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电气设备论文范文

电气设备论文范文

电气设备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范文第1篇

与普通教学相比,在教学中适当加入动画效果,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使得教学内容的展现具有直观性、动态性、交互性、动态性、针对性等特点,能够图文声并茂展现讲授内容,可以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让其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帮助他们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对方法的掌握。多媒体动画方式,能够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同时根据学生需要重复或者难以理解部分内容,强化记忆。动画效果的教学内容,更为容易被当代大学生接受,同时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在较为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传递了大量信息,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课程中有较多的图表、接线图以及倒闸操作等,这部分知识,如果教师采用语言讲授、黑板板书的传统教学方式,课堂的有效时间减少,信息含量低,课程枯燥,也会导致学生精力难以持续集中,学习收效甚微。而采用多媒体技术把教学内容做成动画效果,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例如,主接线的倒闸操作部分就适用于这种教学方法。本文以外桥接线方式的1T变压器由运行转检修方式为例,动画截屏如图2所示。当教师讲解部分知识,先选中动画中需要演示内容“1T运行转检修”,然后就每一步操作提问,再点击“NEXT”演示该步骤的正确操作。由于讲授倒闸操作采用了动画演示方式,课堂的交互性增强,减轻了繁重的语言描述和解释。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就知识重点、难点进行反复演示,以强化学生记忆,操作极其简单。此外,当学生在复习该部分知识时,也可由学生先回忆基本操作步骤,然后逐步放映动画对照,检查学习效果,查漏补缺。学生普遍反映动画效果教学,更容易地掌握该部分知识,这也有利于他们后续进一步学习倒闸操作的工作票制度、基本操作步骤、要求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知识,为毕业后顺利走上发电厂、变电站运行、检修等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2展示实物图片及设备工作视频,弥补学生实践经验不足

在校学生一般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对于发电厂、变电站的很多设备,缺乏基本的感性认识。即便本门课程开设前,安排学生先进行参观实训,大部分学生也是“走马观花”,抓不住重点。所以,当课堂上在讲解相关设备时,仍然没有对设备基本印象。另一方面,正常运行的设备,一般不允许进行操作,学生在参观过程中难以了解其基本动作原理,况且部分设备的动作机构封闭在内部,参观实训大部分时候没有认识内部结构和动作原理的机会。因此,像绝缘子、断路器工作机构、隔离开关动作原理等部分内容教学,传统教学方式效果较差。为更好地让学生认识绝缘子的各种类型及其使用,教师可以通过网上收集、现场拍摄照片等多种方式,收集了大量各种绝缘子实物照片,如图3所示。授课时,将各种类型绝缘子进行对比,并结合教科书上的剖面图进行讲解,学生学习时,分类对比记忆,更加容易理解教科书上内容,记忆也更加深刻。断路器及隔离开关工作机构,机械连接多,动作较为复杂,由于没有见过动作机构,也不明白相关操作原理,学生对教师的语言描述基本是一头雾水。如在教学中辅之以视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效果就能好很多。这里以断路器弹簧操作机构为例,视频演示了弹簧机构蓄能、关合、断开三部分内容,视频截图如图4所示。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按下相应按钮后,机构的动作情况,与单纯的讲述方式相比,学生注意力明显更集中,同时视频教学的方式在空间、时间上多角度地展示,使课程内容更加详实、更加易懂。

3三维动画变电仿真系统模拟现场工作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变电站巡视、设备操作、异常处理等部分知识,一般采用参观实习、播放视频方式,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传统教学方式具有以下缺点,变电站参观实习一般既不能现场操作,也不能预设故障或者事故进行故障处理,而参观实习中,由于面对的均是高压系统,环境具有一定危险性,对于带队教师,这种教学方式难以集中精力讲解相关知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动画变电站仿真系统可以解决以上难题,它可以实时地模拟了变电站的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故障现象,参数状态变化;并且还可以模拟变电站的各种气候环境,如风、霜、雨、雪、雷电天气等。三维动画仿真可使学生如同亲临其境,犹如在一个真实的变电站工作一样,可以完成真实变电站里面的各种工作,如电气设备的操作、巡视、检修、安全工器具的使用、故障处理以及设备异常处理,避免了在变电站参观实训时不能现场操作等难题。三维动画变电站仿真画面如图5所示,其操作与真实变电站完全一致,操作可重复演练,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故障设定,使学生通过操作仿真系统,多角度、全方位学习相关知识。三维动画变电站仿真系统可提供变电站运行值班、设备巡视、倒闸操作等生产性实训,完善本门课程教学,并且通过实训可以提高学生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现场运行和维护能力,并为学生后续完成相应工种职业鉴定奠定基础。

