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继续教育的发展研究四篇范文

继续教育的发展研究四篇范文

时间:2022-02-12 03:59:09

继续教育的发展研究四篇

(一)

一、高校继续教育与高新技术企业协同发展的意义

(一)协同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

推动高校继续教育与高新技术企业协同发展,其核心目的就是通过内涵发展方式,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协同发展不仅仅是关注技术领域协同发展,还要注重组织制度创新尤其是要解决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学科研和国家经济建设脱节、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脱节等问题,破解制约高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提高办学质量提供制度保证。同时也为创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新的探索路径,通过高校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协作和大联合,集中优势资源,形成协同发展的平台和机制,共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重大创新成果,在实践中摸索符合中国国情和高校实际的发展路径。由此必将推进我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

(二)协同发展是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现实需求

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是协同创新的重要环节和主体力量。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在重大转型期,实现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就是提升各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目前行业技术创新还存在分散、封闭等问题,尚未建立起大协同的机制体制,企业之间由于利益竞争,技术壁垒严重,几乎没有研发合作;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的合作也是独立分散进行。这种分散、封闭的局面,使得行业在重大关键技术上难以突破。高校和企业的协同发展,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企业有望通过机制体制上的突破,形成行业大协同的新局面。

二、高校继续教育与高新技术企业协同发展的途径

(一)人才协同培养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要素,企业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归根到底都依赖于人才。目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主要问题就在于创新人才缺乏。因此,人才培养是高校继续教育与高新技术企业协同发展的首要课题。可以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它是一种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合作办学形式。但在校企协同模式中,我们要更加注重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和高校的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一方面,企业根据自身需要招收员工并制定培训计划,提出员工的发展目标,企业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员工在知识素养方面缺少的是什么,需要学什么以及怎样学习;另一方面,学校也应根据专业发展的状况,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进行优化,在满足企业需要的基础上,尽可能借助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将行业发展的最新前沿知识和课程来充实到培训内容当中。企业可以派员工来高校学习,高校也可以派老师到企业“送教上门”。通过人才协同培养,实现强强联合,在人员聘任、科研组织、人才培养上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与素质优化机制,实现高校、院所、企业共同培养拔尖人才的良性循环以及人才与技术的双重转移,这种协同培养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可以为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同样,高校通过校企协同机制,将进一步深入了解企业与社会的人才需求,端正办学指导思想,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办学质量。

(二)技术协同开发

行业的重大发展依赖于重大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不断突破,行业的核心共性技术创新涉及的研发环节多,资金投入大,技术风险高,需要整个创新链条中发挥政、产、学、研、用的各自优势。目前,我国在行业核心共性技术上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高校和行业科研院所是行业共性技术研发的主要力量,但行业院所改制为企业后,面临自身经济效益的压力,公益性共性技术研究不断弱化,而新的机制又没有建立起来。针对这种局面,高校,特别是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校应发挥其积极作用,成为核心共性技术的自主创新的主导者。通过组建高校、院所、骨干企业联合的协同创新联合体,整合技术领域相关的各种资源,把高校原始创新与行业技术创新有机结合结合起来,这种联合体有利于建立我国的行业核心共性技术自主创新体系,推动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优化新工艺,实现新的技术跨越。

(三)信息协同分享

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与技术开发的协同合作,离不开信息采集获取与利用的协同,高校与高新技术企业在获取科学技术进步的前沿进展等方面具有各自的优势,相比较而言,高校由于广泛的学科支撑与人才汇聚,在信息来源、渠道和新颖性等方面更具广泛性与前瞻性优势,而企业则在行业特色等方面具有敏锐性与专业性优势,校企完全可以通过项目或联合体并借助网络手段实现信息资源协同采集、分析和利用,实现双方信息资源无缝对接,这样不仅能够直接促进协同双方事业的发展,而且还能极大丰富全社会信息资源。

