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思想教育学科的展望3篇范文

思想教育学科的展望3篇范文

时间:2022-05-03 11:49:10

思想教育学科的展望3篇

第一篇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再定位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面临大量的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已经研究了大量的重要课题,随之而来产生出更多的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经成为具有宽广学术空间的学科,需要研究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社会存在。有人的地方就有思想,有思想就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形成多层次、多方面的研究领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客观存在。这些课题并不仅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说并不仅仅只有大学生这个群体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全体社会成员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从这个意义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所负的社会职责是十分重大和大量的,在现有的学科框架内难以胜任。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空间发生变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其他二级学科有着明显的区别。学科属性、基础理论、服务对象、活动方式、学术队伍等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便于开展个性化的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最大特点是理论性,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应用性,前者主要在理论领域开展活动,后者要直接为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者和实践群体服务。简单来说,前者是理论学科,后者是应用学科;前者是在理论上做文章,后者须直接进入人们的思想中开展工作。学科建设不可能离开学科建设主体的自身状况,其专业基础、理论资源依托、服务对象特征等都程度不同地影响到学科的定位及建设理路。他们会通过各自的基础性或第一专业背景借鉴学科建设理论资源,直接与服务对象发生联系。“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直接与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相联系,对教育观念更新、人的道德发展和心理健康等比较微观的问题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因此,也不断地从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汲取营养。”而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教师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借鉴理论资源。这些差异造成学科建设关切和话语的结构性差异,对学科建设方向会发生根本性影响。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空间,客观上使其处在难以施展的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理论”或“话语”场域,进入实践群体为对象的服务空间,再建构自己的学科空间,改变结构性空间困扰。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直接服务对象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对象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脱节”的症结并不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那里,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和活动思路有关。主要有高层与基层之间的脱节、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分化形成的脱节、研究活动与实务活动的脱节等。“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条件下,在个人难以完全掌握自己命运、而政府和社会又很难给予及时有效的物质救助和精神援助的情况下,需要有一大批具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知识分子,像当年的老一辈革命家那样,自觉自愿地走到群众中去,给他们送去精神上的支撑,用崇高的信仰力量去征服群众。”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急需扎根于大学生之中,开展研究和服务。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服务;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还存在很大距离。服务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哪些需要呢?一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需要;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需要;四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需要;五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需要。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服务社会的需要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服务,是我们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点和重点,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有人的地方都有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性有差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外还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领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来服务。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职责,这是高校承担学科建设主要职责的普遍性所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科学发展、经验总结和社会服务等职责。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重点要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同时也要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服务的重要领域,也是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所急需的。

(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服务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分化面临学科发展新形态。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分化明显,大体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外部分化出来,形成思想政是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分化,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领域的重要方面,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的学术支撑。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外部和内部的分化,要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条件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具有基础意义和先行功能。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建设跟不上,就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分散,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级学科来定位,这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必然延伸,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客观必然。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处在新的发展节点。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将会出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新面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议从以下十方面推进。

(一)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思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应有系统观点,运用系统思维,进行系统化整合,争取学科整体提升。我们应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个系统,它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一部分,要运用系统思维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历史、现在和未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部结构及其结构之间的关系;还要从社会角度来考察社会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之间的关系,根据社会需要来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社会现代化及其现代性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复杂性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立足自身与社会互动相结合,在整合资源基础上推进学科发展。

(二)制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规划规划是建设实践的先导。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基础上新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这是战略课题。与此相关,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再认识再定位,在此基础上明确发展战略,做出科学规划,组织实施。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对思想政治教育全局有关键意义,须花大力做才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阶段性特点和形势条件是规划的重要依据。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处于重要阶段,伴随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而获得发展契机。从中国现代化事业来看,它集社会需要、科学发展需要、教育需要及人的需要于一身,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实践经验的支持,又有党和政府的政治政策支持,有了一批学者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已经积累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初步经验,应在现有基础上大力推进。从国际视野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也是国际性人类事业。可从一般意义的学科建设出发,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素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体两方面配合,协同推进。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组织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组织化程度,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和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纵向而言,包括国家层面、省市区层面和各高校层面三个基本层面。横向而言,可以2004年中央十六号文件为依据,以服务大学生为中心,建立各种专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组织。就组织形式而言,包括学科科学研究组织、教学科研机构和社会服务组织(如智库)三种基本形式,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组织为核心的组织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研究组织建设,主要是指学术团体,包括全国、省市级、地区级,有待完善。就现状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组织政治性强,学术性弱,资源缺乏,组织力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具有双重功能,既是学科建设组织,又是教学组织。高校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机构就显得十分必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社会服务组织,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服务平台,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智库、咨询机构、科普组织、社会公益组织等,既有相对独立的组织也有结合型组织(载体),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科研成果和经验的传播和推广。三类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组织和管理下形成网络,发挥组织作用。