4结语

电气设备论文范文第2篇

常见的线路故障问题是断路故障,即电气设备在运用的时候线路里的某个回路发生故障而断开,造成回路里电流不能流通,最终使得机电设备里有关电气元件的运作出现异常。现目前,常用的机电设备电气断路故障检测方法有三种,分别为电阻测量法、短接法和电压测量法。

1.1电阻测量法

1.1.1分段测量。分段测量是在机电设备电气线路故障中十分常用的测量方法,以线路里自然断开的点为分段点,把线路分成2段或是3段,先分别测出每段线路的阻值,倘若阻值无穷大,就说明该段存在断路故障,然后就可以逐级检查该段线路,直到准确找出故障点。

1.1.2分阶测量。这里的分阶测量同电压测量法里的分阶测量比较类似,主要不同就是电阻值的测量。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测量时要断开电路电源,避免烧坏万用表;断开被测量电路和其他电路,避免其他电路尤其是同被测量电路并联的电路影响测量结果,误导后续工作;如果测量值和理论值相近或是相等,就表示线路接线没有故障,倘若测量值比理论值大很多,就表示线路里有接触不良的情况,如果测量线圈等负载,且电阻值为零,就说明线圈有短路情况;测量时要注意万用表的实际量程[1]。

1.2短接测量法

1.2.1局部短接。在电压正常的情况下逐一短接相邻的两个标号点,如点1-2、点2-3,如果短接到某两个点KM1出现吸合,就表示这两点间有断路情况。但这种方法只适用在一个故障或是线路元件少的时候。

1.2.2分段短接。通常将短接线一端固定在L1点,另一端逐段移动,减少短接次数,节省更多时间。如短接线一端固定在L1点,另一端移动到3号点,倘若KM1出现吸合,就表示故障范围在点3-L1之间;再将短接线移动到点1或是点2,直到确定故障具体位置,而点3-5就可以不用测量了。倘若KM1没有出现吸合,就表示故障在点3-5之间,这时就应将短接线移动到点4-5实施分段短接,直到确定故障位置。倘若断路点在点6-L1之间,那么短接的时候就要同时按下开关SB2[2]。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测量次数多或是只有一个故障的线路。

1.3电压测量法

1.3.1分阶测量。分阶测量属于实用性较强的方法,主要是把万用表的一个表笔同被测量电气设备一端连接起来,另一端就分别连接电路里不同点位点,基于不同点万用表的实际读数确定电路的故障位置。如果万用表两个表笔间不存在故障,那么万用表的读数与电源的电压就应一样。点同被测量点间的电压为零,就表示这两点间有断路情况,这时就要借助万用表在两点间逐个测量,确定断路点。

1.3.2分段测量。分段测量基本原理同分阶测量基本原因一样,在分段测量里是逐段检测电气设备,这种检测方式适用于断路范围比较广的电路检测,可以节省很多检测时间。通常来说,逐段检测法常被运用到大型电气线路的断路检测。

2结束语

电气设备论文范文第3篇

在我国的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虽然现阶段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运行过程中还是会有问题。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发热问题就是一个非常突出并且带有严重安全隐患的问题。设备的发热问题主要指的是在电气设备的母线连接以及电缆连接过程中,连接工作点的发热量相较于工作点的散热量较大,这样不利于设备工作连接点的散热。文章主要针对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发热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以及分析,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以及分析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电气设备的工作连接点的散热问题,同时也为我国的电气设备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创新贡献力量。

关键词:

电气设备;运行过程;发热;原因;措施

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发展都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我国的工业行业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改革当中,我国的工业现在已经全面的应用了电气设备,通过电气设备的电气控制能够更加有效的提升工业企业的运行。但是伴随着我国工业企业的任务量提升,长期的电负荷提升,对于我国的电力设备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为了有效的防止我国电力系统出现由于负荷较大产生的安全问题,我国的电力系统应该针对电气设备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知,要认清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故障的方面。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发热问题就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同时由于发热问题造成的电气设备运行故障在我国也时有发生,因此尤其是针对老旧的电气设备或者是大载流负载电气设备来讲,电气设备的发热问题更加的突出,应该格外给予注意。有效的预防和处理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发热问题是我国电力企业应该重点面对的问题。我国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发热问题主要有四种发热情况。第一种是涡流发热问题;第二个是隔离开关在运行过程中的发热问题;第三个是电阻损耗在运行过程中的发热问题;第四个是导线线夹在运行过程中的发热问题。文章针对上述四种发热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和阐述,通过相应的论述来找出出现发热问题的原因,并且给出相应的处理措施。现阶段最常用的发热问题处理措施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风冷法来处理设备发热;第二种是接触面的相应处理来改善设备的发热;第三种是红外线成像的方法来处理设备发热;第四种是短距离电气温度实时监测的方法来处理设备的发热。上述的几种处理方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

