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教育教学中社会性软件的应用范文

教育教学中社会性软件的应用范文

时间:2022-06-27 04:08:28

教育教学中社会性软件的应用

引言

随着诸如微信、QQ、微博等社会性软件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社会性软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促进师生交流、加强师生互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性软件在教育教学应用中的研究热点、重要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研究论文为样本,利用SPSS与Bicomb等分析工具对相关研究进行统计分析,旨在评估社会性软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研究方法

1.1样本采集

本文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数据库,来源分别为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起始时间为2008年,时间跨度为10年。利用中国知网的高级检索功能,以“社会性软件”为主题,分别针对学习、教育、学习效果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文献343篇。随后对数据进行精简分析,去掉不符合要求的样本,最后确定335篇论文为有效的样本研究对象。

1.2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文利用中国知网(CNKI)文献资源库系统,将筛选出的文献以NoteFirst格式导出,利用Bicomb书目共现分析工具生成关键词的词篇矩阵,最后利用SPSS软件对生成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研究过程如图1所示。

1.3数据处理

主要采用共词分析法进行量化研究。共词分析法是一种内容分析方法,主要通过对能表达某一学科领域研究主题或研究方向的专业术语共同出现在一篇文献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学科领域中主题间的关系,从而展现该学科研究结构[1]。为此,本文利用Bicomb2.0(数目共现分析系统)对335篇文献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共发现了887个关键词。依据一定的阈值标准,本文选择词频大于等于5的关键词,并删除比较宽泛或与研究主题无关的关键词(如企业、交互、模型等),最后筛选得到关键词28个,对样本进行降序处理,如表1所示。

2基本情况

2.1文献来源分析

为了解社会性软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对所筛选的文献发文时间进行统计处理,对载文量居前9位的核心期刊进行排序,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根据载文量统计,《中国电化教育》占比最高,为15%。在排名前9位的期刊中,教育管理类期刊占绝大多数,表明教育界在该领域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发文量统计,东北师范大学发文量最高,表明其是我国社会性软件教学应用研究领域的突出力量。

2.2高影响力作者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该领域研究者情况,对排名靠前的高被引作者发文量进行统计,如表3所示。经过分析发现:①东北师范大学杨欣于2010年发表的《非正式学习研究现状综述》[2],以及王妍莉于2011年发表的《基于内容分析法的非正式学习国内研究综述》[3]两篇期刊被引频次都很高;②杨欣、王妍莉、宋权华等学者近年来连续发表研究成果,表明社会性软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其主要研究方向之一;③前几位高被引作者分别来自几所师范大学,表明师范类高校在该领域研究中发挥着引领作用。

3研究热点

3.1高频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反映文献主题内容及满足文献检索需要而从文献中选取的词或词组,能够揭示文献主题信息,是对文献最核心内容、思想观点及论证方法的提炼与概括[4]。从表1中可以看出,排名前8的高频关键词分别为社会性软件(58次)、Web2.0(34次)、个人学习环境(17次)、非正式学习(17次)、网络学习(15次)、Wiki(10次)、个人知识管理(10次)。该结果表明,目前社会性软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社会性软件相关理论研究,以Web2.0为重点研究对象;二是个人学习环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以非正式学习为主要方式;三是网络学习发展现状研究,以维基百科等社会性交互软件为主要研究对象。

3.2研究热点分析

通过对以上高频关键词数据的梳理,可看出当前热点主要包括:(1)社会性软件概念分析。我国研究者毛向辉(2003)指出:社会性软件的名称意味着“个人带着软件成为社会网络的一部分”。另一些研究者则有如下表述:“社会性软件是帮助人们建立社会网络与自动组织群体的软件”,“社会性软件关注软件使用过程中建立的群体联系,超过对软件技术的关注”。实际上,社会性软件落脚在“社会”这个定语上,表明人们通过软件工具构建个人的社会关系[5]。(2)Web2.0研究。Web2.0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自上而下、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与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6]。它是以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性软件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离、XML、Ajax等新理论与技术实现的新一代互联网模式[7]。孟小峰(2013)指出:互联网的诞生使人类社会数据量出现第二次大飞跃。但是真正的数据爆发出现在Web2.0时代,而Web2.0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用户原创内容[8]。随着Web2.0时代的发展,社会性软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3)个人学习环境研究。随着社会性软件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何时何地以及如何使用社会性软件促进教育教学,也逐渐开始成为研究热点。如官海萍(2012)提出:个人学习环境诞生于Web2.0时代,其与社会性软件密不可分。个人学习环境是一个倾向于网络化的学习环境,学习工具与环境都是基于Internet的[9]。

