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论文(6篇)范文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论文(6篇)范文

时间:2022-08-31 03:55:54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论文(6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探析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教师都在关注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这也成为了一线老师的追求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教育质量呢?笔者认为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实现教和学的和谐统一。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思维的重要渠道,小学数学教师应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彻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和心理需求,创新课堂教学激活学生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亲自体验,从而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主体性;教学效率

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的愿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去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达到教学目标的高效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打造出数学高效课堂。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原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应该变得活跃起来,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自由活动,积极发言,主动思考和探索。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这一点落实的不是很到位,因此,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每个教师深思和研究。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新课程把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力突破口,这种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探究能力,让学生在主动的参与中获取知识,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创造,积极参与,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其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充分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以教材为载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首先,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激活每个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竞争意识。其次,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课堂教学教学时,尽可能从现实生活中引出问题,使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和教学有关的事例,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会兴趣盎然,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加形象,消除了学生的畏难心理。同时,教师还要重视课堂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课堂教学方式作出调整,准确把握重难点,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性,有针对性地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只有做到因人而教,才能促进每个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

三、精心设计学生作业

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必须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条件,有针对地创设一些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能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使他们的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和敏捷性能够真正得到锻炼。一是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弹性作业。比如,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免做作业,从而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知识,提高能力。或者针对那些学习上确实困难的学生,可以给他们单独开小灶,适当为他们留一些难度较低的作业,让这些学生能够在做作业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二是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可以给学生多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探究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教师要重视探究性作业的实施,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到更扎实的知识,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造高效课堂。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能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他们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向45分钟课堂时间要效率,在教学时,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智力水平、认知水平等合理设计教学环节,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相长,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五、注重课堂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积极愉快地进行学习,才能兴趣盎然、乐此不疲,他们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更加投入,学习起来是轻松的,而不是痛苦的,会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时,教师应该注意导入的时间不能过长,要做到少而精,导入要和教学内容相联系,引导学生顺其自然地探究新知。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做好预习工作,合理过渡,指导学习方法,使学生遇到的困难最小化,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始终保持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日常课堂教学时,我们要把数学家的成功故事介绍给学生,还可以把数学领域等待解决的问题告知给学生,引起他们探究欲望。

六、实施多元评价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实施多元评价,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他们在学习中所表现的态度、习惯、情感等,通过合理评价,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信心。评价并不等同与表扬,如果给予学生过多的表扬,就会使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趋于弱化。

七、结语

课堂教学的一门很深的学问,打造数学高效课堂,应把课前、课堂、课后有机结合起来,将每一步的工作做细、做实,课堂上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思维表现,努力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教师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树立服务学生理念,以教学理念作指导,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勇于实践,不断总结,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邹彩虹.优化教师教学行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J].学苑教育,2015(17).

[2]王维斌.精心设计,有效提问——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0(11).

作者:徐建朝 单位:河北省任县骆庄乡中心学校

第二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进步,如今教学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答疑解惑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数学教师必须通过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确保学生深入掌握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根据新课标精神,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即数学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规定时间内,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构建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高效的教学活动,加强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构建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构建有效的教学目标,并根据该目标设计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目标的构建应当具备全面性、具体性和合适性等特征,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够取得相应的进步。数学教师在构建教学目标时,要以学生为本,将“学生如何学”作为基础,加强对“教学如何教”的研究,从学生的角度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如数学教师在教学小数点位置变化对小数大小的影响时,可以设置“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后对小数大小变化影响的规律,同时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与小数大小的规律,发现其中的乐趣,形成探究意识”,该教学目标不单单是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同时促使学生形成探究意识,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2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继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只注重对结果的思考,而忽视了数学知识的概念、理论及方法,导致学生在解题时虽然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但却不知道结果为何正确,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需要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外,还要促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思考,形成数学思维。如数学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实践操作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教师先让学生准备一张白纸,让学生对折,将纸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并将其中一部分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涂满颜色的部分是整张纸的几分之几,学生可以很快回答出“1/2”。随后教师再让学生将这张纸对折后再对折,将其分为4个相等的部分,此时学生可以明显看出,被涂满颜色的部分是整张纸的2/4。教师让学生在之前的基础上,再折叠一次,纸张被划分为8个相等的部分,此时教师再让学生回答被染色的部分是整张纸的几分之几,此时学生可以明显发现,被染色部分是整张纸的4/8,而且4/8与2/4、1/2相等。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该三个分数,学生可以发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另外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所有相同的数,其大小都可以保持不变吗,学生在思考之后,会发现乘或者除以的数不能为0。该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可以使使学生将抽象的概念与直观的形象结合起来,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起到锻炼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作用。

