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播音发声教学要遵循逻辑关系分析范文

播音发声教学要遵循逻辑关系分析范文

时间:2022-04-29 10:13:57

播音发声教学要遵循逻辑关系分析

[摘要]播音发声教学内容有其内在逻辑关系,遵循关系规律教学必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播音发声的逻辑关系,无气则无声,无声则无音,声是音的载体;无语音,无标准的语音,则无语义;不理解语义,则无情感,无表达的目的;无表达的情感目的,则无充分之气、无丰富音色变化等往复循环的逻辑关系,使得播音发声教学要遵循环环紧扣的逻辑关系。先从练气环节开始,各环节又相辅相依,为此教学要统筹兼顾,反复相糅并济。

[关键词]播音发声教学;遵循;逻辑关系

任何课程教学都是有其内在逻辑关系的,遵循其关系规律教学必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数学,总得从最基础的阿拉伯数字、加减法学起。播音发声课程教学同样如此。其教学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声音是语音、语义的载体。也就是说,没有语义、语音的声音是毫无意义的声音。然而,声音的产生又离不开动力器官和发声器官。两大器官的和谐作用,决定着产生声音的好坏和音色的变化。要产生艺术美的声音,达到有效传播语义的目的,还要受到审美鉴赏能力、技术能力及对象需求的支配,对即播的有声语言同时回馈的声音、语音、语义、表达方式与方法进行规范与提升,从而实现有声语言的表达和艺术之美,在一气呵成下,形成独特的有声语言表达风格。以上之间的逻辑关系,决定了《播音发声》课程如何科学教学。那就是,在教学中要注意反复相糅的逻辑关系。方可实现教学的有效目的。

首先让学生认识播音发声的动力器官,掌握气息运用自如的技能

发声的动力器官包括:肺、横膈膜、气管、腹腔、阻隔肌。肺是呼吸气流的扇片,腹腔是容气囊,丹田与阻隔肌是秉持气息与挺起气息之力的活塞。气管是风口,气息流动是发声的动力。要切实认识到,肺部呼吸气是普遍非人的生理机能需要,是无意识的。每个人在说话时没有哪个人会考虑到呼吸喘气,而气吸腹部丹田,则是有意识的,是从事有声语言艺术等方面的人所应具备的心理反应对气息的需要与技能。这就要求教学中首先教学生掌握动力器官与气吸丹田、阻隔秉持气息与偷气、抢气、换气、就气等综合技能。在训练中要结合中国武术气息丹田、京剧艺术气运丹田等方法技术。最终结合语言短句、段落、文章等为实现语音语义的目的,进行气息控制与运用自如的训练。

认识和掌握发声与发音器官,掌握发声与发音技能

发声与发音不同。发声只是发出声音,如同牙牙发声但不会说话的孩子。而发音,则是语音,不同文字的语义之音,也就是说话。其逻辑关系先有声音,后有语义。然而又为了表达语义发出什么样的声。为此,统称声音。然而,声与音又有着不可分割的逻辑关系。声是语音的载体,语音是声的存在意义,没有语音的声是毫无意义的声。为此,两者区别又不可分割。但是声与音又来源于心理与生理器官的作用。发声器官包括:声带(声源区)和口腔、鼻腔、咽腔(调音区也是共鸣区),以及胸腔、膈肌、腹腔(共鸣区也是声音产生的动力区)。口腔鼻腔则是产生语音区。为此,练习发声和练习语音截然不同,然而它们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一切发声器官都是辅助于发音的口腔器官。认识了产生声音器官与发音器官的机能与相互之间的作用与联系,结合案例进行发声与语音训练。在强有力的气息动力支撑下,其一是进行声音的共鸣训练。其二是调音器官训练。其三是口腔舌、唇等吐字语音训练。其四是这三者反复相糅的综合训练。达到了共鸣与发音的综合运用能力后,还要与气息相结合,吐字发音相结合,进行反复相糅的综合训练,自如运用气息达到发声共鸣、吐字发音准确的技能目的。吐字发声在气息支配下,在共鸣的扩音与增强音色美的基础上,不仅训练音准的技能要领,达到出口则准,更要训练吐字发音的音色之美。每个字音在强有力的气息和共鸣支配下,在口腔的舌、唇等灵活有力应变下,字字端正,掷地有声,响亮、清澈入耳。掌握胸腹联合式呼吸方法,口腔控制和共鸣控制的基本方法,声音动听,富于变化。

