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初中数学教学体会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体会范文

时间:2022-07-18 05:26:13

初中数学教学体会

一、利用情境教学,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新课标的数学教材的特点贴近生活,与实际联系密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大胆创设问题情境,发散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积极动脑,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改变以往数学教材只注重单纯数学知识、远离生活实际的体系,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就在实际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的理念。如:在学习圆时“,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例子,把它与圆联系起来,得到一些圆的知识,再把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这符合事物的认知规律:实践一理论一实践。再如:在讲“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草坪四个角并提出怎样在两个角之间走出一条最近的路,这就无形之中引入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用生活中实际的问题引入教学,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让学生掌握新知识。在新教材的编写中,尽可能地把数学知识引入到社会生活情境中,把生活中的计算渗透到例题和习题里,体现了生活中有数学。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代化的生活更是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身边,我们时刻都在和数学打交道,数学已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出让学生边玩边学,激发了学生好胜心和兴趣,缩短了学生学习数学理论的距离,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了。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课堂气氛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教师的教学组织,应以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为己任,使学生更加充分地、热情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良好的教学情景创设,可促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强烈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例如,在教学《位置的确定》变化的“鱼”,通过改变“鱼”的顶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的符号,加(减)一个数或乘以(除以)一个非零的实数,先让学生自己分析变化后的“鱼”和原来的“鱼”有什么不同,通过自主探究找出变化中的规律。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促进了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二次函数的应用”中有关实际问题,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河面上有座桥的桥面是抛物线的拱形桥,桥洞离水面的最大高度为4米,跨度为10米,一艘宽4米,高3.5米的船要经过此桥,问能不能经过?这样的题目贴近生活,最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最近几年的中考中亦有类似的题目。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能让学生想学,爱学,被动变为主动,使整个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这方面的工作一定要重视。

1.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到了初中,学生的自学很重要,然而,阅读又是学生自学中的基本功。一个中学生应该已经具备阅读能力,所以从初一开始就让学生树立数学课本同样需要阅读的观点,并且教会他们阅读方法,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并及时检查验收预习情况,防止学生阅读不认真、走过场的现象发生。

2.养成做笔记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初中生必须重视做读书笔记和课堂笔记的培养,在课堂中,要做到一节课的重点部分或精华部分记录下来,以便后面能复习巩固。做笔记不仅能记录重点知识,还能让学生集中精力,防止走神,开小差。教师还可以通过检查笔记,促进学生对笔记的重视和质量保证,同时要求学生利用好数学笔记。

3.训练数学语言的习惯。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应该具有语言规范、标准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一些容易混淆的问题要反复比较、强调,通过提问、学生讲解等方法来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习惯。

4.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能自己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从而养成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课堂就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学生潜能开发出来,教会学习的方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我们要带着新的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全面提高数学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走好教改之路,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真正适应新形式下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

作者:陈福生 单位:福建省南安市东溪中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初中数学教学体会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czsxlw/67589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