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

小学生由于年龄还小,如果长时间坐在教室里学习知识,会感到学习过程非常枯燥,而且数学具有抽象性的特点,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更加复杂和乏味,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师需要通过创设灵活的数学情境,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如教师在教学减法性质时,如果单纯利用数字进行教学,会让学生感到乏味,难以提起兴趣,此时教师应当结合数字创设灵活的情境,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状态下,学习减法性质相关知识。如教师在教学“a-b-c=a-(b+c)”时,学生会难以理解,此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班长拿了班费50元帮同学购买练习本和橡皮擦,其中练习本花了25元,橡皮擦花了12元,请问班长还剩下多少钱。”该类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学生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解答该题。学生结合减法性质相关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提出两种解答方法:①50-25-12=13元;②50-(25+12)=13元。第一种解题思路比较明确,此时教师应当着重让学生分析第二种解题思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逐渐明白a-b-c=a-(b+c)的算理。该种结合情境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结合生活经验等方式,明白减法的运算性质。合作学习模式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教学模式,数学教师还可以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针对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如教师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分别计算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和七边形的内角和。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且不同的学生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打造出高校教学课堂。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教学理念下,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数学知识,还需要具备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使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面临一定的难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秀伟.浅谈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A].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6年1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6:1.

[2]陈书立.创设有效情境打造灵动课堂———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39.

[3]吴贵胜.“八环节”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4,05:87.

[4]单娟.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0:232.

作者:黄苇 单位:重庆市渝北区立人小学

第三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究

摘要: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效课堂是我们追求的最佳教学形式之一,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授无限的内容,就是高效课堂的突出特色。对教师来说,高效课堂是终身追求的目标,需要改革自己的教学观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上,这也是高效课堂的要求;对于学生而言,高效课堂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那么,如何将两者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本文对此作一具体分析。

关键词:

高效课堂;兴趣;思维;预设生成

当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着,很多学校都参与了进来,创造出了不少的新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笔者认为也应该效仿这些学校进行改革,但他人的东西不一定适用。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我们必须了解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方向,掌握一些新的理念,创设能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情境,重视学生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善学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导入激趣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是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的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课堂教学要有艺术的导入。一堂课导入精彩了,就能让学生情趣盎然,就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上课伊始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们谁见过的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吗?”学生哄堂大笑,紧接着问:“既然大家都笑,说明我说错了,那么椭圆做车轮行不行?”学生肯定说不行的。那么问题就引出来了,“为什么车轮一定是圆的,方的、扁的都不行呢?”学生答不上来了,这时我接着说:“我们今天就学习这个问题。”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圆的概念,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情境激趣

创设情境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比如我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时,创设了以下教学情境:在美丽的大湖湾湖边上有一个小村庄,村里住着爷爷和孙子两个人。2014年,他们从计划4月1日起打鱼,爷爷说他连续打3天要休息1天。孙子说他连续打5天要休息1天。远方的奶奶想趁他们一起休息的时候去看他们爷孙两个,可她就是不知道哪天去才能碰到他俩在家休息。请同学们帮老奶奶选个良辰吉日,好让奶奶出门远行。这样教学,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就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了快石头激起朵朵浪花,产生了相当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数学教学重在学生思维的训练。有关专家也曾经提到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就是看教学中学生是否有思维实质的参与。我认为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个核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与学相统一。如在教二年级“两位数的加法口算”时,刚好是春天的植树月,我就设计了一节植树活动课:先让班干部到三鑫苗圃基地去选购树苗,选了2种树苗,列算式为56+18=74,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验算该算式是否正确。其中,有个学生很快列出了算式:50+10=60,6+8=14,60+14=74,在这个算式的基础上,学生议论开了,很快有的学生就列出了:50+18=68,68+6=74。同样56不变,把18拆开来列算式:56+10=66,66+8=74。学生的思维有时候,有许多闪光的地方,只是我们老师不善于发掘罢了。一个人的智力毕竟是有限的,群策群力方能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像这样,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在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问题时,思维就活了,有些问题他们自己就解决了。因为他们的思维是发散的,想问题的角度是多方位的。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亲身感受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三、课堂教学中充分预设并注重问题的生成