(四)管理协同创新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在产品、技术、知识等创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成长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高新技术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管理出效益,管理是生产力已经成为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在内的企业界所普遍认同的观念。校企协同创新有利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它是大学和企业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紧密合作,需要校企双方首先在合作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校企协同作为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着眼于在人才、技术、信息等各领域深度的有效对接与联合,它对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势必要求企业在人财物的管理上作出全新的回应,并通过高校高水准专家教授的指导与帮助,在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等方面与现代管理接轨,从而极大地推进或强化企业管理创新,进而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与此同时,高校也将通过校企全面协同,借鉴企业管理创新行之有效的做法,促进高校继续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完善。

(五)资源协同整合

校企协同对双方资源的整合是多方面的,行业协会的积极参与能实现资源聚集效应。实现资源共享,就是通过研究分析高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与配置。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优势,加强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研究,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提升企业素质,推动行业合作交流,并促进行业自律。鼓励协会发挥专家资源优势,积极为企业提供经济信息、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指导帮助企业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高管理水平;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提高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校企协同对双方资源的整合还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校企协同整合资源共建科技研发平台。高校和企业各自拥有各级各类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平台资源,整合形成面向企业开放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帮助企业特别是研发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把企业的技术难题和战略新兴技术放到共建平台上研发,使高校科学研究有明确的市场和应用目标,同时弥补企业创新能力较弱的不足。

2.校企协同整合产学研合作平台。校企合作以产业科技研究为主要内容、以学科交叉、设施集成为主要手段,注入地方有效行政资源,引导高校释放优势,建设重大产学研合作平台,达到新兴产业进行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研发、孵化、转移与人才培养,实现应用性研发、产业化服务、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培养等功能与目标。

3.校企协同整合创新人才。科技成果要转化人才是根本。科技人才为企业依靠科技加快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把高校继续教育作为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重要途径,改善企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激励高校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做好各类专业化人才的培训,有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褚建军何桥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二)

一、高校继续教育现有合作办学模式评价

对现有高校合作办学模式进行评析是未来制定发展规划的前提,也是工作创新和完善的方向,具体分析如下。

(一)校企(行业)合作

校企合作的优势体现在理论与实践优势互补、分享办学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高校与企业及员工终达三赢。其存在的问题是企业与高校在教育目标、管理模式、教育策略、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习对象等方面还存在差异。但企业与高校在继续教育发展趋势上是一致的,重点应放在科学构建两者之间的新型关系。

(二)校地(区域)合作

校地合作办学方式(成教、网络、培训、网成)与区域特点紧密结合,灵活弹性学习时间更具可行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的多元性极大满足民众的特殊需求。同时,问题也是存在的。学员的地域性及行业的特殊性对专业师资力量和培训内容的针对性要求之间存在供求失衡现象;学员的分散对管理和评估提出更高的要求,问题正逐步彰显。未来高校与区域合作会越来越多,规模逐步放大,管理及评估呈信息化趋势,与学习型社会相辅相成将成为主要目标。

(三)校校(职院)合作

学历教育途径的开拓与发展,使得高职高专、普通高校、网络及成人教育的学生都可以通过校校合作拿到第二学位,也为愿出国留学的同学打开方便之门。然而,自学考试与其它高校课程学分认定的单向性,同类或同地区高校课程学分互认仍存在壁垒,国内与国外高校合作的规模及质量亟待解决。校校合作的发展趋势可能体现在:自学考试开放幅度进一步放大,与部分高校实现学分互认;同类或同区域高校大力合作;积极开展和探索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及规律。

(四)校培(机构)合作

校培合作充分实现了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的有机融合,如“双证班”的开设就使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与高校网络教育毕业证实现有机融合,达到一份投资双份收益的效果。但同时高校与培训机构在课程设置内容、课时量、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估等方面都存在理念差别,这势必造成运作过程中许多问题的产生。因此,在遵守学历教育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高校应尽可能根据需要进行适时调整,与培训机构达成协议后,双方必须严格按规定执行,规范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二、高校继续教育合作办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规范现有合作办学模式,加大合作办学开放性