1简要叙述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常见的几种主要发热问题

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发热问题不能够一概而论,而是应该根据具体的发热原因具体的分析,否则不仅不能解决电气设备的发热问题,还会造成电气设备出现新的问题。

1.1简述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涡流发热问题电气设备的发热问题有一种叫做涡流发热,这种发热问题主要是由于设备出现涡流耗损引起的。涡流损耗这一问题是电气设备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变电站中的变压器铁损就是这一类问题。铁损主要包括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磁滞损耗;第二个是涡流损耗。这一类损耗对于变压器来讲产生的危害不能忽略。磁滞损耗能够引起电气设备的大量功率损失,不利于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涡流损耗能够引起变压器线圈的温度上升,同样不利于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在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工作电流能够达到KA级别,这样就会导致磁通较大的问题,进而引发涡流损耗,导致电气设备出现过热问题。一旦热量长期滞留在穿墙套管中,就会严重的影响电气铜排的使用情况。

1.2简述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隔离开关发热问题

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隔离开关发热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主要原因。第一个原因是隔离开关安装在了室外的环境下,一旦出现较大的风力就会导致在风的作用下,导线出现位移现象,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让连接螺栓出现松动的问题,减少了导线的接触面积,根据物理学的公式可以得出,导线的接触面积增大,电阻增大,造成严重的过热问题。进而影响隔离开关的使用性能;第二个原因是隔离开关以及相应的导线长期在自然环境中暴露,容易造成蒸汽,气体以及灰尘的侵害,最主要的是能够造成水分的侵害,这样就会导致导线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导线的电阻值,一旦在电气设备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大电流,就会引起电气设备的过热问题。第三个原因是由于隔离开关的安装位置不够科学以及合理,这样就导致隔离开关表面出现锈蚀问题,这样会使隔离开关失去原有的弹性,严重的会出现开关断裂问题,造成开关的接触不良,导致电气设备出现过热问题。通过上述三个原因的阐述,能够发现隔离开关引发的电气设备过热问题主要是由于导线的连接点造成的,因此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要格外的给予重视。

1.3简述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电气耗损导致的发热问题

由焦耳定律可知,通有电流导体的所产生的热量为:,其中Q为产生的热量,I为导体上通过的电流有效值,R为导体的电阻值,t为时间。从焦耳定律可以得出,当电阻上有电流流过时,就会产生发热的现象,这种由电流流过电阻产生的发热通常出现在载流电气设备中(例如导流体及导流体相互之间较大的连接点电阻会导致电流流过时产生大量的热)。

1.4简述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导线线夹导致的发热问题

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导线线夹引发的过热问题主要有五个原因。第一个是导线的线夹出现了紧固螺栓松动问题,引发了导线的接触不严密,造成了导线电阻过大,引发电气设备的过热问题;第二个是导线和线夹的接触点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氧化问题,大多数情况下,线夹的材质是铝合金,铝合金材质在空气中容易出现氧化问题,空气中的高温能够催化铝合金的氧化反应,因此在一定的时间内,导线线夹表面会出现一层氧化膜,增加了导线的电阻值,进而引发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发热问题。第三个是电气设备的导线线夹的引流板出现发热现象,这样就会导致线夹出现过热问题,引流板一旦出现热变形,就会导致线夹的接触面积不足,一旦出现导线和线夹的密封不严问题,就会导致导线电阻过大,引发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发热问题。第四个是在电气设备导线连接过程中,没有做到线夹的清理以及表面涂抹,会造成密闭性能降低的问题,一旦潮湿的空气进入导线中,会导致导线出现氧化问题,让导线的电阻变大,引发电气设备的发热问题。第五个是由于导线同线夹在接触设计过程中的不合理造成的导线发热问题,进而引发了电气设备的发热问题。

2简要叙述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发热问题的主要预防处理措施

2.1简述风冷法预防处理电气设备发热的问题

风冷法一般而言就是使用强行排风从而实现对于电气设备的降温。在实际中常用的强行排风降温,在开关柜后部的上下别安装风扇设备,同时在开关柜内设有温控器,其温度值预先进行设定,当开关柜内的温度达到这个设定值时,便启动风扇进行强行排风降温。

2.2简述接触面处理的方法来预防处理电气设备的发热问题

预防电气设备中的发热问题,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把导线之间的接触面进行高质量的处理。对于接头的接触面,如果其严重不平,可以通过锉刀把将接触面不平处及毛刺锉掉,从而使得整个接触面平整光洁。

2.3简述红外线成像预防处理电气设备的发热问题

红外热像仪具有无需制冷、工作寿命长等特点。仪器内部的各种参数可以建立一个完整的电气传输补偿模型,并且能够自动修正各种测量误差。

参考文献:

[1]董桂云.银川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特点分析[J].青海电力,2001(1).

