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劳动科学学科制度的构想范文

劳动科学学科制度的构想范文

时间:2022-10-17 05:50:48

劳动科学学科制度的构想

作者:雷玉霞单位:江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劳动.指的是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随着社会和科学的迅速发展.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生理学、医学、卫生学、生态学、法学、统计学、环境保护学等许多学科,都立足于本学科的研究方式.

从不同角度对劳动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分析和研究.其发展结果是在一些学科中形成了新的分支.例如:劳动经济学、劳动社会学、劳动(人事)心理学、劳动管理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医学、劳动卫生学、劳动法学、劳动统计学、劳动保障学、劳动保护学等。

随着分支学科的发展和研究成果的增多,有关劳动的知识积累已达到了相当的程度,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新兴的学科和知识呢?笔者认为.必须将劳动科学视为独立的学科体系,而上述分支则为这一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必要性和必然性

第一确立学科体系是劳动科学理论发展的需要。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以往的科学研究中,劳动主要是作为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然而,随着人类认识和知识的发展.许多学科的研究都涉及到劳动这一人类社会现象中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劳动,事实上已成为许多学科的研究对象.这些学科分别对劳动现象进行解释、说明,并寻找劳动过程中的各种规律.其结果远远超出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范畴.极大地丰富了“关于劳动”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仍将劳动局限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专题,显然是不适合的.范围狭小,知识弥散的现象将严重地影响人们对劳动现象及其规律的进一步探讨。

近代科学的发展,总是朝两个方面前进.一方面.由于研究课题的逐步深入,将不断地分化出新的学科.另一方面,为了解决现实存在的重夭问题,又需要多种学科的配合,进而出现一些综合性学科。劳动经济学、劳动社会学等学科的出现.是课题研究深入并分化的结果.将劳动科学视为综合性的学科体系,也正是为了顺应科学发展的需要。对劳动问题的研究,不仅需要人们从各个角度对劳动进行说明和解释,阐明规律,而且需要人们从整体上对学科进行综合.将广泛的、弥散的知识重新组合,建立新的学科体系,以便利学者们在专题研究中,综合同一学科体系—劳动科学学科体系—内相关学科的知识.更好地进行分析和阐述.促进劳动科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

随着与劳动有关的分支学科的增加.经济学和社会学中有关劳动的研究,可以包含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某些部分,但经济学学科体系和社会学学科体系都无法代替将要产生的劳动科学学科体系。

对劳动经济学、劳动社会学、劳动(人事)心理学、劳动管理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医学、劳动卫生学、劳动法学、劳动沈计学、劳动保津学、劳动保护学等分支学科的地位和层次的整体性认识.对害分支学科研究领域的确立等,也要求将劳动科学作为独立的学科体系.并确立其内部结构。

第二.确立劳动科学学科体系是实践应用的需要。日前.随着有关劳动科学的分支学科不断涌现.对劳动问题的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劳动进行理论上的说明和基本规律的描述,而是越来越多地注重于将理论应用于劳动活动之中,以促进人们的实践活动,并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劳动制度的改革、人力资源的开发、劳动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劳动管理的深入、劳动保障的推广、劳动统计的广泛开展等等,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有关学科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完善、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为了避免学科研究中出现混乱现象,也需要理论界对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作出系统的论述。

第三.有关劳动科学的学科发展为劳动科学学体系的建立莫定了基础。考虑现有各学科体系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新的学科体系的出现,往往经过几个程序:

1.专题研究阶段。这一阶段在基础理论学科中,就某一间题开展专题研究,此时,知识面狭而不深,有待于发展。

2.扩展阶段。随着专题研究的深入发展,研究扩展到与该问题有关的其它领域,并继续向纵深和宽广两个方向进军。

3.分化阶段。当研究结果使与间题有关的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专门研究该问题的新的应用性分支—新学科从基础理论学科中分化出现。

4.组合阶段。当有关该问题的研究在几个基础理论学科中都带来了新学科的产生时.这些新学科一方面仍作为原学科的分支而存在,另一方面又从原学科中抽出来,重新组合出新的学科体系。

劳动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也遵循上述程序,其各分支学科的内容分别来自原某一基础理论学科中的专题研究,是理论基础的研究成果在劳动方面的运用.目前,劳动科学的发展已达到并部分完成了分化阶段,劳动经济学、劳动社会学、劳动(人事)心理学、劳动管理学……主要分支的出现,为劳动科学自立门户进入组合阶段形成完整的综合性学科体系提供了必要条件,使劳动科学学科体系的建立成为科学发展的必然。.

