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规范性和现实性问题。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人们倾向于把教育者当成是主体,把受教育者看成是客体。主客体关系的定位一方面规定了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限定了教育的过程和手段。这样一种定位使得传统的教育突出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主动与被动、矛盾与对立、教育与被教育、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从根本上说违背了教育中“人”的目的性。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关系界限逐渐模糊的过程,伴随着这个过程的是人的主体性的提升,以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原则的确立,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回归到本源。

一、改革开放初期对人的关注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前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被看成是阶级性和政治性最强的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忌讳谈论有关人的问题,人性、人情、人的需要等都被看成是资产阶级的东西。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开始关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认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弊端是与实际生活脱节,与经济建设脱节,人们开始从人的角度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首先,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开始谨慎地谈到了“人道主义”的问题。有学者明确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坚持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问题,认为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就是“要重视人、尊重人和关心人”,并指出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共产主义道德之间的差异。也有学者认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坚持无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原则,就要“首先研究人的需要,”研究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和多层次以及不同特点,提出“研究人的发展需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课题。”①这样的研究虽然为了避开嫌疑,先用了大量的篇幅分析无产阶级人道主义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本质区别,批判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虚伪性和反动性,但是,提出对人的重视、关心和尊重则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大突破。

其次,人们开始注重从学理的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最早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人学”的思路没有太多的理论抽象和理论基础,但是却是一个较大的突破,从中引申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尊重人”,并提出了四个转变:“实现从斗争哲学到团结哲学的转变”、“从‘立竿见影’到循序渐进的转变”、“实现从简单类比到承认差别的转变”、“实现从单向灌输到双向对话的转变”②,以上观点虽然缺乏更深入的理论分析,但是“人学”的提出具有巨大的意义。以后,从人学的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经历了很长的沉寂期。这期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的问题,从主体性的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人主动性的尊重,如何调动积极性和如何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③

二、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人学研究的开始与对客体主动性、能动性的关注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到中期,人们开始关注人学的研究,通过理论的追溯和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证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科学性,并在此基础上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依然没有摆脱传统的主体客体的二分法。

首先,从理论的角度研究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是在1996年。有研究者指出,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关于人性、人的本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道主义、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异化等学说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④马克思说过:“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质,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⑤马克思承认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有研究者指出现代生物学、生理学、人类学、心理学在研究人的机体、心理、思维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科学性。有学者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渊源和人学基础的探讨,试图从比较客观的视角看待马克思主义以外的思想家的人学主题,认为从古典人伦主义时期,到中世纪权威主义时期,近现代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时期、现代人本主义时期对人性、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奠定了基础。⑥

其次,在此基础上,人们开始系统地反思几十年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弊端,“我们片面强调人的社会性、阶级性、人的生物性被忽视了,对人的生物性的忽视明显地体现在建国以来所发动的对人道主义的一系列讨伐之中,人的需要与本能、欲望和冲动……被否定了。”⑦从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有机统一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压抑原则和宣泄原则”。压抑原则指的是法律、道德和纪律的约束,宣泄原则指的是通过各种途径宣泄自己的困惑与苦恼,但是宣泄要在社会允许和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并提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疏导与民主原则强调的是宣泄,管理强调的是压抑。

第三,以人学的研究为基础,开始注重人的主体性。在教育的过程中,“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看,人的主体性一般表现为自觉地、积极地追求先进的思想观念、追求善的、美的价值目标,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及行为选择。”⑧也就是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教育者传导的新知识、新观念和科学理论,把它纳入自己的主体意识中,并创造性地、能动性地、自觉地外化为自己的行为,都取决于教育对象自身的主体性发挥的程度。”⑨在实践的层面上,党的文件中已经突出了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动地位,“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⑩,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这意味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灌输开始走向吸引和熏陶。

总之,以人为本的研究思路预示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突破,但是,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其理论性略显不足,对主客体关系的定位依然模糊。(11)人们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主客体二分法的思维。“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而言,是施教的主体,具有能动性、诱导性,但他的能动性受到对象(客体)的理解能力、文化水平和学习进程的制约。”(12)

三、21世纪初期人学研究的深化

人学思想的研究在21世纪初期开始打破沉寂,并走向系统化,逐渐全面深入地反思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从主体性的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进,是对主客体界定的重大突破。

第一,人学研究的再度兴起及其意义。人学研究者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找理论来源。有学者认为,从《共产党宣言》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个体发展论”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揭示的“心理健康论”,深刻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与西方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区别,《资本论》的出版则宣告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已成为一种科学形态。(13)

人学研究兴起的意义在于:一是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深刻反思。认为过去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人当成消极被动的客体,导致强化组织和领导、漠视甚至扼杀个人的虚假集体主义,目标过于理想化、教育对象过于客体化、教育内容狭隘、方法上过于强调灌输等等;二是人学的兴起奠定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也规定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由培养和塑造“道德人”向培养和塑造“能力人”的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塑造的是听话、服从、恭顺、克制和无私的形象,而体现人的创造个性和创造能力的批判精神、独立自主、自我奋斗等被视为离经叛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注重人的需要、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

