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探讨范文

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探讨范文

时间:2022-02-12 03:37:49

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探讨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思潮涌入对社会发展的不同层面产生深刻影响,在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挑战。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机制性矛盾凸显,就业创业过程呈现出结构性矛盾,就业创业的政策性矛盾显现,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良性发展。有鉴于此,可逐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制度保障机制,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机制,以政府、社会、学校为基础的合作机制,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保障。

关键词:社会转型;就业创业;保障机制

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多元文化思潮涌入,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切实影响着我国大学生的思想、人格、观念等。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在这种发展趋势影响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形态,并进一步制约大学生的就业行为。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开展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全面提高我国大学生素质的客观要求,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劳动用人制度改革的深化,“面向社会,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经成为我国就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如何抓住机遇,找准坐标,迎接挑战,已成为广大毕业生和相关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焦点。在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途径增多,就业空间增大,就业形式也变得多样化,在新型就业观念的引导下,自主创业对大学生形成巨大吸引力,但是社会转型也使得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时陷入迷茫状态,难以准确把握毕业方向。因此,分析大学生在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就业创业问题,对于大学生创建就业创业保障机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社会转型期的界定

从“社会转型”的问题角度来看,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其一,体制转型,这里主要倾向的是经济体制的转变,即转变以往的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二,社会结构变动,从这个层面来看,它所对应的观点内容是“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其三,社会形态层面,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社会形态:“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从实质上来看,中国经历三次“社会转型”,分别是辛亥革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实质上,转型是一个战略问题,它不是单纯地等同于加强社会管理和民生工作、改善民生等。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就是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转型是“社会变迁”过程中的一次跳跃,是人类社会进入新轨道的一个尝试。受到社会体制转型的影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也会随之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而相应的,大学生的人格以及就业价值观念的塑造也面临一定程度的挑战。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各个层面(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呈现出相应的新状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高涨,高校作为社会人才输送的重要场所,要切实意识到这一新的变化趋势,着重培养迎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二、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

从当前的教育形势来看,很多高校的在校生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相当繁重,尤其是处于社会转型发展阶段。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现代化人才的支撑,因此,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不仅是高校的责任,还是社会应该关心的问题。从大学生就业调查来看,2010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上升,而创业理想是他们自主创业最重要的动力,从创业资金的来源看,多是亲友资助和个人储蓄。

从《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来看,2014届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率双升,其中,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薪资水平也保持快速上涨的发展状态。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其就业率就达到92.1%,并且连续四年,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而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才达到89.6%。与此同时,选择创业的毕业生也持续增加,2014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9%,而2012届和2013届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比例分别为2.0%和2.3%,相比2012届和2013届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比例,2014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分别增加0.9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发展趋势良好,但是仍需要注意,处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创业依然面临很多显性和隐性挑战,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创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就业观念发生变化

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各种优秀的实践应用型人才切实受到社会的关注,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价值。处于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环境中,再加上人才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发生变化。在很多情况下,大学生面临复杂的就业环境,对就业往往持有的是一种“求大、求高、求稳”心理。在他们的就业观念中,强调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追求的是“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因此,在这种就业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并不倾向于到贫困地区和基层工作。实际调研发现,“机会成本的高回报及实现个人价值”是很多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时的心理态度。鉴于大学生的这种就业理念,再加上大学生基层就业渠道的不完善,大学生在择业的时候,优选的职业去向是“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而优先考虑的地区则是“大城市、发达地区”。大学生的这种地区流向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人才失衡现象,从而加大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不利于我国社会转型的有效实现。

(二)就业创业的机制性矛盾凸显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有效机制的构建没有以政府为主导,在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政府没有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考虑,大学生就业创业缺乏与此相对应的社会服务环境,而从高校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机制则存在不完善的问题。受到这种不健全机制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环节就会被削弱,他们接受就业创业教育的机遇会因此受到影响,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人数也会因此减少,从而进一步制约大学生的就业率和自主创业率。现今,受到社会转型的影响,地方政府出于长远的发展角度考虑,立足于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实际情况,切实推行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用以指导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但是,深入调查就会发现,这些政策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指导和教育依然非常薄弱,其中较为明显地体现在以下方面: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政策性不足,高校创业指导教师队伍还没有形成,大学生创业能力差,社会创业氛围不够。其中最重要的是,没有真正形成有效的大学生创业机制,很多高校毕业生难以享受到政府对大学生设置的一些就业创业优惠政策。

(三)就业创业过程呈现出结构性矛盾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是社会进步、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在此过程中也会伴随一些转型性社会问题,影响到社会稳定。社会转型会产生结构性社会问题,但其本身也是一种发展和进步,它同样会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客观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基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视角,这里的结构性矛盾强调的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以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其中,人才培养则是针对高校的专业设置层面而言的,高校专业设置对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具有决定性影响。社会转型期的人才市场呈现的是快速变化的趋势,但是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却忽略这一发展趋势,进而导致与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的错位。除此之外,这种结构性矛盾还体现在教育布局结构与企业分布结构层面,是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结构性矛盾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

