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媒介素养教育初探范文

媒介素养教育初探范文

时间:2022-03-10 04:06:41

媒介素养教育初探

在电视普及之前,人们接受的教育模式是“家庭教育一学校教育一社会教育”,在电视成为大多数家庭主要的信息、娱乐渠道之后,这个模式则变成了“电视教育一家庭教育一学校教育一社会教育”。广州地区在一次关于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程度的调查中发现,59.2%的学生认为他们的社会知识和信息主要来源于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中小学生课余最爱参加的是看电视、读书报、上网、玩电脑等以传播媒介为工具的活动。[1]大众传媒这只“无形的手”通过视觉性、趣味性、通俗性较强的艺术娱乐形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然而,大众传播媒介像一把双刃剑,它在发挥巨大社会功能的同时,其各种负面效应也逐渐凸显出来,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具体分析媒介素养教育内涵,透视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以引起人们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从而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更加有效地促进大众媒介、受众自身和社会的发展。

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正确地判断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1933年,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先导,英国学者欧•奥尔特曼和马•切默斯合作出版了《文化与环境》一书,提出了“文化素养”的概念。在媒介素养教育研究领域,被引申为具有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一种能力,它是人们在现代社会所必须学习和具备的一种能力。[2l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及其互联网络的普及,人们又提出了计算机素养、信息素养和网络素养。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不仅包括判断信息的能力,还包括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涵盖的层面很广,涉及到心理学、传播学、美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如何以一种有效的方式有系统地进行学习,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应依据以下几项核心概念:①媒介信息是建构出来的“真实”。媒体所承载的内容并不全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而是经过刻意选择,常是许多因素相互融汇、碰撞的结果。人们根据各种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建构了关于这个世界的图像,我们对世界的观察与经验往往是以媒介为“媒介”,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媒介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态度与看法。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试图解构这些隐藏在媒介信息背后的机制,让人们了解为何会呈现这样的媒介面貌,从而相对更加真实地了解世界的原貌。②媒介对人类社会的进程有巨大的影响。媒介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对于人类感知方式有非常强烈的影响。媒介的技术特性决定了人类的感知方向和感知方式,决定了信息的形态、信息的性质。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以及此后电在传播领域的应用,带来的不仅仅是社会结构层面的变化,而且是人类景观、世界格局的更为深刻的改变。伴随着电子技术的巨大发展和广泛应用,媒介正在构建人类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全新方式。

它再一次引致了人类感知、生活结构、世界秩序的“内爆”。③媒介信息有着强烈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媒介本身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产物,媒介是意识的载体,意识不可避免地带有国家、阶级和阶层的烙印,它代表着各个阶级、阶层和集团的利益。所有的媒介产物不可避免地都含有意识形态或透露某种价值观,比如宣扬生活方式或价值理念,并传递两性、种族、职业、年龄等各个层面的文化内涵。媒介在政治及社会层面上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④媒介信息含有强烈的商业动机二当今,商品大潮冲击着各个行业,大多数的媒介都成为商业产品,它们成为获得利润的载体,我们藉以了解社会形貌的信息往往掺杂了许多的政治与商业的力量。

以电视为例,不论是新闻、运动还是娱乐节目,都要看能吸引多少观众以及能否得到广告支持而定。谁主宰了媒体节目的菜单,电视、广播或报纸上的节目与信息是谁的看法?要了解这些问题,必须了解媒介信息事实上是重重人为包装、修饰以及裁剪过后的产品。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让学习者知道节目时段、内容安排、收视率、广告对象、市场利益是如何运作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包含所有权、控制以及相关议题的探讨。⑤媒介信息的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每种媒介都有独特的美学形式与符号特质。每种媒介都有其特定的呈现方式和特质,掌握这些信息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媒介信息的意义。媒介素养教育不单让受众了解媒介文本,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欣赏每种媒体独特的美学形式。这种愉悦来自于受众懂得欣赏影片拍摄手法、分析诗句中的排比与暗喻、感受音乐中的节奏与气氛等。不同的媒介以及节目形态都会反映出不同程度的社会真实,也会运用不同的方法去组织素材(例如新闻与综艺节目对同一社会事件的呈现方式便有很大的差异),对受众都有不同的影响。应了解不同媒介所使用的符号特质与形式特质,才能方便运用与解读媒介信息。⑥受众诊释和接受媒介信息意义的能力与程度不一。早在1940年,西方学者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大众传播一般只加强人们已有的观点,而不会改变其信念。受众对大众传播的各种内容总是会加以选择、判断,他们一般只接受那些与自己信念相符的信息。这是由于人们在接受任何事物时总是以自己已经先有、先见、先把握的东西为基础,这种先有、先见、先把握的东西,我们将其定义为意识的“先结构”。