以上四种合作办学模式是高校继续教育在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不断实践探索的成果,但基本都处于合作办学的初级阶段,问题依然存在、困难在所难免,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合作的规范化。譬如针对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应区别化对待课程体系设置、培养计划、每门课的课时量及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的比例、教材、考试方式、评估方式、利益分成等。规范化是长期合作的保障,在长期合作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加强规范化合作,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继续教育的发展。对于合作办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开放性的广度就目前来看虽然基本覆盖了社会各个领域,但社会各领域的参与度还不是很高,国民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空间仍然很大;同时,随着继续教育的国际交流日益加强,国际合作办学日益扩大,高校继续教育也应积极寻求对外的合作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和良好的教育项目,促使我国高校的继续教育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开放性的深度主要体现在:第一,高校继续教育现在运作的四个教育平台,每一个平台尽可能放开自己的门户,与其它平台之间形成双向良性互动;第二,高校继续教育平台应积极与其它院校加强合作,如与职业技术院校、培训学校、企业(行业)、政府(事业)单位等加强合作、构建一个适合终身教育体系的教育平台,同时整合社会各种教育资源,利用远程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开放共享。

(二)巩固学历教育合作成果,加强非学历教育的合作力度

高校继续教育的核心业务就是学历教育,这得益于高校培养人才的指标及学历授予都在国家承认的体制之内,使得高校成为唯一的学历教育主体。随着全国自学考试的推开,这一学历教育的辅助形式再次被高校通过各种方式拉入高校学历教育的序列,如开办“公开学院”“自学考试助学班”等。高校在学历教育方面的先天优势使得社会不同的教育机构或企事业单位与其进行大量合作,当然高校在不断开拓教育市场的同时,也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但这个过程高校往往是被动合作的,主动挖掘教育市场的动力和能力都有待加强,这决定于学历教育的供需关系。因此,巩固学历教育合作的成果,加大非学历教育的合作力度就成为时势的需要。现有高校自己举办或与其它教育机构合作进行的各种非学历培训,占高校继续教育的比例非常小,主要原因是高校培训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不够强。来高校参加培训的党政干部、农村带头人、企业骨干或企业员工,他们需要的更多的是操作层面的知识或技能,而高校的优势在理论,所以实践与理论之间的鸿沟使得高校的非学历培训在社会培训市场中所占份额非常小。高校要想做大继续教育,就必须加大非学历教育的合作力度,及时培养一批“双师型”师资力量、调整课程体系和培养计划,努力开拓非学历教育市场,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软硬件条件,壮大继续教育的发展。

(三)保持生源数量稳中求增,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近几年,继续教育的生源非常丰富,学生人数出现急剧增长,尤其是网络教育的开展,大大降低了入学的门槛,很多想学习的社会人士都有进入教育体系的通道,使得继续教育规模取得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需要注意的是,高校继续教育的师资力量和管理队伍及管理水平并没有同步实现跨越式发展,结果量与质之间的矛盾立现,学生及社会对此问题也颇有微词,如何协调?首先,适当控制学生数量,做到稳中求增。在高校现有继续教育所能承受的范围内适当控制学生数量,是理性的选择,也是对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在各种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可适度提高招生比例。其次,努力提高学生教育质量。质量仍是教育之本,现代教育一定要汲取原“党校”学历教育的经验,不能图一时之快,得一时之利,而自断后路。学生及社会对某种教育的认可度和口碑是衡量其未来发展的标尺,因此,提高学生教育质量应是现实的首要任务。

(四)完善教学及管理信息化建设,做好监控和评估工作

伴随学生数量急剧膨胀及分布区域的扩大,提高教学及管理信息化水平是大家的共识。首先在教学方式上,高校应加大在信息技术上的投资,加强与教育信息科技公司的合作,开发更多适合随时随地学习的多媒体课件,变原有以课堂授课为主要学习方式为现代通过网络自学方式为主;同时,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管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变教师直接监督为网络监督;学生的考试方式从原有的纸质考试为现代电脑平台考试等。因此,打破信息化建设的瓶颈是完善和提高教学及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时常监控和阶段性评估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监控重在过程,评估重在结果,二者缺一不可。对新旧模式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并反馈和调整,对整个继续教育事业的跨越性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推进;对实践结果进行阶段性评估,为下一步制定更加完善的运作机制和制度做好铺垫,更为继续教育的发展踏实每一个脚印。

