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网络文化与教育范文

网络文化与教育范文

时间:2022-03-15 03:50:33

网络文化与教育

一、网络文化概述

(一)网络文化的含义

由于对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概念尚无统一的界定,所以对网络文化的含义的理解亦可谓众说纷纭。基于对文化的理解,我们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蕴涵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式,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网络文化作为一个整体,从结构上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把握: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制度层面的网络文化、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

1.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是“人化的自然”,对象化了的人类劳动,是立足于社会信息和信息资源的累积和沉淀,是网络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更替和勃兴,能为人类的信息交流提供坚实的、物化的人文环境,是人类活动与网络活动交融的结果。网络资源系统和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构成了作为物质层面网络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基础。

2.制度层面的网络文化。是维系个体生活与一定文化共同体的人类网络关系的法则,它又可以分为作为社会规范的网络文化和作为行为方式的网络文化。首先,作为社会规范的网络文化,形成和调控人类生活中网络个体之间的各种网络关系,是一种程序化、制度化的文化。它基于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认同感,确定网络活动的道德准则和法律制度,从而构成了网络活动的基本依据和总体要求。如网络伦理和网络法规以其强制和非强制的力量维系网络活动。其次,作为行为方式的网络文化,是网络个体在网络活动中约定俗成的规律性方式,它伴随网络活动中外在的物化技术力量和资源的演化而不断更新。是在信息传递、接收、吸纳和再生的网络活动中个人的、民族的、地域的特色与普遍规律的结合,形成了具有人性魅力和影响的网络行为方式。

3.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是个体和群体的精神的、内化的网络意识和素养的集中体现,它外化成为网络文化的精神支撑,是网络文化的核心之所在,它又可以细分为客观精神文化和主观精神文化。前者是后者的外化、客观化,如关于网络的基础知识、网络道德规范等,后者是网络文化共同体中人们经过长期的网络活动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结构,如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道德观念等。由上可见,网络文化具有明显的层级性。作为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的物化基础,作为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的理性分析。

(二)网络文化的特征

我们认为,网络文化的特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作为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的网络文化的基础性特征;二是作为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

1.网络文化的基础特征

(1)存在的虚拟性

与现实的物理空间相对应的物质层面的网络空间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这里有虚拟的医院、公园、邮局、图书馆等,人们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足不出户而周游世界,网上购物、网上交友、网上休闲等,过一种完全虚拟的生活。在网络空间里,甚至连网络个体都是“虚拟”的。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一书中有一幅漫画,一条狗对另一条正在上网的狗介绍经验说:“在因特网上,没人知道你是条狗。”的确,在网上除非你告诉别人,否则没有人能知道你在现实社会中的真实身份。网络中的个体完全是现实中自己的理想化的想象。还有迅速崛起的虚拟现实技术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虚拟世界沟通的桥梁,为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使人类能够创造出虚拟的现实。在这里,真实和虚拟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了,把我们已经承认作为实体的现实的东西与我们创造的现实空间连接起来,从而,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

(2)操作的交互性

从技术特征上讲,交互性是指人们在信息交流系统中发送、传播和接收各种信息时表现为实时交互的操作方式。网络公民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而且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这种交互式操作方式与传统的通讯工具的信息的单向流动方式所不同的是它表现出多方向、大范围、深层次的特征,从而使人类的文化交往方式面临深刻的变革。

(3)管理的自治性

将分布在世界上180多个国家的上千万台各种类型的计算机通过各种不同的通讯线路连接在一起,让这些得以交换各种信息、共享数据的In-ternet网不存在一个中心,根本没有人控制它,也没有一个单一的权力机构对它负责。它的创造、发展和运营,纯粹是在自愿和自我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的,既没有人控制,也没有人管理,甚至没有计划和目标,从而形成了网络空间独特的“自我管理文化”,由Internet连接着的成千上万的网络,遵循TCP/IP协议并形成了和谐的文化,正是这种和谐的文化使Internet网能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不至于失去控制并保持自身的文化特性。

(4)交流的开放性

网上的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说或做几乎是任何希望的事,与世界各地任何联网的人联络,自由地访问各种信息资源,网络空间中的不同主题的电子公告牌、新闻组和电子论坛,向任何感兴趣的人开放。任何观点、任何思想、任何民族文化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正如《电脑网络空间独立宣言》声称的:“我们正在创造一个都可以自由进入的新世界。不会由于种族、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或出生地的不同而产生任何特权或偏见。”“在这个独立的网络空间中,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自由表达其观点,无论这种观点是多么奇异,都不必受到压制而被迫保持沉默或一致。”可见,文化的开放性在这里得到了最深刻而具体的体现。

2.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

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于一系列新的价值取向、新的社会精神正在形成。这些新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精神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社会交往从更深层次上体现为心灵的沟通;文化共享;个性化精神与群体意识相砺相长。

