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充分利用生活做好语文教学范文

充分利用生活做好语文教学范文

时间:2022-05-12 08:34:51

充分利用生活做好语文教学

【摘要】“语文学习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如何变为语文学习的资源呢?本文从语言交际、课外读写说、影视和网络、社会文化活动等四个方面阐述我们的一些尝试性的做法和思考。

【关键词】语文学习;社会生活

现在的高中语文教育面临着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学生课业繁重,看课外书的时间有限,大部分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理解水平低。这些学生在语文课上对书本上的文章也提不起兴趣,更没有办法独立地分析文章,只能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和记录者,一味地听教师讲解,没有任何的思考过程,整个语文课堂十分的沉闷,学生觉得“语文课一点也不活跃、有趣”;教师讲起来没有应和者,到最后连自己也觉得无趣,下课之后一点成就感也没有,觉得“语文课太难上了”。考试的时候学生拿到较难的题,例如,诗歌的鉴赏分析,文言文的翻译和理解等,根本无从下手,分数始终处于低位。除了课堂和考试,其余时间大多数学生不会主动拿出语文课本和其他的跟语文相关的书籍来看,究竟应该如何来解决这样的局面呢?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也就要求我们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和课本中学习语文外,还要从生活中学语文,从生活中吸取语文知识。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非常重视学生与生活的关系,他说“生活即教学”、“社会即学校”。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尝试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

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学语文的种种渠道和资源,我主要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课内和课外的读写训练中学习语文

在新课标理念下老师不再是“教课本”,而是“用课本教”。也就是说师生的阅读视野要有大的拓展,就必须在课本和课堂的基础上做有益的延伸,在课外读写的广阔天地中去寻找新的机会。

1.开展好读书活动。从高一开始,我就根据新课标的推荐书目和语文教材的指定阅读书籍,要求学生在每周五的语文阅读课上进行阅读。刚开始,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不懂得进行再创造,很难理解作品的意蕴。所以,我首先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然后再要求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将自己认为好的词语和句子、段落摘抄下来,作为作文的素材积累……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阅读数量和质量。从小到大所学的的古诗词要求学生随时拿出来背诵,此外还要背一些自选的“古代经典名句”,如李白、杜甫等的古诗词名句。这样,学生高中毕业时,肚子里就装了较多的古诗文和中外经典名句,使学生的语文功底不断加厚,语文能力逐步加强。

2.课前的几分钟语文活动。如读一首小诗(简单分析一下诗歌的创作意图和诗歌的意境最好,有助于诗歌鉴赏),讲一个成语小故事(然后要求将成语的意思讲出来,可以作为一个考点知识积累),抄一条名言(作文语言的积累),一条新闻(包括学校新闻和班级新闻,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发表一篇一分钟讲演……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帮助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了很多的考点知识。

3.读写中既重视内功,又重视外功。内功指的是写作的方法、技巧,外功主要是思想感情、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丰富学生的外功,一是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让他们具有说、写的素材;二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积累,一是记在本子上,二是记在脑子里。虽然我们在阅读课时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我希望学生要有一个课外笔记本,记下自己的生活素材和知识素材。生活加上积累,学生的思想和感情比较丰富了,说、写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充实。

4.写作训练和表达训练“双管齐下”。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求学生每个星期都写一篇随笔,写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题目、体裁不限,“说自己想说之话,抒自己想抒之情”;另一方面,隔周安排一次课堂作文,给题目,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并给他们一个固定的时间自己互相修改,让他们既能够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能看到自己的短处,互相促进。此外,还要为学生创设各种说的机会,如作文批改后发表自己对这次作文的看法,学习文章时的课堂讨论,针对大家感兴趣话题的辩论、急性演讲比赛等,以提高他们的口才。说和写的双管齐下,一定能让他们的表达能力不断提高。

二、在影视和网络中学习语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不同形态等等,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