作者:胡侠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三)

一、管理体制的转型

我国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办学管理体制不合理问题,在学校层面突出表现在办学机构多元设置,一校内部有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等机构,且机构职能划分不清,面向同一群体办学,函授教育、夜大学(业余)教育、网络教育、非学历教育培训等多种类型继续教育多头管理,造成资源无法共享、管理力量分散,存在“内争资源、外争市场”的弊端,产生了相当大的内耗,影响了学校继续教育的整体实力。面对由学历继续教育为本转向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后所面临的激烈市场竞争,这种多头管理的格局难以适应继续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普通高校必须通过整合校内继续教育资源,实现继续教育办学的归口管理,要成立学校层面的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校继续教育工作,但不行使继续教育办学职能。在其之下设立专门负责继续教育办学的机构,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可分别设立办学机构,也可以统一到一个办学实体中;举办继续教育的学校专业院系,也要设立相应的继续教育管理部门,接受学校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的统筹领导,协调与学校专门继续教育办学机构的关系,各机构在学校层面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下开展继续教育。我国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办学管理体制不合理问题,在办学机构层面突出表现为层级制的组织结构越来越难以对继续教育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部门和个人分工的强化限制了整体效益的取得,而且,运行成本也不断提高,等等。在新的发展转型阶段,相对于办学定位、精品课程、品牌项目、优质师资等来说,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之间的主要竞争方向更集中在如何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上。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除提高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水平外,还要构建合理的组织架构。办学机构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环境、发展战略、办学规模与特点、职工队伍状况等来确定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组织架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高校继续教育要对市场变化做出及时响应并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这就要求建立扁平横向的组织架构,尤其是在非学历继续教育部门。与科层制组织的高度集权体制相比,扁平化的结构实现了分权,管理层级的简化和管理幅度的增大,可使决策层和执行层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快捷,能够大大提高办学机构对社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另一方面,扁平化组织模式赋予了工作人员更大的权利,给予了他们更大的发展和创造空间,能够充分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增强组织活力和创造力。

二、发展定位的转型

截至目前,我国各地已逐步形成由于不同地理位置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和经济技术因素等发展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富有活力的细胞。继续教育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办学要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坚持区域型、特色型的办学和人才培养定位,这既是面对市场竞争谋求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继续教育实现以专业设置对接地方产业发展、以项目开发对接企业发展需求、以课程设置对接岗位技能标准的内在要求。高校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要突出地域针对性,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项目设计等方面要面向所在地域发展,面向地方产业需求。单纯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出发点是办学机构的专业结构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即专业设置必须针对不断发展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变革。高校要深入了解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及未来发展方向,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及人才需求状况确定专业的结构与规模、项目的开发与设计,只有根据当地经济社会特点、产业发展需求进行设计和改革,才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用性。

三、运营模式的转型

普通高校由主要开展学历继续教育,转向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更加显著的竞争压力。在学历继续教育市场中相对垄断的竞争优势将不复存在,学历继续教育的相对稳定性将彻底打破,而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要面对来自社会教育培训机构、行业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等的激烈竞争,而高校在体制机制、运行模式等方面的劣势较为明显。教育既具有公益属性,也具有产业属性,继续教育的产业属性体现得更为明显,在招生、办学经费等方面都已在“准市场化”运作。从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产业属性的内在规定性来看,高校继续教育的办学一定要由事业型办学转向市场化办学,建立继续教育内在的投入、产出和效益机制,采取公司化的运营战略,以促进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在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找到与市场恰当契合点的同时,还要改革自身的运营模式,贯彻公司化的运营战略,在保持教育基本属性的前提下,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竞争意识、管理意识、投资和风险意识,按照公司的运作模式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和高效的运作机制。

