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艺术设计教育生源范文

艺术设计教育生源范文

艺术设计教育生源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国家对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正经历着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截2007年止,我国有1125所高校开设了与艺术设计相关的专业,有学者保守估计已经接近了60万人。如此庞大的教育规模在全世界都应该是少有的。但与此同时,由于我国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的匮乏和大量国外设计企业的介入。我们的艺术设计正逐渐被挤出设计的高端市场。正如德国设计大师马蒂亚斯教授所讲:“未来,中国的设计教育亟需培养的绝不是数十万能力平平的设计师;而是,数百名受过最精良的教育的顶尖人物——我们要的是设计精英!”笔者非常认同马蒂亚斯教授的观点。在未来,我国需要的艺术设计人才应该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间交流与合作能力,同时具有创新思维和较高专业素养的复合型精英人才。因此,未来的设计师应当具备几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1.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交流能力。

2.良好的审美品味,扎实的专业素养。

3.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源选拨体制来适应这一要求。

但目前,我国的生源的选拨体制还无法适应未来设计教育的需要。由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专业前教育还完全没有展开。因此,在生源的选拔上更多的还是套用了美术人才的选拔模式。不可否认,艺术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视觉艺术的特征。但是,视觉艺术是艺术家的一种自由观念的表达。而艺术设计则是一种科学的创新活动。它们有在视觉审美上的共同点,但在工作方法和目的上则有根本的区别。好的美术基本功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却不是设计师的核心素质所在。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对一个设计师来说更为重要。目前我们的专业考试,充其量只能反映学生的美术功底。在文化素质方面,艺术考生的文化成绩要求只有文化考生的一半左右。这本来是国家对艺术考生的一种照顾性政策。但却被很多以升学为目的的老师和学生看做是进入大学的一种捷径。这种荒唐的现状,是和我们对设计人才文化素质的高要求背道而驰的。因此,要提高设计教育的质量,首先必须革目前的设计教育生源选拔体制。如1921年要报考包豪斯设计学院,必须交申请人的作品集,健康与财产担保证明,以往学校的成绩记录单、个人履历等文件,申请书必须得到格罗佩斯和其他三名教授的批准才能入学。入学后要经过6个月的试读期,如果合格才转入正是学习阶段,否则劝退!从上不难看出,在学生的评判标准上,包豪斯并不是看一次的成绩,而是关注学生长期的学习情况。同时,在评价学生时,起关键作用的是本专业的资深教授。当然,用百年前包豪斯的考核办法来套当今中国的现实情况肯定是不明智的。但是,其某些选拔人才的思路却是有着现实意义的。鉴于包豪斯和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在生源选拔上的经验,笔者对我国教育的生源选拔体制改革有如下一些思考。

1.改变目前一刀切的生源选拔模式,加大高校在招生中的自主权利。各高校应当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建立起符合艺术设计教学规律和自身教学要求的生源选拔体制。在考试方法和内容上应当更加灵活且多元化。

2.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察。目前的艺术设计专业考试,几乎不能反映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造力,其实学生的创造能力并非只能靠图面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国外的艺术设计学院,通过看学生的作品以及了解作品的理念,专家就能评判这个学生的思维能力。

3.提高艺术设计考生的文化成绩要求。一个好的设计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文化成绩不仅反映着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又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目前,我国艺术设计考生的文化素质大部分较差,这样的文化素质严重制约着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近年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连起码的几何函数知识都不具备,极端缺乏数理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这些知识恰恰是艺术设计师所必须具备的。同样,学生的外语水平也有待提高。这个问题目前显得尤为突出。不具备起码的外语阅读与交流能力,国际视野从何谈起呢?因此笔者以为,艺术设计的生源选拨要更加重视学生的文化素质,象目前这样两三百分就能进大学学习设计是肯定不行的。

4.适当改变目前的应考模式,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考察。作为一个好的设计师,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而且要具备一定交流与沟通能力。因此对学生心理素质、交流能力以及临场反应能力都要有较高的要求。这方面目前的考试制度还没有涉及。而面试制度应该是了解学生这方面的素质和潜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我们只有在这些方面严格了生源的选拔标准,才能选拔到要高素质的学生,提高艺术设计教育的质量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基础。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