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计算机教学探析(8篇)范文

高校计算机教学探析(8篇)范文

时间:2022-12-01 02:19:00

高校计算机教学探析(8篇)

第一篇:翻转课堂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高校计算机课程建设及教学越来越重要,高校计算机教学直接关系到广大高校生计算机使用水平及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在实际的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校计算机模式,翻转课堂在实际的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起到重大的教学推动作用。本文旨在研究翻转课堂教学优势及实际应用,希望可以为高校在翻转课堂教学方面提供可行性思路。

关键词:

翻转课堂;高校;计算机教学;运用研究

一、引言

近几年来,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早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必需品,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掌握计算机技术,早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学生及高校教学需要注意的重大问题。在实际的教学应用过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翻转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师生互动性,可以帮助广大困难学生实现计算机的个性化学习。因此,新时期新背景下,加强翻转课堂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注意事项及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为广大的师生在翻转课堂教学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计算机翻转课堂教学优势

第一,增强课堂互动性。翻转课堂教学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在实际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教学,可以更加便捷地处理学生疑问,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明显增加,课堂变成了谈论的地方,学习生机和活力明显增强。[1]第二,帮助学困生。学困生是计算机教学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远远多于其他学生。通过翻转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视频可以随时进行暂停回放,使得每一个疑问教学环节可以无限制进行循环播放,通过这样重复性教育,可以最短时间最大限度提高学生成绩。[2]第三,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以及特长,而且不同学生,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是不一样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无法实现学生的分层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和补充,使得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实现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的最大化自由。

三、翻转课堂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师生角色转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便是在于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成为实际学习的主动把控者和操作者,在实际的计算机教育过程中,成了计算机学习中主导者。而教师则正好相反,则是由由主导者和操作者转变成辅助与推动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众所周知,计算机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在实际的计算机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地利用网路推动计算机课程建设,帮助辅助学生完成计算机学习资源的整理和管理。第二,学习资源整合。在实际的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是极为关键的环节,也是高校计算机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高校计算机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常规性的学习资源整合外,学校还需要制作出翻转课堂教学所用自主开发及设计课程内容,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另外,制作教学视频也是高校计算机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制作教学视频的形式,可以对于课件进行及时汇总及浓缩,更加贴近学生多样化学习需要,大大地缩短学习时间。除此之外,除了视频教学课件外,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以任务为带动点,促进学生积极学习,从而明确学生学习重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三,紧抓教学环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类似,高校计算机翻转课堂教学也是更为看重课前教学及课中教学,借助互联网技术,对于学习资源进行整合。

四、高校计算机翻转课堂教学环节

第一,课前自学。课前自学部分是翻转课堂的重点,要求学生在课前利用学习资源进行自学,通过教师收集或录制的视频获取知识。自学部分包括课前导读、内容实践,由导读告诉学生要“学什么”,展现该板块的学习要求,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且围绕知识点设置相应实践任务,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完成疑难问题的汇总。第二,课中学习。课中实际计算机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情景教学、互助教学、会话教学及其他形式教学,进行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组织学生进行面对面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更好的实现知识点学习的系统化与便捷化,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明显提升。第三,课后巩固。课后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对于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同时课后对于学生进行及时指导,对课堂中存在的忧虑,课后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测试,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的巩固学生的薄弱环节,从而更好的推进计算机翻转课堂继续教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时代要求下高校计算机教学的重大要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很好的改革,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思路,使得教学变得更加多样化。因此,作为高校计算机教学部门,应该重视计算机翻转课堂教学,不断探索、创新总结经验,从而全面提高高校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红云,肖文雅,姚红星.翻转课堂在高校计算机公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多媒体设计》课程教学为例[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04):359-362.

[2]刘桂花,陈智敏.翻转课堂在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20):174-176.

作者:郑巍 单位:锦州市卫生学校

第二篇: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多媒体网络的运用

摘要:

由于我国现在发展为信息化时代,而相关的教育部门也同时被信息化的色彩所感染,而经过信息化的教学不断的推进更新中,多媒体网络的普遍则为教育界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与优势,同时也为计算机教学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辅助效果。本文在这里讲述了以多媒体网络的角度出发,如何为学生们搭建更加良好的学习平台,以及运用的方案等提出了多媒体网络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高校计算机;更新教学

目前,随着我国网络多媒体技术不断的发展与更新,以该技术所带动的教学模式也不断的在变化和创新中。它不但令课堂所教学的内容更加的生动与全面,还可以令原本抽象且难以理解的中心思想,更加的详细与更加的具体从而方便学生们在课堂的全面学习理解。在伴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多方面应用,使得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与更新。

1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实际作用

1.1多媒体的介绍

多媒体是超媒体系统中的一个子集,而超媒体系统是使用超链接构成的全球信息系统,全球信息系统是因特网上使用TCP/IP协议和UDP/IP协议的应用系统。二维的多媒体网页使用HTML、XML等语言编写,三维的多媒体网页使用VRML等语言编写。许多多媒体作品使用光盘发行,以后将更多地使用网络发行。由于多媒体系统需要将不同的媒体数据表示成统一的结构码,然后对其进行变换、重组和分析处理,以进行进一步的存储、传送、输出和交互控制。所以,多媒体的传统关键技术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类中:数据压缩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大容量的光盘存储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因为这些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多媒体技术才得以迅速的发展,而成为像今天这样具有强大的处理声音、文字、图像等媒体信息的能力的高科技技术。