(1)心灵的沟通

在传统的社会交往方式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大障碍在于人的差异性,即社会地位的悬殊、经济条件的差异、文化层次的高低等,而在网络空间中,人们完全可以不考虑这些,从而进行相对比较单纯的、非功利性的精神交流,也可以就一些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样,交流双方都不会产生任何心理负担,这种无负担的参与和自身独特个性的充分发挥给参与者带来了心灵的冲击。正因除去了各种社会暗示和物质表象,只有无差别的比特流以共同的特征表达着人们内心世界深藏的气质,才能使相距遥远的人们,丢掉传统的偏见,得以心平气和地、心安理得地与他人交往,这就更加有利于人们的相互了解与沟通,从而深刻影响我们当代的文化和未来的生活。

(2)文化共享

与以物质资源为核心的现实空间所不同的是网络空间以信息和知识作为其核心资源。物质资源只能为少数人利用,具有私有和独占性。作为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的信息则可以无限使用,并且其价值高低与使用次数与人数呈正相关,而且还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新的信息,即信息具有共享性和再生性。如前所述,正因为没有任何机构来行使对网络空间的管理权,所以人们遵循的共同原则是:所有网的子网可以在彼此免费的情况下获得别人的信息,相应地,每一个网络和计算机也要无偿为网络空间提供资源,从而做出自己的贡献。换言之,没有奉献精神,没有信息资源的共享意识,就没有网络文化。

(3)个性化精神与群体意识相砺相长

网络文化基础性特征的核心是自由、开放性。它为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个人的自由与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可以通过建立个人的主页(HomePage)、电子公告牌(BBS)及新闻组来讨论的问题甚至在MUDS游戏中扮演的角色表现出来。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真正的个人时代已经来临了,我就是我。”需要注意的是个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发展,并不以牺牲社会与群体利益为代价。在网络空间中,通过人们的交往,形成新型的人际关系和群体意识,即保障个体的独立自由,也保障其他成员各自的独立与自由,从而通过公众的自我管理与公民社会积极自觉的调处,构成一个和谐的社会。因此,在网络空间中,通过个性化精神与群体意识的相砺相长,人类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必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与发展。

二、网络文化所应对的教育特性

正是基于对网络文化的含义及本质特征的理解,我们认为网络文化所对应的教育应具有以下特性。

(一)教育的广泛性与平等性

我们知道,具有自由、开放性的网络文化内在地要求教育具有广泛性和平等性,即教育应使全社会成员不分民族、种族、性别、家庭状况、文化背景等,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从而在相当的程度上实现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这种广泛性和平等性的程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化观念的提升而不断扩大的。因此,要实现教育的广泛性和平等性,就必须建立一个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要求的教育体系。

(二)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息性

网络文化的发展和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广泛应用,使得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锻炼的能力已经远不能满足其要求,人们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思想在本世纪60年代应运而生。所谓终身教育即是俗话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教育应为社会成员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他们提供学习机会。教育的全息性是指教育已经不限于学校,而且还来自家庭、社区、社会等。特别是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多渠道获得信息。因此,需要全息的大教育观,把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社会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育的科学性和人文性

我们知道,网络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高度发展,同时,也需要人文文化对社会生活的指导,今天的社会正处于从机械技术向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的技术转型时期,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的相互融合是文化进步的标志。所以网络文化的发展内在地要求教育应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相整合的教育。从知识体系来看,人类知识体系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科学学科和人文学科都是构成完整教育所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们各有其不能互相替代的功用,同时二者又存在融合互补的关系。二者的整合,有助于克服狭隘的学科局限性。培养学习者具有广阔的视野,帮助学习者建立人类文化的完整图景,使其学会以多维视野观察日益复杂的文化问题。

(四)教育的个性化和创新性

由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可以推演出教育应是培养具有个性化和创新性人才的教育。因为人的发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它们都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但共性更多地体现任务的要求,而个性较多地体现个体的要求。工业社会比起农业社会来说,虽然人身得到了自由和解放,但由于其受到社会分工的束缚,而且工业社会强调的是标准化、统一化,所以个性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网络文化的发展,不仅为个性化发展提出了要求,而且也提供了可能。个性的核心是创新性。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要求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创新是促进社会变化的动力;创新是获取竞争胜利的途径;创新需要合作;创新需要冒险。而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又把教育活动看作是科技创新的中心环节,所以世界各国在对教育发展方向的选择上与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精神保持了一致。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该报告认为“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作用的看法,教育应该使每一个人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新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财富”。人类的过去和现在离不开创新,否则也就没有今天的网络文化,人类的未来更离不开创新,而且未来在急切呼唤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高的创新力、都要多的创新型人才。所以,21世纪教育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