打造高效课堂不是轻易能办到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精心预设一些问题,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到掌握解答这些问题的方法。因为如果教师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随时都有可能被学生问倒。从理论上讲,教师预设问题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的环节等各方面都要做出预判,实施时不能打乱课堂教学的秩序,如果教学的秩序打乱了,预设的问题就没法往下讲了。生成的问题,教师要有预判,当成在课堂中自然出现的,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纳入正常的教学范围。当然,也有意料之外的情况,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教师预设的问题与课堂里随机生成的问题是不矛盾的,有的教师把生成的问题归咎于学生的捣乱,这是不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做好预设的同时,也要具备生成意识,宽容地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的问题。如我在讲《分数的意义》时,预设是让学生从12枚棋子中找出三分之一。学生的方法参差不齐,有的很好,有的时没有任何根据的乱找,这能否定义为有意捣乱呢?不能!认识问题的能力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就是不一样的。有的认为是3枚棋子是四分之一,有的认为4枚棋子是四分之一,还有的认为2枚棋子是四分之一……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马上给出正确的答案,也没有用事先预想好的思路拉着学生走,而是就学生的思维方式,演绎结果,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学生随意生成的问题,达到了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

四、结语

总之,高效课堂的打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实际水平之上,并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来进行教学,否则都是纸上谈兵。

作者:陈武堂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南华初级中学

第四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探究

摘要:

小学时期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又是学习数学的初级阶段,教师不能用抽象理论说教和题海战术把他们吓破胆,一定要从他们的实际认知规律出发,设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如此方能帮学生迁移知识生成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为了保证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基础,学校和教师一定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还存在很多弊端,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效率低下。针对这样的现象,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不断进行革新,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和实践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有效教学。

1联系生活情境,激活学生兴趣

激活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多种,但要唤起长久的兴趣,最有效的办法还是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这样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让他们自己感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比如,在学习“按比例分配”时,笔者就通过一个生活例子引导学生认知:“老何和老王合伙做生意,当时老何投资3万元,老王出资2万元,经营一年后纯利润得20万。请大家思考:

(1)利润分配上每人得10万行不行?

(2)对于纯利润两个人应该怎么分配才公平?说出自己的看法;

(3)我们生活和学习中还会遇到哪些需要按比例分配,试举例说明?”如此进行情境设置,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问题来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诱使他们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究,最终掌握对按比例分配计算方法,迁移知识,生成能力。

2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课堂中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

首先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预设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做出的设计性的展望。目的是为了让课堂教学有序、有效的进行。生成是在课堂中自然出现的,这种出现与教材的精心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它也是意料之中的。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没有充分的预设不会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它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拓展,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同样重要。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就首先要有生成意识,宽容的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善于抓住和筛选有效的生成资源。记得在上《分数的意义》时,请学生从8枚棋子中找出四分之一。学生回答不一,有的认为是1枚棋子是四分之一,有的认为2枚棋子是四分之一,还有的认为4枚棋子是四分之一……当时,我没有马上否定说错的学生,也没有用事先预设好的问题拉着学生走,而是恰如其分的灵活引导,把握好动态生成的新资源,展示出动态生成的艺术,达到了巧妙运用生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就像布卢姆说的那样:“人们无法预测教学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同样,没有了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了。”其次是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合作能力。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在此,我们特别强调会做,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比如例如,教“圆的周长”时,可以让学生各自做直径为2、3、4、6厘米的硬纸圆片。上课时,各人用这些圆片在有刻度的厘米尺上滚动一周,并依次记下数据,让学生分别算出每个圆片滚动一周的长度除以相应圆的直径,再比较四个结果,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和总结后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时,告诉学生:这个三倍多一些就是“圆周率”,进而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这样的动手实践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解析知识生成,把握解题思路

常言道:方法不对头,累死耕田牛。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方法不对,不能有效分解知识的关键点,无法让学生把握解题思路,那我们就是那头累死的耕田牛。尤其是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高比例的数学应用题,如果没有正确的思路,不能捋顺数量之间的关系,那就不知道从何下手。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剖析数学过程,捋找到解题思路。笔者经常先让学生经过分析,分享自己的意见,这样让学生在动态生成中感受知识,强化理解,能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如,年前活动时某商场卖出衣服1500件,那么我们就将女装看做7份,对应的男装就是3份,那一共卖出去的1500件衣服就是10份,那么一份就是150件,女装就是150×7=1050件。可见经过大家深思熟虑和讨论研究后,可以得出不同的思路和方法,不仅开拓了学生视野,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互动环节。