(四)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是开展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所不可缺少的要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是一种学科自觉意识,体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关注意识、认同意识、归属意识、维护意识、发展意识,这些又是责任意识的体现。如何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根据库恩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共同体意识,这是共同体成员共同生活中培养而形成的。“在一种绝大多数其他领域无法比拟的程度上,他们都经受过近似的教育和专业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钻研同样的技术文献,并从中获取许多同样的教益。”具体可以从两方面考察,一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相联系,这是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培育的结果,这是一个过程。另一方面与个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实践和感受相联系。它是在个体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习、建设实践过程中培养形成的。

(五)紧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核心元素。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建设又是队伍建设的关键。一是数量,二是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队伍建设的目标是专业化、专门化,并形成结构合理的梯队。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化,来自于专业化。专业化,来自于专门化,其含义有:一是专业训练;二是专门从事;三是职业化。现阶段主要需要“专门化”,即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工作,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社会服务的工作,成为事实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从业人员。现在经常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的问题,或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以此防范“借船出海”人员,避免他们损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过,从学科发展规律来说,只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和专业化程度,即使进入也难以“借船出海”,人们只要进入就只会卷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否则,在其中难以生存。可见,杜绝“借船出海”的长远之道是专业化。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获得成长,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专家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也就客观出现。

(六)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术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及其为科学服务和社会服务,最重要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学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角色,最直接的职责就是用自己生产的知识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而不是直接去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成果,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组成部分,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核心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成果不仅要在本学科内站得住,而且要在学术界、社会上站得住,有贡献。社会及科学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服务的状况来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状况和社会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服务是人类社会服务的特殊形式,是知识社会的知识服务形态的组成部分。比较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社会服务意识有待加强,社会服务能力有待培养,社会服务方式有待探索。从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和思想政治教育公共化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社会服务应当是重要进路。当务之急是学术刊物建设、科研经费投入、重大问题研究等,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及其学科研究提供重要基础。

(七)着力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人才人才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也是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当下,要从两方面回答问题:从内部方面,要回答学生和社会的提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能做什么(背后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能做什么);从外部方面,行政管理方面要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生生提供服务,提供政策及制度支持,调整改革开放初期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总体上看,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即为学校服务、为行业服务和为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学历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包括在校学生和不在校学生;二是专职人才的培训,体现为终身教育;三是社会培训,包括社会化的知识讲座、专题教育、知识普及等。人才培养的基础,在于做好专业培养方案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同时要制订并实施一套行之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获得精良的专业训练,能够经得起社会(市场)的检验。

(八)大力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平台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基础设施和活动舞台。有舞台才有演戏的地方。舞台既是演戏的地方,也是活动资源,是吸引学科成员前往进行学术探讨、检验与施展的才华之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平台是多种多样的。诸如:一是科研活动平台,如科研基地、研究机构、学术沙龙等;二是科研交流平台,如论坛、研讨会、学术交流会、学术成果会或渠道;三是学术成果发表平台,如学术刊物、学术简报、新闻媒体等。各种会议和网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有专门平台和结合平台,要善于运用两种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平台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要从自己出发试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平台,从组织和民间两方面推进,积累经验,形成一批有社会影响和学术影响的平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设施。

(九)建设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是近几年来学者们共同关注并进行探讨的课题。库恩在分析范式时,从范式本身、科学家共同体、学科基质、范例、意会知识及直觉等角度做了探讨,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有重要参考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需要在此基础上内化和深化,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有的认识和规范。郑永廷提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规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遵循的规则和标准。”他对性质规范、范围规范、概念规范等进行阐述,深化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制度为核心的学科规范建设是一个过程,只要我们有意识地推进下去,不断积累,就可以逐步建立规范体系。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

(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不是个体行为,而是群体行为,是社会活动,涉及学科内部和学科外部以及科学界、社会的各个方面,涉及传统与现代、政治与经济、科学与教育等因素,需要组织、管理和领导。学科建设的组织管理和领导力,不仅是一个学科实力的标志,而且也是推进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领导力、组织力和管理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所不可缺少的软实力。政府有关部门要负主要组织管理的职责,运用行政力量推动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力量,配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所必要的资源,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同时,要根据国家、市场和社会三者关系的空间区分,根据科学研究的特殊规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力量,建立起适应中国社会实际和思想政治教育科研的学术组织,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活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繁荣发展。

