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数学分层作业范文

数学分层作业范文

数学分层作业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学生差异的现状——分层作业的必要性;分层作业对备课与学生分组的要求;分层作业设置的方法与形式;分层作业的评价,对数学分层作业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作业是教学常规的重要环节,只要有教学活动就同时伴随着作业的布置、教师备课要层次化、每节课后,对学生要分层布置作业,A组学生接受能力强,基础好,应注重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评价学生作业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及时有效调整教学活动,查缺补漏、制订新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应及时、客观,并充分体现评价的激励功能、通过一年多的尝试探索,笔者体会到,分层作业的方法能较好地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需要,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较好地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为下一阶段的数学教学、为学生的成长进步,进而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根据教学实际中普遍存在的学生能力和成绩存在较大差异的现状,以及无效作业、重复作业等弊端,本文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作业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论证说明了分层作业的路径——从备课、分层分组到作业设置,实施愉悦式评价。

关键词:数学;分层作业;探索;思考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课堂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各种新的教法不断涌现,特别是近一两年来,分层教学正成为新课改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作为分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分层作业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因为如何优化作业设置,提高作业效益,依然是学生快乐学习,提高兴趣,增加信心,减轻负担,增强能力的“瓶颈”,是制约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难题。根据以上认识,笔者通过近一年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实践,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学生差异的现状——分层作业的必要性

作业是教学常规的重要环节,只要有教学活动就同时伴随着作业的布置。传统的作业体系过分注重知识储备的训练,但形式单调,内容机械,应试色彩浓,虽能强化记忆,但不能锻炼思维。目前,各校普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生课业负担过于繁重的现象,或多或少存在着无效性作业、重复作业、机械作业、惩罚性作业,只顾数量,不重质量的题海会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一般而言,七年级学生刚入校,学习热情很高,决心很大,但过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出现数学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到第一学期末,极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随着课程难度的加深,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每天的作业甚至成了一些学生的一大愁事,对于善于学习的学生来说,课本上的常规作业,他们觉得很简单,三下五除二很快就能完成,显然“吃不饱”。而对中等学生来说,一些简单的题目还能应付,稍有难度的就只能照葫芦画瓢。而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简单题目他们照猫画虎应付着做,对那些稍难一点的题目就束手无策了,作业完不成,也就无法按时交,教师还一定要收,他们只好一“抄”了之。长此以往,结果只能是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成绩好的达到九十多分,甚至满分,而差的只考一二十分,甚至出现个位数字的考分。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学习积极性就大打折扣了。面对这些现象,进行分层作业就显得十分紧迫、非常必要。因为分层作业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够克服因“划一”式作业、重量不重质而消磨学生学习热情的弊端,从而使各类学生都有进步和提高。

二、分层作业对备课与学生分组的要求

首先,教师备课要层次化。备课时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既要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以及手头的各种教辅资料,又要研究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围绕教学目标,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设置不同的作业要求,精选课本习题、练习册习题以及补充习题,并把所布置作业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与基础练习,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这部分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的综合题,重在技能训练,提高速度;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重在提高综合能力。这样备课后使每节课的作业适量、适宜,适应各类学生,并把不同层次作业在教案和课件中体现出来,使布置的作业突出层次性。其次,应把学生按学习能力、智力水平、思维灵活程度和测试分数等因素,动态地分为A、B、C三个组(也可以分为红、黄、蓝三个队,或甲、乙、丙三个小组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数学水平自愿报名,教师根据报名情况并征得本人同意后,还可进行个别调整,而在以后的阶段考试后,学生可自己再次调整层次,尽可能使学习好的学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学习困难学生“跳起来摘果子”,从而达到因材施教,全体学生均有发展和长进的目标。

三、分层作业设置的方法与形式

每节课后,对学生要分层布置作业,A组学生接受能力强,基础好,应注重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布置作业时,侧重于运用知识的综合题,开拓智力的探索思考题,并注意拓宽其知识面,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于那些较简单的基础题可以少做或不做。B组学生大多数踏实肯学,但反应较慢,上课能听懂,但课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就有困难,综合能力较差。布置作业时应重视基础,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础技能上下功夫,以课本上的例题、习题和与此相似的变式题为主,也要有一些稍微复杂的综合题,当然必须完成每次作业的必做题。C组学生基础较差,稍有难度就会感到力不从心,这些学生中相当一部分自信心不足,自我约束力差。所以对C组学生,首先从树立自信心入手,多鼓励他们。布置作业时,低起点、低要求、小坡度,在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侧重于知识的直接应用和基础练习,以及与例题所讲内容相仿的基本题,此类题对C组同学来说应多做一些,反复练习,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对于B、C两组同学经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家长的帮助,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突破,学生在完成自己规定题目的情况下,鼓励他们选做其它组的题目,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各层次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始终处于乐学、乐思的状态之中。

四、分层作业的评价

评价学生作业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及时有效调整教学活动,查缺补漏、制订新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应及时、客观,并充分体现评价的激励功能。

(1)对完成必做题并完成正确,书写规范、整洁的,教师应评价为“优”;如果有一处不正确或书写欠规范、不整洁者,则评价为“良”,其余则评价为“再努力”。

(2)对A类或B类题目全部完成且正确者,则评价为“很好”。

(3)一道题用了多种解法并全部正确的,教师可评价为“多”,有创造性的打“☆”。

(4)抄错题者打“△”,对做错的地方画横线,尽量不用“×”。

(5)有典型错误要向学生指出并写出解错的原因,对其共性的问题,教师要统一进行讲解,并订正。

(6)对有进步、方法独特的学生,或C组、B组学生做了非自己规定完成的题目,都要给予鼓励性的批语,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分类评价学生作业,就是对好中差作业的评价不按一个标准,对差生判分适当松些,对优生,判分适当严些;在完成作业的时间上,中差生,可松些,对优生可紧些。例如,对差生,做对基本作业,就可以给满分;做对选择作业,半倍加分,做对超额作业,一倍加分。对中等生,做对超额作业,半倍加分。再如,对中差生,作业做错,可暂不打分,等他们真正搞懂订正后,再给他们判分。有时,差生订正后还不能全懂,我们针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再设计点题目让他们补做,练一次,进一步,进一步,就给他们加分。这样,学生通过反复作业,从日益增多的分数上切身体会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成绩在提高。对优生的作业也采取分类评价。课堂作业,我们让优生与优生比作业的速度,比作业的准确性,比作业的思维质量,改变了以往那种书写认真、答案正确就判满分的做法。通过分类评价优生的作业,在优生中形成了竞争的氛围,使他们永不满足。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分层设计,分类评价”学生的作业为每一个学生创设了“天天向上”的机会,有利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充分发展,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一年多的尝试探索,笔者体会到,分层作业的方法能较好地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需要,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较好地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为下一阶段的数学教学、为学生的成长进步,进而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