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实施卓越人才教育培育策略范文

实施卓越人才教育培育策略范文

时间:2022-06-26 05:53:17

实施卓越人才教育培育策略

2010年6月,教育部在天津召开会议,启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1],该计划目前已向教师教育、法学、医学等领域扩展,这是高等教育为回答钱学森之问,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的重要举措,也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此举在全国高校引起强烈反响,无论是入围还是未能入围改革试点的高校,都在着手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工作,由此也拉开了全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序幕。不过,从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三个标准人们也看到,这样大的改革步骤,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受益,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卓越人才,实现学有好教的教育发展愿望,成为高校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已经无数次地证明,学生不存在重大的智力差异,而成功与否也跟智力的相关性并不大。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教育有方,每个学生都有成为卓越人才的可能。该如何尽可能让每个学生成为卓越人才呢?本文认为理解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刻内涵,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正确处理卓越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路径。

一、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现实条件下的素质教育

(一)卓越计划要求学生有较宽广的知识面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的描述,本科层次的工程型人才通用标准中应涵盖以下知识体系:一是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即工程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学科发展前沿知识;二是通识知识,即人文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经济管理知识等;三是政策法规类知识,即与工程领域相关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四是跨文化知识,即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知识;五是元认知知识,即关于人类如何认知与学习的知识等。按照学术界对知识的分类,这其中既有叙述性知识,也有程序性知识;既有显性知识,也有默会知识。现代社会的工程项目已经变得十分复杂,不止技术要求高,而且非技术条件的限制也很多,包括对人类舒适度的考虑,对环境影响的考虑、对审美尺度的把握等,它不仅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显在的经济价值,而且还有重要的潜在经济与社会价值,无论对设计者、施工者、使用者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这是现代工程领域对工程型人才的知识要求,也是工程型本科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基础。

(二)卓越计划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实践能力培养实践能力不仅能解决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和劳动观念。巩固和强化理论学习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由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知识;由别人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知识;由凝固的知识转化为可迁移的知识,进而成为个人稳定的品质。因此,实践能力不仅是构成个体素质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内化为素质的过程中承担重要的活化作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强调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将实践教学延长为一年,还规定了学习地点与学习标准,根本改变了大学生实践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在最真实的工作环境下系统地开展实践知识的学习,对于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每个学生的实践能力,巩固理论学习的成果将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还体现在育人模式的改革,企业作为联合培养人才的重要单位,第一次被明确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在企业的实践教学由企业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并组织实施。全真的环境与全新的教学模式,拓展了学校育人的新思路,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与实践启迪。

(三)卓越计划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无论对学生的知识要求,还是能力培养,卓越计划所体现的都不是凝固的知识或不变的能力,处处体现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包括如何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程教育中体现出全球意识、环境意识、审美意识和人文关怀,体现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理性思考与感性直觉的相得益彰。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现有条件下的素质教育,它实实在在地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又实事求是地开展了素质教育。一方面,它立足专业开展素质教育,既增添了专业教育的新动力,也为素质教育找到了健康发展的肥沃土壤。另一方面,它根据国情、校情开展素质教育,围绕专业教育适度拓展教育内容,让素质教育通过具体的培养标准渗透到专业教育的各门课程之中,既没有增加学生太多的学习负担,也没有脱离现有的教学实际,既有较强的科学性,又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二、素质教育的开展应以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参考模式

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为标志,素质教育从此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而在高等教育领域,以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改革,早在1995年就开始在全国部分高校试点。高校素质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整体效果并不理想。撇开专业教育谈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片面地理解为增加几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而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与手段却没有改变,其结果可想而知[2]。此后,不少高校也在探索素质教育的模式,但大多由于传统教育思想与培养模式根深蒂固,无法取得实质性突破。