二、体系结构

劳动科学学科体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综合性学科体系。在整个科学之林中,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以经济学和社会学为基础,属于行为科学中的一部分。同时,因为劳动科学的研究注重于从劳动实践出发,对劳动实践中某一层次、某一侧面进行经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凝结,形成应用性理论和实用知识,所以劳动科学学科体系又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是应用科学中的一部分。

在整个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中,研究可从多个侧面和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学科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理论学科、基础学科和应用性学科,各层次学科的研究成果构成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总知识,这些知识又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基础理论、一般理论、应用理论和实用知识。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中学科层次、知识层次以及学科与知识间关系如右上图所示:

在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中,基础理论学科主要有劳动学和劳动史学.

目前,劳动学还没有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笔者认为,当我们把劳动经济学和劳动社会学中一些共同的内容抽出来作为劳动科学的基础理论并加以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时,劳动学有必要并且完全有可能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在一定意义上,劳动学的形成正是劳动科学学科体系建立的标志。劳动学的研究主要包括劳动的一般特征和原理、劳动学的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劳动的基本规律等,其研究成果将构成基础理论的主体和一般理论中的一部分。

劳动史学的研究主要涉及劳动及其研究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其研究成果参与基础理论的构成。由于劳动学和劳动史学在整个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中负有完善学科体系的基础研究、指导其它分支学科发展的重任,所以这两门学科堕待发展和完善。

基础学科包括劳动经济学、劳动社会学、劳动(人事)心理学、劳动管理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医学,劳动卫生学等,其研究结果是产生基础理论中的一部分内容.一般理论中的主体和部分应用性理论。例如:劳动与人和社会的关系,劳动集体的社会结构与劳动集体中的社会关系、劳动经济效益、动作—时间研究、工作紧张和心理疲劳、劳动强度和生理疲劳等。

应用学科包括劳动法学、劳动统计学、劳动保障学、劳动保护学等.其研究成果是形成应用理论的主体,并指导产生实用知识。例如:劳动生产率统计,劳动统计分析一般问题、劳动中的不良条件及其对策、生产过程中的毒物及其防治、劳动保障制度、《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等。在整个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中,各层次学科与知识间存在着相辅相承的关系,彼此依存,不可分割。

三、知识来源及与其它学科体系的关系

劳动科学学科体系是从其它基础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等)的母体运动中逐渐孕育、发展、脱胎而来的,所以这一学科体系的知识来源离不开作为母体的其它基础学科.并使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与其它学科体系间存在着难以分割的天然联系。

劳动经济学与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根本,对劳动经济现象的研究,在经济学中上有支柱性的地位,而劳动经济学在经济学学科体系中,既是一系列有机联系首的理论,又是从属于整个经济理论体系的一个分支。劳动经济学的知识主要来源于经济学作为分析问题的理论依据阐述劳动问题。

劳动社会学与社会学。劳动社会学是社会学中一个年轻的分支学科,社会学的理论研究是劳动社会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同时.劳动社会学的发展又可极大地丰富社会学的知识。劳动社会学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学存在着知识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劳动(人事)心理学与心理学。劳动(人事)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劳动(人事)心理学的知识主要来像于用心理学原理对劳动过程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两者也存在着知识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劳动管理学、劳动医学、劳动法学、劳动统计学等学科,也分别是相应各基础学科中的应用性分支,其知识来源于将各基础学科的理论应用于解决劳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形成为各学科的应用部分。

作为新兴的独立的综合性学科体系,目前情况下,劳动科学学科体系的构成部分—各分支—的发展和再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还离不开作为母体的各基础学科,离不开故有的研究方式,也就是说,劳动科学学科体系需要与其它学科体系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并逐步达到完善。

被举报文档标题:劳动科学学科制度的构想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ldkxlllw/61144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