(四)就业创业的政策性矛盾出现

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社会转型的速度加快,转型的深度和广度也增加,在大学生人才培养层面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但是,一些高校在人才培养层面却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并且针对这种问题的解决,高校没有很好地取得政府的政策性支持。一些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专业趋同现象”,受到社会转型期的这种人才培养趋势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追求“大而全、综合性”的发展特点,这就进一步致使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缺乏特色,并且难以迎合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此外,还有一些高校在发展中趋向综合性,忽略自身的办学特色,这些在一些工科院校也有着鲜明的体现,如文科专业的设置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院校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优势,不利于社会专业型人才的塑造。

三、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创业保障机制的构建策略

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也不断被深化,并且伴随社会转型的进行,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但也积聚很多社会性问题,例如,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有效实现。社会转型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发展要求,在审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的基础上,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需要借助全社会的力量,准确定位政府、社会与学校的职责,促进不同的社会力量各司其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相互配合,最终建立并完善大学生的就业体制与保障体系。

(一)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制度保障机制

就大学生就业创业制度保障机制的构建而言,需要切实依靠政府的力量,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具体来说,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以政府为主导,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和就业信息工程建设。对此,政府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平台,以大学生就业创业为引导,进一步打造综合化的现代网络服务体系,以便最大限度地为大学生提供权威、准确的就业信息,让大学生对一些就业岗位信息和就业发展趋势有一个及时准确的把握,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信息平台。二是借助政府的宏观调控。在大学生就业创业制度保障机制的构建中,政府要适时予以宏观调控,以社会(市场)需求和财力供给为依据,以控制供求总量平衡为主要目的,进一步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和高校招生制订可行性计划。并且,为了有效平衡不同地区、行业的人才供求,政府要采取一定的调节政策,如奖学金制度、拨款、设定合理的收费标准等。除此之外,政府要通过立法手段,从法律层面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保障。三是创新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有效运行机制,这就要求政府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有效地构建鼓励毕业生创业的政策体系。四是强化政府的规划、统筹、协调能力。对此,政府要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以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中心,组织相关部门、高校、企业的专家进行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研究的范围可以很宽泛,可以涉及高校培养目标、学科建设等,并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规划。

(二)以市场为导向形成有效的教育机制

社会转型对高校人才培养有着高要求,高校在充分意识到自身社会责任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并迎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势,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机制。具体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大学生能力。高校在大学生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强调深化大学生的通识教育与能力,注重大学基础阶段的“通识教育”是基于社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目标。此外,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支持大学生进行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从而锻炼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深化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能力提升的基础上,高校要积极地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与指导,将能力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二是促进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从高校的角度来看,则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改革体系,并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开展,如设立创业实践基地,深化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对此,高校可以借助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展,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具有创业意愿学生的发展需求,设置创业中心,从而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和发展的机会。三是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重要导向,积极深化高校的教育改革。社会转型带来经济结构、技术结构等层面的转变,在此基础上,社会职业结构也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人才素质也有了新的发展要求。高校是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要切实承担起人才培养的责任,构建与社会需求联系的机制,结合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就业市场变化。此外,还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自身的办学特色,形成人才培养机制,最大限度地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

(三)以政府、社会、学校为基础的合作机制

大学生就业创业保障机制的构建还需要借助社会的力量,充分发挥社会的服务功能,具体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有效培育大学生就业中介机构,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有力的指导和服务,将其服务功能落实到位。在某种程度上,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角色就是社会中介机构,因为基于“学校、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社会中介机构扮演的则是“纽带与桥梁”的作用。二是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需要积极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自觉承担起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社会责任。此外,社会用人单位要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的择业效率为主要目标,强化其协调高效的用人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社会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基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视角,社会转型会带来人才需求层次和需求结构等层面的变化,并且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观念以及相关的社会就业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从另一方面来看,社会转型拓展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空间也被放大。从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依然存在多个层面的问题,如机制性矛盾、就业观念、结构性矛盾等,对此,高校可以整合多方面的社会力量,构建有效的大学生就业创业保障机制,从而保障大学生的就业创业。

参考文献:

[1]向红,孟妍.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困境与出路[J].成功:教育版,2013(11):16-17.

[2]张进林.高校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平台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5(7):29-31.

[3]沈嫣.大学生创业早期引导机制构建及对策研究[J].中国就业,2013(2):20-21.

[4]朱琛.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方向指引[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1):21-22.

作者:王蕾 单位: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探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daxueshengjiuye/70236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