(1)在管理导向上突出市场性,研究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从市场需求出发进行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人才培养计划制订等,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在管理思路上突出经营性,更加重视办学的整体效益,在保证办学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注重对办学资本的经营;

(3)在管理策略上注重打造品牌,品牌绝不仅仅是高校提供的继续教育内容,也包括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高校在研究市场需求提供针对性教育内容的同时,也要在管理取向上突出服务性,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树立学习者至上的意识,根据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因材施教,把教学重心和管理重心转移到学习者身上;

(4)在管理手段上突出竞争性,要形成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通过能上能下、有进有出的管理机制,把能力最强的人选聘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建立专家型的管理队伍。

四、办学类型的转型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有函授教育、夜大学(业余)教育、开放教育、网络教育、成人脱产班、高等教学自学考试等多种类型,2008年停办成人脱产班之后,普通高校开展的学历继续教育主要包括函授教育、夜大学(业余)教育、网络教育和高等教学自学考试等。多种类型的学历继续教育可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多元化学习需求,问题在于各种类型的学历继续教育存在着政策不统一、标准不相同、证书不一致的问题,彼此之间缺乏互通,资源利用率低。另外,所有普通高校的全部专业一刀切地停办成人脱产班,对一些诸如医学、艺术类的专业人才培养产生了一定影响,仅通过业余学习难以很好地掌握一些特殊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办学类型的转型主要是推进多种类型的整合。目前,全国共有68所普通高校开展网络教育试点,北京大学通过停办函授教育推进继续教育类型的转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采取退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方式实现继续教育类型的转型。对于试点普通高校来说,推进网络教育和函授教育的整合,是实现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类型转型的重要途径。网络教育和函授教育的整合主要包括办学网络的整合和教学组织运行的整合。办学网络的整合包括:

(1)统筹布局,新建学习中心和函授站的建设,注重地域分布的规划和功能的互补;

(2)在原有函授站基础上,通过升级改造建设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大力提升函授站的硬件配备,建设卫星演播教室、网络学习教室,并加强对函授站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改变观念、提升技能,使其尽快掌握新的支持服务技术和模式。教学组织运行的整合,实现函授学生和网络学生除入学通道和毕业两方面的区别外,在质量标准、培养计划、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支持服务、考核标准和技术保障等七个方面教学过程的完全统一,两类学生都通过远程教学系统学习并获得支持服务,共享包括纸介教材、教学课件和网络课程等在内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共同参与学校组织的在线形成性评价与课程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课程学习评价,等等。非试点普通高校要切实加强函授教育、夜大学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传统成人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建设,积极搭建数字化教学平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继续教育。另外,根据部分行业和特殊专业的实际需求,部分普通高校要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积极申办成人脱产班,并严格实行申报、审批、备案、检查和评估制度。

五、教学模式的转型

当“慕课”的狂飙席卷全球之际,整个高等教育领域在互联网的语境中面临自我重塑,我国继续教育的改革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了信息化的大潮,而信息化程度不高却是我国继续教育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当全球的学习者通过Edx、Coursera或Udacity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并与国外的老师和同学无障碍互动交流时,我们的继续教育却还在沿用传统的自学加课堂面授的学习方式。这带给我们的震动,绝不仅仅是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而是教学的革命和新的教学模式的创建。推进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教学模式转型,从高校的角度来说要推进三方面的改革:

(1)积极搭建数字化教学平台。这是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的硬件条件之一。

(2)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绝不是传统纸介教材的翻版,更不是传统课堂的搬家,而是基于网络环境对课程内容、知识媒介和教学活动的重新设计。

(3)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包括远程教学和面授教学的结合、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结合以及在线形成性评价和课程终结性考核的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成人学习者的工学矛盾,满足其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得学习活动更加个性化、情境化、多样化。

作者:林世员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四)