1.2多媒体网络技术

多媒体网络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合理的去综合处理文本、图形、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媒体因素信息。并且通过计算机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使这些包含各种因素的信息能够建立起一定逻辑思维的连接,以表现更加全面复杂的信息。而该技术和方法就是多媒体技术。而多媒体技术综合了应有的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信息等多种技术。具有一定的综合、互交等性质特点,主要包括本、图形、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媒体因素信息技术。而利用多媒体软件在课堂中的运用就是将该课堂所教学的信息有多媒体软件,通过教师对于计算机的实时操作从而在荧幕上完成的各种教学理念与内容。以此来达到优化教学的过程与目标。

1.3多媒体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

对于高校的各位同学来说,计算机课堂对于同学们的要求没有任何规定,而且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没有作业与任何压力。但是由于高校对于该课程的松懈,从而没有注意到,各个学生之间的计算机水平因为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以及经济教育等多方面因素所影响导致了很大的差异。从某种角度上来看,经济与教育的高低是存在一定的关联的,所以对于不同地区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上来讲,由于各大高校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没有对此问题太过重视,更没有做好相对的改革策略。所以导致计算机水平较差的学生无法跟上课程的步伐,而计算机水平较好的学生因为有一定的基础相对觉得课堂太过简单枯燥。但现在则有所不同由于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科技也不断的发展更新,多媒体网络逐渐的兴起,并且成功的被应用到各科的教学过程当中。由于多媒体网络为计算机教学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从而通过多媒体与计算机的结合也在教学过程中解决了很多问题。例如本文所说的学生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一问题,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使同学们在课堂上能够轻松的去接受该课堂的所学内容。教师可以从不同学生们的计算机水平为基础,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来针对部分学生们的计算机水平制作具有教学使用的计算机课件从而为不同计算机水平的学生群体构建出一个共同学习计算机的网络平台。同学们通过资源共享、学习知识以及方法,从而达到不同计算机水平的同学们能够有一个共同学习进步的发展平台。

2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优点

2.1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料

多媒体网络技术其优势在于能够完好的解决,各大高校计算机专业课堂中所教学的课程无法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所保持一致等问题。因为网络传播信息的速度很快而且根本不受时间与空间等因素的限制,所以该技术能够可以更好的实时接收来自各方的最新信息并且能够将这些信息作为课程的辅助教材。用其长处来解决目前计算机课程无法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无法保持一致这等问题。在伴随着我国各大高校计算机专业的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的技术交流与深入的探讨,通过利用网络的优势为计算机专业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合理的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们以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

2.2优化教学质量

由于计算机课堂所教学的内容基本都是相对的抽象而且令同学们感到没有兴趣的。而且许多的理论课程有非常的难以理解。而网络多媒体技术只要通过合理的运用在课堂上不但能够将难也理解的理论课程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综合性质的表达让原本难以理解并且相对抽象的问题变得生动简单起来,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让同学们对于该课堂所接受的知识不仅仅对于文字面的记忆,更多的是通过对于该课程的全方位的理解,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各大高校可以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平台的建设来为学生们构建灵活轻松的学习环境,让教师们加以引导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思维创新等学习习惯。这样会不断的优化该专业的教学质量。

2.3利用多媒体所创建的虚拟课堂

由于上面我们提到过在计算机教学中,使学生们学会独立思考。由于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成果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其引入到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这样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为同学们创建一个虚拟的教学课堂,一同学们为主体。在通常的授课状态下,整堂课程都是教师们以自身为中心主导着同学们的思路。而同学们的自我学习这种主体性就很难体现出来。但在虚拟课堂里,学生在这个虚拟化的网络课堂上可以随意的安排自我学习实践,并且能够进行自主思考。从而激发学生们对于该课门的兴趣,在这种状态下,学生们很顺利的将该课程融会贯通。从而达到有效的授课结果。而教师们不要将学生的成绩作为唯一的评审结果,要从该同学的日常学习状态表现等全方面的融入到成绩评审结果中,在做大的程度上给同学们提供出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与机会。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各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是该计算机学科以后所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的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从而改善教学的质量,为该课堂所学的知识提供了基本的讲解,创新的能力,以及合理运用该课堂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多方面好处。

参考文献:

[1]赵佩佩.谈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2]崔均明.网络资源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1(15).

[3]崔丽艳.多媒体网络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源技术应用,2013.

[4]陈静,付松林.浅谈多媒体网络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2(28).

[5]李芳芳.多媒体网络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2(9):166-168.