阎意识的这种“先结构”由文化艺术修养、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审美能力、生活经验、思想感情等内在因素构成。由于这些内在因素每个人是不同的,因而文化意识的这种“先结构”事实上各有不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文化意识的“先结构”。而这一事实导致的一个直接文化信息的接受现象,就是对文化信息的接受效果有明显的差异。面对媒介信息时人们会有不同的诊释与交互作用。因此同样的一个文本,不同的受众很可能有非常歧异的感受,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尊重每个受众的观点。媒介素养教育豹内容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即:学习如何理性地辨别信息的意义,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不盲目相信或采用信息,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②发展关于媒介的思想。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帮助受众形成对媒介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在信息社会里,认识媒介将会成为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所谓“正确”,意味着较完整和较客观地评价媒介的性质、功能和局限。媒介提供的所有信息是一定的媒介传播体制运转的结果,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不是为某一个受众特别设置的。因此,当我们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时,首先要在对媒介认识的基础上,发现信息对自己或对社会的意义。一个成熟的受众总能从容地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因为他有一种思想的过滤能力,运用这种能力可以有效地处理信息,从信息中获得真正的益处。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思想就没有信息。③

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大众传媒中经常存在着负面信息,即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的信息。媒介素养教育要不断地列举并评论这些负面信息,以提高受众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④学会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帮助自己成长与进步。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受众应该了解媒介及其信息对自己的意义,了解自己的需求,并学会利用媒介满足自己的需求,以帮助与促进自己健康发展。媒介素养的现实批判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英国学者开始倡导媒介素养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反对传媒中的流行文化价值观念,训练青少年抗拒大众媒介中提供的“低水平的满足”。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学者对媒介功能认识的提高,在媒介素养教育的观点上发生了一个根本的转变,即由抗拒观点转变为培养辨别能力的观点。至20世纪70一80年代后,由于官方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介人,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开始形成规模。1983年英国教育部发出文件说明:“学校必须考虑媒介素养教育的责任。目前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严重不足。所有的教师都应该检查电视并与年轻人一起讨论电视。”l4]此后,很多国家都将媒介素养教育纳人学校课程内,并陆续发展出许多教学模式及课程教材以供参考。媒介素养教育在许多学者眼中其实是一种民主素养的学习经验,主要的目的在于发展受众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他们有勇气挑战社会上偏颇的意识形态。今天,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一种终身教育。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在学科建设上目前还存在很多不足。教材•中包含了一些有关媒介的知识和应用方法,特别是一些工具书籍,指导方法非常明确,但总的来说,还缺乏系统的教育和指导,具体来说,存在以下不足:①理性认识有所欠缺。大多数人对媒介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他们认同媒介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所起到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媒介信息内容的真实性问题持谨慎态度,对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等各自的特性也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对媒介的社会控制问题态度比较客观,同时也对参与媒介发展进程采取积极态度。但也有一部分人对某些媒介问题的认识比较模糊,甚至完全错误。如大多数人承认媒介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相当深刻的影响,然而只有少数人承认自己会受到媒介的左右;许多人肯定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却不认为自己有学习的必要;许多受众在使用媒介时是为了娱乐消遣,不愿花精力深人思考媒介内容;对媒介的社会控制问题尤其是媒介同政府管理的关系在认识上有一定偏差;人们对“文化冲击”的理解以及在“文化冲击”对民族文化的利害关系上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是否认“冲击的力度”,说明受众在媒介同文化关系方面的理性思考还有所欠缺,对互联网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也缺乏足够的前瞻性见识。

再如人们在信息判断力和媒介知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人们在主动寻求或被动接受媒介信息时,对信息内容的正误、优劣缺乏应有的判断力。②受众媒介道德水平有待提高。上海团市委曾进行了一项专门调查,在测试受访者媒介素养的量表中,态度和标准差别最大的四个问题中有两个同媒介道德直接相关,一是对“访问色情网站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37.2%表示同意”或“基本同意”,31.0%表示“不太同意”或“不同意”,表示“说不清楚”的有30.0%,另有1.8%未明确表态。二是对“网络黑客是否值得羡慕”,有53.3%的青年持否定态度,有16.3%的青年赞成这一观点,30.4%的青年未明确表态或是回避问题。生那宝个调查结果一方面体现出青年思想观念呈多元化态势,另一方面又说明青年群体在对待色情信息传播、接受的问题上没有比较统一的价值标准。对网络黑客的态度也表明青年价值观未能得到必要的整合,许多人对网络黑客不是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加以审视,而是从纯技术的角度表示称许。媒介道德间题是一种特殊形态的道德问题,是媒介技术高度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网络技术是人类传播手段的重大进步,如果凭借网络技术传播色情信息,对社会公众利益侵扰破坏,那就是有违道德甚至是违法的行为。

不能因为负面信息的传播者所凭借的技术手段的先进性而在道德上对其加以肯定。越是先进的传媒技术,就越需要构建适应传播技术发展的新型道德观念体系,以保证技术永远为人类的进步服务。③媒介素养教育滞后。由于大众传媒的信息量大,形式灵活,变化快,常导致教育上的滞后。长久以来,人们所认知的媒介与教育的关系,仅停留在如何在教学的情境中使用媒介,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为目的,教学的对象也仅限于师范院校的学生。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缺乏自行探索发现知识的空间,媒介素养的理念还远没有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来。媒介素养教育要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大众媒介的发展几乎与高科技同步,这就对教学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重视有关学科建设和专家队伍的建设,重视教师必要的专业训练、教学的内容与方-法的研究与变革。另外,还需要积极引导、鼓励教学双方、学习者之间相互启发以及实际参与制作媒介产品等活动,体验并真正建立起比较科学的媒介观念。

被举报文档标题:媒介素养教育初探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jyzylw/59313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