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音乐素养教学组织的特色探讨范文

音乐素养教学组织的特色探讨范文

时间:2022-12-28 04:45:53

音乐素养教学组织的特色探讨

|作者:杜涓单位:楚雄师范学院云南楚雄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是常识性的。

即必修课程主要解决某个专业领域必需的基础知识掌握和基础能力形成的问题。在小教专业的音乐类课程中,作为必修课程的音乐(1)、音乐(2)、音乐(3)、音乐(4)就是完成打基础的课程。在学生入学之初,基础音乐素养几乎为零的现实面前,必修的音乐课程应完成的是学习、掌握最基本的音乐基础理论和最基本的音乐表现领域的技能和表现手段。

此阶段的学习质量,将直接影响以后各门选修课的拓展深度和广度,但从学习后的直接表现效果看,更多的还是隐性的知识和修养,从必修课表现手段和水平上看,还不能有较为显著的收效。因此,师生在面对此类必修课程时的心态准备上,要有为将来在选修课程中拓展能力、展示水平而甘当“铺路石”的胸怀;以扎实的基本理论及技能的学习和领悟为目标,为以后各个音乐实践领域的切实发展,提供知识迁移所需的必要基础。

选修课程则主要指向小学教学中广泛需要的运用领域。《儿童舞蹈基础与创编》和《儿童歌曲弹唱》这两门课,集中反映了在歌唱、舞蹈、键盘等三个主要领域的教学需求。在选修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不仅需要熟练运用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表现能力,更需要熟练地将基本的表现手段、表现元素进行重组、创编。并且,对歌曲的即兴演唱、即兴伴奏,在某个旋律背景下,用舞蹈语汇进行即兴表演,都是该类课程应达到的最高要求。没有必修课程打下的坚实基础,这样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而没有在选修课程中的着力拓展,必修课程打下的坚实基础也无处表现。这一关系,无论师生都必须清楚,并在教学实践中竭力体现,教师的准确理解和自觉实施是其中的关键。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之间的关系

从完成教学目标要求的角度看,要顺利履行音乐类课程的职责,实现教学目标,在组织实施课程过程中,还必须把握好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

由于我国学校课程组织的传统,师生均习惯性地按照学科课程授课、学生作业、考试的组织方式进行课程的组织,这样极容易使音乐类课程的目标落不到实处。因此,在课程实施之初的设计部分,就要充分考虑到课程的属性和组织实施要求。一般来说,选修课部分都应按活动课程的要求实施,以体现其应用性的课程目标要求;在必修课部分,学科课程的要求也只能体现出一部分,大部分的课时和教学目标仍应归属于活动课程的要求之内。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的关系

在有限的课程和教学时间内,要形成学生较为成熟的音乐素养,仅靠明确安排的显性课程还是不够的。过去培养小学教师的中等师范学校常提起的“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能歌善舞会画画”的要求,生动地说明了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的重要性。因此,动员校园内一切因素,积极营造生动、浓郁的音乐氛围,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教学组织过程中的特殊性分析

相对于音乐专业而言,小教专业(非音乐教育方向)对学生音乐素养的要求,既非十分强调其专业属性,也非处于“聊胜于无”的边缘状态。很显然,强调技能,注重运用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但课时、课程内容等方面的开设特点,又决定了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必须注重以下组织要求:

1.对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

精选相关基础理论及读谱试唱知识和技能知识,形成精炼的知识结构及技能,以确保学生掌握在感知、参与音乐活动中必须的对旋律、节奏、曲调、风格等基本音乐元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并据此将基础理论知识迁移至视唱练耳、歌唱基础、键盘基础、舞蹈基础等领域,为学生音乐运用基本技能的形成打下最基本的理论基础。该部分的基本知识点包括:

(1)基础乐理部分:音高、音质;记谱法;节奏、节拍;记谱中的各种记号;音程、和弦;调式等音乐基础理论知识。

(2)视唱练耳部分:主要是完成儿童歌曲及中国优秀民歌的简谱、线谱的试唱及代词试唱练习;儿童歌曲及中国优秀民歌经典旋律、节奏的听辨、模唱。

(3)歌唱基础部分:歌唱发声器官的组成(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咬字吐字器官);歌唱的姿势;歌唱的呼吸(吸气、吐气、气息支持点)。儿童歌曲演唱及训练的方法;嗓音的保养等知识。

(4)键盘弹奏基础部分:钢琴的基本常识、钢琴弹奏的基本要点、常用指法、练琴方法;电子琴简史及各部分名称,电子琴自动和弦伴奏及儿童歌曲即兴伴奏编配方法等。

(5)唱游律动部分:唱游、律动的表现形式和分类;唱游、律动素材的选择及创编方法。

(6)音乐活动综合实践部分:音乐综合实践活动产生的基础;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性、价值及理念;音乐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及其分类;音乐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及设计、实施(原则、过程、方法及评价)等。

