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学校德育教育低效应范文

学校德育教育低效应范文

学校德育教育低效应

一、题解

学校德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首先,我国宪法和各种关涉教育的法律法规在德育问题上的规定非常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无疑赋予了德育首要发展的合法地位,为学校教育工作规划了重点。其次,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丰富、学科建设自成体系、教育时间跨度大。单以内容而言,其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三方面;时下人们又将法制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咨询等纳入到“德育”范畴,使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更加广泛。第三,德育是我国各级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虽然,我国学校教育更注重智力层面,但起码在工作指导方针上依然将德育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在法律规定、学科设置,还是在工作指导方针、人力配备等方面,我国学校德育发展无疑是高投入的,遵照“投入和效应”的准则,我们所期望的理当是德育的社会高效应,然而事实和期望中的理所当然差距很大。

二、溯源

1.先验批判维度的缺失

何谓先验批判,“可以被理解为对主体认知图式的一种批判审查”,即是对主体的先在观念予以清理,探求主体内在观念的合法有效性,也可简单认为是对观念领域的厘定。我国学校德育发展在观念层面始终未能得以廓清,即对德育的前提和德育本身没有太多的理性思考,这是导致德育低效应的最根本原因。

2.工具理性的严重浸染

“工具理性”是指一种强调手段的合适性和有效性,而不管目的是否合理性的理性形式。我们可以从目前德育目的与德育功能的倒置中,发现工具理性对德育的渗透和干扰。为什么德育功能会僭越德育目的的位置呢?主要因为“功能”常常表现为一种可描述的样态,容易为人所认可,更由于“功能”本身便是教育者和管理者所期待的,也符合人们对德育的现实需要。于是德育功能势必逐渐占据德育目的的应有地位,德育的目的倒被遮蔽了。这一趋势的后果便是教育者和管理者不再以“人是目的”作为德育发展的最高标准,而是以实用性“功能”加以替换,于是学校德育便成为为了实用而德育,有用性代替了应然性,实效性代替了合理性。这就是“工具理性”对学校德育的深度侵染。

3.德育中的虚幻理想

德育低效应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德育设计者愿望严重脱离现实的理想诉求。理想本来是美丽的,令人向往的,德育在应然领域也是富有理想性的,毕竟现实是具体存在的,人们不得不就具体存在提出一些抽象约定。但无论如何,抽象物必须依赖存在之展现。对于德育来说,理想标准的设定必须和现实状况相协调,比如,小学生德育就应按小学生的理解程度,遵照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进行德育设计和实施,而不是以教育者自身的标准来制定德育计划。

4.固化的二元对立德育模式

按中国古人的思想,“德”即“得”,指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外施于人称为“德”。“德”指人的品质。即德育不单是道德知识的传授,更应是道德的内化与自律和道德行为的自觉执行。而我国德育工作者长期以来把教育工作单纯理解为“教”,把“教”理解为单一的“传输──接受”模式,导致了德育教而不育的现象。德育被理解和执行为灌输知识,其手段是让学生接受知识和所谓正确的观念,它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强制,当受教育者成为受驱使者的时候,德育的二元对立便形成了,这种二元对立常常又表现为两方面的趋势。一方面,指把相辅相成的概念绝对化、简单化、教条化。主要表现为对双方之一方的高扬和对另一方的贬低,常常以牺牲掉一方来满足另一方,比如,牺牲个体满足集体,蜕变为一元独立,这使德育不仅是低效应,甚至是负效应,因为它所倡导的是一种狭隘的偏颇的价值观,此种价值观看似宏伟壮美,却与德育的本真指向背道而驰。另一方面,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对立现象,该模式的核心主题是传授知识,老师当然是闻道在先、术业专攻,容不得学生来质疑,学生也不会质疑,因为知识传授的发动者是教师,学生是接受者,只要条理清晰、逻辑自恰,知识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何况教师以课本为基础,其权威性不证自明,学生俨然被当作德性的缺陷者或潜在的道德败坏者被教育、被灌输,这自然使学生对德育十分反感。

三、出路

如何改变学校德育低效应的现状,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革新。

其一,针对德育在先验批判维度的缺失,需要的是知识分子、人文学者、德育教育者和管理者等层面的人从观念层面对学校德育本身进行思考,即通过主体的内在反思,对固有的德育观念予以批判审查,清理那些模糊认识,摒除那些先入之见,尤其应对“什么是德育”、“德育的可教性”、“德育的研究方向”等问题进行着重探讨。

其二,对于“工具理性”对德育的严重侵染,我们似乎缺乏相应的解决方法,因为“工具理性”所导致的结果,即“有用性”业已成为人们认知和评判德育成败的准则。然而我们是否因此就该摒除“工具理性”呢?对于德育事业发展而言,我们需要的不是排斥“工具理性”,我们也无法排斥,我们能做的恐怕只有拨开被“工具理性”所遮蔽的德育的本真价值和意义,寻找和恢复德育对人类精神生活的终极关怀。

其三,针对德育的虚幻理想主义问题,笔者认为其解决之道在于从受教育者的生活出发,制定和执行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德育规划,坚决剔除那些虚伪、宏大、不切实际的口号式宣传,赋予德育生活气息和生命气息。比如,小学生行为守则就应该符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按时到校”、“提问请举手”、“自己完成作业”等等,让小学生能够读懂和切实实践,而不是拿一些抽象词语来“吓唬”小学生。只有从这些细微琐碎之处着手,循循善诱,才能逐步改善德育低效应和无效应的社会现实。

其四,对于德育中的泛政治化问题。笔者认为,当前最关键的是还德育和政治教育的本来面目。实际上,德育中不可能缺失了政治教育。我们必须明确,德育和政治教育又是不同的:德育关注人的德性,政治关注权力、公共关系等。时下将德育泛政治化的取向使政治被淹没在德育当中,从而使民众对政治产生了隔膜。因此,将德育中真正属于政治的东西剥离出来,才能使德育和政治都获得发展。

其五,对于德育中固化的二元对立问题,笔者认为解决的重心应放在观念革新和对教育者的教育上。纠正德育理念的偏差,将“教”和“育”相结合,寓教于育。使教育者先接受教育,掌握合理正确的德育方法,关注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激活受教育者的生活体验,才能使德育真正富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