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完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和机制范文

完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和机制范文

时间:2022-06-23 04:34:08

完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和机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而形成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教育模式,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的鲜明特色。根据德国和美国的成功经验,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实践教学很大程度是在企业以顶岗工作的方式进行的[1]。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规定:“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模式改变了原来学校单主体完成学生教育管理全过程的状况,形成了由学校、企业共同承担育人任务的“双主体”育人模式。“双主体”育人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又对学生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3]。

1“双主体”育人模式下高职学生教育管理面临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利益互补的一种需求,由于双方在思想理念、目标利益、权属体制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方面因双重覆盖而产生了一系列教育缺位,学生教育管理出现1+1﹤2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教育主体的双重性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等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风险、实行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获取利润。而高职院校是教育机构,其目标在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由于教育主体的目标不一致,导致两者之间往往出现冲突。脱离企业的高职教育会失去其本来特色、甚至可以说是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脱离学校教育的工学结合,培养的只是熟练工人,达不到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要求。但“双主体”育人模式在学生教育培养上的责任划分尚无制度可寻,企业出于经营的目的,很难做到在育人功能上的充分投入,学校又不可能完全按常规模式在企业进行学生的教育管理。因此,传统的学生思想教育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系不可避免地被打乱。

1.2学生角色的双重性

高职学生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普通高等教育的认识层面,虽然能够理解技能训练的重要性,但对在顶岗实训阶段的“学生”、“员工”双重身份的认同,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同时,高职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期。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发展课题是同一性确立对角色混乱。青少年面临的主要障碍是获得自我认同感———即一种对于自己是谁,将要去何方,在社会中处于何处的稳固和连续知觉[4]。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的心理和身体都经历着“疾风骤雨”般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震撼了青少年自身。青少年对自身的关注变得敏感,诸如“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几乎引起每个青少年的思索。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这个阶段的教育、引导有着重要意义,职业人的教育环境,理论上能够给学生对自我的确认和自我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但事实上,由于学校教育在这个环节上容易缺位,工学结合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意义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1.3评价标准的双重性

由于学生角色的双重身份,导致学校和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很难保持一致,标准也具有双重性。“好学生”、“好员工”的评价标准显然是有差别的。“双主体”育人模式下,学生不仅在不同空间进行位移,同时也在不同的评价标准间进行身份转换,学生通常在认识上和适应上都会产生滞后的问题。高职学生在学校被作为受教育者对待,在思想教育、个人生活约束上采用的是相对高的评价标准,而学生在企业被作为员工对待,在思想教育、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上采用相对低的标准。这一现状会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产生负面影响,一是学生返校后重新适应集体生活时会出现困难,二是可能由此产生安全隐患。面对这些新问题,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途径着手,积极探索“双主体”育人模式下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新路子。

2实现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观念融合

2.1育人目标的融合

从学校的角度看,高职院校的工作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最主要的还是毕业生能否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如果没有校企合作的平台,只是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去做,就无法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从企业的角度看,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企业员工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果企业不关注人才的培养,就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因此,在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校企双方有着共同的利益点,这个共同点既是“双主体”育人的基础,也是校企合作的直接动力。学校一方面要充分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也要认识到,学校的培养有着企业独立培养所无法比拟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因此,引导企业关注并主动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将企业人才目标与学校育人目标有机融合,校企双方共同打造育人的平台,真正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大有可为的。

2.2校企文化的融合

企业文化普遍重视员工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学校文化侧重于阳光心态、学习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两种文化的熏陶对学生的成长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意义。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尝试将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在学校模拟企业的仿真环境,企业名牌、企业理念、工作规范随处可见。企业项目的引入,企业文化的融入,特别是企业技术人员对学生的具体指导,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5]。但是,学校文化向企业的渗透却是十分有限的。学生在顶岗实习后,学校教育管理容易出现缺位现象[6]。学校与企业缺乏有效的联动,学生进入企业后,出现了学校文化覆盖缺失。学校应作为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融合的主体,通过各种形式,将学校文化向学生实习实训集体渗透,特别是校内学生开展主题活动时,应向企业延伸,尽量组织顶岗实习学生同步开展,真正使学生离校但不脱离学生身份,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3完善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运行机制

3.1明确“双主体”责任,完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面对校企深度融合的新形势,校企双方明确学校、企业双主体在育人功能上的权责,企业侧重技能培养,学校侧重思想引领。学校要建立和完善顶岗实习、工学交替期间学生教育管理的专项制度。一是建立实训指导教师、辅导员管理制度。要强化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不仅要做好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和适应社会[7]。二是完善顶岗实习、工学交替期间党团组织的基层组织建设。到同一个企业工学交替的学生,自然形成一个不同于班级建制的新的集体,在这个集体里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引领作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三要建立实习实训学生应急预案。在学校内部有应对危机的整体联动机制,而进入企业后,学校的这种整体联动能力无法发挥作用,因此需要建立有针对性的实习实训学生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就能够有条不紊地应对和化解。

3.2打造校企联通平台,构建学生教育管理机制

高职教育的“双主体”育人模式,若不打造校企的联通平台,“双主体”协作育人就会演化为“两个主体”各朝一方,而被教育者———学生就会无所适从。为保证学生教育管理机制的顺利运行,应着手打通以下三个通道。一是打通信息通道。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生、企业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长,应建立立体信息网络,及时沟通与反馈学生的情况。如果辅导员不能在空间上跟进,那么就应在时点上进行衔接,充分利用网络、电话等工具,掌握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动态安排教育管理内容。二是打通评价通道。学校和企业应当互认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期间的评价,让学生形成教育教学过程完整、统一的印象,不让学生因工学交替离校而形成学校评价的盲点。三是打通人员通道。实习实训学生教育管理上的难点在于,学生与学校、与辅导员在空间上的分离。解决的办法有二,一是通过同时在企业锻炼的本校教师充分发挥育人作用,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其参与学生的教育管理,承担辅导员工作;二是聘请企业有着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员工担任学生的德育导师,以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

被举报文档标题:完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和机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jygllw/60399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