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教育产业的相关问题范文

教育产业的相关问题范文

时间:2022-02-27 06:01:50

教育产业的相关问题

一、教育产品的性质

(一)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比较。通常说的第三产业指的是服务业,它提供的是一种服务。这种产品按经济学的定义,分成三种产品。即: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这三类产品的区别在于:

1.享用是否有排他性。公共产品没有排他性,任何人都可以享用,如公安、国防、司法提供的服务。任何一个人,如果他要打官司,尽可以上法院去,法院不排斥任何人,没有排他性。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则是有排他性的。

2.消费的数量是否受到限制。公共产品消费的数t是不受限制的。比如你遇到这个问题,去打官司;你碰到那个问题还可以去打官司,这是不受数l限制的(不是说一个人一段时间内只能打一种官司)。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都要受一定数量的限制。

3.服务的费用谁来负担。凡是享用某种服务,都要付出二定的价钱。但谁来负担,则因产品的性质不同而异。公共产品是通过税收来支付的。比如:你家里被盗,你求助于公安局,这种服务的价格是由税收来提供,税收是由全国纳税人来承担的;准公共产品在支付这种费用时有一定的规定,比如某一个协会、某一个俱乐部对自己的成员是一种价格,对外面人是另一种价格;私人产品是有价格的。它的价格根据提供服务的单位和市场的需求来制定。

(二)教育产品的类型。

教育产品同样分成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

1.什么是公共产品的教育?义务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各种特殊教育一般都属于公共产品。以义务教育来说,只要你到人学年岭,学校就一定要接收;人们都能从广播电视台教育台学到应有的课程;还有工读学校、残疾人教育等,像这种类型的教育都叫公共产品。它们是没有排他性的,费用一般由全国纳税人来支付。

2.什么叫准公共产品的教育?某一个团体、单位、协会为自己的职工、子弟、会员、家属办的学校。属于这个范围内的,可以享受一种优惠价格。当学额有空的时候,可以按另一种价格向外招收学生。这叫准公共产品的教育。

3.什么叫私人产品的教育?最常见的是私人聘请家庭教师,这是最典型的私人产品,它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支付价格的。私人办的各种培训班,包括教电脑打字、教缝纫等等也属于私人产品。民办学校提供的服务一般属于私人产品性质,因为它支付的价格是按照市场的需求,而不是由税收来支付。

(三)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不可能全部是公共产品。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不可能全部都是公共产品,主要有以下三个理由:

1.政府的教育投资是有限的。任何国家,政府的教育投资,尽管数量有所增加,但总有一定的限度,不可能把全社会所有的教育包含在内。

2.个人需求不同。比如说孩子学钢琴要专专门请一个家庭教师,这种教育服务不可能成为公共产品,也不可能把所有个人谋职所受的教育都列为公共产品。

3.假如教育全部都变成公共产品,效率反而会降低。如果人人都请家庭教师,在家里学钢琴,由政府来付钱,那么钢琴教育的质量就会大大下降。所以说,在某一种程度上,假如公共学位学校办得太多,它的效率会下降,反而私人产品能提高效率。

总之,教育服务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同样要区分为三种类型:.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它们都有存在的理由,办学主体必须多样化。

(四)私立学校的性质。

私人产品的教育包括:私人办学、私人聘家庭教育。私立学校的性质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站到另一个高度来考察。可以这样说,私立学校实际上是公有学校。“公有”有两个含义:一是公家所有;一是公众所有。公家所有,指政府所有,政府投资;公众所有,指大家来办学校。例如:美国最好的大学哈佛大学、耶督大学都是私立学校,你能说这两所学校是归私人所有的吗?不能说。这些学校实际上也是公有学校,只不过它不是公家所有,而是公众所有,政府没有出钱,它是由某种基金来支付,由董事会或理事会来组织的。私立学校一旦建成以后,这笔财产实质上已属于公众所有。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私立学校等同于私人企业。我们国家采用“社会力量办学”这个词,我认为是很恰当的。“社会力量办学”,实质上已经体现了公众所有的形式。按学校分两类:一类是政府投资办的,是公家所有;另一类是社会力量办学,是公众所有。两类学校都是公有学校,不要仅仅把政府办的学校叫公有学校。

(五)捐资办学业、借资办学、集资办学。社会力量办学的钱从哪里来?有三种可能性:捐的、借的、集资的。捐资办学目前并不太多,大部分是借资办学,还有一种是集资办学,大家把钱凑起来,像人股一样。从效果来说都是办学,只不过是钱的来源不同。现在提出一个问题:借资、集资办学应该不应该有回报?捐资办学当然没有回报;借资办学、集资办学应该有回报。群众借出资金或群众筹集资金来办学,在性质上相当于购置教育债券,社会靠教育债券所筹集的钱办学。既然是买教育债券,就应该有回报,而且回报率应当比银行利率高。不比银行利率高,谁来买?