作者:蒋鹏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三篇:高校计算机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摘要:

如今计算机技术已经是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必备的技能之一,各大高校纷纷推出计算机课程,希望学生在校期间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实践。本文简要分析项目教学法定义及特点,论述该教学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过程及注意事项,希望为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项目教学法

1前言

在我国,计算机技术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若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并将其运用于实践,那么人们可通过多种形式快捷地获取所需信息,足不出户就可完成许多工作,由此可见,计算机技术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加,计算机课程进入高校课堂,项目教学法也随之进入计算机课堂,多年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2项目教学法概述

2.1项目教学法的定义

作为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项目教学法在形式上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和老师为完成某一具体教学项目而相互配合,其中学生仍起主要作用,老师起辅导作用。该种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融合起来,让学生在完成教学项目的过程中自我思考,找出问题所在,最终找出解决方法,既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也提高学生创造力及自我思考能力。

2.2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相比,有明显的四个特点,第一,项目教学法取得的教学效果最好,而且培训周期不长;第二,项目教学法针对某一特定项目进行,然而其目标具多重性,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可提高学生创造力,也可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第三,项目教学法具可控性,主要是因为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任务,老师在一旁作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效率更高;第四,项目教学法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老师设定具体情境后,学生按照要求以及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老师全程指导。

3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3.1完善知识准备

实践操作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因此,老师设定的项目在正式开始前,老师和学生都应该有完善的理论知识。老师为学生讲解实践时需用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对重点和难点详细分析,侧重讲解操作技巧,并指出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让学生对项目有所了解,而学生应认真理解老师所讲内容,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避免在实践操作中出现基本错误,同时应对老师分析的操作技巧做笔记,在项目开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3.2确定项目小组

在确定项目之后,老师应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分组依据是学生成绩和综合能力,确保每个小组的平均能力相差无几,每个小组内的成员各有所长,一般而言,每个小组有三至五个成员,且每位成员都发挥相应作用,共同协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每个小组内均应有小组长,在操作时起领导作用,保证小组成员之间及时沟通,并对相关研究工作和人员进行有效管理,保证整个操作过程有序进行。与此同时,老师应与各个小组建立平等的关系,且师生之间应相互配合,经常交流,营造出学习兴趣浓厚且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3.3创设具体情境

老师根据特定项目创设相应情境,并为学生讲解项目研究环境,让学生熟悉项目,以便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发散思维,并有所创新。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是主体,而具体项目是师生共同研究的对象,项目教学法侧重于对项目的设计,因此,老师应结合教学大纲中划定的重难点对项目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在研究项目的过程中对计算机理论基础加以巩固,在实际操作中有所收获。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在创设项目情境时,应将项目难度设置在一定水平,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应知识和计算机技能,项目设计过于简单会使学生丧失对计算机课程的探索欲望,项目设计难度过大可能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降低学生积极性,这也对老师的水平提出一定要求。

3.4确定实施方案

在老师给出具体项目后,学生就可对其进行研究和规划,项目规划这一环节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败,需要学生和老师投入大量精力。而且老师在项目规划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老师对知识体系进行讲解和分析,为学生找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少出错误,另一方面老师对具体操作步骤进行描述和演示,让学生在具体操作时按照正确步骤进行。

3.5小组协作

学习项目教学法注重小组内部的团结和小组之间的协作,一方面可锻炼学生自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锻炼学生沟通和协作能力,加强学生与老师间的交流,把每个学生置于项目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小组协作学习应得到重视,老师应提出明确的研究目标,让每个小组之间相互协作,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同时,小组应依据各成员的特长、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等对其进行角色定位,减少内部矛盾,保证项目顺利进行。例如,小组长应由责任心强、管理能力强的成员担任,而成果展示可由性格开朗、表达能力强的成员担任。小组协作学习重在小组成员间的相互配合,成员之间可相互学习,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取长补短,为完成共同目标而努力。

3.6成果评价

每个小组在完成项目后必须将项目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每个小组指定一位成员进行成果展示,该成员在展示过程中应简要描述整个项目,包括项目的意义、操作过程、遇到的难题以及解决方案等,供其他小组学习和借鉴。最后老师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评价依据是小组实际操作水平、解决问题方案及小组协作能力等,老师应对学生的能力加以肯定,鼓励学生再接再厉。

4项目教学法运用于计算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项目教学法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课堂上对项目进行设计、规划和展示,然而课堂时间有限,整个学期中学生研究的项目很少,所以学校应注重课时的安排。由于项目教学法对学生综合能力有一定要求,而每位学生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不同,所以老师应针对班级和学生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同时,老师在对各小组成果进行评价时,应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奖惩制度,调动学生积极性。

5结语

计算机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而项目教学法在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遇到问题相互协助,积极思考并创新,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既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又有利于提高计算机整体教学水平,并对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其他学科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关博.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8):171~172.

[2]梁涛.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4(31):252~253.

[3]朱贤友.“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6):153.