总之,我们要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再认识、再定位,从社会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维度及“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互动关系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历史,考察人类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规划,从新起点出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新跨越。

作者:孙其昂单位: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二篇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涵总体认识的不同理解

1.“知识体系说”。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知识体系。一些学者在探讨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时,往往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与深化的视角。有学者在学术专著中用较大篇幅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做了深入探讨,明确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化发展趋势”的命题,提出传统取向、德育学和教育学取向、管理学取向、工程学取向、行为学取向等五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不同取向”,剖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指出了学科建设的努力方向。这些论述中涉及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指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可见论者主要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意义上使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概念的,基于特定的视域,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一定程度上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体系建设。事实上,现有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涵的研究成果也大多都是基于此视角展开的。

2.“科学共同体说”。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共同体。有学者剖析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之间的关系,指出想政治教育学科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它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为基础,由诸多要素组成的学术性社会共同体。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于科学研究的学术组织,作为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当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成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规范、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氛围等诸多内涵要素。这些内涵要素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具有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如前提和基础、主体、思想凝聚、发展动力、必要条件和重要标志、外部条件等,各要素间相互依存。目前来看,学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还没有在总体上形成较为一致的共识。但是,学者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涵的研究相对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等主要方面。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概念,是构建学科话语体系的基础性概念和核心概念,也是回答学科内涵不能回避的元问题。一直以来,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探讨以及相关概念的辨析始终是学界讨论最多、争议较大的论题之一。

1.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塑造一定社会新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实践活动”,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有组织地定向地引导人们形成合乎特定社会和时代要求的思想政治观点的教育工程”。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这样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即“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变人们的思想,进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个阶级或集团为了建立或巩固其政治统治而进行的符合本阶级或集团根本利益的、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和宗教思想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教育”。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与重点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综合教育实践”。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社会政治集团或政治组织机构,为实现其特定的政治目标,通过一定的精神方式和相应的物质载体,对所辖区域内的民众施加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意识形态影响,使之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教育活动”。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社会、组织、群体与其成员,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思想、情感的交流互动,引导其成员吸纳、认同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促进其成员知、情、意、信、行均衡协调发展和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学者考察了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语义逻辑,认为从广义角度来界定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不仅符合语义的逻辑结构,更是时展、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有学者则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广义之说不成立”,同时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狭义之举不可取”。有学者对学科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嬗变进行了梳理,归纳出“施加论”“转化论”“内化论”“发展论”等观点,认为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界定模式的嬗变反映了人们自觉追求生命意义的内在发展向度,体现了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认识与把握的逐步深化。有学者将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归结为“施加论”“引导论”“转化论”“动员论”“建构论”等几种模式,认为前四种模式存在典型的社会本位价值趋向,在强调工具性价值的同时容易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对人的发展关注不够,需要进一步优化。而“建构论”模式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范式角度,强调个体思想品德的自主建构,对创新概念理解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2.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具基础性的概念,由于两者的含义十分接近,因而在日常工作中,在较多语境下经常通用,但仔细辨起来是有一定区别的。思想政治工作含义要宽一些,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外,还包括许多组织工作、实践活动。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涵上是不同的,它们只是一种包含关系,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所有工作都当作是教育他人的工作是欠妥的。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要狭小一些,它是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的或基本的内容,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是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一般而言,在实际工作中,工厂、农村、机关等多使用“思想政治工作”这一用语,而学校则主要使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用语。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尽管范围较小,但却表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和主要内容。从意向上看,思想政治工作更侧重和突出的是党的工作系统,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更侧重和突出的是学科和科学的建设方面。

3.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德育。这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最基本和最常用的三个概念,其含义需要厘清。有学者认为,“道德教育”“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分别属于各自不同的研究领域。道德教育所涉及的范围最小,它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培养,内容包括社会公德、家庭道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等方面的教育。学校德育研究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内容都包含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但是学校德育所研究的对象范围较小,仅是在校的青少年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对象范围最大,它包括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即学校德育)、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等等。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特定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学科成立的内在依据和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学科发展的逻辑起点。明确学科研究对象是建构一门学科严谨和完整的理论体系的起始性环节和关键所在。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上,学界有众多观点和主张。