一、大学的服务职能具体化、时效性的趋势深化高校继续教育

1.大学教学和直接服务社会之间的职能界限日渐被打破。尽管以往大学教学的终极目的也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但与直接提供建议、咨询等智力支持或功能性介入相比,大学教学职能的服务性较为间接。作为大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现代学科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有着自己独立的诉求和内在的逻辑。从专业者行会演化而来的学科,需要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学科规训来再生产本专业的从业者或研究者,学科的延续和发展是教学活动所要考虑的第一要务。因此大学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和社会的用人需求之间也几乎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矛盾。

起初,高校的学历证书都带有某一专业(如神学、法学和医学等)的执业资格证书的功能,学生接受系统完整的训练,便具备了成为这一专业从业者的资质。而如今,社会对高校的教学和培训输出的要求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非全日制、非学历性、短时的、问题导向而非专业导向的教学需求日益增加,由于大学具有一般咨询公司和社会培训机构无法比拟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能力,开展多样灵活的服务性教学活动,满足社会对高质量教学服务的需求也就成了一种市场前景光明的合理选择。除了专业化、学历化的人才培养活动之外,灵活、多样、社会需求适应性高的高校继续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一些地方性院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现实构建继续教育服务体系,使自身教学能力的服务功能得以充分的发挥。继续教育最为直接和集中地反映了大学教学目标受众的大众化,走在转变“人才”观和提升教学的服务意识的最前端。高校继续教育,将和应用型研究、教学学术一起成为挑战传统大学职能观,拓展高等教育职能定位的新思路。

高校职能具体化、时效性的转变促使继续教育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必须有所作为。一方面,高校通过继续工程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工程技术人员,消化吸收及再创新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促进最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生产方式的转换,着重解决企业、社会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高校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将更为明确,即培养那些具备创新意识与实际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能够将潜在的科研成果高效、及时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手段,并最终实现生产力的提高。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与地方政府建立长效、稳定的对话机制,双方就人才培养方案、学科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沟通、协调,寻找结合点,促进二者共同进步;通过创建大学生实践、创业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训、实践场地,鼓励大学生创业。这种直接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方式,充分发挥了高校继续教育功能的具体化和时效性。

2.继续教育是高校服务区域的合适突破口。地方性大学在形成办学特色的同时完成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其服务性职能更为明确、更加具体,就此来看,高校继续教育无疑是一个很“接地气”的合适突破口。让继续教育教学成为大学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通过服务性的培训和教学工作,提升大学的办学水平。对一些明确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重要宗旨的地方性大学而言,真正优质的教学,无疑需要与当地的经济生产和社会服务的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走进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了解并尝试解决身边的真实情景中的问题,从而真正实现地方性大学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服务本区域社会发展的职能。如今在部分地方性大学中,继续教育已经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和极强的创收能力。依据资源依赖理论,当继续教育开始扮演起组织内部较为重要的资源赢得者的角色后,整个组织的内部结构功能也势必进行相应的调整,会促进继续教育学院或成人教育学院与其他专业学院之间关系的理顺以及适当的协调机制和合作模式的建立。跳出旧有的大学职能观,从各职能“结合部”入手,以高校继续教育为抓手,可以有力提升地方大学的整体服务能力。优化高校内部组织架构,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不同发展目标、发展重点,进行科学化定位,明确各高校的服务层次、服务目标以及服务群体。也就是说,研究型、教学型高校以及高职院校等都要立足于学校自身的发展特色,利用相应的人缘、地缘、学科、专业优势,积聚相应的品牌效应,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其次,改革高校办学体制。可以尝试构建企业直接参与学生培养的开放式办学模式,通过二者的融合直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除此之外,还可以成立董事会,通过董事单位参与高校相关部门、学院的改革与发展,通过对学院的专业建设、学科调整、培养84目标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加快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

再次,积极进行专业重构与学科调整。高校因应市场、社会需求积极办学,依据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区域社会发展的目标与方向,调整传统学科与现存人才培养模式、层次、类型等结构要素,进行学科综合与交叉。专业规划的过程中要把握科技发展的趋势、区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专业设置的现实性以及学生的就业前景等,通过承担重要课题、参与规划制定、决策咨询等方式,为政府、企业等单位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二、世界范围内新型大学形态的不断涌现拓展高校继续教育