[2]陈涛.电控及自动化设备可靠性试验方法研究[J].科技风,2010(09).

电气设备论文范文第4篇

1.1煤矿机电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目前,煤矿企业的发展形式有所好转,煤矿企业的职工收入有所提高,但是,煤矿企业的生产管理中仍然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尤其是当前的煤矿环境,煤矿井下的危险系数较高,安全环境条件较差,所以,煤矿企业的机电装置工作人员和技术工人没有威信度,使得煤矿企业中机电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严重低下,致使煤矿机电设备的技术人员严重缺乏。

1.2煤矿机电管理体系不完善煤矿企业要建立机电装置专业化领导小组,要有专门的电气检查、电缆检查、防爆检查等,要积极发挥领导小组的重要作用。目前,煤矿企业中大都成立了有效的培训机构,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具体表现是:①培训机构的教育方式比较单一,煤矿企业职工不感兴趣。②培训机构的培训方式比较落后,不重视实践。③培训机构的教育模式不严格,培训方式仅仅是敷衍了事,部分煤矿机电管理系统的监督管理人员没有责任心,监督管理做得不够,有的还出现执法不严的情况,使企业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1.3煤矿机电装置的使用不规范我国大型煤矿的重要设备还处于服役期限状态,频繁出现违章事故,主要是法律思想淡薄。目前煤矿企业的重心都放在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方面,管理者一直重视企业的生产。过于超负荷工作,生产量是提高了,但是,大部分的机器处于超负荷的状态[4]。

2对我国煤矿企业的机电管理进行创新

煤矿企业要想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一定要进行企业机电管理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煤矿矿井的集约化生产。同时,也提高了煤矿矿井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有:积极对煤矿进行机电设备管理,逐渐完善机电设备、机电配件管理,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

2.1逐渐完善机电设备和机电配件管理要进行质量管理的把关,最大限度地实现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煤矿企业要求相关安装单位严格制定出具体作业流程,要求把企业在安装质量方面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时杜绝。尤其是在进行安装综采工作期间,一定要在工作之前及时制定出安装制作图,在制作完毕之后,经由机电部门、安全部门等审批合格之后才能进行具体的安装工作。为了能保证安装工作的质量,要求设备管理人员要严格把关,严格把控好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验收工作,最大程度地保证整个企业的安装质量有序进行。

2.2对设备以及配件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1)在进行煤矿生产期间,工作人员在选用设备和配件的过程中,要优先选用比较大的厂家,在选用的同时还要货比三家,检查生产厂家的安全许可证书、产品性能合格证书等。另一方面,制定相应的设备以及配件安全管理责任体系。2)积极完善机电设备质量检修工作。积极把控煤矿企业内部的检修工作以及设备质量检修工作,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机电设备事故的发生率。严格把控机电设备的停产检修工作,在每一次进行的停产检修工作之前,都要制定关于每个项目的安全检修的措施以及作业流程。对于比较重点的项目,煤矿的领导以及机电的经理进行现场勘察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检修工作顺利进行。

2.3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煤矿企业要不断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素质,为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准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煤矿不断更新技术设施,需要培养很多优秀的企业技术人员。在对企业职工进行培训时,要打破原有的、单一的学习模式,坚持现场操作、技术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于那些表现较为突出的机电操作人员要予以奖励,有效地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在企业培训的熏陶下,培训出一批非常有技术含量的高端人才。避免整个煤矿企业出现安全事故。

3结语

电气设备论文范文第5篇

现流动在中等职业学校的《电气设备》课程教材,虽经历了简化的改革,但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习惯性问题依然存在,不利于现代学生的学习思维和习惯。首先,《电气设备》课程教材的分类和设备结构的阐述,依然是一成不变的图形加文字阐述。没错,电气设备的认识,在教材上需要图形和文字的表达,但是,千篇一律的设备都画图形和文字阐述是十分累赘的,平面的图例,众多的标识,无共性和个性区分的结构阐述,实在是令学习者累心费神而烦躁。其次,设备结构动作的阐述,虽然,有元件动作变化图例表示,还有文字的过程叙述。可过多过长的图例和文字,会使人感到枯燥和乏趣。其

