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艺术教育与体育教育关系范文

艺术教育与体育教育关系范文

艺术教育与体育教育关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不仅要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道德情怀,而且要增强人的体质、塑造人的健康体魄。因此,体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的主要作用是培育、健全人的体魄,促进身体各部分的和谐自由发展,其终极目的,是全民意义上的身心共建,是广义的体育。艺术教育在引导受教者进入审美的经验状态时,使其得到情感愉悦和精神振奋的同时,帮助受教者形成自足自乐的人格和境界,使其自由活动的能力得到提高。

一、艺术教育与体育教育之间的关系

在体育教育与艺术教育两者的定义上,体育教育与艺术教育有着很多的共性,它们是教育的两个重要的因素。它们两者的关系应该处于并列的关系。对非专业的学生来说,体育教育主要是通过学生直接的活动参与,在各种体育活动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艺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这两种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媒介、教育途径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互为手段、互为目的。由于历史渊源以及当今学科的发展趋势,两者之间在教学上具有一定的共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方式的不断改变,教育目标、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艺术教育与体育教育的结合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1.艺术欣赏同体育活动有着生理方面的统一性

艺术欣赏需要人的生理感受的参与,艺术中的多样化和人的生理情况、神经反应有密切的关联。美学家桑塔耶那在讲到对称的价值时说:“为了某种原因,眼睛在习惯上是要朝向一个焦点的。例如,朝向门口或窗洞,朝向一座神坛或一个宝座、一个舞台、一面壁炉,如果对象不是安排得使人眼睛的张力彼此平衡,而视觉的重心落在我们不得不注视的焦点上,那么眼睛时而要向旁边看,时而必须回转过来向前看,这种趋势就使我们感到分心……所以,由于眼部肌肉平衡而感到的舒适和省力,某种情形下是对称价值的根源。”直线因缺乏变化,对它的长久注视要求视神经系统做同一反应,容易导致疲劳。艺术欣赏使人精神振奋,同时对人的生理健康也有所促进。实验证明,当人身心愉快时,动脉血压就会下降,脉搏跳动的次数每分钟减少10次左右。心理学家考察了完全沉浸于音乐中的听众,通过电子仪器记录下他们的大脑和心脏的生物电流、肌肉弹力、脉搏和血压的情况以及呼吸的次数和深度,同时录制乐队演奏的音乐,然后把人体的生理反应同音乐对照,结果发现音乐对人的思想感情和生理、心理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从生理上来说,优美的音乐使人体中的呼吸、循环、运动等器官本身的起伏流转具有节奏感,当生理节奏与音乐的节奏达到和谐统一时,人就会感到和谐和愉悦,并推动内脏及横膈膜的感觉,内脏与躯体功能就会得到调节,使血液中增加一种有利于健康的化学物质,调节血液的流量和神经传导,使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音乐能够治病,这是自西方毕达哥拉斯以来为艺术学界和医学界所认可的。

2.艺术的范型和体育的标准范型有着内在的统一性

人体以古典的和谐为审美范式。从静态看,人体的美包括:同良好的精神状态相适应的健康体魄;体形的修短合度、均匀协调;均衡分部、丰满而有活力的肌肉和皮肤等。从动态看,既包括竞技状态中的动作协调、灵敏,如速度、耐力、柔韧性等,也包括日常生活中动作姿态的天真自然、朴实大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无论是静态的美,还是动态的美,都意味着人体良好的生长状态,而良好的生长状态离不开体质教育。艺术的范型是内在的自由和谐,体育的基本精神是人体的自然、和谐、均衡生长。因而,在体育中引入艺术的范型或体育的艺术化,必然利于达到体育的终极目的。艺术化的体质和体态是富于生命力的、健康的,艺术教育和身体的自由均衡发展与体态、动作、行为的自由和谐密切相关,它能够从后天弥补形体的缺陷,也能够使身体的各部分动作得以协调,使肉体的每一部分都具有独特的表情性质,在优美的动作姿态中显示精神、个性、风度,达到精神和肉体的有机统一。

