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创新创业素质理想课程分析范文

创新创业素质理想课程分析范文

时间:2022-06-26 09:46:38

创新创业素质理想课程分析

理想课程是在一定教学基础上构建的能够在高度合成性方面达到教学目标与教育理念实现的一种课程结构状态。在目前教育领域普遍形成的课程改革大流之下,我们所形成的课程理念不得不与时代相结合,不得不提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以创新教学理念为主导的课程结构。在国家大力倡导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教育理念下,传统的课程理念与课程结构理所当然地要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这样,以创新创业素质为目标导向的理想课程就被提了出来。

一、以创新创业素质为目标导向理想课程的提出

以创新创业素质为目标导向的理想课程的提出是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国家进一步加强社会经济与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首先,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讲,高校教育理念与课程的实施应该与国家经济发展相适应,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变化与不同阶段的结构性波动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课程的实施产生影响,这是由教育的外部关系所决定的。“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需要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经济环境。但是目前,不论国际还是国内经济发展,都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必须思考并分析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将会带来哪些可能的影响,预判可能的经济衰退发生时,高等教育发展会面临哪些问题”[1]如此,课程结构的改革与完善必然要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这种适应性发展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培养的学生能在未来社会发挥作用,以一定的创新创业为目标导向的课程结构就应该能使学生在未来社会中适应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其次,从大学生就业现状来看,由于高校扩招与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脱节,再加上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导致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目前,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学校都开始关注学生就业问题,变学生就业为学生创业,一方面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另一方面还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这就需要高校在基础课程中充分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在专业实践课程中充分体现专业创新创业思想与实践方略。再次,从高校适应性成长方面分析,目前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竞争力是每所学校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而提高竞争力的核心就是高校的特色发展,它决定着高校的办学水平、办学优势。高校的“定位与特色要体现在学科专业的建设上”[2]而学科专业建设落实到学生群体身上就是课程的实施。这就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社会需求与学校本身的适应性发展相结合,以创新创业素质为目标导向,开展课程建设,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创新创业理想课程的逻辑原点

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目标需要一个由完整的具有较强逻辑性的课程内容组成的课程结构来达成。那么这种逻辑性该以怎么样的方式进行表达是理想课程的理论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理想课程与教学的有限性有关,教学可能性与基础条件有关。这种可能性的实现是一种本土化的过程,与基础教育的新课改一样,要想使得课程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学校就必须开发出与本地区域情况、校情及学情相符合的校本课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发,当然也必然离不开这种本土化的过程。这种本土化过程的实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以校情为基础,开发基于校本特色的课程模式。不同高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基于一定的专业特色和历史传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稳定的,不同于其他高校,并能很明显地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文化传统与专业特色,这样的文化传统与专业特色相辅相成,能有效利用于高校自身的发展过程,是使高校在社会上具有立足之力的特殊资源。在竞争较为激烈的高等教育环境中,为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和教育特色,就必须组建由特色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能够体现创新创业精神的课程内容。其次,以社会合理化需求为目标实现,寻找有意义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尤其是包含有创新创业内涵的课程资源是目前追求的主要内容构成。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对于课程开发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课程开发过程中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对资源的有意义建构等是课程开发的理想实现。不同的学校应该有自己不同的专业特色需求,而这类不同的需求就表现在学校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实践方面。有意义的教学课程资源是以社会合理性需求和专业性培养价值所构成。再次,以专业性培养价值为教学可能性实现,改进课程评价机制。与一般课程评价不同,以创新创业素质为目标导向的理想课程的一般课程实践是在有意义教学资源的自主形成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这样的课程实践过程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完善的自主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性的自我反思性成长,应比一般课程评价反馈机制更能适应课程的发展与完善。在专业性的教学实践中,应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有效结合专业基本理论,配置相关专业方法或跨学科方法,实现在课程学习中的创新性和创造性,并在未来课程内容中实现以创新创造为基本构造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三、创新创业理想课程的价值导向

课程的价值属性决定于高校课程资源的有意义开发、课程内容的有意义教学和课程目标的有意义实现。在课程不断得以改进的社会环境下,课程的价值属性也越来越具有倾向性。一般来讲,它存在于一种一般主体、教学资源及接受主体三者的相互关系之中,因而,理想课程的价值终点当不可避免地有赖于不同高校对学生需求的不断调研基础之上,有赖于对于“客体属性转化为主体需要的现实可能性的正确把握。”[3]以创新创业素质为目标导向的课程价值的实现就必须要处理好各类主体的相互关系。首先,创新创业理想课程目标与价值的实现,应以群体性价值为目标实现。既然一定的课程理想以创新创业素质为目标,那么课程培养方法和具体课程教学过程都应该体现课程接受主体———学生的相关能力实现。这种能力的实现是一种普遍性的,而不应以个别人的特殊能力为依托。群体性价值实现是社会需求的一种实现,也是学校培养目标的一种实现,这种价值特征体现了学校教学方案与社会价值性需求的原则性统一,同时也符合国家对高校的一种需求,更是高校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集中体现。其次,创新创业理想课程具体实施,应以单个个体为实践主体。在具体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创新创业导向的特殊性,决定了具体课程实施的单独个体统一性。这就意味着在具体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发生客体及反馈主体,应是单独的学生个体,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自我实现。在这种群体性需求及价值实现向个体实践性价值实现转化的过程中,教师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就是群体需求的价值统一性与个体需求的价值多样性的矛盾。以创新创业素质为导向的课程价值的实现,就必须实现价值创造过程中的统一性诉求,即群体价值实现与个体价值多样性实践的统一。“不管课程以何种方式存在,课程的存在必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必然存在着其对价值主体的价值,……而主体的需要处在变化中,课程要适应这种变化时,课程价值就体现出多元性。同时,尽管主体是多层次的,但并不能否认其共同需要的存在。”[4]这就表明,在以创新创业素质为导向的理想课程中,我们就必须以学生主体的需求来适时地改进课程结构,完善课程内容涉入机制,推动课程的良好运行。同时,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课程实施的机制又不能避免多主体共同进行的局面,这就需要对主体课程需求的统一性做出简单分析与综合,在此基础上找出合理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完善课程的知识结构。

