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本科教育专业导师制引入及改进范文

本科教育专业导师制引入及改进范文

时间:2022-04-10 09:36:10

本科教育专业导师制引入及改进

摘要:随着社会及科技的发展,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大学生专业水平,拓展创新思维,强化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本科人才,导师制在本科教育教学中被引入.本文探讨了导师制的积极作用,对实施过程中一些消极情况进行思索并提出改革意见.为更好管理大学生,正确引导大学生学习,培养优秀本科人才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导师制;大学生;教育教学

导师制起源于十四世纪英国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是牛津大学本科教学的核心和基础.[1]其具体涵义为:学生自大学本科低年级至毕业班的在校学习期间,为其配备专业导师,通过导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和个别指导,切实落实教书育人职责,加强对学生学业、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培养,形成教学互动的良性机制,促进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全面工作.[2]大学教育体系中,导师制与学分制、班建制并称三大教育模式.在导师制下,导师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要在生活、心理等方面对学生加以关注引导.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与思想进行差异指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最终培养出健康全面,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毕业生.院校层面制定导师制度文件,形成学校规章制度文件,明确规定导师遴选方法、导师学生关系确立及解除方式、导师学生各自任务职责、学校对导师工作考核奖评等,确保导师制执行有所依据.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本科生培养的要求,更好地贯彻现代教育理念,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转换,培养符合中国国情的优秀本科生,导师制被引入到我国高校教育体系.在实行过程中,许多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对其实施方式方法进行了探索.

1导师制意义及经典模式

导师制的实行,在学生层面,有利于本科生在入学期间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深入认知专业背景,确立毕业走向,选择正确学习方式方法;在学校管理层面,有利于保障教学运行模式实施效果,实现因材施教;在人才培养层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强化个性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可以参与导师的科学研究项目,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兴趣,培养本科生解决问题能力.[4]经典导师制模式如下:[3](1)结构方面.导师原则上由学生所在学院的教学人员担任,导师定期同学生面对面交流,分析学生的书面作业.(2)过程和方式方面.通常导师事先拟定题目,本科生独自摸索,将自己的思路整理成连贯的论文或书面作业,提交给导师,同导师进行交流,接受导师的批评和建议,解决问题.(3)与课堂讲授的区别.导师制执行过程是一种观念的交流与碰撞,导师讨论分析学生作业,不必覆盖全部教学大纲或传递事实信息,无须将自己的解释或观念强加给学生.导师制对导师与学生均是极具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智力劳动.

2导师人选的确立、职责及师生关系

并非每一位老师都适合做导师,一名合格的导师,专业知识要过硬,这样才能指导学生学习;思想上要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社会阅历丰富,这样才能告诉学生人生的经验,引导学生的人生方向.只有优秀的导师才能引导出优秀的学生.导师制下,培养出优秀毕业生的前提是培养出优秀的导师队伍.优秀的导师指导出优秀的毕业生,优秀毕业生成长为优秀的导师再去培养新的优秀毕业生,如此最终在社会大体系中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机制,带动整个社会教育水平的上升.我校规定合格导师应具备:(1)良好师德,遵纪守法,能够严于律己,责任心强,能够关心学生成长和成才.(2)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熟悉本专业培养方式方案,专业技术水平高,懂得教育规律.(3)熟悉学校教学管理及学生管理制度,熟悉学校制度运行机制.(4)专业水平高,治学态度严谨,人格健全,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5)优先选择具有研究项目的老师作为专业导师,以便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与科研能力.导师制度应当有别于辅导员制度,相对而言,辅导员的工作范围更广,导师制工作更精准细致.专业导师与辅导员相辅相成,可以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导师工作内容广泛,涵盖的学生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这些内容同本科的专业密切相关,牵涉专业课选择、专业课学习方法、专业就业情况、专业研究领域现状等等.概括来说,导师工作内容有:(1)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学业指导.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理论课程,专业操作技能等.依据自身专业水平和技能优势,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所学专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身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分析专业问题,解决专业问题.(2)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非学业方面的帮助.关注学生的生活、思想、感情等,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必要时候上报院校,通过院校给予学生帮助.(3)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以及科研能力.在条件允许下,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导师的教学科研项目中,让学生熟悉研究工作,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养成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4)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引导学生就业,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5)与学生谈心谈话,及时分流、处理存在的问题.可与辅导员工作相互协调,对学生的问题或困难,及时解决,或通过学校其他途径解决.(6)行政职能———记录档案.将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必要情况,记录下来,存于档案中.导师制下,导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