(五)教育的多样性和变革性

网络文化要求教育的个性化与创新性,也就会必然要求教育的多样性和变革性。教育的多样性首先表现在教育目标的多样性。我们知道,农业社会的教育目标是比较单纯的,传播知识、教书育人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统治阶级的官吏。工业社会的教育目标相对于农业社会的教育目标来讲,它不仅要培养统治人才,而且要培养发展社会生产的科技人才和有文化、懂技术的劳动者。以网络文化为标志的信息社会要求培养以创新性为核心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才。其次,教育的多样性还表现在教育结构的多样性。适应网络文化的发展、社会发展的要求,学校教育应由单一的普通教育,发展到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并存。同时,教育要突破学校教育的框架,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多种形式协调发展。这也体现了教育的变革性。最后,教育的多样性还表现在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的多样性。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和网络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文化的物质层面文化发展推动了教育技术的教学应用,从而使得教学过程突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局面,必将会引起教育的变革。它改变了教育某些过去被认为亘古不变的教育原则,改变了教育内容以文字、教材作为惟一载体的状况,改变了教育的形式和方法。这也体现了教育的变革性。

(六)教育的国际性和民族性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便捷,信息的交流越来越快捷,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某一个国家的某一项教育改革会迅速传遍全球。教育的国际性首先表现在教育内容和教育观念的信息交换、教育机构的国际合作、跨国教育活动和研究活动等方面。其次,教育的国际性还表现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关心和了解国际形势及其发展、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我们说教育的国际性与教育的民族性是不矛盾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也就有不同特征的教育。教育的国际性并不排除教育的民族性。因为,只有教育的民族性,才有教育的世界性和国际性。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改革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说,为了教育自身和网络文化发展的要求,教育必须进行重大变革。那么如何进行变革呢?笔者认为,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是先导,教育内容的变革是核心,教育方法、手段的变革是关键,教育体制的变革是保障。

(一)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是先导我们知道,教育价值观是教育思想观念的核心,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教育价值观的变革上。

1.网络文化内在地要求把“升迁谋职”的教育价值观转变为“以创新性为核心的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很长时间以来,在众人的心目中,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念,核心就是把教育看成是“升迁谋职”的绝好手段,这种传统的教育价值观,一方面使学校与教师往往基于狭隘的功利目的(高升学率和实际目的),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着力学生的“智”,忽略了以创新性为核心的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培养出的学生大多是“智能型残儿”;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自身以一种纯功利的态度对待学习,不去追求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优化,仅把“升迁谋职”作为自己的惟一的学习宿地,这样做的恶果是显而易见的。网络文化要求我们把教育的发展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提到关乎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认定,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类特性为“自由自觉的活动”,而人类的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主观能动性,从人类存在来看,无论是人类个体还是整体,其活动追求的终极目的,都是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使人类自身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而“以创新性为核心的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正是网络文化所要求的最高原则。因此,适应网络文化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升迁谋职”的教育价值观为“以创新性为核心的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观。

2.网络文化内在的要求把科学主义教育价值观转变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整合的教育价值观。回顾教育发展史,不难发现,教育价值观经历了从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到科学主义价值观,再到二者整合的教育价值观的转变。从哲学意义上讲,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以价值理性为依据,重视教育的人文价值;科学主义教育价值观以工具理性为依据,重视教育的科学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不难发现,纯粹价值理性的思辨和无为,以及工具理性的失衡和异化。对这一点,海德•格尔曾作了批判:“技术是西方历史上的决定性的命运,它在现时代的至上的能力和虚无主义的发展将执拗于存在的遗忘中的形而上学推到了顶点。因此技术构成了我们时代的最高危险。”而网络文化的发展内在地要求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有机整合,从而由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转变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整合的教育价值观。

(二)教育内容的变革是核心

教育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教育观念变革的核心之所在。笔者认为,为了改变过去的内容过于陈旧、单一的状况和适应网络文化要求的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基础性内容与专业性内容的关系当代科技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学科间互相影响,交叉渗透,呈现整体化的高度综合,其结果是撞击融会出大量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新技术成果几乎都是多学科、多专业综合的产物。尽管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这可以从网络文化的物质层面的发展得到体现,新知识、新学科不断产生,老的知识会陈旧过时,但任何一门新的学科,都是在一些最基本的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了坚实的基础就等于掌握了学科发展的钥匙,就能适应迅速的变化,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厚积薄发,因此,必须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既要深化专业,又要加强基础,促进二者的衔接与融合。

2.理论性内容与实践性内容的关系适应网络文化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以创新性为核心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应改变过去只偏重理论知识教学,忽视应用而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应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学术与应用统一。使学习者既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又获得综合性能力,如自然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这样,一方面使学习者学有所用,培养锻炼和提高各种能力,同时,也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从而促进理论知识向广度与深度的发展。