认识“情、声、气、音、义”和其相互间关系,掌握其相互作用技能

“情、声、气、音、义”,简单说就是情感迸发、共鸣之声、气息运用、语音准确、语义表达。情声气三者在播音发声中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同时,艺术化的有声语言应该摈弃生活语言的随意与松懈,是清晰流畅、圆润集中、变化自如的吐字归音。由此可见,情、声、气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气托声、声传情,交融形成具有艺术化的播音发声。可见,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语义。表达什么样的语义,则需要酝酿什么样的情感,调动多大的气息,产生什么样的共鸣之声,发出什么样的语音,表达出什么样的语义。最终实现表情达意。这就要求我们在具备了气息、发声、发音技能的基础上,首先要进行诠释语义的教学训练。

统筹兼顾,相糅并济

播音发声教学要理论联系实践训练,从其内在的辩证逻辑关系,环环紧扣,相辅相成,方可扎扎实实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练气→练声→练语音→练情声气→表达综合训练,都是实现最佳表达的基本功与基本技能。为此,在教学训练中要统筹全局,兼顾并施,将枯燥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虽然,练气是发声的基础,没有了气也就没有了声音。但是练气教学过程中,绝不能孤立地就练气而练气,要结合意境达到呼吸的最佳效果。通过实际示范、实践方可理解理论,从而达到综合技能。例如,教学中示范呼唤“阿毛”,要想到祥林嫂寻找儿子的悲痛急切心情,在情感的促使下必然产生强力的呼吸量,并会气运丹田,喊的声音必然长而远。这就使得练气与练声达到有机结合,产生共鸣。因为,播音发声教学较为枯燥,理论知识难以理解,但是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就能够避开生硬的理论味。当教学进行到练声时,又要与练气和表现语义相结合。例如,“都—向—前—走—”语义是告诉大家不要后退,左顾右盼,要坚定地继续前行,指明前行的方向。

试想语境面对的是几个人,几十个人,上百个人,上千个人……同时试想面对的人群距离由近到远,几米到几十米、上百米、上千米……为此,根据人的多少和距离,喊出的声音不同,因为情境的变化改变了呼吸量,喊出的声音自然不同,如果面对的是不见首尾的大部队,为了让最前面的人听到,喊声音量、音长、音强等会更大。当然,为了实现这样的效果声音,呼吸量必然要大,为此,练习共鸣之声的同时,也同时练习了气息技能,和腹部、丹田以及阻隔肌控制用声技能。为此,主持人在表达语意用声时,保持腹肌始终强有力地支持着气息运动,同时用控制膈肌回升的向下的力,“拉住”气息,使其不至于无控制地向上冲,这样才能提供足够的气息量,发出持久稳定的高音强音。当教学进行到练习语音吐字发音时,同样要与练气、练声、语义有机结合,齐头并进。例如练习“a”的音准同时,要结合呼吸与共鸣进行训练。不能就练习“a”而练习“a”。发“a”时要有意识地将声束打在硬腭前端,然后弹出到几米远的墙体上或树干上,为此,就要加大呼吸量,胸腹联合呼吸,胸腹与口腔联合共振,方可实现练习“a”的最佳效果。发出的“a”响亮,清晰,吐出的字音远而有冲击力,且有共鸣相伴,音色圆润而美。教学进行到练习词组发音,同样要结合语义,试想不同语境变换情感、气息与共鸣。例如练习“祖国”一词,首先要迸发热爱、骄傲之情,看到长江、山川、万里长城……气吸心脾,打开胸襟控制共鸣美丽音色,在掌握音准的基础上,把“美丽祖国”的声音托出。形象真切、音准而音色美。气息控制将声音送到位,情感将表达送到位。

作者:张培梁 单位:江西服装学院时尚传媒

被举报文档标题:播音发声教学要遵循逻辑关系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ljxgslw/73273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