作者:杨青 单位:黄冈师范学院

第四篇:高校计算机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课程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不断加强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水平,我们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求职奠定基础。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现阶段我国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求职奠定基础。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课程;学生实践能力;教学效果

所谓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信息由单机拓展到计算机网络这一过程的转变,进一步拓宽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对于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积累网络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解决日常生产活动以及学习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1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状

首先,教材教学。以往我国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内容,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源自于教材。然而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教材几年内没有进行修改,内容已经陈旧,难以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尤其在网络时代下,网络涉及的设备和技术不断推陈出新,而教材的写作却相对落后,甚至部分教材中的内容已经被社会所淘汰。这就要求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断的补充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改变以往以教材为中心的落后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适应企业。其次,教学方式单一。众所周知,以往我们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活动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教师的授课照本宣科,忽视了教学活动中必需的互动环节,教师不能及时的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信息,长此以往,学生的努力得不到教师的肯定,教师也难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难以得到提高,甚至还会产生厌学心理。最后,理论与实践不相符合。高校中绝大多数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师都是在毕业后就进入到教学岗位进行授课的,因此,教师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在教学活动中难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笔者认为,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如果在教学活动中精心安排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与我们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初衷相违背。合理的安排实践课程,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绝对不能忽视或不重视实践。

2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水平,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笔者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认为,想要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水平,就不能简简单单地将计算机网络课程看成一门入门的专业基础课程,而是应当将计算机网络课程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第二部分为课程实践学习。这两个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第一阶段,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并采用多种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清楚地意识到什么是网络,网络的基本结构是什么。第二阶段教师应当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网络理论知识,来解决网络工程问题,如何实现网络的长期维护和管理。具体来说,不同阶段应当掌握不同的基本技能。第一阶段:众所周知,想要激发学生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应当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种为由内在引起的学习动机,第二种为由外在客观条件引起的外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相比,内部动机更强烈、更持久。因此教师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活动中,应当逐步地使学生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并在教学活动中,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欲。除此之外,在认知学习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学生的学习心理倾向,这是我们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在教学活动中,应当采取以下措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首先减少过难和过深的陈旧性知识。教师讲解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不能使学生感觉到计算机网络知识是一门高深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因此,我们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在内容安排上不要过于求深求难,应当做到因材施教。例如针对那些刚刚接触网络的学生,可以向他们讲授一些容易理解的基本概念,并将这些概念与具体的案例结合在一起,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其次是一些理论知识与具体应用的有机结合,一个个抽象的概念并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而如果将这些概念与具体的工作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就会使学生意识到我们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并不是抽象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尽可能的将讲解的内容与具体实践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深入理解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接触到具体的应用环节。要善于使用网络工具,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在进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教学活动中,我们对于协议工作的原理讲解往往比较抽象,导致学生难以理解。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大汗淋漓,学生在台下仍然云里雾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灵活地运用一些网络工具软件帮助教学,例如常规的wendows自带的一些网络命令以及一些网络抓包分析软件等等,使教学变得更加容易,使教学内容中一些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最后,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可以进一步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大学生计算机学习提供一个优质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网络进行互动式学习,可以利用多种网络形式进行学习,互通有无,实现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要加强对网络资源的监督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多媒体网络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资源的良莠不齐也随时出现,所以,高校老师和学生在引入网络资源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对各种网路资源进行辨别,合理对资源进行取舍,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避免对网络过分依赖。对于高校计算机教学而言,网络资源非常重要,但是我们也不应该过分依赖,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有选择性的选取,确保计算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阶段:学生在完成第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网络知识。教师在第二阶段的教学活动中,应当将教学目的设定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亲自验证第一阶段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拓宽加深理论知识内容。笔者认为,想要实现这些目的,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对学生进行实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当中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的实践活动可以有定期到企业调研或者由学校自行提高软硬件条件来实现对学生的培训等等。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市场经济改革,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作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基地,大学必须针对社会的不同需求来进行人才的培养。实现以满足专业技术岗位需求为目的的学生培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帮助学校培养出更多的具有社会竞争力的人才。其次,实现项目驱动和案例讲解实训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所谓项目驱动,主要是指从具体网络工程项目入手,将项目分为若干个部分,并在每一阶段设定具体的任务,将这些任务分配给学生,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完成整个项目的实施活动,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相应操作技能与专业知识,并对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来说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最后,引导学生熟练的掌握网络工程各个技术环节的施工细节,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各项网络技术、相关设备的配置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将网络技术与新媒体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设计相应的微信平台内容和QQ平台内容或是设计相应APP的形式来实现教学。

3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必须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求职奠定基础,当然,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的加强也需要学生的努力。教师应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并不断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陈瑛.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杨建磊.关于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4.

[3]施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

[4]刘洋.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

[5]蔡彬卓.基于Moodle平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模块化教学设计与应用[D].广西师范学院,2015.

[6]周爱国.关于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7]邹宁.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作者:朱景锋 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第五篇: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社会需求对高校毕业生计算机技术和能力的水平也逐渐提高,由最初的会使用简单的office办公软件,到现在的计算机网络开发与服务等,由刚开始的登记统计,到目前的人工智能、互联互通等。因此,高校学生不但要具备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而且也应当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一、引言

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将创新摆在了首位。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激烈的岗位竞争要求高校毕业生不但要有夯实的专业知识背景,同时也要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因此,在高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适应时展的需要,保证教学与就业需求相互吻合,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时代意义

当今社会处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阶段,信息爆炸、知识爆炸,特别是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求要熟练掌握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和能力,还要学会丰富创新,以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不仅是社会发展、时展的需要,也是对计算机人才的更高要求。只有高校计算机教学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让其更好地在社会中成长成才。