对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欧美各国的创业型大学来说,他们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更加广泛,除了对传统意义大学的功能性定位,他们更多以创业行为参与到区域经济发展中来,通过智力产出、科技成果转换,逐渐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组织的中心。其基本特征是学术的创业化与知识的资本化。以创业型大学为理念的高校继续教育,作为学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应秉承以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终极目标,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开展专业性、技能型的项目培训,进行新技能、新知识的传授,激发专业人员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加快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针对企业、社区、农村以及“村转居”的城乡结合部,积极开展职业技能、职业资格等培训活动,构建高校继续教育科学、开放的发展体系,突出其市场化、专业化、终身化、全民化的发展趋势,真正使自身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虚拟大学是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是一种基于网络的高等教育。它不受时间与地域限制,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由于教育方式灵活、开放性强并且费用低廉,非常适合劳动者终身受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受到各国的重视,其前身可以追溯到“远程高等教育”。从其定义上看,虚拟大学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被称为网络大学或开放大学,该类型大学的产生或是内生于传统高等学校,或是由传统高校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兴办,也有的依托社会力量,按照企业形式运作。虚拟大学通常是拥有属于自己的专业课程并提供学位授予的跨国远程高等教育机构,教学过程的网络性、硬件的虚拟性、教材的多媒体性、管理的遥控性等是其重要特征。虚拟大学将集中统一的教育和“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教育”转变为“学习者自我选择的教育”,同样是构建学习型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虚拟大学要想获得充分、全面的发展,必须对自身继续教育的功能进行充分的定位。在此,可借鉴美国加州虚拟大学的教育服务中介定位,包括学习资源中介、学习支持中介、教师支持中介,保证教育质量,加强课程学分确认,并进行规划协调统一等等。其课程的学习完全通过互联网注册、在线学习并获得证书,教育内容完善、更新及时而且教学和管理的服务意识很强,为成人继续参与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条件和机会,并保证了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对学习目的和动机较为明确,学习时间有限且往往需要自主灵活安排的继续教育学习者而言,虚拟大学无疑是一种上佳的选项。

三、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促动高校继续教育的变革创新

(一)共生性与非一致性并存

大学继续教育依靠培育人才来达到服务社会的作用,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驱动”作用日趋明显,然而在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致性与差异性并存的状况。首先,虽然高校继续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联系更为紧密,但前者仍然主要是通过所培养的人才而间接发挥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为了贴近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实际,更好地实现服务区域发展的目标,高等教育必须形成一个内部结构完整合理,外部又与当地经济保持密切联系的体系。这些都表现出大学继续教育与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对应关系,这种内外一致性是保证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与此同时,继续教育的发展既可以得益于本区域的经济贡献,也可以通过从其他区域获得的经济辐射而有所进步。通过本区域内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和提供的科技资讯服务、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高校学生的消费等方式促进整个区域社会经济、文明开放程度及科技创新水平等不同方面水平的提高,也可以借由临近或相近区域内的大学继续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和其提供的培训服务得以发展。例如,经济高度发达的温州等地,就跳出城市区域乃至省域远赴高等继续教育资源极为丰富的北京寻求合作,北京师范大学就曾承担温州市的一些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但是,由于目标定位问题、教育本身的滞后性,以及高校与当地企业的沟通不畅等原因,都会使得大学继续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的衔接存在不一致的现象。这既是阻碍大学与区域经济进一步合作的瓶颈,同时又是二者共同发展的契机与突破口,可加以充分利用,实现高校服务本地社会经济的诉求。

