为“知识理解”和“实践应用”2部分。鉴于学生已经学习“北宋的政治”一课中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等相关内容,参照学者对于历史认识划分的层次,任课教师决定在“知识理解”部分进行“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具体措施”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识记、说明和概括能力;在“实践应用”部分进行“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和“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评价”3个环节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解释和评价能力。事实证明,在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中规划教学结构,可以使教学过程按照既定顺序有条不紊地进行,保证能力培养目标最终达成。

3.3实施分层递进

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顺序发展的[7]15。在中学生历史学科能力中,高层次能力包含低层次能力,高层次能力的形成是以低层次能力为基础的。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过程中,需要从低层次能力入手,实施分层递进,最终达成高层次能力的培养目标。在进行“知识理解”部分教学时:第一步,任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通过交流,归纳出7项措施。这一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已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即“复述已学的历史知识”,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基础。第二步,任课教师出示7则史料,在学生阅读和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史料内容与第一步的7项措施对应,进行连线。第二步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说明能力,即“将历史观点与其依据的证据对应”,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已学基本史实的理解。第三步,任课教师引导学生对第一步中的7项措施进行分类,依据分类结果概括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第三步是在前2步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培养概括能力,即“将史实按标准分类”和“从提供的信息中概括要点、所述史实的本质”,提升学生的历史认识。在进行“实践应用”部分的教学时:第一步,任课教师首先出示“五代十国更替时间表”“陈桥兵变图片”“民族政权并立形势图”和3则文字材料。然后,任课教师引导学生依据材料归纳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包括“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十国更替”“陈桥兵变夺权”“民族政权并立”4点,进而引导学生将这4点内容分为“历史教训”和“现实需求”2个方面。这一步意在引导学生探讨“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培养学生的解释能力,即“分析历史事件、现象发生的原因”。第二步,任课教师在课件中并列出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和“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特点”,引导学生在背景和措施之间建立起联系,推断“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即“扭转了五代十国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任课教师还引导学生推断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负面影响,包括“冗官”“冗兵”“冗费”及“积贫积弱”等。这一步意在培养学生的解释能力,即“推断历史事件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第三步,任课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依据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作用和影响进行综合评述,认识到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是时代的产物,在当时起到过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负面影响,为后来埋下了隐患。可以看出,“评价北宋加强中央集权”一课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历史学科能力指标体系中学习理解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2个层级中的能力要素,由低到高,分层递进,前面能力的培养为后面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后面的能力培养在前面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提升。通过实施分层递进,最终实现了“评价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高层次能力培养目标。

3.4关注思想方法

在论及历史学科知识的类型时,郑林教授指出:“历史知识可概括为两大部分:一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重要的历史概念,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二是由内容所反映的历史思想方法: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以及分析和综合、比较、归纳和演绎等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历史的学习和表述的方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6]140他还指出:“方法性知识(包括学科思想)是历史知识的核心成分。”[6]140在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时,需要关注思想方法,因为“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认识角度,掌握认识历史的方式,能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8]。测评结果显示该校历史学科能力较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未能掌握相关能力背后的方法。“评价北宋加强中央集权”一课体现了对学科思想方法的关注。识记能力是历史学科的基础能力。为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识记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在“知识理解”部分的第二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材料、连线练习等活动,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具体措施的理解;在第三步引导学生通过将具体措施分类的方式,利用表格形成了知识结构。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具体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领会理解记忆和结构记忆的方法,提升识记能力。概括能力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其意在于揭示历史事物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为引导学生概括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任课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对具体措施进行分类,然后按照类别比较具体措施的共同点,寻找上位概念,如从“经常调动军队将领,实行更戍法”和“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的共同点中得出“强干弱枝”“防范内患”的特点。有学者指出:“在被比较的事物中划出共同的东西并把它们结合起来,就是概括。”[7]89本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分类、比较共同点、寻找上位概念等方法,提升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解释能力包括分析原因、推断目的、推论作用和影响。赵恒烈指出:“分析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为简单的组成部分,或从整体中区分出个别特性、个别方面,以反映这些部分或方面的历史的本质属性。”[7]87分析的方法在于寻找分析的角度。在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包括原因)时,任课教师组织学生依据材料归纳出4点因素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这4点因素分为历史教训和现实需求2个方面,这有助于学生在分析历史原因时从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升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关于推论的方法,有教师认为应引导学生采用将历史背景和具体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合理推论[9]。在“实践应用”部分教学的第二步,任课教师也是这样做的,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推论能力。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了分析和推论的方法,提升了学生的解释能力。评价能力是“评价北宋加强中央集权”一课最高层次能力培养目标,评价所秉承的学科思想方法是历史地评价和辩证地评价。历史地评价是要将事物放到所处的时代中考察,结合背景因素进行评价;辩证地评价首先要能够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事物,客观阐释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其次要能够发展地看问题,不仅要看到历史事物当时的作用,还要看到长远的影响。在“实践应用”部分教学的第三步,任课教师也是这样做的,并在引导学生评价北宋加强中央集权之后,专门对上述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讲解。学生掌握了评价方法,可以在以后进行评价活动中加以运用,这样就提升了评价能力。以上从聚焦教学重点、规划教学结构、实施分层递进、关注思想方法4个方面阐述了“评价北宋加强中央集权”一课的教学改进策略,这些改进策略是以历史学科能力指标体系和该校初中学段学生能力水平测评结果为依据,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索得出的认识。历史教学内容包罗万象,教师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上述策略只是针对具体一节课所进行的尝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需要依据历史学科能力指标体系和学生的实际历史学科能力状况,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不断研究、不断实践。

参考文献

[1]郑林.中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构成及表现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7(8):57-62.

[2]郑林,刘微娜,王小琼,等.“智慧学伴”促进初中历史精准教学的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9(1):65-69.

[3]叶小兵.重点的选定[J].历史教学,2005(9):54-55.

[4]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48.

[5]庞卓恒,李学智,吴英.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62-363.

[6]郑林.中学历史教材分析[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7]赵恒烈.历史思维能力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8]郑林.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33.

[9]吴波.推论+实证:探讨“历史作用”实现教学价值[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3):14-17.

作者:吴波 尹红 单位: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学科能力测评初中历史论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lsjxlw/73816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