4重视课后与课堂的紧密衔接性

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前后联系密切。课后复习能够给学生以总结、探索、发展的空间,这样不仅能巩固和发展课堂所获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有些知识的教学往往分几节课或分几个学期来完成,这样就更需要有意识地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系统化,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两步应用题,以如下例题为例:“有30米布,剪下12米做床单,剩下的做衣服,每件用3米布,可以做几件?”这类题目是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根据一个问题和一个一知条件补充另一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由复习相关的一步应用题开始,使学生容易看到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有什么联系和不同点,从而较快地掌握两步应用题有什么联系和不同点,从而较快地掌握两步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着要求学生对一步应用题的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和应用,因此要重视相关部分知识的课后复习。正是在注重课后复习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5总结

总之,作为教师一定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和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未来实现主动学习作铺垫。

参考文献:

[1]汪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浅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4(12).

作者:杨俊侠 单位:吉林省德惠市朝阳乡中心小学

第五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创建探析

摘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处在一个转折时期,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成为教育工作者所要探索的问题。从传统小学数学的课堂模式着手,探求其低效的成因,从新课改背景出发,突出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开展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实现当前新形势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要想成功举办一场精彩绝伦的音乐会,就必须要有一位出色的指挥家、一批优秀的演奏家,演奏家在指挥家指挥下,演奏出一曲曲美妙动听的乐曲,那么,观众就有极大的兴趣去细细品味。一堂成功的课应好比是音乐会,要有一位能“牵”会“引”的教师,一群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的学生,再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情境氛围,师生相互协作,必能教得精彩、学得生动,赢得满堂的喝彩!实现教学相长。现就小学数学课的“教”与“学”,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1前提条件—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在音乐声音流淌出的一刹那,指挥家手中的指挥棒同时挥舞,将观众引入一个神秘的境界。课堂教学同样如此,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一个悬念,营造一个情境,给学生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激起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将学生自然引入到对新知的探究中。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各方面素质,其中学习兴趣尤其重要。浓厚的兴趣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兴趣为核心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师要较好的为学生创设条件,培养和激发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设计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A、B、C三个信封:A信封装一个直角三角形、露出一个直角形;B信封装一个钝角三角形、露出一个钝角形;C信封装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各一个,这三个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相等的,并重叠在一起,且露出重叠在一起的角。在进行猜三角形的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呈现带有悬念性并富有幽默的语气,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猜完以后,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带入新知的探究中:“一个三个角形有没有可能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直角或钝角呢?”接着让学生来猜一猜,给自己设下悬念,并由自己通过探究来验证猜测。在轻松有趣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快乐,何乐而不为呢?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个人在岸上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精神,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对他们学好数学有积极的意义。如学“求平均数”,在教完后给学生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个身高为138厘米的小朋友过桥,假如不小心失足掉进一条平均水深为135厘米的河里,你说这位小朋友会淹死吗?为什么?教师给学生出了一个关于生活中鲜活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实际来选择答案,并说明理由,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乐趣无穷。

2备好每一节课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前提

要构建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四十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教师如果没有备好课就上讲台,就如同一个没带武器上战场的士兵一样心慌。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工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有序地设计教学活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因此追求高效课堂不仅要认真备好教案,更要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数学高效课堂的“精讲多练”也为数学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即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其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效果。另外,对于新课标教材,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一册教材即使以前教过,再教一遍又能挖掘出不同的东西,得到不同的体会,获得新的收获。因此,数学教师要想把“高效课堂”这艘船开好,就必须扬好“备课”这片帆。

3教师巧妙的语言导入,可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一位哲人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要被点燃的火把。”要点燃学生求知的火把,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独具匠心,巧妙地运用导入语言,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首先利用实物投影给学生展示“美丽的蝴蝶、五角星”等一些美丽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这些图片的美,然后话锋一转,“你知道这些图片为什么这么美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直觉产生的美感加上教师启发式的语言导入,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其自然地产生了一种学习的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4.1行为习惯养成。包括读、写、说、听等各种习惯养成,要求教师在一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只要会听讲、会学习了,也就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4.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数学课堂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会思维,因而思维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掌握儿童的认识规律,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让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教学中,特别是大班额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嫌麻烦,而只是照本宣科,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总之,成功的课堂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长期的修炼。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努力学习教学理论,不断总结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向着“教得精彩,学得生动,教学相长,共同提高。”这一目标迈进。做一名出色的“指挥家”,“指挥”出一大批优秀的“演奏家”!共同演奏优美、动听的歌曲。

参考文献:

[1]李秀影.试述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现代交际.2016(02).

