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创新教育文化负累范文

创新教育文化负累范文

创新教育文化负累

一、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永不枯竭的动力;人类惟创新才有希望,世界惟创新才有未来。民族创新能力的培养,必然信赖富于创新的教育。因此,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创新教育无可置疑地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纵观20多年来我国教育的发展,无论广度、深度、以及频繁程度,都是世界瞩目的。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再到创新教育,无疑是教育与社会的进步。但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十分深厚,排他性强,且具有强大的制约作用,这意味着我国一踏上创新教育的改革之路,就必然背上传统文化的沉重负累。因此,直到今天,我国教育仍然没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与传统文化的怪圈,其缺陷突出地表现为:重视知识积累而忽视知识转化;重视知识占有的数量而忽视知识吸收的质量;重视表面的教学结果而忽视深层的教学过程[1]。其存在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很好地开发人的潜能和创新能力,未能充分张扬人的个性,未能真正发挥学习者的主动精神;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从教学理念到方法以及教育管理体制仍然被传统文化所制约着,这大大束缚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2]。

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的生命机制和社会存在,必然受制于传统文化的牵连与束缚。今天,创新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之所以显得步履维艰,究其原因,固然有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等方面的消极影响,更有极易被人们忽视的传统文化负累问题,它不可避免地束缚和制约着创新教育前行的步伐。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教育的负累作一清理与反思,以保证我国的创新教育顺利实施。

二、从传统文化角度反思我国创新教育

传统文化不仅影响人们对教育内容的选择,而且通过积淀在人们深层心理结构中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倾向潜在且全面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实际上,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是文化习惯的产物,是积淀于人们心智结构中的价值观念,而文化对教育行为的制约具有无意识性和潜在制约性[1]。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无疑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尽管其中不乏创新精神,但笔者认为,中国创新教育所需要的内部推动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难找到。相反,传统文化却成为创新教育的沉重负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等级思想制约着民主思想的产生和民主氛围的形成。封建等级思想主要体现的是一种“臣民”思想,人民的一切都被视为君主的恩赐,过多强调的是人的责任与义务,而很少讲到人民的权利。它强调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和重权威的价值观念,自由和民主更不被视为人所应该拥有的权利。这种违背民主原则的传统文化取向,严重阻碍了现代创新教育的健康发展。

重权威的传统文化取向,反映在学校教育管理中是只注重教师权威,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它加剧了教师权力的泛化并促成了学生个体的权威人格,即对管理者权威的依赖、服从,对被管理者的强控制欲。在权威管理盛行的教育环境中,学生不仅难以形成民主精神、平等意识,而且也难以形成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及责任意识,并有依赖性强、选择能力低以及缺乏客观的判断力的发展趋势,致使个体既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也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别人,这些缺陷最终限制的是个体的独立发展与创造潜能的开发。

另外,学校严格的纪律要求,森严的等级制度等因素共同决定了:克制和压抑自我的训练是中国学生在学校社会化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同时也意味着,在中国学生的人格结构中含有较高比例的退缩、压抑、不敢冒险等成分,这种保守性的性格特征必然导致其探索精神缺失。也正是在这种严密的等级意识下,产生了过度控制型的教学管理模式,从而使得学生缺乏探求精神与创新欲望。

2.中国传统文化中强烈的功名意识及追求虚荣、缺乏求实的精神,直接制约了创新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决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就是“学而优则仕”,培养“君子”、“圣贤”以实现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3]。“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与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古人追求功名利禄的思想仍然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人。

现代教育以升学为教学中心,是一种功利性的教育,难以顾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个人对待学习的态度也是功利性的,学知识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当受教育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取一张被社会认可的文凭时,知识则被作为一种生存工具,而知识的学习则成为缺乏个人内在动力和自发兴趣的被动过程。显而易见,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无助于创造力的开发,而且还会扼杀个体原有的潜能。

传统文化中的功名意识还突出表现在对获取国际竞赛奖项的推崇与追求,致使我国的中学生在国际学科奥林匹克大赛中频频获奖,而最能反映创新能力的诺贝尔奖至今仍与国人无缘。重记忆、重技能训练的学科竞赛只会导致学生好奇心与新鲜感的消失,厌烦感和疲倦感的增生。这种与升学挂钩的学科竞赛,培养的是学生的应试能力,而不是创新能力;是将求知作为生存工具,从而造成了成功动机萎缩、创新欲望泯灭。