第二,人学研究及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上的转变。与人学的深入研究相适应,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实现观念上的转变:从社会关系出发实现强调集体主义的约束型向促进个人主义的进取型的转变;从人的个性出发,充分研究人的精神、心理、思维上的当代性,从消极保守向积极进取转变;在社会心理上,从注重人情关系向恪守制度规范的转变;在思维方式上,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从演绎思维向创造思维的转变。(14)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定位是:从道德本位向能力本位的依次递进;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内在统一;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统一;社会规范与激发创造的双向互动等。

第三,从主体性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更新。从人的主体活动的基本动机和最终目的来看,人的主体性发挥是生存需要和全面发展需要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以尊重人们的基本需要为起点,以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为使命。从人的主体性引申为人的自由发展不仅是人类本性的要求,也是未来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15)对主体论的突破是明确提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二者是以教育资料为共同客体的一种双主体协同发展的关系。”(16)深入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双主体的非同质性以及相互关联性,重点强调了主体间的平等互动,双主体的协同发展,以及注重培养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主体的创造性等方面。培育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

四、21世纪初期以来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与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随着党的执政理念的转变,在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反思的前提下,以人为本的思想日益成熟。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原则。“到了21世纪,‘以人为本’的观念终于融入了中国共产党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中国共产党改革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17)

首先,以人为本揭示了教育的目的。有学者从哲学的角度明确提出:“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出发点和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归宿和根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启发人的自觉性、道德性,激发人的创造性,造就具有自主思想意识、道德行为的社会成员和教育主体。”(18)提高人的素质和调动人的积极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

其次,以人为本要体现对人的尊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尊重的需要是人的社会性需要的一部分,是社会中的人对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来自他人与社会的信任、尊重、赏识、注意或欣赏等名誉和声望的渴望。人的积极性是以其合理的需要得到满足为基础的,因而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人的合理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从一定意义上讲,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良好人际关系对调动人的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尊重人,就是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就是要尊重人所应有的各种权利。”(19)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尊重人就要尊重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引导个性的发展,为个性健康充分发展创造必要的环境与条件。此外,树立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统一的正确价值观、利益观,树立教育的生命性价值、社会性价值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最后,以人为本要注重人文关怀。“从哲学的层面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本质是与全面提升人性的层次,建设人本身,探问人的存在价值和追求人生终极意义密切相关的。”(20)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关注人的自身发展、解读人生终极意义、建构人的精神家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使命。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关心人的需求,提升精神品味,培养伦理情操,建构精神家园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其中,唤醒主体意识、塑造独立人格则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方面,因为,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获得主体意识的人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强烈的自我选择能力,具有自觉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关心人、对待人、关怀人,特别是要关怀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生命的发展,而决不是成为外异于人的需要的外在灌输。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和客体关系的转换与演变的过程反映了人的认知的转变,反映了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思想解放的结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反映了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执政党执政理念的开放性与时代性,思想政治教育视野的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演变也带动了价值与观念的转变,从而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社会观念的进步和思想解放的进程。主客体关系的演变突出的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回归,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与对人的精神境界的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建构这样的社会:“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21)

注释:

①参见王琴的文章:《试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道主义》,《江淮论坛》(合肥)1987年4期,这是较早探讨思想政治工作的人道主义的文章。

②参见李禹兴的文章:《思想政治工作是“人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88年第9期,是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学的最早的文章。

③张楠:《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对外经贸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④⑦张家生:《人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南充),1996年第3期。

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第167页。

⑥曹卫卫:《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根源与人学基础》,《宜春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

⑧⑨樊淑玲:《论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渭南师专学报》1996年第2期。

⑩《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1997年版,第377页。

(11)第一次正式提出以人为本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政工作思路》,刊登在《中国培训》1998年第4期。文章是一所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结,从变个体的发展需求为群体的发展动力,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12)陈岸然:《对政治教育“灌输”问题的再思考》,《空军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13)石义斌:《试论人学的兴起对思想尊重教育的意义》,《理论探讨》2000年第5期。

(14)这一段时间对人学的研究不断深入。韩庆祥:《新时期人学研究的清理与总结》,《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3期;《确立人学在哲学和时代中的地位》,《理论前沿》1997年第15期。张立:《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吕兴安:《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与当代人的个性塑造》,《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15)吴俊清:《“人的主体性”原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论意义》,《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6)苏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论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武汉)2003年第7期。

(17)俞可平:《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3页。

(18)2005年以后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的文章逐渐增多:戴树根的文章《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刊登在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5年第1期上。

(19)林文:《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20)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2期。此外,袁晓建的文章《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以人为本》(《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3期)等也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的问题。

(21):《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求是》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