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以人为本教育范文

以人为本教育范文

以人为本教育

[摘要]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质,就是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以人的个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为本。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和基本价值取向,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以知识为本”和“以技术为本”的教育,不能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素质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前提,人文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支撑,个性发展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

[关键词]以人为本;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使命

我们今天倡导的以人为本,与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的“人本主义”有着本质区别。以孟子“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为代表的“民本思想”,首先是作为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手段而提出的,是得民心、存社稷、固君位的手段,是一种“驭民”、“治民”之术。其次,古代“民本思想”在重民、亲民的同时又有畏民、愚民倾向,甚至把人民群众看做是无知无识的“群氓”,或是供君王驱使的“牛羊”。这种民本思想是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矛盾的[1]。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本主义”思想,既有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强调保障个人权利、反对封建特权等积极内容,又深刻地浸透着资本对人性的剥削与压迫、变异与摧残的无奈。因此,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的“人本主义”都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以人为本思想的时代内涵

《辞海》对“人”的释义为:①人类;②指某种职业或身份的人;③每人。对“本”的释义为:①事物的根源或根基;②重要的,中心的。以人为本中的“人”,包括所有的人、各种社会团体和个人。以人为本意味着,相对于世间万事万物,人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具有主体地位和意义的,而不是其附属物。因此,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首先强调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的主体,而非客体,更非工具,必须对人的基本权利普遍尊重,必须对“神本”、“君本”思想扬弃与否定。其次是对公正、平等、人道、自由和法治等理想社会的价值追求,努力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三是对社会个体的关怀和尊重,充分关注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包括弱势群体,满足个体的个性化要求和在不损害群体利益前提下的个性张扬。四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人的全面发展需要通过改造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去实现。改造自然环境,必须充分注意保护自然、改善生态环境,只有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

二、以人为本教育观的实质内涵

人类教育活动经历了从“神化”教育、“物化”教育向“人化”教育转变的历史进程。中世纪以前,神性统治一切,表现为“崇拜的教育”。文艺复兴后,尽管破除了神性对人性的压抑,人类又把自身“外化”为“物”,教育表现为“物化”。近代以来,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和人性的觉醒,“人化”教育成为必然[3]。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和基本价值取向,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要求。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必须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4]。要把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在教育活动中,人无疑处在中心位置[5]。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就是要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等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教育不再是外在地植人某一种价值观或培养一种生存技能的手段。教育的目标是伴随人的成长而不断增强人的成就感、自我满足感和自我实现感。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就是要使教育管理、教学活动、教育内容都要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注,把维护教育工作者、教师、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教育环境、教育制度和教育体制应当有利于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人的才能的发挥,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就是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思想的培养迈向深厚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道德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追求高尚、追求美好。与传统功利主义、技术主义、道德教化的教育观不同,以人为本教育的核心在于对人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潜能智慧的信任,对人的自由、民主和个性化的品质追求,最广泛地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必须摒弃“以知识为本”和“以技术为本”的传统观念。“以知识为本”是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体系,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而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没有将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结合起来,是忽视教育对象、目中无人的教育。“以技术为本”的教育,是重规模数量、重硬件建设,而轻视校园文化和办学理念的教育,导致的是学校内涵发展的贫乏,是“见物不见人”的教育。知识和技术都是人类创造并为人所用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手段,而不能成为目的。以人为本并不否定知识和技术在当代社会和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但更强调从人的发展出发,科学地利用和发展当代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使知识和技术造福于人类。

三、以人为本教育的使命是实现人的全面

和谐发展

“适应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与和谐发展,是以人为本教育的重要使命。

1.全面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指人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才能、潜力、活动方式、个性的全面发展;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指他能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形象地描述了他的理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虽然他也指出,这种理想的个性,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才能真正实现,但我们已坚信:趋向完美的个性或者说“人的和谐发展”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是全面和谐发展理论的提倡者,他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他认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是把丰富的精神生活、纯洁的道德、健全的体格和谐结合在一起的新人,是高尚的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融为一体的人,是把对社会的需求和为社会劳动和谐统一起来的人。他还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提出了要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途径,即通过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和美育来实现全面和谐发展。2.素质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前提

教育的最基本职能是实现和完成个人的社会化,在促进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无非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教人学会做事,一是教人学会做人。前者主要是传授生存和劳动的经验、知识与技能,后者主要是培养与塑造理想的人格。