二、教育产业的涵义

整个国民经济分成三大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提供服务的产业。教育是第三产业中的一个产业。教育从来就是一个产业。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没有争论了。争论的问题在于:

(一)教育要不要产业化?

我们说,教育产业化,这是大势所趋,是不可抗拒的。教育产业化包含两层意思:1.把教育事业作为产业来经营;2.教育产业化表示一种动态,就是说教育要走向产业经营的道路。现在有些人只承认教育产业而不承认教育产业化。对于这个问题,不要争论,因为认识总有一个过程。十多年前,当经济学者提出股份制的时候,反对的人很多。也有人认为,股份制可以,股份化就不可以。《人民日报》当时报道:可以搞股份制企业,但不可以搞股份化。经过十年左右的时间,不就股份化了吗?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都是股份制企业,公司化不就是股份化吗?所以不要在名词上争论,以免妨碍了扎扎实实的教育产业化的进行。报刊上批判教育产业化的文章,我看了,归纳起来无非是两个观点:一是把教育产业化等同于教育商业化;二是把教育产业化等同于教育企业化。于是就大加以批判。实际上主张教育产业化的人并没有主张教育商业化,也没有主张教育企业化。这等于先制造一个稻草人,然后就来批判这个稻草人。是先把别人的观点扭曲了,然后再加以批判。

这里有一个重要问题要弄清楚,那就是:必须把经营和管理区分开来。长期以来,我们教育上所强调的是管理。在经济学中管理的含义是:在既定资源的投人条件下如何提高效率。比如:一个学校上面给你拨款多少,每年你怎么去安排……资源的投入是固定的。经营和管理不同,资源不是固定的。你可以去寻找资源、创造资源。如果经营得好,还可以创造更多的资源,投人是不断增加的。我们说,教育不但要注重管理,而且更要着重于经营。经营能创造更多的资源,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我们经常讲每一个企业都要具有自我成长、自我积累的能力,一个教育机构、一所学校,也应该具有自我成长、自我积累的能力。所以,我们说教育应该产业化,但这决不意味着教育商业化或教育企业化。

(二)教育能不能营利?

到现在为止,教育法仍然规定教育不能以营利为目的。我们不要违背教育法。基于此,有两个问题需要区别开来:

1.经营目标。这决定着单位的性质。譬如说一般的企业经营目标都是为了赚钱。这一经营目标决定了企业的性质。

2.经营结果。企业办不好,结果有赔钱的,但不会因经营结果而改变经营目标。赔钱只能说你没有本事。经营目标和经营结果是两回事。学校按教育法的规定属于非营利性质。经营目标定了,但不等于说学校不能有盈余,通俗的话说是赚钱。也就是说经营结果并不改变经营目标。进一步讨论:难道教育法讲学校是非营利性组织,就是囊括所有的学校都是非营利性的吗?现在是这样。但将来呢?这个问题还是值得研究的。多年以来我们说医院是非营利性组织,现在有所变动,不排斥某些医院是营利性组织;学校是非营利性组织,将来是不是有可能把某些学校作为营利性组织?假如私人办一所厨师学校训练厨师,培养湘菜、粤菜各种厨师,保证把你教好,但办厨师学校的目的是要营利。假如私人办一所电脑学校,给下岗的人培训电脑,保证他学得好,但这所学校也是要营利的。你说社会上有这样的学校好不好?所以,关于学校非营利性的讨论,可作这样的解释:目前,我们应遵循教育法,至于将来会不会允许某些学校可以是营利的?可以作进一步讨论。

(三)如何看待教育经营的盈余?

假如学校经营得好,有了盈余,这些盈余怎么用?有三个用途:

1.用于教育再投人,把一部分盈余用来发展教育二

2.提高教职工的待遇,把现有的人才留住,吸引更好、更多的人才进来。

3.如果是集资办学,可以给集资者回报。这有利于鼓励更多的人投资办学。三种用途中任何一种都是有利于发展教育的。

(四)谁是最大受益者?

为了把问题讲得更清楚一点,我们再来讨论一个问题:集资办学,谁是最大的受益者?民办学校有盈余,可提高教师的待遇、给集资者回报,这样做对不对?我们说,不管教师的待遇多高,不管给集资者的回报超过银行利率有多少,从谁是最大的受益者这个角度来考虑,我们必须有新的认识。这里不妨说说孔子两个学生的故事。当时鲁国政府有一项规定:凡是鲁国人去国外旅游,在国外看到鲁国人沦为奴隶的,可以垫钱把他赎买出来,回国后到政府去报账。孔子有一个学生到国外旅行,果然看到鲁国人在国外有沦为奴隶的,他就垫钱把他赎买出来,但回国后没有去报账,人人都夸他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后批评了他。有人对孔子说:“他做好事,赎买奴隶不报账,干嘛要批评他?”孔子说:他的行为妨碍了其他在国外沦为奴隶的鲁国人被赎买出来。今后有人到国外去,看到鲁国人沦为奴隶,他就会想:“我垫不垫钱赎他们呢?如果我垫了钱,回去报账,人家会说我品格不如某某人那样高尚;如果我垫了钱而不去报账,就白白的花了一笔钱。”他一想到这里,就会假装没有看见,走过去了。

