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管理大学教师的良知保障范文

大学管理大学教师的良知保障范文

时间:2022-03-07 06:33:42

大学管理大学教师的良知保障

摘要:当前国内大学里存在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管理者轻视大学教师及其良知的重要作用,而仰仗管理部门对教师严加管控的作用,这就导致了“大学行政化”等严重问题。事实上任何大学的真正主体都是大学教师,必须依靠大学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办好大学;而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说要靠良知来激励,所以大学教师的良知就从根本上决定着大学的表现和前途。鉴于此,要真正办好大学,大学管理者就应当把大学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大学教师,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大学教师及其良知的重要意义,将自身定位为大学教师的服务者,积极创造条件去保障大学教师的良知,这才是大学管理的真义。

关键词:大学管理;大学教师;良知

在某大学教务管理部门组织的一次院系教学调研活动中,与会教师代表和调研人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的关键词是大学管理、大学教师、良知、教学质量,它集中反映的是当前我国大学究竟应当如何管理才能办好大学的重大问题。对此,大学管理者和教师两方基本观点针锋相对:前者认为办好大学要靠加强管理,而管理的基本内涵就是对教师严加管控,因为他们认为大学教师的良知是靠不住的;后者则认为办好大学的根本在于大学教师发挥良知的作用,管理只能朝这个方向去努力,而不是对大学教师严加管控,那样造成的结果是适得其反。此事反映出来的问题恐怕并非只在个别大学中存在,因而值得深究。本文认为管理者一方的观点根本不能成立,不但逻辑混乱,导向错误,结果也是非常有害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产生并强化了20余年来人们普遍诟病的“大学行政化”问题[1],其实质就是大学内部的“喧宾夺主”:大学管理者替代了大学教师的主体地位,大学管理替代了大学教师发挥良知的作用。此一问题危害极大,党和国家早已明确提出要“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2]。这种做法还对大学教师普遍造成了伤害,致其产生丧失工作的动力、荣誉感、快乐感和成就感,甚至产生生理耗竭、心智枯竭、情绪衰竭、价值枯竭、非人性化、攻击性行为等“心理枯竭”疾病[3]。所以只有教师一方的观点才是真正符合大学性质和规律的,才是大学管理的真义和正道。

一、大学真正的主体是大学教师

尽人皆知,大学的基本人员构成就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但不能说这三个部分都是大学的主体,这就需要考察大学的功能,以之为终极依据。大学功能问题一直存有争议,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大学的功能也无一定之规,且不是一成不变的[4]。不过在大学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某些常见的模式:在古典大学阶段,大学功能单一,即教学或人才培养功能;在近代大学阶段(以1810年柏林大学的成立为起点和标志),大学增加了科学研究功能;在现代大学阶段(以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提出大学社会服务功能思想为起点和标志),大学又被赋予了社会服务功能[5]。有人还认为大学具有文化传承的第四种功能[6]。对于大学的这些功能,有学者认为它们之间也不是并列同等的,其中大学的根本功能是教学和研究,而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等等则是衍生功能,因为大学主要就是通过教学和研究的方式来传承文化与服务社会的[7]。另有学者更进一步,认为大学的核心功能是人才培养,其余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都是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来的[8]。应当说所有这些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不过比较而言,把教学和研究看成是大学的核心功能更加符合大学的实际情况,也是最普遍和最常见的大学模式。大学最原始、最基本、也是所有大学共通的功能,是教学或者说培养高等人才。现代以来,早先那种在大学之外的学术研究,大多也已转移到大学中来,大学已成为一国的学术研究中心,这是不争的事实。从此大学普遍承担着学术研究的功能,且与教学难分难舍,这已经成为大学的基本特征。但是除此之外的其他功能,却通常因大学各自定位和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并且总是建立在大学的教学和研究功能基础之上,所以不宜看成是大学的核心功能。如果说大学的核心功能就是教学和研究,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高等教育和高深学术研究(蔡元培校长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那么这两种核心功能就证明了大学真正的主体只可能是大学教师,因为这两种核心功能都是由大学教师而不是别的什么人来承担的。大学最先的确只是一种教育机构,大学教师的唯一功能就是教学和培养人才。后来大学普遍增加了高深学术研究的功能。虽然有些大学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并聘用一些专职的研究人员,但总的来看,全世界承担学术研究功能的大学,都是以大学教师为最主要的研究人员。大学教师既从事教学工作又从事学术研究,可以说是大学的常态。所以大学的真正主体是大学教师,这本不应有什么争议。梅贻琦校长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可是很多人对此充耳不闻或者不解其意。丁冬先生也说:“所谓学校,本来只需两方面来构成———教师和学生,其他机构和人员都是派生物。教授不是大学的雇员,而是大学本身。有了合格的教授,在哪里办学,都可以成为大学。……但没有教授,在何处办学都不能成为大学。”[9]简言之,我们讲大学的真正主体是大学教师,其含义就是:大学就等于大学教师。