三、主接线的倒闸变化,都是众多的文字表述,令学生读、记生畏;其四,配电装置结构的图例繁杂,使学生难以准确的辩识而感沮丧;其五,电气设备有不同类型形式,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但教材缺乏最佳设备的评价,以及其他设备使用存在问题和发展提高的方向

针对中职校《电气设备》课程教材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备课补充,讲解调适,但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工具,更是职业工作的借鉴资料,如何让专业教材更有利于学生的自学理解和工作帮助,教材就必须适应学生职业层级阶段学习的需要。笔者认为在现代技术的教学中,《电气设备》教材编制:第一要体现专业知识体系结构的完整性,这点基本上是达到要求的;第二,要体现专业内容的简捷性,简捷性既是中等职业教学的定位需要,也是初、中级职业劳动者技术层级的需要;第三,要体现专业技能演示性,既然是设备结构的认识学习,追求的是应用掌握,就应注重设备的感性理解和领悟;第四,要体现专业设备的发展性,专业设备是随技术发展进步变化的。为此,教材就应体现现有设备的问题,新设备的条件,设备发展制约的因素等。

鉴于上述的中职校《电气设备》课程教材存在的问题和现代技术的教学教材要求,以及笔者多年进行该门课程的实践认识认为,中职校《电气设备》课程教材应创新变革。

首先,是内容阐述的变革。一要简捷,二要适应于电力初、中级职业劳动者技术层级的定位要求。简捷不是简单的减少图例表达和文字的阐述,而是用举一反三的图例和文字来表述电气设备的共性和个性区别。比如,高压开关设备有三种类型:他们的共性都是用于高压线路分合控制的设备,个性则是三种开关在不同条件下实现分合控制线路的功能。现行的教材是分别论述他们的结构作用,使设备结构原理重复表述。我在教学实践中则是抓住共性来讲解开关设备的结构作用,再以个性来讲解不同类型开关设备的结构区别。其理由:第一,在教学中,教学生看教材上的高压断路器图示,虽有剖面元部件的标注,但学生很难将元部件的认识与设备的功能需要结合起来。第二,看到教材图示结构的标注,学生也只识元部件名称,不明作用性质对整体功能的重要;第三,为强化电气设备结构认识,带学生拆检断路器结构,学生很喜欢拆卸观看,因不懂元部件作用性质的重要,总是遗落元件,装不还原。这就说明,认识电气设备,不懂结构作用,就是学习不到位,将贻害于今后的职业工作。为此,在教学中,为了克制以上的弊端,我将高压开关设备归类,先讲共性结构,后讲个性特点。共性结构作用:即开关设备共有的元部件作用。①导电系统(元部件:各固定、可分或滑动触头,功能作用:分合电路,导断电流);②灭弧系统:(元部件:灭弧室,功能作用:强力灭弧,可靠断路);③绝缘系统(元部件:介质,功能作用:导体隔离,辅助灭弧);④支持系统:(元部件:绝缘子,功能作用:稳固导体,保障安全);⑤传动系统:(元部件:连杆、拐臂,功能作用:传递能量,实现运动);⑥防护系统:(元部件:外壳,功能作用:固定部件,构成形体)。有了共性结构作用的讲解,其一,就可以类推高压开关设备的差异特点,减少结构重复阐述;其二,就可以教会学生认识结构元部件,自主的分类记忆;其三,就可以深化元部件的功能作用,强化设备的结构保障。诸如此类,中职校《电气设备》教材中电气主接线的类型形式、配电装置的类型形式都可以简捷类推,减少教材文字的赘述。论文百事通

其次,是专业技能的强化,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能操作者,没有技能的吸引,学生哪有动手的激情和向往。中职校《电气设备》课程教材没有技能性的方式方法,要引起学生对专业设备的认识和理解,追求职业工作中对设备的维护检修技能和操作使用技能,那是一厢情愿的空谈。就目前具有电力专业中职校的经济基础和技术装备,要满足学生技能训练实践是十分艰难的;借助电力企业支持,企业的生产效益、企业的安全要求都要受到限制,接纳技能训练简直是可望不可及。然而,中等职业技能训练又是电力职业安全、可靠、高质工作素质的基础,是十分必须和重要的。为此,我们应创新《电气设备》课程教材,不能仅局限于书本的文字教材。现代社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音像技术、动画技术已在各个领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也就为创新中职校《电气设备》课程教材提供了可以借助的现代先进技术平台,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编制可操作训练的视听教材或模拟设备结构检拆教材,以满足《电气设备》课程的设备实践训练。诸如:电气设备的结构运动、开关操作机构的运动、主接线的倒闸变换运动等都需要以训练的手段来实现职业技能的获取。新晨