导师指导学生学习依然是导师的主要任务,同时导师要通过思想上的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导师的引导下,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确立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更加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探索未知的学术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在就业等方面,学生也能从导师处获得当前就业状况,更好的安排学生将来的人生方向.这不同于以往教师与学生之间生硬的教与学的关系,导师关系,更多体现的是导师多方位引导与学生主动探索的关系,于此导师制下要求导师与学生之间需有顺畅的交流与反馈.学生个体不同,当下教育资源有限,通常几十人的教学班,难以顾及每位学生.导师制下,每位导师名下学生人数较少,时间精力上可以让导师关注到每位学生,导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导师制下的师生关系也是一种个体差异教学关系.专业导师与学生之间应当保持相对稳定联系,导师与学生相互选定,建立导学关系时,应当立即见面,相互了解.之后,每学期开学时应见面一次,了解学生假期情况及新学期学习计划,每学期期末结束时应见面一次,了解学生学习完成情况及假期计划.开学与期末之间,可以对学生集中见面指导,或个别学生进行单独指导,对特殊情况的学生即时指导.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学生的状况,进而指导学生.例如定期导师学生见面交谈,通过对同寝室学生的询问,同学生辅导员的交流等等.掌握学生状况是目的,具体形式可以不用限定,避免工作僵化.科技日新月异,社会进步不断,不用拘泥形式.一些新兴的交流方式均可应用.高校不断推行现代化教育教学管理[5],在不影响其他工作前提下,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导师与学生的交流.有研究项目的导师,让学生参与到项目中去,既可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又能实时了解学生状况,便于对学生实施差异化指导.

3导师考核及奖惩

为了更好的实施导师制,激励专业导师承担指导学生的职责,更好的突出专业导师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完成专业导师的工作任务,学校制定相应的专业导师年度工作考核方法及标准,依据考核方法标准对专业导师工作业绩进行年度考核,并给予相应奖励惩罚,而且考核结果与岗位评聘、职称晋升等挂钩.考核方式有:(1)实际业绩考核.根据导师工作职责,由导师自己填写业绩表,依据导师指导工作量、指导效果、工作记录等方面进行评定.(2)学生评价考核.导师指导的学生根据导师对自己具体的指导情况,填写评议表,根据学生评议情况对导师进行评价.(3)院系综合考核.院系结合导师自我评价及学生对导师评价,对导师工作做出总评,分档评价并上报.根据导师工作情况和考核情况,依据相关政策发放相应的津贴,补贴导师工作过程中必要的支出,对于考核不合格导师,取消津贴,必要时取消导师任职资格.

4导师制实施过程中消极现象及改进

导师制出发点是通过新型培养机制培养出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实行过程中由于师资水平等诸多因素,造成难以真正执行导师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导师名下学生人数过多.由于导师人员缺乏,部分学校盲目跟风,在条件不允许时强行推行导师制,使得导师与学生比例失调.太多学生使得导师难以关注每位学生全部状况,失去对学生状态的掌握,就难以对学生进行差异指导,违背导师制原本的初衷.(2)导师制度不完善.导师制强调导师指导学生的职责,同时也要保障导师的权益.院校强行将任务推给导师,忽视导师的状况,就会使得导师消极怠工,无法调动导师积极性,使得导师制流于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院校与教师也是一种导师制关系,此时院校是“导师”,教师是“学生”.院校与教师的关系不佳,院校不能做个合格“导师”,教师也难以对学生做一个好导师.(3)学生未能理解导师制,与导师缺乏互动.导师应主动了解学生,学生也应主动将自己的情况告诉导师.受到以往教学影响,学生或许认为导师制无所谓,甚至可能不知道导师制在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学生将自己的这个“窗口”关闭,导师无法看到“窗户”里面的状况,对学生的指导无处着手.(4)导师制变相为雇佣制.让学生参与导师项目初衷是让学生参与教学研究,培养学生能力.个别导师在对学生的指导活动中,将学生做为劳动力雇佣,“导学”关系变为“雇佣”关系,破坏了导师制度,损害教师形象,也失去教师的职业道德,甚至可能发生一些令人遗憾的事情.

完善本科专业导师制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着手:(1)院校制定完善的导师制规定,确定导师职责的同时,确定导师权益.制定完善的导师选拔准则及淘汰机制,确保导师队伍的高专业水准.(2)学校政策上,提倡并鼓励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担当本科生导师,导师制工作计入绩效工作量核算,确保导师工作的高效性.(3)定期选派教师到相应企业、科研院所等一线单位交流,把握专业发展方向,提高导师自身专业水平,确保导师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4)加大导师制宣传,使本科生能理解并正确对待导师制,自发地同导师进行专业领域知识等交流,确保学生也作为导师制实施的主体.(5)强化导师队伍建设,调控导师学生合理比例,保证导师制工作质量.建议导师名下指导学生人数每一届不超过三名,总人数不超过八名.

5结束语

培养出优秀合格的大学生是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导师制的目的,优秀的导师是导师制实施的前提,导师学生良好的互动是导师制实施的途径,导师制度的确立是实施导师制的依据,导师考核奖惩制度是实施导师制的手段.本文介绍了导师制的历史、导师制对导师的要求、导师制执行过程中的不良情况等,并对导师制的完善提出相应建议.为更好的适应当前人才培养的需求,建立差异培养人才模式,建立健全导师制,实现学生学习品质系统化[6],达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优秀毕业生目的,本论文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夏晓虹.从英国导师制看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08(1):46-48.

〔2〕马艳秀.对清华大学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实证研究[J].江苏高教,2006(3):84-86.

〔3〕周雁翎,周志刚.学院传统与牛桥导师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46-53.

〔4〕吕秋丰,靳艳巧,林起浪.高校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0(1):88-89.

〔5〕沈玉龙,李雅莉.关于高校系级教学管理的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26(5):93-95.

〔6〕彭贤智.对学习品质的结构与培养策略的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26(1):75-79.

作者:张俊;谢发之 单位:安徽建筑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本科教育专业导师制引入及改进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jyzylw/71321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