孔子另一个学生,有一天在河边上走,听到有人喊救命,他就跳人激流中,把溺水者救起来了。被救者的家属非常感谢他,赠给了他一头牛。那时候一条牛是很值钱的。这个学生高高兴兴地把牛牵回家了。别人议论说:“这么贵重的东西你也敢要,看来你的人品也不怎样。”孔子知道了此事,表扬这个学生。为什么要表扬?因为他的行为在向社会宣告:只要你冒险去救人,给你多高的奖赏,你都可以接受。这就鼓励更多的人在碰到这种情况时都会跳下水去把人救起来。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从谁是最大的受益者来作考虑。

我们鼓励民办学校有了盈余可以提高教师待遇,可以给投资者回报,他本人得到好处了,教师待遇提高了,而最大的受益者是国家和全社会。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起来了,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出来了。如果不给回报,别人就不会集资;如果不提高教师待遇,教师都流走了,受损失的还是国家。给科技人员重奖;给他股权,道理也是一样。因为高科技起来了,国家的综合国力也就增大了,我们的产品进一步打进国际市场了,得益的是整个社会。非政府办的学校经营得好,对于政府投资的、公家所有的学校也是有好处的。好处在于:教育界形成了厂种竞争机制,社会力量办学起来了,迫使各个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改进工作,别以为自己这个学校有政府支持就万事大吉了。假定能合理地使用这些钱,岂不更好?

一个学校办学成绩的好坏,不能只看有多少学生考取高一级学校,而应该看学生们在校期间的知识增t有多少。因为知识增量才是学校教育的成绩。某某学校是省重点学校,他们的学生高考时考上了很多,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学生进校时的分数就商。假定另外一所学校,收的学生分数都是很低的,而在校期间每个学生的知识增母增加了很多,虽然高考时没有重点学校考那么多,但应该说这所学校是很有成绩的。衡量某个学校的成绩主要看学生在校期间的知识增量。

三、利用资本市场是进一步发展教育的,要途径

人们常说,资本市场发展的重点在于加快国有资产的重组;也说利用资本市场有利于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这些说法都是对的。但很少有人提到教育产业如何利用资本市场的问题。

(一)对于资本市场的几个基本认识。

1.不要强调投资跟投机的区别。我们经常在一些文章中看到:说证券市场、资本市场是投机者的天堂、乐园。这个看法不正确。因为投机在经济学里是一个中性词,它没有好坏之分,抓住投资的机会叫投机,跟投资没有什么区别。而且实际工作上也是很难区分的。你说张三买股票是投资,李四买股票是投机?你能说他投资是为了开发大西部,为了支援国家建设?你怎么知道他的动机是这样?也许他真正的动机在于赚钱。当然赚钱也没有坏处,只要是合法的。有些人听到“投机”二字就怕,主要是受以前的影响,把“投机”与“投机倒把”联系起来。现在刑法中已把概念模糊的投机倒把罪取消了。

2.证券市场虽然有利于国家,但对小股民毕竟是利弊并存。证券市场是一个无规律的市场。所以每一个投资者都要谨慎从事。听说在美国有人作过实验:把人分成两个组,一组是股票专家,给他一笔钱去炒股票,看他三年以后赚多少钱;另一组是家里养猩猩的,同样给他一笔钱去炒股票,狸猩不认识字,把上市公司贴到墙上,让猩猩每天去掷飞镖,掷中哪个他就买哪个。三年以后,两组赚的钱一样多。经济学家作出解释:看来作中长期投资多半会赚钱,连猩猩都能赚钱。~买股票跟赛马不一样,在香港买马票,就要选择最好的马,要分析哪个马腿长多少、身高多少、弹力多大、跑的速度多快,而且还去了解这匹马的妈妈是谁,爸爸是谁,历次赛跑的记录如何。炒股票,小股民决不能买自己认为最好的股票,即使你独具慧眼,智慧高人一等,结果你仍可能是赔钱,因为别人都不这样看。小股民都是“追风族”,跟风走。股市情况跟打麻将也不一样,打麻将,三家直一家箱或三家输一家旅,翰燕加起来是零,这是零和游戏。炒股票不是零和游戏,有点像(红楼梦》中的“击鼓传花”,大家围坐一个圈,旁边有人敲鼓,鼓停了,花留在哪个人的面前,他就受罚。股市也一样,鼓在敲,表明股价上升,你卖给我,我再卖给他,你我都赚了。鼓停了,表明股价下跌,最后那个人就被套住了。股市上,为什么有人跳楼?根据实际情况,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娜用公款来炒;一种人是借债来炒。但也不排除个别心胸特别狭隘的人,股票亏了,整天睡不好觉,想不开,严重的也有跳楼的。股市的情况是很难捉摸的,所以一定要谨慎小心。

