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构建探讨范文

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构建探讨范文

时间:2022-07-09 03:23:36

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构建探讨

一、我国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现存问题分析

1.公共安全教育内容缺乏序列化,预防与引导功能丧失。

在高校实践中,大多数公共安全教育仍然停留在一般性的思想政治宣传教育的层面,生存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层面的内容相对缺失,内容选择与组织比较零散,针对性不强。现有师资对于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和紧急避险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有限,也不具备相关的技能,远不能满足大学生们的需求。在公共安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常常是上级文件工作要求和方针,学校领导提出工作任务和方向,职能部门布置工作目标和策略,辅导员等具体执行人员贯彻落实,也就是提一提、抓一抓、做一做,工作常常落后于现象,亡羊补牢,相对被动与落后。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缺乏有效的预防和引导,积极的防患未然的教育偏少。

2.公共安全教育实践缺乏有效的实施策略和程序,实效性较低。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对实践层面的操作不够重视,教学管理不够规范,课程特点不突出,往往表现为理论说教多、实践演练少,深入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不够。一旦事情发生,大学生常常表现出盲目和茫然现象。许多高校的公共安全教育常常是由保卫处等公共安全管理部门采用一学期以年级为单位开几次大会,聘请保卫部门负责人或是专家来讲解一些公共安全知识。这些公共安全知识的传授更多体现了对大学生的“警示宣传”功能,“教育指导”功能并不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等涉及公共安全教育的相关专业教师一方面缺乏相关的教育意识,不讲或者仅从各自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进行相关知识的理论讲解,忽视对大学生生活实践的直接引导;另一方面知识相对陈旧僵化,缺乏与公共安全现实的密切联系。而作为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和教育对象的大学生,缺乏学习公共安全的热情,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因此,对现行的公共安全教育活动参与度不高,抵御社会消极因素的免疫能力不够,公共安全意识薄弱,相关知识与技能匮乏。这种“条块分割”、“零打碎敲”的公共安全教育模式存在着与大学生实际需求相脱节、形式化严重、系统性不强、实效性不高的弊端。

3.公共安全教育成为学校党政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辅导员的常规性管理工作。

游离于课堂教学以及高校教育主渠道之外。多元主体的职责模糊、问责的不系统和立法的部分缺失,使得更多的安全教育主体存在侥幸心理,公共安全教育极易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意义。高校公共安全教育采取的是“一把手”工程,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全权负责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学生工作部门负责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实、督促、检查,辅导员负责具体实施。这使得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过于依赖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高校中75%的安全教育任课教师是辅导员、团总支书记等学生工作人员。而辅导员常常采用“逐层传递式”,即只针对班团干部传达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或活动要求,再由班团干部向普通学生传达讲解。这种模式实际上是一种管理的模式,通过一些活动的组织和规则的制定来管理大学生的公共安全行为,强调了管理而忽视了教育,忽视了直接的课程教学和间接的课程渗透,使得高校的公共安全教育游离于高校教育的主渠道之外。

二、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构建

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是指对大学生安全教育中的辅导员、专业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大学生等进行最优化配置,根据社会公共安全发展要求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选择相应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为教育途径来提高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的多维度、立体式的教育范型。其中,“四位”是指辅导员、专业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大学生。“一体”,是指四个方面力量根据各自专长,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对大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技能、知识和行为习惯进行教育与培养。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强调整体参与、全员育人的作用。在该模式中,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公共安全教育实施的主体。辅导员、专业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大学生都成为一个节点,受到学校公共安全教育信息中枢的指导并进行信息反馈。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犹如“同心圆”一样在校园辐射,不再是被动地等待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出现,孤立地探寻解决的对策,而是在事件刚刚萌芽或有苗头的时候就积极介入,四个方面的力量共同制定预防、教育方案,从而建立起全方位的一体化预警与教育机制,使公共安全教育始终处在良性的循环之中。

1.辅导员通过“引导干预”,培育大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

辅导员在科学分析和预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变化特点及影响的基础上,真实准确地把握大学生共性和个性的思想和行为特点与规律,对于常见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以及大学生频发的公共安全问题在事前给予防范教育,在事中与事后给予及时、恰当的帮助与指导。其主要内容包括生命安全教育、人身安全教育、财物安全教育等;对于遇到或即将面对的公共安全问题,辅导员以损失最小化为原则对大学生进行适时干预,使其尽快摆脱处境不利的局面。辅导员的引导干预不同于传统的理论说教,具有明确的对象或目标,即处境不利的大学生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意识;提高正确评估安全状态,合理采取避险措施的防范意识;提高对自己与他人安全负责的社会责任意识。

2.专业人员通过“拓展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公共安全技能。

拓展训练(OutwardBound),最早由库尔特•汉恩提出,其本质是寓理论学习于行为训练中的一种体验式教学方式,对程序性技能的学习尤为有效。当前,拓展训练已成为培养现代人和熔炼现代组织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和培训方式。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拓展训练”模式,即利用人工创设的公共安全事件相关情景,激发和强化大学生的安全生理、心理潜能,从而促使大学生重新认知自我与超越自我,提高安全防控素养,增强突发紧急安全事件时的自救、救助能力。在拓展训练中,大学生始终处于主体性地位,负责制定、实施、点评、反思自己的行动方案,并且将自己获得的感悟、体验运用到联系实际生活中,而专业人员则处于主导地位,给予应有的指导和点评。“拓展训练”可以依靠体育、医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各个学科的专业教师,也可以依托消防大队、地震局、应急办等政府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士。专业人员进行拓展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价值判断与取舍等为主题的头脑风暴训练;心理健康教育课中以团队意识、意志力等为主题的团体行为训练;体育课中以柔韧、灵敏、耐力、速度、力量和协调性等为主题的体质训练;课外活动中以火灾疏散、地震逃生、紧急救护等为主题的演习演练。其目的在于弥补大学生自身的不足,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

