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医患沟通教育实践探索范文

医患沟通教育实践探索范文

时间:2022-03-12 09:23:34

医患沟通教育实践探索

摘要:分析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医患沟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即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及沟通能力培养不够重视,教育方法和手段存在偏差,没有突出医患沟通能力考核。提出构建医患沟通教育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

关键词:医学生;医患沟通;医学教育

1加强医患沟通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医患冲突频发,主要原因是医患关系发生转变,患者从求医者变成了医疗活动的参与者,但很多医务人员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1)重程序服务、轻人文关怀,将患者“物化”;(2)沟通意识不强,与患者交流时语言生硬,以命令口吻下达指示,不做详细解释,不听患者倾诉,对患者提问不耐烦、屡屡打断等;(3)态度不积极,技术不熟练,忽略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使患者感到不被重视。据统计,80%的医患纠纷由双方沟通不畅所致,其余20%与医疗技术有关的医患纠纷,也都与医患沟通不到位密切相关[1]。传统医学教育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忽视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医务人员沟通意识不强和沟通能力缺乏,因此,应从医学生抓起,提高其医患沟通能力。近年来,我国逐渐重视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高等教育应提高教学质量,着力培养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促进文理交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2]7号),针对开展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提出,要加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教育,为医学生全面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2医患沟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及沟通能力培养不够重视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主要借鉴苏联医学教育模式,注重技能训练,忽视医患沟通能力培养,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目前各校多开设了医患沟通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课程,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医患沟通能力,但将其作为必修课的还不到30%,学时最多48学时,最少16学时,平均26学时[2]。其次,进入见习或实习阶段后,带教教师只注重临床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忽视了医患沟通能力提高。如某些带教教师对医患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忙于诊疗操作或医疗文案书写,不愿花时间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或者沟通不及时。调查显示,约有50%的医学生认为医患沟通就是与患者谈话,把患者想知道的都告诉他,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医患纠纷[3]。最后,在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时,把医学视为一门技术,对人文素养、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不够重视。

2.2医患沟通教育方法和手段存在偏差

目前,医患沟通教育仍采取传统讲授模式,逐渐引入案例,但侧重医患沟通知识学习。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诊断、内科、外科、妇产科等课程采取案例教学法,将学生分为5~6个组,每组5~6人,根据患者主诉、查体情况进行诊断,基本没有锻炼学生沟通能力的医患纠纷方面的案例,而案例分析环节也较少进行角色扮演,无法使学生体会沟通的艺术。医患沟通学课程教学时,主要是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学生没有在“角色内”思考并处理问题。此外,目前医患沟通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教师多为文科出身,缺少医学背景,因此,很难在教学中融入临床案例。

2.3没有突出医学生沟通能力考核

我们改革考核方式,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形成性考核主要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考核,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特点至少设置4种考核形式;终结性考核则缩减对记忆类知识的考查,增加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考核。但实际上,形成性考核主要有考勤、阶段测试(主要为选择题)、案例分析、作业等形式。这些考核形式的特点是容易考核、容易评定,但对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提高、沟通意识培养没有益处。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教师只是根据要求设定考核形式,而不是根据学科特点、人才培养要求设计更适宜的、有助于提高学生能力的考核形式。

3加强医患沟通教育的实践探索

3.1构建医患沟通教育体系

医患沟通涉及交际学、语言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法学等许多学科知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教学,使学生树立沟通理念、体会沟通意义、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则需要加强医患沟通实践教学,在相关课程中设置医患沟通内容,进行角色扮演。

3.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使学生置身临床环境中,提高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将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渗透到临床带教中,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搜集医患沟通案例,用于医患沟通情景教学,对案例进行整理,形成医患沟通实践指导手册。标准化病人(SP)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患者实际问题的正常人或患者。教学中利用标准化病人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发挥标准化病人作为指导者、教师的作用,在问诊、查体过程中,对学生问诊内容和技巧进行指导,让学生体会沟通的重要性,提高学生沟通能力[4]。

3.3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首先,加强形成性考核方案的顶层设计,成立专家小组对各门课程考核方案的有效性进行论证,对教师工作量进行核定,并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其次,完善考核形式,增加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案例以实际病例为基础,融入心理学相关内容,涉及医生、护士、患者、家属等角色,设置角色扮演环节。最后,完善实习、实践考核制度。将实习、实践成绩纳入总成绩,安排带教教师对学生实习全程进行管理,确保实习质量。严格执行毕业论文考核制度,论文选题应结合实习、实践中参与的专题和专项调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结语

高等医学院校应顺应医学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趋势,认识到加强医患沟通教育的重要性,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琼,吴小翎.医患沟通从医学生抓起[J].重庆医学,2010(1):123-126.

[2]梅春英,徐学华.医学院校加强医患沟通教育探索[J].医学与哲学,2017(12):72-74,77.

[3]陈国栋,刘江华,王梦瑶,等.医学生医患沟通教学改革的探索性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7(3):86-88.

[4]周倩慧,王枫,林晖,等.标准化病人参与医患沟通技能课程教学及其效果评价[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4):576-579.

作者:任素娟 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医患沟通教育实践探索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jybklw/72946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