电气设备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电气设备;维修方法;分析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提高了电气设备的使用技能,但电气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企业必须有电气设备维修的团队,根据设备出现的不同的问题,提出科学的维修方法,要求维修人员不仅要有电气设备维修的常识,还需要有一定的实践技能,满足企业电气设备出现问题能及时解决,建立优秀的电气设备维修团队,是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的关键因素。

1维修电气设备的基本原则

1.1优先咨询。维修人员在对出现故障的设备的基本情况要对工人进行简单咨询,比如出现故障前有没有异常情况,设备周边的环境,这些因素对维修人员对故障诊断起到重要作用,维修人员在实际维修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细节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

1.2由静及动。由静及动进行设备检查是维修人员的基本检查原则,静就是在断电的情况下,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比如线路是否有断路或短路现象,设备的零部件的检查等,这些常规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在通上电,对电气设备工作状态下进行检查,通过声音,运转状态进行故障诊断,这是动态检查。

1.3由外到内。由外到内是设备维修人员进行设备检查的基本方式,首先检查电气设备表面的线路,零部件等是否有问题,在拆开电气设备进行内部电路板等进行检查,这种检查方法有利于对电气设备零部件起到保护作用,不利于设备维修。

2维修电气设备的几种方案

2.1状态检修。状态检修是维修人员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各个指标的状态进行检查,通过指标进行判断出现故障的问题,这种方法是电气维修人员在进行故障诊断过程中,经常使用的维修方法,通过分析也是检测出电气设备故障的基本方式。

2.2高级设备维修。在电气设备维修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重点,其核心集中在高级电气设备上,这是因为高级电气设备不仅是整个电气系统的核心部件,关系到整体功能的发挥和实现。也因为高级电气设备价格昂贵,进行维修需要较大成本。所以,高级设备维修就是要尽量减少其出现故障问题的概率,确保电气系统能够持续稳定运行,减少维修投入。高级设备是电气设备核心,保障其正常工作,减少出现故障概率因素。

2.3主要设备维修。主要设备比高级设备更多,在电气设备工作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主要设备是电气设备的主线,主要设备维修是电气设备检查的重点过程,也是电气设备出现故障较多的零部件,定时检查与维修主要设备,减少电气设备出现故障几率,是提高电气设备工作效率,保障企业能正常工作的基本因素。

3维修电气设备的常用方法

3.1直观法。通过直观法进行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一般要求维修技术人员需要有一定的实践技能,通过观察就能直接找到故障出现的问题,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观法就是通过观察电气设备的运转状态,听电气设备的运转声音,来判断电气设备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直观法的检查步骤:第一步,让电气设备管理人员介绍一下电气设备运转的基本情况,以及在故障发生后,电气设备的运转状态与之前的运转状态有什么不同。像,电气设备运转的时候是否发出了异常的声音,电气设备的内部是否有水入侵;第二步,查看电气设备的外部是否有裂缝、刮痕等损伤,电气设备的零件是否松动、丢失,内部线路是否出现了缠绕、断线等状况;第三步,进行试车检查。并查看电气设备内部零件的安置与设计图所标出的内容是否有差入,对故障做出最后的确认。直观法没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基本都是评维修人员的实践技能,但这种方法直接,是判断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的常用方法,是解决电气故障的基本方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维修人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合理的选择直观法解决问题。

3.2测量维修法。电气设备维修人员通过仪器进行测量及检测电气出现设备故障原因,这是一种常用方法,能科学的解决电气设备出现故障问题。测量维修就是通过一定的仪器仪表,在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对电流或是电压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值与理论值进行对比。若是基本保持一致,则说明设备被测量区域不存在问题;若是和理论值产生明显差异,则说明被测量区域存在某些问题导致线路电压或电流出现变化。运用测量维修时,维修人员应该在相应的测量原则下,选择合理的测量方式对电气设备存在故障的区域进行测量。在实际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测量仪器设备的正确连接方式,避免其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