3.行政管理人员通过“网络指导”,丰富大学生的公共安全知识。

高校的学生处、保卫处、宣传部、校医院和后勤等相关公共安全管理部门针对常见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与大学生易发的公共安全问题,以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网站为平台,通过预警信息、典型案例、新闻事件以及网上答疑等形式,进行师生的网上交流与探讨,从而丰富大学生公共安全知识。“网络指导”的主要内容既要涉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财物安全等传统安全知识,又要涉及国家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网络安全、反恐怖袭击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网络指导”的目的在于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稳定师生情绪,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告,即对校园内外的公共安全问题以及危险事件,进行及时通报与预警,并提出安全防范的建议;二是指导,即提供紧急事件的应对措施,告诉学生遇见紧急事件时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4.朋辈通过“同伴互益”,固化大学生的安全行为习惯。

高校充分利用学生组织,广泛开展公共安全的教育和管理活动,促进大学生朋辈间的安全经验交流与检查督促,从而形成大学生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最大限度地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朋辈间的“同伴互益”重视团委、学生会、楼管会、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和社团等学生组织在公共安全教育中的组织、导向、管理与监督功能,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群体与个体之间的交互学习,突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功能,从而彰显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主要内容可以涉及交友安全、寝室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和人身安全等多个方面。其运行机制是鼓励学生团队或个人观察大学生的行为习惯现状,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进行引导,以纠正其不当的行为习惯。

三、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保障机制

1.变管理导向为教育导向,树立公共安全教育意识和观念,合理定位。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四位”主体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基于教育的视角来对待高校的公共安全教育。目前,许多高校大多把公共安全教育作为学生管理的重点工作来抓,甚至建立领导问责制,以期减少或杜绝高校的安全问题,求得良好的工作成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已全面攻陷大学生生活的各领域,独生子女已成为高校大学生的重要生源因素,沉重的就业压力、生存成本压力与人际交往压力已凌驾于学业压力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大学走出象牙塔回归社会中心,大学生面临的公共安全问题越来越具有不完全可控性。而且许多大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淡薄,缺乏安全常识,大多数当事大学生对事故的发生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和自我保护意识,安全知识与技能成为大多数大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体系的“盲区”或空白点。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育人活动,主动性、引导性、迁移性是其重要特征。教育活动更强调通过系统、全面而深刻的教育教学活动普及传播公共安全知识,训练必要的公共安全技能,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公共安全意识,举一反三,迁移运用,进而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因此,各教育主体只有树立了教育的观念,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公共安全教育的效果。课堂教学是安全教育的基本形式,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高校要力争把公共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本科教学计划,使公共安全教育走进大学课程,走进大学课堂,走进大学教育主渠道,以课程建设定位公共安全教育的建设,使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活动训练、生活体验成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有机实践体系,把公共安全教育作为高校的一项常规性、规范性、系统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2.整合全校资源,组建公共安全教育教师团队,充分发挥合力效应。

几种教育力量凝聚成一个合力,才能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在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实践中,至少存在四种教育主体,即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辅导员、专业教师、大学生群体。不可否认,这四大教育主体近年来日益表现出合作化态势。尤其是对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进而产生的公共安全问题,表现出以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为中心的行政管理人员、高校辅导员、心理专业教师、大学生群体的团队合作趋势。实践证明,只有形成这种合力,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应。因此,高校应整合全校教育资源,尽可能组织一支学科专业覆盖全面、人员构成合理、责权利明确的教师队伍,保证此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3.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规范研究制度,鼓励团队教师深入研究公共安全教育。

有序的教科研活动是团队建设以及保证公共安全教育效果的生命力。公共安全教育在高校学科建设中尚属新兴学科,属于综合的跨学科研究领域。该研究领域中的核心内容体系、主要教学方法与实施途径都有待继续研究与开发。现有分散、零乱的内容点块分布,僵化、零散的讲座式培训方式,是很难保证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质量和效果的。教师团队成员应有意识地参加教学研讨,集中解决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核心问题,如目标体系的设计、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同时还应有意识地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丰富拓展公共安全教育体系与成果。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才能保证“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真正落实。

4.以“活动课程”的思想理念构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实效性。

“活动课程”是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创建的一种课程形态。它以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经验的增长,因此也被称为“经验课程”、“学生中心课程”。杜威特别强调学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而反对片面强调学科教学的系统性与间接性。因其强调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强调“做中学”,因此,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果更为理想。

四、结语

公共安全教育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学生的需求性,这就决定了教学时要多实践,少理论;多直接体验,少间接记忆。在课程实施时要充分领会“活动课程”的真谛,围绕公共安全问题,基于大学生的现实需要,选择组织课程内容体系,教学重点在于学生急需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必备的安全习惯与态度,而不必纠结于某一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基于学的心理逻辑设置课程而并非基于教的学科逻辑。同时强调通过大学生的亲自体验与实践而学习。在课程设计时应设计更多有效的情境体验式活动、实践操作式活动、主题研讨式活动。

作者:衣庆泳靳涌韬单位:大连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构建探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aqjyfzlw/64849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