3.发展股票市场,有人说会带来社会不稳定。事实恰恰相反。

(1)股民是最拥护改革开放,最希望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的。中国股民有5侧洲)多万户,连家属有上亿人。这么多人希望社会稳定,是大好事。

(2)股民是读报最细心的人。你看那么多股民都在读(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等等,不但读报,而且相互讨论。关心国家大事多好!

(3)普及了市场经济知识。我们曾收到一些信,字写得歪歪扭扭的,像是小学生写的,打开信一看,信中讲得还挺有道理的。如说某某公司公布的市盈率不准,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有漏洞,等等。他没学过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这些知识是从股市实践中学习到的。

(4)股市帮助了大批人就业。证券业的从业人员有多少?还有许多人为股民服务,包括给股民中午送盒饭的。

(5)有人统计,退休人员约占股民的15%,势还在逐步增加。这也是“老有所为”的一种方式。所以,发展股票市场对稳定社会是有好处的。

(二)教育产业怎么利用资本市场?

教育产业如何利用资本市场?最常见的办法是:

1.发行教育债券。发行教育债券,可以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

2.校办企业上市。校办企业一般都是高科技企业,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校办企业上市,一方面可以促进校办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从回报中支持教育的发展。

3.建立教育产业投资基金。教育产业投资基金有三个投资方向:一是帮助还没有上市的高等学校的校办企业上市。二是帮助有关的行业发展。如教育用品、教学仪器、学校建筑等。三是帮助某些民办学校发展。教育产业投资基金要有回报。如不给回报,就没有人来买基金。

4.能不能建立一批教育发展公司?我看是可以的。教育发展公司可以从事有前途的行业的投资,但以教育产业为主。这样的公司国内外都已建立。目的狼明确:这笔钱是用来投资的,比如教育用品制造等等,其中也包含了专门投资民办学校,把几所著名的民办学校办好。学校从性质上说不能上市,因为是非营利性组织。但教育发展公司是可以上市的。

5.上市公司用它筹集的资金办本企业的培训中心。我在国外看过两个大的培训中心:一个是在美国纽约附近的安泰保险集团的培训中心;另一个是在韩国汉城附近的三星集团的培训中心,规模都很大。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培训本企业的人员,提高他们的素质,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以上五个渠道都可以帮助教育产业的发展。资本市场是一个大宝库,不用它,太可惜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教育的发展一定加快。

四、发展教育和扩大内招

有传媒报道,说现在居民存款额有1/l0准备用于教育。1/10就是以X旧亿元。好像说,只要一启动教育,我们的内需就会立即扩大很多。这个看法不对。就算有以众〕亿元,也不会一下子就幸出来花掉,因为家里的孩子还小,需要在十几年内慢慢拿出来。所以这种说法夸大了教育扩大内需的作用。怎样理解发展教育和扩大的内需之间的关系?发展教育有利于经济增长,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逐步扩大内需。发展教育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

1.发展教育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国民素质的提高是长期经济增长的保证。国民素质差,经济增长是没有后劲的。

2.发展教育有利于缓解人才的结构矛盾。现在到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的,一般都不是专业人才,知识水平不高。我到北京人才市场了解过,人才市场上,最容易找到工作的就是既性外语又搜长计算机的人。不懂外语、不懂计算机,很难找到工作。目前真正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远远不足。人才结构的矛盾孺要通过发展教育来解决。

3.发展教育可以把学生留在国内上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广东省教育厅合作调查过沿海发达地区富裕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调查结果表明,不少家长认为:“我这辈子耽误了,一定要让孩子上学”。这是家长的要求。另一部分家庭反映,要让孩子住到学校不要住在家里。“在家里,我们打麻将,他也学着玩”。现在外国教育机构在中国抢摊的情况很严重。外国学校来招中国的学生,连小学生、中学生都出去读。我们不要把自己看低了。小学、中学,外国的往往不如中国,他们管得很松。大学的情况,同口径比差不多。他们有好大学,我们也有;他们有差大学,我们也有。研究生院,除了国内个别的以外,一般说,国内可能不如他们,因为我们的设备不如他们,最新的科技比不上他们,师资力t也没有他们强。到外国上小学,中文能学好吗?学历较高一点再出去,会好一些。所以发展教育,可以把学生留在国内上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教育产业的相关问题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jylllw/59161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