2.对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过程的组织策略

(1)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的结合,发挥好课外技能训练的补充和统和作用。很显然,要培养学生较为熟练的音乐技能,整体提升音乐素养,仅靠课堂教学赋予的教学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知识、技能的消化吸收,还是在各个运用领域的表现能力、表现水平的提升,都需要有大量的课外训练进行强化,对小教专业学生而言,这种强化还需要在教师指导下系统地进行。

(2)重视培养学生骨干,发挥学生骨干在技能训练过程中的示范、管理、激励等辅助作用。学生众多、起点水平低,这是该专业学生相对于音乐专业学生在系统学习音乐类课程时面临的显著弱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骨干,就成为绝对不能忽略的必要任务。一方面,学生骨干能够以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对众多学生形成极大的激励作用,有助于克服多数学生内心的畏难情绪,进而增强学生音乐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骨干在因师资不足、教师指导很难及时顾及每个学生的情况下,可以起到助手的作用。而且在指导同学的过程中,被培养的骨干学生还可以从中得到“指导学生”的特殊体验,在日常训练中就可以得到更深层次的“教学体验”。这对于快速形成学生的音乐素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3)创设平台,鼓励学生尽量参加各类才艺展示活动,在表演、展示中形成自信,进而增强学生进行音乐素养训练的动力。音乐素养具有极强的展示性、表演性,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未注重这一特点,而是把它等同于一般文化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听课、作业、考试中完成课程,这几乎就注定了学生不可能在学习中有真正的收获与成就感。那么,在各类演出活动、学生才艺展示、技能竞赛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相应展示,是学生学好、用好音乐知识技能,形成音乐表现能力和自豪感,进而增强学生音乐表现力、创造力的必要保障。

(4)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实现音乐整体感受、理解、表现和创造能力的特殊要求。音乐素养的提高,归根结底是以音乐为表达载体的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于小教专业的学生而言,音乐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还应关注音乐内涵与其他相关学科、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为此,应深入研究在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施途径等方面的做法,以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将音乐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相关元素融入其中。毕竟,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小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因此,围绕这一目标,无论是哪类课程,无论是从何种课程角度出发,只要有助于实现小学教育培养目标,都是可取的。

音乐素养的提高,可以以其强烈的情绪感染性和直观的情境性,在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其“助推作用”。反过来,通过各门课程内容的学习,学生在“真、善、美”等方面形成的情操,又可以成为提升音乐创编灵感的不竭动力。所以,该音乐类课程的组织实施,也不能孤立地为了音乐而音乐;助力于各科课程和各类活动,表现于各科课程和各类活动,应该是音乐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有的指导思想。

考核标准和手段方面的特殊要求分析

基于以上各方面的特点,在课程完成后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手段上,自然也应根据教学目标的实际进行相应设计,才能体现小教专业音乐类课程的特殊要求。

1.小学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考核标准方面应考虑的问题首先,不能简单地把音乐教育看成是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技巧的传授,而单一地把掌握音乐知识的多少、音乐技能、技巧的高低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这样片面、单一的评价,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价值,与素质教育下强调音乐课程应突出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的要求相悖,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着眼于教育、激励与改善的理念不符,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阶段性、基础性目标的考核标准应该在教师之间、班级、学生之间形成统一,不可率性而为。只有在达到该专业音乐课程普及性教学培养要求的前提下,方可因材施教,兼顾个体发展;在具有一定理论与技能的保障下,方能实现创造性的发展。

2.小学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考核手段方面应考虑的问题小教专业学生音乐课程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必修、选修课程的学习,能够有基本的正确识读乐谱的能力,正确歌唱、舞蹈以及具有儿童歌曲即兴伴奏、弹唱的基本技能。对于该专业学生的考核,如果以艺术专业学生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完全分离的方式来进行,那么必然会出现学生理论知识学了就忘,无法迁移到实践操作中的情况;出现理论知识无法领悟,进而实践操作质量不高的局面。故此,应该倡导将该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迁移到操作性的考核科目中进行考核。例如,可以将《基础乐理》中关于音高、节奏、常用记号、装饰音、调式、调性等知识迁移到试唱或歌唱考核中进行检测;在键盘弹奏考核中可以将《基础乐理》中关于音程、和弦等知识迁移其中进行考核;而将音乐风格、流派、特征等知识迁移到《儿童舞蹈基础与创编》、《儿童歌曲弹唱》、《合唱指挥》等操作性考核中进行检测。

综合以上方面,笔者认为,在小学教育专业的音乐类课程中,只有找准专业特点,才能为音乐类课程进行准确定位,进而有效实现课程目标。而且以上四个方面的特殊要求,还仅仅是组织实施的宏观指导思想,在具体的各门课程和活动的实施中,还需根据当时的教学条件、师资状况、学生学习状况和能力特点,进行灵活处理。而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抓稳、抓牢小学教育专业的特殊要求。这是达到音乐类课程,或是其他各个学科门类课程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必由之路。

被举报文档标题:音乐素养教学组织的特色探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jxzzlw/61404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