二、大学教师的良知决定大学的表现和前途

既然大学教师是大学真正的主体,那么办好大学就只能依靠大学教师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大学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根本上要靠良知来激励,所以大学的表现和前途从根本上说是由大学教师的良知来决定的。1人的主观能动性根本上要靠良知来激励人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实现自身的价值。但是主观能动性不能自发产生,它需要激发。不可否认,利益特别是物质利益有着强大的刺激作用,所有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利益激励基础之上。但仅仅依靠这种激励是不行的,因为一方面,仅仅依靠这种激励极易扭曲人们的行为,即“见利忘义”,做出不正确的事情;另一方面,仅仅依靠这种激励也难以维持长久,人们的行为动力将呈衰减趋势。所以,在不否定必要的物质利益激励的基础上,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说还是要靠良知来激励。在中国,“良知”一说最早见于《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10]此后王阳明在其“致良知”的修身学说中沿袭了这种提法[11],其晚年提出的“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12]360是这一学说的精辟概括(所谓“四句教”)。可见,良知指的是人的道德意识和认知能力,是人们内在的道德自律机制。从修身的角度来说,“致良知”就是要求凡事从目的动机到行为本身都要保持道德意识和认知,都要按照道德的指引“为善去恶”。其中尤其需要注意目的动机的道德性,因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12]302—303。既然良知是人们内在的道德自律机制,而不是外在的他律机制,那么一个人根据良知来做事的时候,就必然会产生真正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他是完全自主的,而不是受外力引诱或迫使才行动的。不仅如此,根据良知行事,一个人也才可能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他的良知不断地审视和监督着他的动机。此外,根据良知行事,一个人才会获得持久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他追求的不是短暂的物质利益,而是认为在做正确的甚至崇高的事情,实现的是更高远的价值。所以我们说,人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要靠良知来激励。2大学教师的良知决定其作用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根本上要靠良知来激励,这对于大学教师来说当然也成立。尽管大学教师的工作都是教学育人和学术研究,但他们是否受到良知激励,将导致诸多的差异,最终发挥不同的作用(如表1所示)。从教学方面来说,受良知激励的大学教师懂得和明确大学教学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有了正确的出发点,他们才会用心教学,集中心思和精力去提升教学效果,一切以更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工作的主轴。其结果当然是学生受益,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不受良知激励的大学教师,仅将教学工作当成一种谋生手段。这种错误的出发点导致的是教学敷衍行为,当然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造成对学生时间和大学资金的严重浪费。从研究方面来看,受良知激励的大学教师追求真善美,懂得学术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创造于人类有益的知识,帮助人类走向真善美和摆脱各种弊害。爱因斯坦就表示,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有益于人类,所以要关心人本身,要保证科学思想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13]。有了正确的出发点,他们也就必然会恪守学术道德,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良善意志,创造出真正的学问。而对那些不受良知激励的大学教师来说,学术研究不过是用以沽名钓誉或者得实惠的手段。结果为达到这些势利而卑下的目的,投机取巧、抄袭剽窃、购买代劳、作弊造假等不端的学术行为就出现了。这些作为当然不可能创造出真正对人类有益的知识,而只会制造出一大堆无用的文字垃圾,严重败坏大学的声誉。

三、保障大学教师的良知是大学管理的真义

既然大学教师的良知对于大学的表现和前途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要办好大学,唯一正确的选择就只可能是保障大学教师的良知。良知作为一种道德自律机制,是后天的产物,与一个人的社会化经历、个人修养的情况及其具体的处境有关。对于大学管理者来说,要保证大学教师们普遍按良知行事,在引进大学教师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应聘者过去的经历和修养情况来进行甄别;在引进之后则可以从改善大学教师的具体处境,如待遇、工作和服务条件等方面着手,来尽量保证大学教师普遍按良知行事。所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大学管理者要有正确的定位:大学教师才是大学的真正主体,大学管理者只能作为从属的服务者存在[14]。但现实中大行其道的却是另一种大学管理逻辑和做法(如表2所示)。良知作为一种道德自律机制,其形成和作用发挥的确受制于一些因素。有的大学管理者就依据这一点,大谈特谈“良知不可靠论”。由此采取的对策,不是想方设法去保障大学教师的良知,而是反过来贬低大学教师及其良知的作用,把自己定位为大学的主体,把大学教师看成是他们雇佣来搞教学研究工作的员工和下属,对教师严加管控。在这种内涵的大学管理之下,大学教师的工作状态必然是疲于应付,所追求的目标也只能是非常低下的求生存,至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价值则根本属于奢侈的愿望。这种完全违背大学性质和规律的管理方式,不但不可能办好大学,反而只可能使大学滑向行政官衙的深渊。

作者:古洪能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大学管理大学教师的良知保障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jsdylw/72932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