中国传统的教育素以“传道”见长,注重“做人”方面的教育,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甚至看不起“做事”方面的教育,于是出现那些所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近代以来的中国教育,有感于传统教育的弊端,积极倡导“做事”方面的教育,突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但“做人”方面的教育明显被削弱。曾经流行很广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名言以及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轻文现象,似乎在向人们昭示:近现代的教育就是劳动力的岗前培训或就业技能培训,传播知识与专业技能成为教育唯一的职能。因此,许多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受教育者,作为劳动者、专业技术人才是合格的,但作为公民、成人却不合格:会做事不会做人。

素质一定要包括知识、能力,但是更强调做人的根本,强调人的内在素养,强调德才兼备。素质教育强调教育是对人的全面教育,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和实现人的健康、全面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培养人格健康、全面发展的公民,比培养出色的劳动力更为困难,也更为重要。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力、人才的竞争,而人力、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综合素质的竞争,而不是单一技能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应当成为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5]。

3.人文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支撑

什么是人文教育?北大金开诚教授说得很精辟:人文教育就是把人教育成文明人的教育。中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重理轻文、重专业轻人文,不利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种教育只能批量生产出一个个可怜的知识容器,而鲜少博学鸿儒似的通才大师。爱因斯坦曾说过,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梁思成在清华大学发表的(半个人的时代》的演讲中指出,科技和人文分离导致了两种畸形人的出现: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科技奢谈人文的边缘人。教育把人弄成“容器’、“机器”、“半个人”,实在是教育的悲哀!

人文学科是相对自然学科而言的,是指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历史学、神话学、文化学、宗教学等学科。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主要回答“应当是什么”;自然学科主要回答“是什么”。“应当是什么”包含价值取向,引导人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对“生命的敬畏和关注”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其终极目的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促使个体正确地对待自然、社会、他人和自己。人的一切活动可以归纳成求生存和求意义两种,对于未来人类而言,生存不再成为问题,那么追求意义将成为理所当然。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人,是不能很好地思考意义和追求意义的,只有人文精神充盈的人,才能精神昂扬地走向人类的“彼岸”。没有一流的人文教育,就没有一流的大学;没有充盈的人文底蕴,就不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不能成为社会进步需要的优秀人才。

4.个性发展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

所谓个性,就是人性在个体上的表现或反映,是人们在生理、心理、社会诸方面的一系列稳定特点的综合,是人的共性与差异性的统一。所谓个性发展,指的是个体的自我意识、主体地位、个性心理品质及个性特长的发展。个性心理学指出:只有个性的和谐发展,才能促成人的聪明才智的最佳发展,也就是说只有个性获得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诸方面的和谐发展,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完善地发展人的潜能。

个性发展必须与全面发展相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在发挥各种能力的同时,应当形成自由的、创造的个性。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没有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是一种不健康的发展。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能够适应极其不同的劳动需求,并且在交替变换的职能中,对不同的社会需求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康德认为,“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个性发展不是自由发展,全面发展也不是平均发展。全面发展总是表现为个性发展的不断扩展和丰富,个性发展也必然伴随着全面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升华。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辅相成,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统一于个体发展成长的全过程。

尊重个性发展是教育不断进步和社会走向文明的表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主意识、自主意识、独立意识日渐强烈,尤其是在知识分子云集的高等院校更是如此,要求受到重视、充分享受自由、个性得以张扬更是广大青年学生的普遍心理。因此传统的教育观念面临着挑战。首先,教育管理的功能必须从控制转向服务,教育管理要人性化,实现教育的人性化服务,教育的引导、协调和服务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其次,教育必须从标准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必须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鼓励创新,在规范要求的同时发展个性,“因材施教”显得越来越重要。第三,人性化的教育服务,要求师生关系重新抉择、心理环境全力改善,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民主、平等地善待学生,“相信每一个”、“尊重每一个”、“研究每一个”、“发展每一个”。在教育活动中应注重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学生的禀性天赋得到充分张扬,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个性化发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陈旧模式,以启发式、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引领学生,开导学生。最后,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健康成长成才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在学校精神文化、知识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等的建设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和个性,充分考虑学生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要求,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其发展等各方面的利益需求,充分体现出理解人、尊重人、服务人等人文关怀,实现其引导、激励、陶冶和塑造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钟轩理。天地之间,莫贵于民——如何正确理解以人为本[N].人民日报,2004—09—13.

[2]李宁宁,张亚能,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的灵魂[J].江西教育科研,2005,(2):27.

[3]田建国.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5-03—25.

[4]田建国.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N].中国教育报,2004—04—21.

[5]崔新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现[J].人民教育,200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