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下大学生创业论文范文

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下大学生创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2-11-29 03:12:08

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下大学生创业论文

一、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科学内涵

创业素质是指创业者所必需的正确的价值观、个性化的品格、创业热情以及各种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性素质。大学生正处于成人化的关键时期,结合这一群体的特征,与大学生创业有关的创业素质可以划分为四类。一是创业知识,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社会调查与市场营销、创业政策与法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二是创业品质,即创业心理品质,主要体现在人的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等方面;三是创业意识,包括欲望、热情、决心、责任感、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四是创业技能,首要的是专业技能,同时包括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耐挫能力、敏锐的思辨能力等。

二、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2013年9-10月,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的项目组成员对重庆市20所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生、教师、102家用人单位开展了广泛的问卷调查,依据调查数据,不难看出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首当其冲应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

(一)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充满挑战与竞争的世界经济发展洪流中,创业不但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具有“倍增”效应,而且不断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容之一”;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当代大学生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成果成长起来的一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的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大学生作为一个可塑性较强、接受能力与适应能力较强的特殊群体,对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传授创业知识,树立创新意识,锻炼创业能力、培养创业品质,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大学生独立创业,不仅实现了大学生成功就业,而且促进了技术创新,尤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是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2010年初,国家教育部教办文《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创业教育要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我国《高等教育法》也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迄今为止,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经我们课题组调查,高校和用人单位均认为培养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是大学生创业必备的基本素质,有82.83%的高校和90.72%的用人单位认为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有83.51%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创业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就实质而言,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三)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是自我成才的重要任务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众多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据报道:“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两届略有上升,2012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比2011届高0.4个百分点,比2010届高0.5个百分点。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逐年增高,但追踪调查显示,2009年毕业时选择自主创业的人群中到2012年已有63%的人放弃创业,重新选择受雇全职工作。”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的道路上仍受到了诸多因素的阻碍,创业成功率不太可观。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究竟是什么?经我们课题组调查,高校和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当前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不强,超过70%的大学生创业意识较为薄弱,大学生创业意识不强成为了创业教育可能遇到的近乎最大的障碍;调查发现,有60.01%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最需要的是个人强烈的创业意向;调查中,我们还发现83.17%的大学生面对创业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由此可见,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是创业教育的基本任务。

三、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始终应该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现代教育在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知情意行”的启蒙思想下,重视学生的整体发展,全力推行素质教育,认为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这一理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

(一)完善课程设置,拓宽大学生创业知识领域创业知识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企业管理、市场调查与营销、政策与法规知识等其他综合性知识。在目前的条件下,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是实现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尤其是对大学生创业知识的传授与拓展。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在做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更应该不断创新,以便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实践的能力等,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业技能。高校应积极落实政策,结合需求,完善课程设置。首先,高校应全面分析社会和学生对创业的需求,在开设恰到好处的专业课同时,增设与创业教育有关的必修课。如教育部文件《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已经把“创业基础”课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列入必修课开设,各高校需要认真贯彻文件精神,因地制宜,精心备课,认真组织开展此项教学工作,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开设诸如《成功与失败创业个案研究》之类的必修课程,通过学习和分析创业成功及失败的经典案例,让学生了解成功创业者发展历程和创业失败者的经验教训,为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学习榜样和借鉴创业失败的经验教训;其次,高校需开设创业实践、市场营销、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企业文化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艺术学、法律法规等选修类课程,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大学生对创业知识把握的广度与深度,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次,还要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发挥创新创业与经济建设联系紧密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坚持前瞻性和开放性的原则,将国家经济建设中急需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积极融入创业教育课程中。大学生应珍惜校园美好时光,充分利用大学的有利条件,合理安排学生时代的充足时间,精通专业知识,积极参加与创业有关的选修课学习,全面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把主动掌握和了解创业政策和讯息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全方位、多领域贮备创业知识,才能形成较强的创业能力,把握全局,驾驭市场,实现创业理想,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加强心理辅导,努力提高大学生创业品质创业品质即创业心理品质,它主要反映了创业者的意志和情感,一般体现在大学生创业者是否具有独立思考、选择判断、交流合作、敢于冒险、顽强拼搏等方面的心理品质。高校应开展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提高创业品质。首先,高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高校要根据创业者所具备的创业品质,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其次,应认真组织上好心理健康必修课程,让学生学习好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为其顺应创业的艰辛过程、调试心理困惑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再次,还应丰富第二课堂的心理健康辅导。高校应结合大学生实际,成立学生心理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讲座或咨询活动,并结合当前广泛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建立党员教师联系学生制度,广泛深入开展“一对一”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最后,要建立健全创业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如设立创业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心理咨询教师,投入齐全的心理辅导设备与物品等,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引导大学生成功创业。大学生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创业心理品质。大学生作为肩负着伟大历史使命的青年,首先要正确处理学生时代各方面的困惑,如适应新环境、自我控制与管理、恋爱关系、求职择业等,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调节水平;其次还要深入市场,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情商和逆商,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挫折和困难的心理底线,自觉培养独立思考和选择判断的能力、敢于冒险和顽强拼搏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在创业过程中体现优良的创业品质。