四、创新创业理想课程发展的社会支撑系统

由于课程自我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的统一性要求,使得其在发展与改革过程中必须实现外在要求与内在发展性需求的统一。这种统一性地发展是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与课程发展走向完善的必然选择。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一定的社会性需求建立起来的,其在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内容结构等方面集中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代表性,是国家人才培养方案、社会人才需求、家庭发展需求及个体自我发展的集中表达。而对于在高校中以创新创业素质为主导的理想课程来讲,这种对于社会集合体的集中价值表达更是不可避免,同时,这种价值表达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理想课程的发展离不开与其密切相关的社会支撑系统的支持。首先,创新创业理想课程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支持。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有与其相适应的国家财政支撑,以此来适应不断发展与更新的课程方略的落实。国家的财政支持,不应该以单独的财政数字来支持,而有必要附带一定的教育政策与国家教育目标的合理化要求,这与教育的阶级性特征是相符合的。其次,一定的社会团体育人理念支持。高校要培养的学生必将最终服务于社会,并在社会上发挥其专业优势,体现其专业素养。在社会急需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现代背景下,高校所培养的创新创业性人才正是社会所关注与需求的。而如何使得高校培养的学生真正具有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创新创业能力是社会团体利益方所关心的,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合理目标和最终诉求。社会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高校所开设的专业也应该适时地符合这种在一定复杂性系统下的人才要求,而这些要求必然在一定的课程结构中得以呈现出来。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结构的合理化、课程实施的科学化、课程目标的标准化等都离不开社会团体的利益诉求,也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团体要求。在此过程中,高校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在社会上牵头成立若干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关的课程社会指导团体,将社会团体的合理化建议纳入创新创业素质课程的范围内。这就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课程管理模式,实现学校自主管理与社会需求合理化调控的完整统一。最后,创新创业素质课程的构建与完善也离不开家庭及社区的有效支持。高校课程教学的直接接受主体是单独的个体,这些个体的最终出路虽然是社会及国家利益所表达的走向,但是课程实施接受主体的直接收益者还是个体本身及与个体相关的家庭和社区。创新创业素质课程的实施不同于一般课程,具有较强逻辑点,应在一般教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个体的需求与个体的综合特质。这就意味着将会有不同的方案直接落实到个体的身上。家庭在教育机会成本的同一付出的同时,看到的是教育资源的区别利用,这必将使得课程教育得到家庭和社区的有效支持成为必然。

五、创新创业理想课程的具体实现

在高校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中,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不断发展的学生诉求,多样化的课程教学模式有利于解决众多发展瓶颈矛盾,并体现课程教学的优化。创新创业素质课程就是这种多样化课程教学的具体价值表达,又是一种教学实施。它的实践过程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它的发展过程就是师生成长的过程。首先,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要及时更新,以适应高标准的目标要求。创新创业素质课程的实现,直接的体现就是教师的具体教学实施,这就要求教师在其课程目标把握、课程资源获取、课程内容完善、课程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做出有效地改进。理念的更新是走在最前面的保障,没有先进的理念,妄谈方法的改进。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发掘社会的基本需求,应将其教学确立于一定的社会调研基础之上,而不是传统型书本之上。高校教师都是高学历,很多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工作,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教师应自觉弥补这一缺陷,利用一切可能时间做社会调查,实现课程教学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统一,从而实现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有效建构。其次,建立与此相适应的师生评价体系。一定的教学过程必然有相应的评价体系,以创新创业素质为导向的理想课程的教学不可避免地要建构相应的评价体系,以此来达到对理想课程教学实施效果的有效跟踪和合理反馈。这种评价体系无可例外地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关于教师教学的评价,这就要评价教师在一般教学过程中是否将创新创业的理念贯穿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评价教师在贯穿创新创业理念的过程中,是否达到了与特定课程的有效结合,是否因不同课程特征采取不同的渗透模式等,并将这种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达到评价的真正目的,而并非是评价教师教学的好坏。第二,是关于学生学习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是基于学生个体关于自我发展的需求基础之上,并结合教师的一般教学要求而实现的。这就需要课程教学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的不同特性与学习要求,做出符合一般群体性需求的阶段性评价指标,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课程专业兴趣,并将创新创业理念结合到课程学习之中。另外,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先天气质和自身兴趣,建立适合每个个体终极评价的灵活性的评价体系。再次,创新创业素质课程教学应重视实践性教学实现的可能性。创新创业素质理想课程贯穿于一般人才培养过程之中,是具有较强实践性要求的系列课程。这种理想课程的实施应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密切配合,以达到理想与实践的多样化整合。“实施理想课程必须尊重实践的教学可能性,发掘它们之间相向的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张力趋向,探索它们之间的中间区域,使课程与教学改革行走在理想的课程与教学的可能性之间。”[5]虽然学校人才培养的诉求是同一的,但不同专业间专业特性对课程要求不一样,且创新创业素质课程因其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在一般教学过程中,应贯穿实践的具体操作,重视实践性教学的质量,从而实现创新创业素质的目标实现。

被举报文档标题:创新创业素质理想课程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cxjylw/60443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