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中历史教学的时空观念培养路径范文

高中历史教学的时空观念培养路径范文

时间:2022-12-02 05:16:25

高中历史教学的时空观念培养路径

摘要:为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文章从教学目标具体化,加强时空观念;教学方式多样化,强化时空观念;指导训练常态化,提升学生时序思维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时序思维能力

2016年以来,高考文综全国卷非常重视“时空观念”的考查。2017版新课标提出历史学科五大素养,其中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如何加强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学目标具体化,加强时空观念

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2017版新课标阐述了时空观念的四个水平层次[1],具体如表1所示。教师在备课时,应当有计划地把教学内容和上表时空观念素养的达成目标相结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时空素养。在讲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第一节“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时,笔者根据课程标准“知道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确立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要求,即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史实,增强时空观念。具体要达成水平2“能够将某项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笔者将学生分成四组,每一组准备一位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史实,选一位代表发言。①航海家: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②合作探究:航海家自述;③要求:结合“新航路开辟示意图”,以航海家身份讲述航海时间、支持国、航线、收获,每组选择一个航海家,并选出一个代表发言。通过合作探究,掌握新航路开辟的知识,加强时空观念,感受探险家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为了达成水平2“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笔者进一步设问:“为什么西班牙、葡萄牙最早开辟新航路?”结合地图,学生认真观察,认识到西班牙、葡萄牙位于地中海西部出口和大西洋东岸,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两个国家都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拥有君主的支持;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的宗教热情特别强烈等,通过以上教学活动顺利达成水平2,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强化时空观念

历史现象发生在过去,不可再现。所以,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必须使用地图、时间框架表等工具,把抽象乏味的时空因素具体化、形象化,缩短历史与现实的差距,带领学生在历史发生的特定时空中观察细节,引领学生真正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

(一)利用时空框架表,构建知识体系历史现象是在特定时空框架下发生的,历史时间和空间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时间轴往往侧重时间,无法兼顾空间,时空框架表就是把时间、空间并列合成在一起,提升时空观念,构建知识体系。时空框架表的关键在于时间和空间两大要素并重,体现时间和空间同为历史事物存在方式的重要理念。这种时空“合成”的特点,既培养了时间观念,又培养了空间观念,既提升时序思维能力,又提升空间思维能力[2],如表2所示。将时间、空间和史实同时展现在一张表格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时空素养,又有助于学生系统把握历史脉络。教师再结合地图,利用动画演示,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特点,即由点(经济特区)→线(14个沿海开放城市)→面(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教师还可进一步设问:“为什么选择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作为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特’在哪里?与特别行政区有何区别?2010年新疆喀什也作为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其目的是什么?”通过一系列的设问,引导学生追根溯源,探讨意义、影响,形成动态时空观念,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符合高考素养要求。

(二)利用历史地图,升华主题历史地图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能向我们展现人们过去活动的时空情况及其特征,是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绝佳材料。在复习“春秋战国时期”时,向学生展示“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教师提问:“比较两幅图,提取两项有关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通过比较这两幅图的变迁信息,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最后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明白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的显著趋势是由分裂走向统一。可见,利用历史地图所示的时空变换进行总结,除了能够构建出历史的深层体系,也升华了教学主题[3]。

(三)利用音像、视频,再现历史时空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历史题材的音像视频形象、生动,能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带领学生“神入”历史,再现历史时空。在讲授“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教师利用《大国崛起》第三集———走向现代视频(动态展示世界地图,突出英国地理位置),视频中说道:“从北京往西大约8000公里,就是欧亚大陆的西部终端。从这里跨过一道海峡,有一个岛国,国名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我们通常称作‘英国’。这个国家的面积仅有2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个重庆),现在也只有6000万人口,但是在世界近代史上,它却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小岛影响了世界呢?”通过这段视频,既培养了学生的时空观念,又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三、指导训练常态化,提升学生时序思维能力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刘芃教授说:“往年的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定者对话。当你真正把格式搞透了,这些试题便有如己出,临考时对试卷绝无陌生之感,并会触类旁通。”认真研读近几年高考题,探讨时空观的考查方向和趋势,把握时空观的考查规律。做到高效复习,有针对性地备考。利用典型高考题,反复训练、讲解,达成时空观念的培养。比如,2015年全国Ⅰ卷第30题,有些学生做错后并不理解,笔者指导学生审空间限定词“国民政府将要塞区建设在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地区”,结合中国地图,可知这些地区属于东部沿海、华北兼山西、内蒙古部分地区,当时(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均在日本军事势力威胁范围内,再抓关键词“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可见其战略意图是对日持久防御。通过抓住特定的时空限定词,排除干扰项,此题强调培养历史地图意识,强化时空观念。2019年全国Ⅰ卷42题,材料摘录了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1940)开篇一个特殊的部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本题考查了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其中时空观念是基础和前提。1940年,抗日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国内形势复杂,钱穆先生主张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出独特的精神力量,激发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延续华夏文明的信心。从而得出结论“《国史大纲》是抗战时期的产物,它以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为武器,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力量,凸显史学家的神圣职责,也有利于抗战胜利”。从而提炼出观点:钱穆先生强调中国国民应对本国历史有所了解,对本国历史与传统保存一份温情与敬意。学生只有抓住时代背景,才能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才能展开。此题,体现了对时空观念水平4的考查。总之,历史学科是建构在时间基础上的学科,时序观念是进行历史的思维活动和发展历史意识的基础,只有将史事置于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内容与培养时空观念素养的有效衔接,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和发展时空观念。时空观念的培养,必须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方式的选取、指导训练的强化等方面一一落实,从而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插上强劲的“翅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7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历史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70.

[2]冯一下.探寻历史时空观念培养新方法:以“时空”合成为中心[J].中学历史教学,2017(8):11-14.

[3]黄天庆.运用历史地图培育时空观念素养[J].教学与管理,2019(4):66-68.

作者:吴新枚 单位:福建省龙岩市第四中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中历史教学的时空观念培养路径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gzlslw/74487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