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科学发展角度下高等教育质量观探微范文

科学发展角度下高等教育质量观探微范文

时间:2022-12-04 04:22:42

科学发展角度下高等教育质量观探微

一、构成科学发展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的质量内涵

归结起来,高等教育质量就是高等教育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其教育过程、教育结果满足社会资源者明确或蕴含的需求能力的总和。这里“一定环境”,是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形成的时间和空间,“社会消费者”包括“学生、家长、政府、社会各界”的群体。“明确的需求”主要指政府制定的教育方针、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等的明确要求。包括各学科的专业要求、教学大纲、教学环节的要求等“;蕴含的要求”指没有明确提出但在实际中存在、或在未来可能会表现出来的需求。如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发展、智力开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完善等。

二、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

标准即衡量事物的准则。质量标准是赋予质量某种特定内涵和价值观的基本尺度。高等教育是一项投资大影响深的社会公共事业,必须有与之相应的质量标准来检验并规范其发展。如上所言,高等教育质量具有多元的内涵,因此,它的质量标准必须与培养目标和规格、社会适应及自身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制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时,必须充分考虑以下问题。(1)是否坚持“以学生为本”,即标准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2)是否把学习产出放在重要地位、是否具有国际可比性和国际竞争力,把学习产出放在重要地位;(3)是否适合各自学校的定位;(4)是否贯彻国家的教育政策,即标准要从高等教育系统全局的利益出发;(5)是否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因此,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应是“适应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的有机统一。

1.高等教育质量的适应性。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即通过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提供科技成果并转化为生产力、提供相关服务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得到社会认同。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是检验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尺度。

2.高等教育质量的多样性。在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既要继承和传递人类已有的精神文化成果,又要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既要探索、弘扬和创新科学技术,又要按照社会需要求培养各种专业人才。既要完成自身的教学、科研任务、又要直接参与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于社区和国家建设等。这种多样化的需求必然带来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性。

在现阶段,全国各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既需要学术人才,又需要应用型人才。当前,对高层次的技术人才的需求更现迫切,这就必然要求各级各类的高校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培养人才。重点院校与一般院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等方面呈现多样性,也必然培养出各级各类的人才。因此,高等教育不可能存在统一的质量标准。学术性不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是应是多元的。有专家认为“: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主要倾向强调教学、科研的学术标准,强调学科、专业的内在逻辑和科学性。学生及家长则更多地关注高等教育活动对现实的适应性、实用性。学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是否有利于今后学生就业;缴费上学后,入学的投入能否保证更大的回报。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高校的科研是否能向企业提供新产品、新工艺,能否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高等教育质量的发展性。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高等教育与社会的政治条件、经济基础、科学发展、思想文化等社会环境具有密切的关系。学校不仅从社会环境中获得人才、财力、物质等各方面的资源,同时,而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为社会提供各类专门人才和科技成果以及直接的社会服务。高等教育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的发展,也会带来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的发展变化。高等教育质量的发展性即是指高等教育质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属性。同时指高等教育的质量必须由发展的社会来检验。没有这一属性,高等教育就会失去存在和发展的必要。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质量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高等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发展高等教育,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需要来发展高等教育;所谓协调,就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要与各方面发展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而且,自身的发展也要实现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协调;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的发展即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由于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中,高等教育发展相对缓慢。自1999年以来,随着高等学校规模和数量的扩张,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在对待教育质量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质量观,正确处理高等教育中所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以人为本的科学质量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与教师的主体地位,依法落实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以人为本,作为一种全新的办学理念应渗透在高等教育整个系统中。“以人为本”中的“人”不仅仅是指从事高教活动的个体或团体的人,还应包括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组织———高校。落实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既是国家落实以人为本的体现,也是保证高等教育各活动主体权利的体现。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是指依法设立的高等学校在国家法律尤其是高等教育法允许的范围内,依法自主决定学校各方面的事务,高校应有以下几方面的自主权:学校事业发展和计划的审定权;学校聘任、提升、任免教职工的人事权;学校自主招生录取权;学校专业、课程设置权;科研项目的决定权;学校预算、决算的使用权;学术交流权,等等。

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指出:发展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始终放在教育的首位。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知识与能力等各方面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就是要把培养人才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教学过程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成长和成才。要采取措施,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使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高校要围绕育人中心,教师热爱学生、无私奉献;学校管理部门要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设置、管理方法、规章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办学以教师为主体。要采取措施,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建设“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办学中,要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依靠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加大改革力度,合理调整分配方案,改善和不断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调动教师的内在积极性。要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用人的激励机制,加大吸引优秀海外人才和国内外智力资源的力度,营造“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鼓励学术创新,推进学术自由。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采用现代的教学仪器设备,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素质和能力,总之,要发挥教师在育人中的主体作用,依靠教师来发展高等教育。

2.把市场取向、特色取向及人文价值取向融为一体。以人为本的科学质量观是建立在人本主义价值观基础之上,蕴含着适应市场的取向,特色取向以及人文价值取向融为一体的综合质量观。适应市场取向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也是发展的着眼点。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首先应考虑的就是如何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趋向。特色取向是由学术性与应用性的有机整合而成的。一方面不断创新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学校所教知识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这也是保证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重心和关键。

人文价值取向是根本、终极目标,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最终要以人的发展作为评判标准。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和“人”都是教育的主体,培养社会所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是一切高等教育活动的中心。任何学校都要摒弃目中无“人”的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学校一切工作为学生服务,把培养学生、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科学发展视野中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一个多元的、发展的概念,是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的变化和需求,服从于和服务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动态观念。

作者:蒋雪梅单位:内江师范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副教授

被举报文档标题:科学发展角度下高等教育质量观探微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gdjylllw/63326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