三、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第一、教学模式陈旧。虽然在本世纪,高校的计算机教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成长,但是在教学内容上,仍旧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虽然也有创新,但是这些都不是培养具有专业计算机创新人才的初衷。教学过程也是,以教学为主,实际操作以及科研实践方面涉猎的非常少。从目前的教育成果来看,虽然许多学生取得了计算机专业的资格证书,但在实际应用中明显力不从心。[1]第二,课程设计不专业,科学性不强。当前,中国大部分高校在计算机课程设置上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可谓是面宽点不深。基本上是以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以相应的应用软件的学习和利用为提升,缺乏特色。在一些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部分,如软件开发、网页游戏、手游、平台制作等与社会需求相互结合的地方,因课程设置和教师精力等原因,很难进行详细的、系统的讲解,大部分作为课后阅读的资料。[2]第三,教学与实践环节结合不紧密。目前,高校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一般采取课堂讲授和课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但在实践过程中,理论知识仍旧占据着很大的比重,有些学校的计算机硬件配套不完善,加上课时有限,很难让学生一起开展更多的项目实践,学生接触计算机应用的时间和机会就更少,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3]

四、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第一,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最首要的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让授课教师们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灌输理论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发展认知、提升创新的手段。教师要学会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一个富有创新性的教师不仅仅局限于上好一节课,而是会充分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把获取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才智,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将获取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而不单单传授知识。同时,作为教师本身也要树立创新意识,善于独立思考和分析,善于提出质疑。第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激发学生兴趣是最好的方式,兴趣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目前,许多高校在计算机教学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认为改变教学方法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目的的方法是片面的。教学方法的改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不能激发学习的创新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应从学生本身着手。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此时的创造思维才能够较好的发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摒弃传统的师高生低的思想,建立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关系。第三,灵活运用教材,激发创新思维。计算机教学具有灵活性、操作性、综合设计性以及与时俱进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进行课程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要利用不同学生探索和创新思路不同,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提出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一些有启发性的环节,让学生运用知识去探索和创新。第四,搭建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平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应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加计算机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实践,去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意识,探索一条适合学生自己的创新发展之路。在经费投入和校企合作方面,以学生为主导,全面深入了解计算机项目运作,发现项目运行面临的问题,提升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掌握行业发展现状,积累第一手创新调研资料,为其后的创新发展积累宝贵的经验。

五、总结语

总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计算机技能是人才必备的能力,因此高校计算机教学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牵引,以兴趣爱好带动创新意识培养,同时要注重实践的作用,让学生自主去探索、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其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阎立钦.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汪京.浅析学生创新能力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视角,2013(07).

[3]李延峰.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08).

作者:周为 单位:广东东莞市广播电视大学

第六篇: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德育教育探析

摘要:

新课改对学生的人格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计算机教学是高校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给人们带来的潜在危害也随之增加。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也是越来越重视。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需要加强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提高计算机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理念,本文就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

高校;计算机教学;德育渗透

计算机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在高校教学中也不断得到重视,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于思想道德水平的培养重视不足,导致很多大学生虽然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技术操作能力,但是不能够利用这种能力为社会的发展谋福利,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技能干危害人们财产健康的事情,对和谐社会的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低下,为实现自身的利益不惜损害他人的权益。因此,需要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更多的计算机人才为促进社会的发展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计算机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影响德育渗透的因素相对较多,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教师因素的影响,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德育渗透的主要力量,学生在课堂上吸取的大多数知识都来源于教师的传授,教师的德育意识欠缺就会对学生造成影响,导致德育教育的难度增加。其次是学生因素对德育教育的影响,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知识的接受者,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关键所在,但是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对课程教学知识的兴趣较低,就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最后是教育技术对德育教育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很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设备相对落后,没有先进的设备用于课堂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理论授课方式来讲解,计算机教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让学生真正的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也无法提升,对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也会起到一定的制约。

二、加强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主要策略分析

1、加强教师德育水平的提升

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德育教学不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任务,更是学校众多教师的任务,全校的教职工都有育人职责。教师和学生的接触时间最长,对学生的日常状况也比较了解,在德育教育中他们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效把握时机,适当的穿插德育教育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培养自己的德育能力。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在教材中找到与德育教育最佳的契合点,才会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说教价值,才能让德育教育真正的渗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练习中渗透德育教育。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上机操作时,教师应该让他们知道在机房要遵守的文明用机规则,通过科学合理的使用计算机,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计算机的优势和自己文明用机的必要性。

2、加强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培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文化越来越复杂,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学生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实施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学会用网络道德达到自我约束和自律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首先,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引导,以道德准则为依据,增强学生对伪科学的辨别能力,增强他们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使他们严格按照社会道德要求去做,这种道德行为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对他人起到影响,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其次,应该培养学生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合理使用网络信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网络资料的下载和相关信息的搜索知识时,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互联网健康教育,从互联网的优势和缺陷综合分析,让学生清楚的了解网络的不足,从而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3、加强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

近年来,网络诈骗事件不断发生,很多高校学生迷恋网络,对网络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深信不疑,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等使很多学生对互联网流连忘返,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大学生中,有70%的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其中有很多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出现成绩下降,最终导致退学甚至是转学的事件出现。还有一些学生因为沉迷于网络,走上犯罪的道路。有人因为受网络诈骗导致自杀。这些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教师在网络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利用互联网安全事件实例帮助学生认清网络的危害,增强学生的辨识能力,走向正确使用网络的道路。

三、结束语

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高校计算机教学中,首先应该了解计算机教学的特征,在教学中才能够更加生动、形象的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才能使教育的优势得以发挥出来。此外,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加强创新,利用案例教学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将理论教学和实际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到教育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让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注重自己的德育水平的提升。计算机教学中发挥德育教育要注重教师主观能动性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只有学校、教师和学生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够切实改进学生的德育水平,促进学生德育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石振华.高校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2):123-124,128.