1.“现象说”“关系说”“问题说”“观念说”。有学者主张将“思想现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认为思想现象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元概念和逻辑起点,提出“思想的闪光”和“闪光的思想”两个概念,并认为从“思想的闪光”到“闪光的思想”有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自始至终的全部思想活动的表象都包括在思想现象的概念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学应从研究思想入手,通过教育活动,实现人的思想的转变。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思想关系”,即人们在思想上的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整个社会关系应分为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思想关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而形成的物质关系的上层建筑。强调思想关系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并论证了相应的历史的根据、现实的根据和理论的依据。有学者认为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名称代之以“思想教育”更加合理,有利于圈定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使学科层次性更加明显,有利于构建学科范畴体系,有助于构建学科课程体系,从而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使许多问题得以合理地解决。并指出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政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有学者认为纵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所做的大量工作是围绕思想价值观念展开的,最终目的是对人们的思想进行价值引导,实现人们思想的价值转变。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思想价值观念”更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使研究对象的范围更为确定,更能体现理论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也更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性质。

2.“规律说”。持“规律说”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是某种“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就是对“规律”的探寻与揭示。对于作为研究对象的规律,学者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界定与表达。“一规律说”。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关系的学说,是就人的思想本性上研究“人们的先进思想、健康意识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观点形成发展过程及其教育规律”。有学者主张以“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本质及其发展最一般规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及其运行规律”,不包括“人的行为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强调后者属于行为学的研究对象。还有学者尽管承认两个规律的存在,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才是研究对象,虽应重视对人们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研究,但它可由另一门独立学科(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承担。

“二规律说”。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它研究的是人的思想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人们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关于人们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意识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是依据人们的思想活动规律而科学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政治思想、品质、观点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向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关于教育客体科学的思想意识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教育主体如何依据客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以“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规律与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发展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三规律说”。有学者认为思想教育科学研究必须考虑三个方面的思想现象的变化规律,即教育对象思想变化的规律、教育者认识思想现象的规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互相关系的变化规律。

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的规律、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发展的规律。其中,前两个是微观的规律,主要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和主体各自的规律,而后一规律是宏观的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整体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规律。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应用学科的性质,其主要目的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给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因而在三个规律中第二个规律具有最核心、最重要的意义。

就以上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种种观点,持“现象说”“问题说”“关系说”和“观念说”的学者较少。实际来说,这些学者也并非对现象、问题、关系和观念所反映的规律予以漠视,比如,持“现象说”的学者也承认“以人们的精神世界为对象的思想教育不得不考虑人的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的变化规律”,认为“研究思想现象,也就是以此去寻求人的思想活动规律”。因而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规律说”,只不过在对探寻规律的切入点和关注点的认识上有所差别而已。目前来看,主张“规律说”的学者占绝大多数。就“规律说”而言,尽管不同时期、不同学者的表述有所区别,但大同小异,可将规律概括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有学者主张取其一,有学者主张二者兼取,有学者主张二者之外有所拓展。这“两个规律”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既有一定区别,又存在密切联系。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而言,是研究其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是研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两者具有因果联系,辩证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之中。基于此,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简言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目前来看,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观点,虽然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问题上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争论仍在继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建立的时间还不长,尽管广大理论工作者们努力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对于本学科领域的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仍需要继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涵研究是其中一个方面。专家学者们的探索为深入推进学科的理论研究开拓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作者:张新桥单位: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第三篇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问题

(一)学科建设基础的本科专业的局限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在建设过程中带有明显的本科专业建设的痕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培养本学科专业人才作为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着力构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知识结构。这样的建设思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是十分有益的,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并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员所从事的工作,而是具有全员性的工作,它不仅应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员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规律,还应该探讨非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仅仅讨论专门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知识结构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教材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迫切任务,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编写工作。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30年来的历史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建设受到了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材体系。本科专业教材建设工作一方面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专业的知识基础,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可供讨论的学科话语体系,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特有的知识结构。但另一方面,由于教材体系的封闭性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现实重大思想政治理论问题的关切,削弱了学科的问题意识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问题的能力。三是把学科建设的重点放在人才培养的层面,而忽视学科建设的其他功能。在学科建设中,伴随着学科内涵的不断拓展,学科建设除了人才培养功能以外(毫无疑问人才培养是最主要的功能),还存在着其他社会功能,比如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等。学科建设多元和多层面建设任务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应在多层面展开。但以本科专业为基础的学科建设在建设思路上局限于人才培养层面,而对学科建设的询政育人、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职能关注不够。