3.3短接方法。短接方法一般用于检查电气设备的断路故障。断路故障包含多种故障状况,例如,导线断开、线头接触不好、焊接不牢固等。短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第一步,思考电路中的哪些部位容易断路;第二步,用一根无问题的导线连接上第一步思考出来的容易出现断路故障的部位;第三步,短接后,电气设备可以正常运转,就说明第二步短接的部位一定存在问题。短接方法一般适用于线路出现短路及断路问题,这是解决线路问题的基本方法,也是实施有效的方式,能解决电气设备问题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3.4逐步开路(接入)法。逐步开路(接入)法一般用于电路较为繁琐、支路较多的电气设备。含有这种电路的电气设备在出现故障时,外部并没有什么异常表现。逐步开路法操作步骤:把交流电路逐步断开,然后进行通电实验,如果熔断器断开,就说明问题出现在刚断开的线路上。逐步接入法操作步骤:首先将电路中的各个支路拆开,然后将支路逐步接入电源,进行通电实验,如果熔断器断开,就说明问题就出现在刚刚接入的支路上。

参考文献

[1]张洪彬.电气设备维修方法浅析[J].新疆有色金属,2015(4).

[2]彭毅.电气设备的常见维修方法与运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31).

[3]刘晓敏,边朝朝,向普及.电气设备维修方法与实践[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5(1).

[4]黄爱华,吕慧娟.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现状和前景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6(23).

[5]门熙晨.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技术在电气设备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4).

电气设备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文章讨论了低压配电系统零线断线故障对人及设备造成的危害,并提出相应保护措施,即从故障发生的原因入手,以电气原理为依据,采取相应材料处理,提高保护装置功能及改变系统运行方式。

低压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所以保证系统安全、稳定和无故障运行是至关重要的。而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漏电、短路及零线断线等故障是最常见的故障,由它们引发的人身触电事故、电气设备烧损及严重的电气火灾时有发生,所以必须对这些故障采取防范和保护措施。

一、单相短路或接地

1.故障产生的原因。单相短路或接地引发的原因通常是由于:(1)导线与保护装置配合不当,使得导线处于过载运行而开关拒动,导线过热绝缘损坏;(2)导线本身疲劳运行;(3)导线绝缘因受潮或腐蚀而损坏;(4)导线本身质量问题;(5)开关本身切断能力不够。

2.产生的危害。单相短路故障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即发生短路时若保护装置不能及时动作,则导线过热引起电气火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TN-C-S低压配电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且同时发生PEN线断线,如某设备与外壳相碰,且系统在S处断线,则高电位会经PE线传至零线,使负载中性点发生偏移,对系统用电器造成危害。在某些施工现场无健全保护,一旦发生单相接地,设备外壳带电,对人构成接触电压。

3.防范及保护措施。为了防止导线过载运行、保护装置拒动而引起的故障,要求导线与保护装置的配合必须满足要求。采用带接地脱扣器型断路器,当发生单相短路或接地时会产生零压相从而使接地脱扣器动作,切断电源进行保护,所以无需采用为了加大接地故障电流而降低故障回路阻抗的措施,便可排除故障,这样既节省投资又可弥补低压断路器保护范围不足的缺陷。

二、漏电

1.漏电的定义所谓漏电是指外壳为金属的用电器,工作时不允许外壳带电,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绝缘损坏使其外壳带电进而对人形成接触电压的现象。漏电是介于正常和短路之间的一种故障,可以说漏电就是短路的前奏,及时排除这类故障是防止短路的有效措施。

2.漏电故障的危害。由前所述可以得出漏电发生的前提是电气设备外壳是金属而其作用只限于封闭与美观等,工作时不参与导电。而灯具类电气设备其外壳一般为玻璃、塑料、透明陶瓷等材料,所以不会发生漏电现象。故可能发生漏电的设备是外壳为金属且工作时不可带电的一类电气设备。危害的对象则是当该类设备发生漏电时接触设备的人,而且故障不排除,发展下去就会演变为短路,造成相关一系列危害。

3.漏电保护接线。漏电保护的空气开关一定要将火线和零线同时接入,不可接PE线。电气设备的A、B、C三点分别接在设备的插座上

三、故障的防范及保护措施

1.导线应满足机械强度要求。N(PEN)线必须满足机械强度及载流量要求,三相四线及二相三线供电系统中N(PEN)零线连接点应牢固并具有防腐能力是为了做到连接点牢固可靠,对于TN.C-S供电系统进户处配电装置中的PEN,PE及N线的连接点和TN.S供电系统中的N线连接点,应设置铜母线作为连接端子,并对该母线及其被连接的导线端子作相应处理,以提高其抗腐能力,降低断线的发生概率。