(二)竞争与合作同在

高等教育同质性与差异性的共同存在决定了区域内外高校继续教育之间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关系。高校继续教育之间由于本身所共有的高等教育属性,使他们在办学规格、教育发展理念、师资、生源、财政状况、管理经验、科技成果、学科专业以及教育信息等诸教育要素的分化与组合过程具共同的规律性与发展的相似性。当然,各高校由于办学历史、所在区域、学校发展环境、办学者的不同使得各高校在生源、学科建设、发展目标等方面独具特色,而区域间的高等教育与外区域的高等教育之间具有不同的条件和办学基础、多元化的发展目标、发展政策以及面临不同难题等,这些现象对高等继续教育来说也同样如此。一方面,地理空间相邻或相近的几个区域之间高校的联系与合作,可以进行优势互补,结成松散又联系密切的区域高等教育联盟。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间发展水平差异性的存在,区域之间实行高等继续教育上的互补是完全可能的。对那些处于同一区域的高校来说,相同的政策环境、一致的发展目标、相似的地域条件以及面临着相同的问题等,使得他们之间的合作基础更为坚实。另一方面,由于生源萎缩、资源紧缺、高校排名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各大学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面对这种合作和竞争并存的情况,各区域内高校应根据不同的优劣势,设立不同的继续教育学科和项目,构建不同的教育教学目标。定位于科研与教学的高校就可以着力学历继续教育、在职研究生教育等高水平的继续教育项目;而另一些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地方性高校则可以多开设一些非全日制的教育项目,有针对性地举办一些应用性强的培训。例如,多开展一些非学历继续教育等,以时效性为发展标准,从而使得各高校之间的优势均得到充分发挥,区域之间高等教育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三)普适性与品牌特色共生

21世纪初的中国高等教育必然向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两个方向发展,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系统内也存在两个子体系,即以研究高深学问为标志的精英高等教育体系和以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为标志的大众高等教育体系。无论从概念还是操作层面看,前者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培养探索高深学问的人才,或开展科学研究;后者则是根据社会需要和企业要求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和素质培养,主要在地区水平上运作,从这个层面看,大众化高等教育与我们所关心的区域高等教育的联系更为紧密。高等继续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各类高校都应各定其位,无论是让精英高等教育机构完全放弃精英色彩服务大众化教育目标,或是强求大众化教育机构来培养精英人才,都无益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这种大环境下,大学继续教育如何依托大学本身优势,根据所在区域的经济模式,打造出专属的继续教育品牌特色就十分必要。无论教学型大学、科研型大学或是实用型大学都概莫能外。因为,研究型大学更多地着眼于国家整体利益,需要时刻追踪学术前沿,立足于解决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带有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其继续教育也应着眼于培养专家型和领袖型的精英人才;相比较而言,教学型和地方服务型大学则更多得以服务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旨归,重点解决该地区经济发展中科技开发以及转化的问题,以培养复合型、实用型人才为主,其学术性和职业性联系程度更为密切,也就是说,其继续教育有着明确的实用性指向,更加倾向于个人职业性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更加注重与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各具特色的高校的继续教育维持这种传承与创新,才能真正在迎合社会需求的同时发展壮大自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化教育之间没有过渡地带,或者说研究型大学就不能从事大众化的继续教育工作,发挥其教学-服务职能。有些院校既研究高深学问,又传授实用技能以教学服务社会,且在两个方面都做出不俗的成绩。正如以“威斯康星理念”闻名世界的威斯康星大学既高效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又以高深学问的研究吸引全球学子求学,教育学、农学、工学中的多个专业的研究生教育都在全美名列前茅,体现了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完美结合。威斯康星大学的教学性服务是践行“州的边界就是大学的边界”的威斯康星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口号是“打破传统的年龄、距离和时间带来的局限”,向州域内的所有人敞开高等教育的大门。依托全美一流的教育学院开展的中小学教师培训,面向高中生的高等教育求学指导等继续教育项目广受好评。威斯康星是农牧业大州,威斯康星大学也有可亲身参与的方式,让人们体验高端的应用生物技术。由此可见,学术性教学和服务性教学仍有共存共荣的空间。只要定位清晰明确,各类学校都可以形成适应自身和所在区域的具体需求且特色鲜明的继续教育品牌。

作者:卢美芬孙立新单位:宁波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继续教育的发展研究四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jxjylw/63842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