当然,在体育中以某一方面的竞技特长为目的的培养,可能造成人体生长的不和谐,如举重、相扑等。这是体质教育范型和艺术范型的差异,但是它并不妨碍作为体育最终目的的身体全面均衡发展。实际上,在许多种体育的形式中都体现着艺术精神,如篮球、排球、田径、溜冰、舞蹈、体操等。席勒说:“体操练习固然培养了体操运动员的身体,但只有通过四肢自由均衡的运动才能培养美。”蔡元培说:“体操者,一方以健康为目的,一方实以使身体为美的形式之发展。”体育和艺术教育同是感性活动的教育,都离不开感性的形式。体育活动对身体的姿势、动作、活动向整齐、均衡、和谐的方向发展的调整和矫正,符合艺术的规律。凡是符合艺术审美规律的身体感性形式,都同体育的目的相一致。

二、艺术教育给体育教育提供了新的内容和契机

艺术教育能提高人们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力。艺术追求的是一种美的再现。体育是美再现的一种载体,体育教育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再现美的能力。通过人体的姿态、运动来体现健康、强壮等形体美,通过力量、速度、节奏、韵律等形式来表现美。所以,产生了艺术体操、健美操、花样游泳、花样滑冰、体育舞蹈等这一类表演性、艺术性强的体育运动项目。这些项目以其特有的动作或运动形式并配有协调的音乐来表现动作的形式美,成套动作的情感美,与人的思想产生共鸣。这些项目也有着良好的健身性与观赏性,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在体育教学中,不能以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应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对一些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实践和创造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展现美的能力。比如,学生从生活中获得的实践经验可以通过艺术加工,改编成某种运动形式的动作。这样能够较好地将体育与艺术结合,能够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转第135页)(接第142页)在体育教育中添加艺术教育成分之后,使体育教育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契机。体育教育也就能顺应学生需求,符合时代要求,并能产生更多当前没有的、更能锻炼、培养人的其他教学内容,以此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1.艺术性的教学方法促使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体育教学是一门艺术,因此,首先教师要利用美学标准来创造干净、舒适的教学环境,配备整洁美观、安全实用的运动器材,使学生较快地融入教学活动中来。其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进行一些有着复杂的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的活动。这些活动都是一些外观行为综合性的表现,即语言与非语言的表演。非语言的表演表现在衣着打扮、表情态度、姿势动作等方面。仅就动作而言,教师动作表演的艺术越强,其感染力也越强,教学效果越好。最后,动作的艺术性广泛存在于舞蹈、艺术体操、基本体操,韵律健美操、技巧与机械体操等具有明显美感的动作中,也存在于武术、跆拳道、柔道等民族传统项目中的精神文化内涵中。所以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培养他们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动作内在美的理解,这样有利于创造美能力的提高,提高教学水平。在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时,可以将要传授的知识尽可能地通过图片、影视技术、歌谣、游戏、舞蹈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授。

2.艺术教育对体育训练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

体育训练中采用艺术的手段对学生进行训练,对他们运动水平的提高和比赛中保持良好的生理、心理状况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因为在音乐伴奏下可提高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水平,使大脑皮层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得到合理的交替,改善神经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使运动员控制肌肉的能力增强,以增加表现效果,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同时对学生运动生理研究发现,音乐的节奏感可以建立条件反射,调节运动员的节奏。在比赛临近时期,学生的心理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此时对学生心理调节非常重要,可在训练中运用一些恰当的音乐或影视片等艺术手段进行心理调节,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增强自信心、鼓舞士气,提高运动成绩。

3.精神、意志激发体能体魄

艺术教育培养的文化精神、意志能力,可以“移植”在体能体魄的教育中,促进和激发受教者的体育活动。生命具有趋乐避苦的惰性,体育就是使生命超出自由活动的界限,在某些规范、指标的要求下活动,以发展和完善体能体魄。规范、指标会高于身体愉快状态下承受的范围,要达到或完成这些指标,就需要受教者以顽强的意志能力和不懈的努力克服生命的惰性。艺术教育对受教者精神境界和意志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主体克服生理意义上的惰性,实现体育的目标。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对人在生理、审美、意志品质的培养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只有重视和充分发挥这种促进作用,在体育教育中渗透艺术教育,体育教育才有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寇永俊,牛亚莉.论体育与艺术[J].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