(三)营造文化氛围,牢固树立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意识包括创业的欲望、热情、决心、责任感、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它对树立坚定的创业理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014年“五•四”讲话中寄语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大学生创业是否成功与是否具备坚定的创业理想息息相关,因此,激发大学生创业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探索精神,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首先,政策宣传到位。学校应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校刊、校报、宣传板报、校园网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创业的重要意义,宣传创业的经验,宣传成功创业的典型,树立勇于创业的榜样,弘扬创业精神,在校园中形成讲创业、想创业、崇尚创业,以创业为荣的校园舆论氛围,引导形成鼓励创新、开拓进取、宽容失败、团结合作、乐于奉献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其次,重视创新创业文化教育。如开展青年企业家宣讲报告会、创新创业讲座,成立大学生创业社团,开展大学生创业沙龙、建立创业服务平台等,通过各种形式扩大创业教育影响,营造出以创业为荣的良好风气,提升创业在学生中的接受度,用文化氛围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具有勇于创业敢于冒险的精神,形成正确的创业理念,将创业意识潜移默化地深深植根于学生内心,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自然的环境;再次,高校应维系好与政府、企业的关系,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大学生应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主动参加校园创业文化活动,树立创业理想,坚信创业理想能够实现,勇于自主创业,使自身的个性发展方向、社会义务感、社会责任感、社会使命感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提升自信度,牢固树立创业意识,把创业的目标视为奋斗的目标。

(四)丰富实践载体,不断强化大学生创业技能创业是一项考验大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事业。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锻炼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的重要载体,对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技能效果显著。高校要不断丰富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内容与载体,强化创业技能。首先,高校要重视和加强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丰富大学生的第二课堂。高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如科技文化艺术节,“我敢想、我能创”创意设计比赛、科技作品大赛等活动,尤其通过更多开展“挑战杯”竞赛、创业设计大赛、青年创意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创业周”活动、公益创业大赛、创业模拟实践等与创业紧密相关的活动,培育大学生创业兴趣,激发大学生创业激情,锻炼大学生执行能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其次,高校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力争在社会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如利用寒、暑假,联系企业,结合其专业优势以及各区县、农村的经济状况,组织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小分队,深入基层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丰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再次,高校应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做好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创新创业培训,为学生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大学生应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项校园文体活动和创业实践活动,包括实训和顶岗实习、勤工助学等活动,从而增强对社会、对基层的了解,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不断的实践与成长中培养自身的协作能力、受挫能力等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不断强化自身的创业技能。

四、结语

党中央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视为国家发展战略,并高度重视青年创新创业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吹响了深化改革的号角,也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在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进程中,为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培养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青年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到:“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时代赋予青年责任,时代给予青年光荣。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的核心力量,为迎接时代的挑战,就必须具备符合时展所提出的素质要求,尤其是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为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企业、高校齐抓共管、通力协作,通过文中四条途径悉心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品质、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增强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为大学生创业取得圆满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不断深化,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姜尔岚蒋超群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下大学生创业论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dxscylw/65973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