(二)学科建设路径的教育学倾向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是一个新专业,如何对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进行学科定位,是当时人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初期,教育部相关文件并没有对专业的学科属性进行定位,只是宽泛地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四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但在实际专业建设中,鉴于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高校主要是综合院校和师范院校,因而在具体学位授予时可以授予法学学士或教育学学士。后来,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列入政治学一级学科内,成为政治学学科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取向越来越偏向从政治学取向开展学科建设,在硕士和博士层面更多授予法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育学特点依然十分明显。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出版的教材或专著大多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现象进行定义,如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有较广泛影响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有学者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来源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建设过程中对教育学路径依赖进行过细致梳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之所以形成微观的思维,与其在建设过程中对教育学的借鉴有关:“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微观’色调,形成于其以教育学为底色的学术史。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作为一种特殊教育形式的客观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极其相近的‘德育’在教育学领域中予以研究的悠久历史与丰厚积累,以及我国教育学的发展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应关注,等等,使得作为学科或学术体系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在其创建之初,更多地取向于对教育学的参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对教育学的路径依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路越来越偏向于微观,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狭窄化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实施教育的规律上,这样,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缺少了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国学说”(最早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治党、治国的科学的是同为领导和学者的宋任穷同志。1982年11月19日在全国党员教育工作会议上,宋任穷同志提出:“要逐步形成一种观念:思想政治工作,党员教育工作,这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治党、治国的科学,在这个岗位上的几百万干部要努力钻研这个专业,造就大批思想政治工作专家,去完成新时期赋予我们的任务。”)的宏观视野。

(三)学科建设过程的形式主义特征

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过程来看,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对教育学路径的依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偏重教育过程的形式特征,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充满着形式主义色彩。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种体现和反应,有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决定了它应采取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也就是采用特定的形式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脱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形式,也没有脱离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特别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但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偏向。比如把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看成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从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角度来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定义。这种现象的主要问题在于,虽然人类历史上存在着类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但它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在本质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不同决定了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表现形式的根本不同。因此,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过程中,不区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和不同意识形态所开展的类似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话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本质区别,而仅仅关注它们形式上的特征,把人类社会历史上所开展的类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话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就会犯形式主义的错误。这种现象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一定程度存在。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历史不长,为了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历史深度和现实广度,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泛化为人类一切社会、阶级和意识形态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内涵和现代意义,尽管其本意是为了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础,但从客观上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打上了形式主义的烙印。

(四)学科建设思路的脱离实际偏向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相对独立学科专业,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逐渐有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和不同的行业圈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实务工作者行业圈子的出现,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分化和分工协作的开展,它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深入发展的实践推动力量。因为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应以实践活动为基础进行理论提升,并且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指导。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不能脱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然而,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专门化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出现人们期望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现状,相反,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还似乎出现了另外一种偏向:一方面理论工作者越来越埋头于理论体系的构建,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实务的关照,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者又很少自觉运用理论成果指导实践工作,两者之间的鸿沟在日益加深。这种倾向,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忽略,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成为可以相对独立于思想政治实践的一种纯粹理论构建,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理论与实践脱离的倾向。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走向

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为标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仅应拓展学科领域、丰富学科内涵、增强学科特色、提高学科水平,而且应遵循多元综合的、行动取向的、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路径。

(一)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多元综合发展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兼顾人文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新型应用学科,对于这样一种复杂的综合性学科,采取一种取向的研究不仅是不够的,也是十分危险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应采取多元发展路径,鼓励多种学派、多元范式、多样方法共同发展,这样才能共同促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良性发展。在各种各样的学科发展路径中,科学路径是最基础的一种发展路径,在现代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一门学科只有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它才能够使学科建设得以确立,因为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学科建设的一种共同的规范。然而,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来看,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传统人文学科研究方法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以科学研究为取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仅占相当少的比例,而其他研究范式的研究更是十分缺乏。这就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通过科学研究方式来积累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成果,使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的洞见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按照学科建设的规律,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水平的重要杠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选择。

(二)以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为中心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过程中,学习借鉴人类社会一切思想道德建设成果,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其基础应立足中国实践、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色,要增强的就是这个特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我们不排斥对人类社会类似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话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只能作为参照,代替不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而当前我们面临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中心内容和立足点。

(三)以行动研究为基本研究取向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具有理论性,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并不是一种脱离实际的纯粹理论研究,而是与广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密切相关的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运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应大力倡导以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行动取向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行动取向的研究并不是一种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而其本身就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结合,在实践中形成理论、运用理论、发展理论的过程;它把正在展开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作为研究和反思的领域,把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把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结合起来,促进理论的发展、实务工作的推进和研究者的成长,能够很好地切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色,对于改变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者与实务工作者的鸿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发展,是一种非常合理的研究视角,值得大力推广。

(四)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目录下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应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以后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新要求。正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64号文件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它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它在世界上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它包括五个二级学科(后增补为六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尽管由于各自研究内容和领域的差异性,具有各自不同的研究方法,但从总体上来说,只有遵循共同的研究方法,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方法,或者说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一级学科。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遵循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不仅应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原则,也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应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作者:佘双好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思想教育学科的展望3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jyxlw/64328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