3.3相关矩阵构建

本研究利用SPSS19.0构建28*28的高频关键共词矩阵,如表4所示。为了减少统计误差,本文将共词矩阵通过SPSS19.0软件转换为相似矩阵。该方式不仅可以使原始数据实现标准化、减少误差,还可以直观观察引用频次,并及时观察对象之间的相似度。具体算法为:a、b两词同时出现的频次/(a词总出现频次*b词总出现频次)。其中Ochiia(a,b)表示a、b两词的Ochiia系数,Cab表示a、b两词共同出现的次数,Ca表示关键词a出现的频次,Cb表示关键词b出现的频次。利用该公式计算得到相似矩阵(部分数据见表5)。为便于进一步处理,用1减去全部矩阵数据,得到表示两词间相异程度的矩阵(部分数据见表6)。

3.4关键词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一种群分析法,按照变量间的相关性和距离将若干变量划分为不同类别与群属,距离越近,则变量或样本间的相似程度越高,这些变量越容易聚集成小群体[10]。为进一步探究社会性软件对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的主题结构,利用SPSS19.0将已有共词矩阵转化为相似矩阵(见表5)和相异矩阵(见表6),然后采用HierarchicalClus⁃teringAnalysis方法对相异矩阵进行聚类分析,采用离差平方和Ward’smethod作为聚类方法,得到高频关键词聚类图,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目前针对社会性软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种类1:社会性软件与学习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MOOC等在线视频学习以及微信等交互社会性软件研究。(2)种类2:社会性软件在学习共同体上的应用。如郑云翔(2014)开展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个性化学习研究,陆丹梅(2015)提出利用社会性软件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研究策略等。这类研究主要面向教师、学生与社会性软件之间的交互。(3)种类3:利用社会性软件开展协作学习、知识共享等。最初人们对社会性软件促进学生学习寄予厚望,但随着实践的进行,人们也逐渐开始反思社会性软件的价值与有效程度。

4研究进展

4.1基于移动网络学习提升学习效果研究

当移动互联网中出现新的学习工具并得到大量使用时,人们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目的也相应发生变化。学习者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下的应用工具对公众平台微型移动课程的内容进行收藏、转发、复制、分享,同时利用移动互联网中的社会化网络工具对微型移动课程进行设计[11]。在移动网络学习领域,网络学习环境与个人学习环境成为了研究热点。其中,微信逐渐成为重要的移动学习软件。自从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微信以来,截至2014年5月,65%的中国网民使用其进行通讯,并且其诞生后一直被教育领域所青睐,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12]。

4.2社会性软件与教师教学实证研究

由于社会性软件存在着强大的互动功能,作为开放平台可供教师与学生群体同时使用,并及时进行交互。教师也可以通过跟踪学习者学习情况,对不同学习者进行在线指导,并为部分有疑难问题的学习者提供额外帮助,确保其学习的持续性[13]。该方式对教育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可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其创造力,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14]。

4.3共享协作学习效果研究

该主题研究对象主要包括Diigo(国际著名书签网站)、Wiki(维基)等影响力巨大的协作性网站与知识共享协助平台。网络协作学习的优点体现在:①学习者有很强的自觉性。由于协作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因而参与者的学习主动性明显高于传统课堂内的学生;②学习者有很强的互补性,群体的多样性使学习者在协作过程中能建构极其丰富的知识;③学习的灵活性很强,参与者不受时间和地点约束,虚拟环境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开放的,为学习者开启了大量潜在学习机会[15]。在网络上主动寻求合作目标并建立连接,聚集的众多学习者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合作中去,从而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种自主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16]。近年来我国对于社会性软件的关注度日趋强烈,由此可见协作性学习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一方面,共享协作学习可以极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料;另一方面,共享协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业质量,改善学生关系以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自主性。

5存在问题与建议

研究发现,社会性软件对学习效果的提升仍不够显著,因此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软件应用引导。大部分高中生与大学生使用社交软件较为频繁,其积极使用社交软件与朋友保持联系,互相分享信息、交流意见等,因此被称为“网络一代”[17]。目前许多教师已开始将社会性软件应用于教学中,虽然社会性软件在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方面具有一定价值,但由于很多社会性软件的学习功能尚不够完善,要想使社会性软件在学生学习过程起到更好的促进与支持作用,还需要学习者深入了解各种社会性软件的功能。现今仍有许多学生对社会性软件的认识仅停留在沟通交流上,而未将关注点集中到学习辅助功能上。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软件应用的引导,从而促进课外学习的有效发生[18]。另外,还需提高社会性软件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普及率,促进应用区域的均衡发展。(2)加强社会性软件学习共同体建设。“网络学习共同体”是指在网络学习环境下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教师、专家等)构成、有共同归属感的社会学习团体[19]。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与背景下,要能有效整合各种社会性软件的优势,将其应用到共同体建构的不同阶段,使学习与交流过程更加顺畅[20]。首先要着眼于受众对象,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开发具有不同功能侧重点的社会性软件;其次,在学习共同体建设中,要注重不同功能的区分,并尽量避免传统教学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互动过少等问题;最后,在共同体建设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过程的可控性。

作者:姚巧红 陈明君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教育教学中社会性软件的应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jyjxlw/73591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