[2]牛率仁.如何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J].成才之路,2011,(20):19.

[3]石玉芳.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铜仁学院学报,2010,12(2):119-120,129.

[4刘彦敏,赵丽英.德育教育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1,(10):71.

作者:刘周艳 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第七篇:信息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电子教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正广泛应用于高校计算机教学领域。传统计算机教学方式存在互动性差,知识剖析表达方式不直观等缺点,不易于学生理解与教师教学工作开展。针对问题根源,将信息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学领域进行优化改革,采用网络资源实例、三维教学环境模拟等信息技术通过声光电形式展现出来。通过实验证明采取的方式效果显著,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关键词:

信息技术;计算机教学;三维教学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高校教学方式正有单一的亲受言传向计算机教学方式转变。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证明教学领域授课方式的一次变革[1-2]。但传统的信息化计算机教学存在信息技术应用面小、深度化缺乏、授课效果差、学生与知识互动性差等问题[3-4],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将信息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学领域的应用体系进行深度优化,依托当今大数据环境,将网络资源中有利于教学的实例资源进行收集、调取、运用。解决授课过程中实例局限于书本与教程的弊端,是学生学以致用。运用音频技术,光成象技术以及电子场景模拟技术,将教学实例运用信息技术模拟再现,使学生亲身感受,加深授课知识理解与消化。通过实验证明,改革优化后的信息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学领域表现出众,授课满意率高,只是理解度、扩展度明显增加。具有良好的实践性与有效性。

二、信息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2.1信息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学领域的应用现有问题

我国各高校近年来都纷纷采用信息化技术计算机教学的授课方式。减轻了授课教师的授课强度,进一步提升了授课进度与授课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信息化计算机教学显现出一系列问题如信息技术应用深度、广度不高。各高校普遍只是运用信息化设备进行电子化教学授课,并未深度应用信息技术与设备,导致教学资源浪费。信息技术计算机教学设备运用关联性差,往往教学使用单一设备,严重忽视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应用的整体性,导致授课内容理解程度低,学生与知识互动性差的问题。

2.2优化信息技术计算机教学体系方法

针对上述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对传统信息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学领域的体系优化方法。方法针对普遍存在的表面性电子教学进行深入探索,切实把信息技术应用到高校教学当中。采用大数据平台搭建,将网络空间中真实有效的教学实例资源进行网络采集、调取、应用。保证教学实例的鲜活性,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深度运用成果。针对各高校计算机教学辅助设备整体利用率低的问题,采用信息技术软件开发手段,运用软件程序将不同教学设备统一起来,组成声光电一体化教学体系,为信息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学领域的应用提供强有力的体系设备支持。统一化的授课设备的建立,可为学生创建三维授课实例环境模拟再现,将学生带入实力当中。是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知识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教学手段创造的知识互动环境。提升学生知识理解度,打破知识面局限于书本教程的弊端。将信息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学领域的应用实体化、效果化。

三、实验与结论

针对提出的解决方法进行长达3年,6所高校参加的实践测试。测试中参加人数4853人,涉及专业8类46个系别。实验证明,3年间,采用提出方法进行信息技术计算机教学的教师授课强度减小45%,学生知识掌握度为98%,比传统方法增长20%。知识扩展率为98.4%,比传统方法增长35.6%。测试高校信息技术设备使用率100%,比往年设备使用率增长65%。采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教学改革优化方法后,毕业生就业率99.8%,较往年高20.4%。信息技术计算机教学落实率99.9%上述数据充分证明,针对信息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学领域的应用问题得到了切实解决。提出的解决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高效性与可操作性。方法的提出、实践,使信息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学领域应用得到了进一步深入。

四、结束语

文章指出了近年来我国各高校信息技术计算机教学领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针对问题根源提出了体系优化方法,并就方法应用落实做了详细的论述。通过长达3年时间的实践测试证明,提出的方法在6所高校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测试数据充分证明提出了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高效性。同时,具备信息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学领域的应用落实性强,效果化好的特殊性质。方法的提出,为信息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学领域应用的未来发展开创了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范敏.计算机及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4):178-179.

[2]谢智勇.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计算机课教学设计[J].电子制作,2014(18):75-75.

[3]朱乾雯.信息技术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16(4).

[4]陈作聪,曲明鑫.微课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2):101-103.