(一)素质教育应以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参照模式高等教育属于专业教育,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今天,其专业性将越来越强,因为更多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走上各种工作岗位。要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就必须围绕专业教育做文章。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我们找到二者的结合点,所以借鉴或参照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较好地贯彻素质教育思想,达到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因为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从课程设置上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宽基础要求,将专业知识、人文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地整合在统一的方案之中。从内容上将素质教育思想渗透到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每个教学环节和每个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从每节课都能领略到素质教育无处不在。从形式上则更加体现出素质教育的多样性,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企业教育,课内教育还是课外教育都体现出浓厚的素质教育思想。通过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素质教育,既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性,也有贴近学生的可操作性。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可以对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进行适当改造,使之更具普适性由于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部分环节的条件限制,导致其覆盖面受到影响。因此,要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让更多学生接受优质教育,可以对卓越计划进行适当改造。比如实践环节的要求,如果不能实现完全集中,可否改成相对集中?去校外实习有困难,能否通过校际联合建设全真共享实习基地?部分没有条件自己开设的课程,能不能通过学分互认或网络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学习?这些都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扩大学生的受益面。当然,在理论及校内实验(习)过程中,有些高校可能也难以达到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全面要求,这也可以适当进行调整,但贯穿于各门课程与各个教学环节中的素质教育思想与教学措施不能丢,这既是培养卓越人才的核心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三、提高卓越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思想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最深刻的改革是教育理念的革新,人才培养方案是贯彻其理念的理论表达,而能否真正实现培养目标,还要看培养过程。因为过程不仅是结果的前提条件,而且过程本身就构成结果。卓越人才是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而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多种能力,还需要有创新的动机、创新的精神相伴随,不享受教育的过程,没有学习的乐趣就难以培养有发展动机的人才[3],而这正是素质教育所强调的个体内化的关键过程,所以高校要提高卓越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树立素质教育思想。

(一)教师必须具有素质教育的思想与能力教师是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成败的关键因素。与传统人才培养过程相比,部分试点高校在对教师的要求上提出了双师型的要求,从操作的层面看似乎达到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要求,但从培养人的内在要求出发,双师型教师还不能算是培养卓越人才的合格教师的全部,还应该加上对教育思想与教学能力的要求。其中既有务虚的一面,即对教师素质教育思想与理论研究的要求;也有务实的一面,即要求教师能按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实施教学工作。教师具有素质教育的理念必然会关心素质教育,充分认识素质教育的内涵,并结合实际教学工作开展素质教育的教学研究,同时注意将研究成果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具有素质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不仅会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还会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追求知识,主动获取知识,不仅从课程学习中获得学科知识,还能锻炼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对照卓越计划三个层次的标准以及实施卓越计划的指导措施,我们不难发现,如果继续沿袭现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根本无法达到教学要求。必须加强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学习和借鉴当今世界先进和成功的教育教学案例,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其中尤以教学方法的改革最为重要,因为教学方法是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素质教育正是针对应试教育和灌输式教学方法而提出的。如果不改变灌输式教学方法,师生之间就无法实现对等交流,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无从确立,创新意识或创新能力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卓越计划也就难以培养真正的卓越人才。

(三)以素质教育理念建立教师激励与评价机制培养卓越人才需要卓越教师。卓越教师不仅需要有较高水平的学术与教学能力,还要具有奉献精神,能投入较多的时间与较大的精力从事卓越人才的培养事业。然而多数高校现有的教师激励与评价机制并不有利于教学,激励机制与评价指标侧重于科研,对教师教学的衡量除了基本的工作量指标外,没有多少实质内容。对多数教师而言,完成基本的教学工作量,不出教学事故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再多的投入也不会有更大回报。而对高水平教师尤其是教授的要求则更宽松,有的教授常年没有本科生的教学任务。因此,要真正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让教师回归自己教书育人的天职,没有强有力的激励与评价机制,仅靠教师的自觉性很难做到。如何让教学激励与评价机制打动教师、说服教师、督促教师回归教学?本文认为应将素质教育的内涵变成激励教师的有效手段、评价教师的指标体系,让教师在教学中感受到职业的崇高,为人师表的伟大。考查教师不仅要看工作量和教学质量,还要看教学过程;不仅看教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还要看学生如何说的如何做的,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情况等,切实将教师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上来,为培养卓越人才服务。

被举报文档标题:实施卓越人才教育培育策略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jypxlw/60438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