1.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学会从不同的电影电视作品中学到不同的东西。例如,电视新闻的规范语言,电影、电视剧的剧情结构、语言风格、背景材料,等等。要求学生在观看影视之后的观后感中不但要记故事梗概,还要记好的台词语言,并尽量用自己的风格语言来进行评述。

2.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教师可以考虑课堂与课外题材的相互补充,有意识地精选课堂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拓展视野。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描述了一位为儿子默默奉献的平凡而内心凄苦的母亲,读后令人震撼和反思。课堂上建议同学寻找有关母亲题材的散文,同学们找来了老舍的《母亲》,常跃强的《母亲的深情》,通过阅读和交流,更加理解了那个出生农村,勤劳、宽容、遭遇丧夫之痛,坚强而又替儿女着想的苦难而伟大的老舍的母亲,认识了二十三岁就守寡,了解了“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导之以道而勿强”的默默关注儿子成长的一位常跃强的母亲。同一题材,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笔下,呈现不同的风采。材料的拓展,也是思维的拓展,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立体的阅读,自然将阅读深化,产生辐射作用

三、在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中学习语文

生活中,语文现象无处不在,随处可见。只要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凡事留心,也会在生活这个大课堂学到极其丰富、取之不尽的知识的。

1.在歌词里学习丰富的语言。有不少流行歌曲歌词优美形象,委婉动人,一首歌就是一首诗。学习歌词,无疑会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如此,还可以学习一些语法知识。如苏芮的《牵手》“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这里含有词类活用的现象,前一个“悲伤”和“幸福”均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张学友的《夕阳醉了》“夕阳醉了,落霞醉了,任谁也掩饰不了……”用到了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再现热恋中的人心醉的情态。再者,利用歌曲,能够巧妙地拟出新颖别致的标题。如表现母子亲情,可用《常回家看看》;突出朋友间的诚信,可用《一句话,一辈子》。这样的标题亲切自然,无疑会胜人一筹,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当然,引歌词入文,自然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活泼机智,有文采。

2.在广告语中学习鲜活的语言。好的广告语会给人启发,精炼语言,丰富语言,所以欣赏广告语可以变厌为喜,乐在其中。广告用语要通俗,但俗中也可有雅,化用古诗就是一个典例。例如,日本丰田车的广告语“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佳能复印机的广告语“百闻不如一印”可以叫我们感受到俗语的永恒魅力。当然也可把广告语融入作文中,可使语言幽默诙谐,风趣活泼,会有别样的意蕴。

3.在旅游中探访名胜古迹,学习诗文。学生在假期中去各地游玩,是一次绝好的学习机会。每一处风景名胜都蕴蓄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比如说去泰山,就可以联想到杜甫的《望岳》,姚鼐的《登泰山记》;到江西,就会想到王勃的《腾王阁序》,到绍兴自然会想到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药》、《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味》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4.在春联里推敲语言的艺术。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家家户户在春节这一天都在大门两侧贴上充满祝福的对联。从春联中可感受到汉语语言的艺术,如“爆竹传笑语,腊梅吐幽香”“吐”字可以说是对王国维先生的“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的一个诠释,能让我们想见到腊梅花开的淡淡的黄蕊,仿佛嗅到那若有若无如丝如缕的清香;“春风一笑花千树,紫燕三歌柳万条”又可以叫我们体会拟人与数字的妙用。还有“大鹏高翔万里,小龙腾飞千年”,“金鸡振翅劲舞,银犬引亢高歌”等蛇年、狗年的春联语言的生动活泼。除了家庭用的春联,还有用于各行各业的春联。如学校用联“辛勤培育桃李满天下,忠诚执教春光遍校园”…….认真揣摩,仔细品味,定能获益不少。

“语文学习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语文现象无处不在,随处可见,小到请假条,大到法律文件。只要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凡事留心,不仅语文课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学生也会在生活这个大课堂学到极其丰富的知识的。

被举报文档标题:充分利用生活做好语文教学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jyjxlw/56668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