3.“重视群体,忽视个体”的传统文化思想压抑了个体创新精神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中崇尚整体、和谐的思维方式,将整体利益摆在最为重要的地位,视群体为“善”的象征,认为群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出发点和归宿,甚至认为群体利益就代表了个人利益;而将个人视为“恶”的象征,认为个人的利益与欲望是极其丑恶的。这种文化传统统摄下的教育在人格塑造上以对群体的归属感为目标取向,这种体制下的受教育者没有个性特征,无创造精神。与现代创新教育所追求的培养创造精神、张扬个性、塑造独立人格的教育目标相去甚远。而且这种尊重整体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形成了崇尚求同思维,忽视求异思维的特点,使教育者在办学思想和教学过程等方面也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理念,不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思维影响了受教育者主体价值的体现,同时也制约了现代教育目标的确立与达成。

“大一统”的文化传统,使中国的孩子尽管可能具有各种特殊的爱好、倾向和能力,但没有真正的机会将这些潜力发挥出来,唯一受到社会肯定的机会就是高考成功。这种僵化的单道成名的价值观念,必然导致许多潜在的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艺术家和技术能手不得不背离他们原来的倾向,而共同挤向高考这一条狭窄的独木桥。由于无视个体差异乃至总是不断地要消灭个体差异,我们的学校与社会缺乏给予个体展现各自天然潜质的机会。实际上,创造力的核心特征是独特性,而独特性是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因此,个体创造潜力的开发要求社会能为个人的发展提供较多的机会,这意味着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都要在承认差异、赞赏差异的前提上,鼓励个体在各个学科、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发挥他们个体化的才智[4]。只有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的多样化以及鼓励个人能力倾向的多样化才是创新教育的根本。

三、结论及建议

中国教育缺乏创造力已是不争的事实,新世纪的教育需要创新已是必然趋势。正是在此基础,本文试图从传统文化的视野上,来梳理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教育的负累,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与探讨我国创新教育问题。从上文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缺少创新教育所需要的思想源与价值源,尤其是创新赖以生存的土壤与养分。因此,我们只有彻底抛弃传统文化对创新教育发展的负累,在深层次上吸纳西方发达国家创新教育的先进理念,才能使我国的创新教育健康快速发展,最终实现我国的教育现代化。

值得注意的是,影响创新教育开展的诸多因素,有不少是源自传统文化,这些带有文化基因的内容反映在教育领域,尤其是出现在教育管理制度和教育行为中,所构成的滞后作用是潜在的也是强大的。因其具有难以变迁的特质,所以,尽管我国最近几年教育改革的步伐逐年加大,每年都有一些来自教育决策部门的教改新政策、新措施出台,同时也有不少来自教育基层的教改新成果、新经验产生,但要获得教改的实效和全国范围的进展,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努力。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显然还不具有崇尚创新、鼓励创新、保障创新的完备的社会文化条件。而要实施创新教育,就必须去除制约创新教育的文化负累,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构建和营造一个有助于教育创新的文化氛围。下面试就这一问题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第一,创建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教育环境。人的创新活动水平直接依赖于创新人格发展水平。创新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需要有民主、自由、平等的教育环境,其核心的要求就是尊重人的个性,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民主教育管理体系,保证主体拥有较大的自由度[5]。只有在宽束缚、少框架、低压抑的教育环境下,个体才有可能形成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发展创新思维,并释放出自身的创造潜能。

第二,树立崇尚创新的社会价值观,尊重创新精神。社会必须注重于正在生成或将要生成的新生事物,培养尊重原创、追求创新的社会风气和社会心理倾向。学校教育更应推动和尊重学生学习中的创新活动,让学生经常认识到,独立的有自己特色的思考本身就非常有价值,本身就是他们的创新,它不是表现在结果的新异上,而是表现在形成思想的基础以及过程的个性上。创新的思维总是要经历挫折,因此,教育者要满腔热情,鼓励学生形成和表达自己的思想,保护他们哪怕是萌芽状态的求索感情[6]。

第三,构建创新教育实施的保障体系。建立一整套奖励原创性作品和保护原创者利益的完善制度,确立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在制度上保证创造力的顺利开发。这些制度包括相应的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规定或办法;相应的创新教育考评制度;相应的创新教育奖惩制度等。如衡量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不能简单地以学生的考试分数或掌握知识量的多少,而代之以其创新能力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