作者:杨文辉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龙家店镇中心小学

第六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研究

摘要:

提问是在师生之间展开互动的重要手段,可以改变学生的被动参与与机械接收,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全面发展,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

小学数学;提问艺术;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教学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作为鲜活生命的个体活动,关注的是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全面发展。这对教学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系统性与枯燥性,而传统教学中教师又大多采用黑板加粉笔的枯燥教学模式,只重视数学知识的机械灌输,教学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知识抽象,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理解水平与运用能力低下,这并不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这样的数学教学是失败的。运用提问艺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彻底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自主探究式教学,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参与、全程探究,整体发展,在探究中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教学才是生动而有效的,才能促进学生三维目标的顺利完成。这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艺术的运用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起学生对认知对象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从心底产生学习的主观意愿,学习才会成为自觉行为,不再是在他人指令下的被动参与与机械接收,实现由苦学到乐学的转变。在导入阶段运用提问艺术,可以以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这样的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自然能够换来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艺术,以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如在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内容时,我们就可以以学生所熟悉的分东西来巧妙地设问,让学生来思考,将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平均分成八份,每人两份以及平均分成三份,每人一份,这三种情况下哪个分得最多。进而由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来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展开快乐学习,进而为教学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巧妙设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重难点的突出与突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重点是在某一模块或某一章节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学好其他知识的关键,是客观存在的;而难点则是基于学生实际学情理解起来具有一定难度,所面对的教学对象不同难点亦有所不同。但不管是重点还是难点都是制约学生理解与学习的关键。为了引发学生的关注,引导学生围绕着这些重难点来展开探究,我们可以在重难点处巧妙地设计问题,以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从而改变以往教师机械枯燥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程度。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让学生来思考这个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思考,将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剪切成两个三角形,剪切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此时我们就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向学生直观而动态地展现将等腰直角三角形切割成两个小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过程,进而让学生得出剪切后的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接着让学生思考,给出一任意三角形,将三个内角剪下来拼在一起,能拼成一个什么角。这样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与思维,进而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规律性认知,这与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无关,是所有三角形的本质属性。

三、鼓励质疑,增强学生问题意识

提问是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但提问并不是教师的专属权利,学生同样具有自主提问的权利,引导学生自主提问,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学习,引导学生去发现与创造。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运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来思考,还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于他人与教材的见解与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思维空间,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主探究性学习。如在学习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教师就不要拘泥于教材,只是机械地按照教材来限定学生的思维,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启发学生用所学过的图形面积公式来推导梯形面积公式。这样学生自然就会联想到前面所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面积公式,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推导梯形面积公式。这样自然就可以带领学生跳出教材封闭的圈子,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以由浅入深地展开步步深入的思考,引导学生展开富有个性化的学习。

四、延伸空间,提高学生实践水平

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我们的提问也不能只是就知识本身来提问,局限于教材的狭小空间里,而是要向宽广的课外空间延伸,提出更多富有实践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教材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在实际的运用中感受知识的实用性,促进学生将所学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了比例尺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来绘制学校操场的平面图,绘制居住平面图等,让学生运用比例尺的知识来服务于现实生活。这样的教学活动将知识的学习与运用结合在一起,在实际的运用中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同时更能在实际的运用中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学科的实用性,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对数学学科浓厚而持久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地爱上数学探究性学习。

五、结语

总之,提问是一门艺术,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科学运用提问艺术,以一系列富有探索性与趣味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性学习,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俊.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之我见[J].小学教学参考,2010(8).

[2]黄耀伟.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的探讨[J].小学数学教育,2011(9).

[3]李容江.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12):168-169.

作者:王月珠 单位:河北省迁安市蔡园镇马官营完全小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论文(6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gxktlw/69759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