作者:杨艳 单位:吕梁学院物理系

第八篇: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虚拟化技术的应用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虚拟化技术在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当中的实际应用,对当前实验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重点讨论虚拟化技术如何应用在计算机的实验教学当中,通过虚拟化技术不但可以减少资金投入以及设置更多计算机课程,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以及质量。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虚拟化技术;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应用研究

目前,由于高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学校规模也逐渐扩大,然而教育经费投资无法满足当前的学生数量,学校实验设备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从而难以保障教学实践活动开展。如何合理应用当前的教学资源以及实现实验教学目标,保障学习的效果,对于学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学校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以及完善。例如,通过利用虚拟化技术以及产品等,从而构建虚拟学习平台,不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减少投资成本。

1、学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首先,学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任务繁重并且庞杂,因此,计算机实验室中的计算机很容易出现各种系统故障,通常来讲,计算机教学是在实验室中完成,而计算机每天都在高负荷状况下进行工作,硬件设备以及软件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其次,计算机软件需要更新或者升级,软件升级之后,硬件部分却没有及时更新,从而导致计算机出现各种问题,此外,由于各个年级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软件不同,软件类型以及型号等升级速度快,计算机为了满足教学要求,就应当不断更新软件,这就导致一台计算机安装多个操作系统,并且需要经常为了教学需要更换系统以及软件,由于计算机硬件更新比较慢,造成高级版本的软件难以在配置很低的电脑上运行,导致计算机卡顿或者蓝屏等问题。再次,实验室的计算机的配置比较低,并且学校方面投资力度不大,对媒体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没有过多投入,出于资金以及机器的考虑,很多关键性的计算机实验难以实现。再次,计算机品牌比较多,比如三星、联想、惠普等,并且同一品牌具有不同型号,计算机在性能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大部分学校是采取分批采购设备的方式,早期置办的设备性能相对而言不如新采购的设备,由于机器的硬件使用时间基本固定,已经老化的设备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以及故障,需要及时进行更换,然而,由于学校资金缺乏,难以一次性将计算机全部换掉,这就导致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中的电脑型号品种繁多,并且性能存在很大差异性。最后,计算机实验室当中不能进行危险性操作,比如,在计算机实验教学当中,某些实验存在一虚拟化技术在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黄鑫定危险性,比如,格式化硬盘、分区硬盘、重装系统等、超频CPU以及克隆软件等。很多网络攻防的实验无法在实验室进行操作,很可能由于某个因素导致学校计算机系统全面瘫痪。因此,教师们大多是通过讲解或者演示讲授这部门内容,学习不能亲自实验,导致学生知识停留在十分浅薄的层面,没有深入实际则难以深刻理解。此外,很多学校为了保护实验室中的计算机,安装了很多保护性的软件,并且在BIOS上设置了密码,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学习有关BIOS方面的实验,在BIOS安装控制软件,软件基本都被系统控制,学生无法安装其他软件。很多学校的计算机设备屏蔽了很多内容,比如控制面板,学生无法学习如何卸载软件等,严重影响学生动手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然而,通过应用虚拟化技术,可以有效改善以上情形,促使学生积极性得到提高,并且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虚拟化技术分析

虚拟化技术起于上世界七十年代,发展至今,受到计算机行业的广泛关注以及高度重视,其中,虚拟机技术是具有高度隔离性的软件系统,可以执行自带程序以及系统等,相当于物理计算机,通过虚拟化技术,可以在机器上面运行多个虚拟机,虚拟机主要包括硬盘、CPU、内存以及网卡的虚拟化,操作系统不可能识别虚拟机和物理机器之间的区别,其他如网络应用程序也无法识别,换句话说,虚拟机没有硬件,只有软件和系统,虚拟机和物理机器一样,并且有物理机器所不具备的优点。当前,由于资源匮乏、机器整合繁琐以及管理成本增加,虚拟化技术也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虚拟化技术,不但节约成本以及能耗,而且方便资源管理以及利用。虚拟化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并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也研发了更为成熟的软件系统。高等学校已经开始使用虚拟化技术用于计算机实验教学。

3、虚拟化技术应用在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3.1教学优势

运用虚拟化技术可以设置具有实践性以及创新性的相关教学课程,比如,可以设置计算机安全课程、并行计算机课程、计算机多个操作系统等课程等,当前这些课程,如果没有虚拟化技术的应用无法实现,然而,通过应用虚拟化技术,可以有效开展上述课程,将现在计算机的硬件资源,通过应用虚拟化的技术,从而监理全面的计算机资源系统,通过在实验教学中应用虚拟技术,可以建立功能全面并且具有与实际计算机同样功能的虚拟机系统。

3.2成本优势

在教学中应用虚拟机技术,不但可以大幅度减轻投资压力,而且可以有效减少课程的能耗,并且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在目前学校资金比较缺乏的情况之下,高校难以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实验教学,由于资金、时间以及资源的不充分,从而,如何提升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十分重要。运用虚拟化的技术,创建可以适应所用应用程序的虚拟PC,不仅可以降低硬件要求,而且有效提升当前的资源利用效率。除了提升教学质量外,还可以更新教学环境。当前,计算机以及服务器耗能比较大,通过虚拟化的技术,促使资源有效整合,并且促使硬件的利用效率提升到百分之八十五,不仅如此,虚拟化技术将多余闲置的服务器等关闭,虽然降低了能耗,但是丝毫不影响系统使用。