3.正式教学内容与非正式教学内容的关系网络文化所要求的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应是独立工作能力强、富有个性与创新性的人才,只有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和特长,才能使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教育内容要在基础性的正式教学内容基础上,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条件,一方面开设基础性的正式内容,另一方面设立自修课程,使学生能根据自我需要选学教学内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应该建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学生通过良好的学习环境的文化氛围、实践活动、课外讲座等,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发展能力,培养特长,成为个性丰富、创新性强、做事有主见、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人。还有,要注意学习世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观念,特别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将会在网络空间中充分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建构和发展人类新文化。所以我们没有理由“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当然,网络文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可能会带给学生更多的“消极储存物”,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发展。但网络文化更多的正面效果,如网上丰富多彩的最新的科技文化信息、交互式的远程教学为学生自学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等,都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像认识现代社会丑恶现象不能代表社会文化主流一样,相信网络文化的污泥浊水也不会代表网络文化的主流,从而真正做到“洋为中用”;同时,还要发展中华民族新文化,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知识内容,做到“古为今用”。总之,教育内容的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一定要处理好基础性内容与专业性内容、理论性内容与实践性内容、正式性内容与非正式性内容、世界性内容与民族性内容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适应网络文化和教育发展的要求。

(三)教育方法、手段的变革是关键

在以知识传播为主要任务的传统教育思想指导下,教育方法和手段主要依靠讲授和教材,教育方法呈现出劳动密集型的特点,这种状态越来越不适应网络文化发展的需要,在网络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应是教育愈个性化,愈使教育成为学习的过程,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网络文化物质层面的发展,将会大大扩展教育方法、手段的广度和深度,使之呈现综合化趋势,更具科学性和艺术性。教育中的启发式、辅导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民主讨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灵活安排教学计划,选修制,视听手段和网络教学、个别化教学等,都是网络文化支持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总之,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综合化将会使教育过程更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习者的需要,使教育更能开发学习者的潜能,从而提高教育效果。(四)教育体制的变革是保障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分为三大部分,即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网络文化的发展,将促使三个部分趋于融合。因为,在完成了基础教育后,有些人可能会继续深造然后再就业,有些人可能先就业然后再回到学校学习,而大多数人可能在工作的同时多次回到学校学习。因此,传统的仅根据学生身份和学习目的规定他们只能到某一类学校去学习是不符合时代精神的。所以应按终身教育思想和原则构筑现代教育体系。因为,人的一生将在不同阶段有侧重地接受各种教育,而这种教育又将通过不同的机构进行。据此,我们提出终身教育系统的构想。

1.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系统该系统必须仍是终身教育系统的主干,因为,人的一生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学会学习和学会生活的基础,而进行系统的知识和能力训练,养成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是正规学历教育所特有的功能。在可预见的未来,学校仍将是进行有组织的、有目的的教育的理想场所,是提供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的重要机构。当然,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要突破与社会脱离的“象牙之塔“的模式,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实施终身教育和推进社会发展中发挥新的作用。首先,学校教育要改变学科递进、自我完善的封闭状态,把重点放在为学生终身的生存和发展打基础上。其次,学校教育在完成系统的文化科学教育、正规学历教育的同时,适应社会多方面需要,还应扩展自身功能,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学历补偿教育等,为社会各方面成员提供多种学习机会。最后,学校教育应同社会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和合作,建立起一种学校与社会之间双向参与、相互促进的体制和机制。

2.以职业资格教育为主的企业(行业)教育系统现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使职工的素质成为企业(行业)素质的基本要素,以提高职工素质为目的的企业(行业)教育已成为企业(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职能,从而形成有别于学校教育系统的独特的教育系统。这个系统从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以企业(行业)和受教育者的要求为导向,灵活多样地实施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

3.以文化生活教育为主的社会教育系统该系统以文化生活教育为主要目的,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化教育的发展,教育社会化程度将会日益提高,社会教育将会成为一个独特的教育系统而不断扩展其教育影响。

四、综述

从整体上看,网络文化与教育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教育是传递、传播、选择和促进网络文化变迁的重要途径和动力源。为此,教育应该兴利除弊,进行改革,从而得以保证网络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与此同时,任何一种教育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知识结构、个性特点和行为方式,进而以行为和语言形式表现于网络文化社会中,从而丰富和更新网络文化系统改造其文化结构,对网络文化起到一种强烈的活化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教育本身又是一种文化存在,人们总是生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因此,生活于网络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无不受到网络文化的浸透,它可以而且必然从不同层面对教育施加影响,使其打上深深的网络文化的烙印。

被举报文档标题:网络文化与教育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jylllw/59384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