3.3管理优势分析

管理优势,运用虚拟化技术,可以促使学校根据学生的要求以及特点建立学校的实验教学系统,并且保障教研工作顺利开展。实验教学不但需要具有良好课程,而且应当完整教学的体系,从而方便对课程以及课堂进行管理。虚拟技术方便便捷,虚拟机的末模板只需要使用复制以及备份的方式。不但可以减少实验环境的规划实践,以及增加搭建的数量,而且实验的环境更为复杂以及教学课程的相关内容更加丰富。

4、虚拟化技术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4.1软件虚拟技术

软件虚拟技术随着教学不断改革,要求学校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并且需要对计算机的软件环境进行必要的更新,从而适应当前的时展需求。当前,在教学中应用虚拟化技术,选择在VWwareThinApp进行应用程序安装以及测试,可以保障在操作系统上,软件之间运行不互相影响,可以对教学软件进行测试、分析以及评价。不但提升计算机运行效率以及速度,而且可以克服传统系统中运行卡顿的问题,在软件制作的过程中,应当做好准备工作,比如实验室软件环境,结合教学需要进行分类。传统的软件安装过程中,程序比较复杂,需要实验软件版本相互吻合,软件虚拟技术不但节省了相关步骤,而且可以独立运行软件并且具有减少资源运行消耗,提升了计算机运行速度。

4.2虚拟机的应用

虚拟机可以支持多个系统同时运行,并且具有两种结构。首先,一对一的虚拟机,其次,是指令映射虚拟机,比如JAVA。通常情况下,传统计算机难以保障系统并发运行,而在虚拟机上,可以运行多个操作系统,计算机的实验教学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维护实验,计算机维护比较繁琐以及细微,并且包括很多个方面,比如,磁盘的分区、系统建立以及文件备份,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这些实验难以实现,然而,通过应用虚拟机技术,不但可以保障多个操作系统运行,而且学生可以随意进行文件备份、磁盘格式化以及分区等操作。而传统的电脑系统无法做到这一点。其次,虚拟机可以在虚拟的系统下进行删除工作并且不影响本机系统,并且保障其他的系统的安全使用以及运行。系统重装的过程中,传统计算机需要重启,而在虚拟机上安装系统不必重启,只要电脑就可以进行操作系统重装,不但安全方便,而且效率很高。最后,可以进行网络实验,网络实验必须要多个设备,而虚拟机有效解决这点,学生可以进行充分实践,例如,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如果实验涉及面比较广,可能导致耗费时间长以及遇到各种难题,无法保证实验顺利完成。然而,通过虚拟机,可以让每个学生管理自己的文件,不受其他人影响。由于实验结果可以被安全保存,这次没有做完不影响下次继续。

4.3桌面虚拟技术

通常来讲,计算机实验室当中的管理需要有效部署以及维护,其中,桌面的虚拟化技术可以将桌面软件虚拟处理,比如,客户端设备、桌面虚拟、服务器虚拟等。在现代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桌面虚拟技术对桌面进行随时的访问,在服务器联结的过程中,桌面虚拟技术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桌面虚拟技术对学生的身份进行认证并且通过远程协议和学生实现交流和沟通,从而不但减少了桌面程序,而且节约了时间。服务器云是桌面虚拟化管理中心,实验数据管理过程当中,可以将桌面系统制作成为单独文件进行存储,从而方便学生将实验数据放至同一服务器当中进行交流。

4.4服务器虚拟技术

服务器虚拟属于资源虚拟性技术,主要两种表现形式,首选,将物理服务器通过相关技术转化成为多台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均为逻辑服务器。其次,将多台物理服务器转变成为一台服务器,这台服务器为逻辑服务器。服务器虚拟的技术通过硬件设备以及应用系统相互分离的方式,促使网络服务以及应用可以集中以及综合。通过应用服务器虚拟技术可以有效克服计算机实验教学当中的很多麻烦,并且可以显著提升服务器的使用效率,从而保障计算机实验的教学当中可以将物理服务量合理收集,不但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改善经费浪费问题,而且可以降低教师部署软件的实践,并且兼容性比较好,方便升级以及维护,从而保障学生的实验条件,促使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得到提高。结语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虚拟化技术在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计算机实验教学活动中,应用虚拟化技术主要体现在虚拟软件技术、虚拟机技术、桌面虚拟技术、服务器虚拟技术等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虚拟化技术,不但可以节约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效率,而且节约成本以及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计算机实验机会以及良好实验条件。

参考文献:

[1]冯克鹏,马小龙,孙向辉.虚拟化技术在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03:92+94.

[2]郭楠.计算机实验教学中虚拟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9:216-217.

[3]冯元,陈永,张春诚.虚拟化技术在高校计算机实验机房建设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7:4789-4791.

[4]李宏儒.虚拟化技术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05:90-92.

[5]杨玲.计算机实验教学中虚拟化技术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5:247-248.

[6]丛勤.虚拟化技术在高校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昌吉学院学报,2014,03:66-69.

[7]彭宇.虚拟化技术在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8:169.

作者:黄鑫 单位:南京审计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校计算机教学探析(8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jsjjxlw/70025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