2.等电位连接。对于TN.C.S系统,当PEN线断线后,其负荷中性点偏移电压是通过PEN与PE线的分支连接处引入PE线,因而造成对人体的接触电压。为了消除和降低PE线上的对地偏移电压,对PEN与PE分支连接点进行接地,即等电位连接处理,这样可以避免用电器外壳产生偏移电位对人体的接触电压的危害。

3.采用保护电器。对零线断线进行保护所采用的保护电器通常有两类:一类是相零(过或欠)电压型,另一类是零-地电压型。相零电压型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取样相线与零线之间电压,在系统正常时相线与零线之间电压为正常值,即电源相电压,此时保护电器不动作。当零线发生断线时,相线与零线之间电压(即相一零电压)有效值将超过相电压(称为过电压)或是小于相电压(称为欠电压),达到保护电器整定值使其动作,切断故障线路,从而限制PE线接触电压及相一零之间过电压或欠电压的存在时间,达到对人和电器的保护。

零-地电压型保护电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保护电器取样负载中性点对地电压,当发生零线断线故障时负载中性点产生偏移电位,一旦达到保护电器的动作整定值,则经过一定延时执行机构使自动空气开关跳闸,从而达到对人和用电器的保护。

电气设备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电气;节能降耗;技术

1引言

在我国的电力资源应用发展的进程中,火力发电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电力生产方式,可以使人们源源不断地获取所需的电能。然而,火力发电厂对资源的消耗量也非常大,它在生产过程中要耗费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为此,要积极响应全球低碳节能的号召,顺应时展的趋势和潮流,更好地研究和应用火力发电厂的电气节能降耗技术,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在采用先进的电气节能降耗技术的前提下,更好地降低能源消耗,提升发电效率。

2火力发电厂电气节能降耗中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我国的火力发电厂的电气节能降耗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存在无需调节操作的电气设备,导致损耗加剧

在火力发电厂的电气设备中,还存在无需调节操作的设备,如静电除尘设备,它在无需调节的状态下,一旦出现电场短路,会使其电能损耗加大,无法达到规定的除尘效果。另外,还存在一些没有依照规定荷载进行运作的设备,这些设备在重载、低负荷的状态下运行,严重加剧了电气的损耗[1]。

2.2运行的规范性欠缺

火力发电厂的电能管理制度还不够规范,操作人员对用电率的重视度也不够,导致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电气损耗现象。

2.3存在较为严重的铁磁损耗

火力发电厂中的铁制材料还受到了交变磁场的干扰和影响,产生了较大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这主要是由于铁制材料在交变磁场的干扰和影响下,会聚集大量的焦耳热,导致交变磁场内部的温度超过限定值而影响电气装置的性能,缩短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

2.4其他电气损耗

火力发电厂中的电动机设备也会产生一些无用功率的损耗,如果这些电动机的运行参数无法满足节能需求,则必然增加电能损耗。另外,还有一些相关的输送设备、生产设备、水供应等设备,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电能损耗。

3电气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策略

3.1优化电气设备的选型及安装

在火力发电厂的电气设备的选择过程中,要注重根据火力发电厂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电气设备,要针对火力发电厂存在爆炸风险的环境,选取防爆的电气设备,如粉尘防爆型电气设备。另外,还要选取高节能的电气设备,以减少火力发电厂的成本投入,降低能源损耗。

3.2做好免调节的操作设备的运行处理

针对火力发电厂的一些无需调节操作的电气设备,需要采取节能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具体措施包括:(1)轻型机电设备的处理方式。要将其与星三角装置相连接,并采用自动切换装置,实现对定子设备的优化处理。(2)重载机电设备的处理方式。要采用三角装置将其连接。并且对于低荷载或空载运行的状况,要采用增添辅助回路的方式,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3.3实施规范化的电气运行管理制度体系

在火力发电厂的电气运行过程中,要推行并实施规范化的电气运行管理制度体系,避免不规范的运行产生的严重电气损耗状态。为此,火力发电厂要重视电气节能降耗管理规范,建构和完善自身的电气运行管理制度体系,要定期对某一时间段的经济运行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对于相关的重要经济指标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加以研究和分析并解决。同时,要推行和落实电气运行设备的精细化管理,用科学、完善的电气设备精细化管理方法和制度,明晰不同电气运行设备岗位的职责,使每个工作人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权限,进而准确、完整地实现自身电气设备岗位的运行操作。还可以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更好地激励员工,开动脑筋,利用合理的节流限量措施,有步骤、分层次地应用到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3.4最大程度地减少或避免铁磁性电能损耗

火力发电厂要针对铁制材料受到交变磁场的干扰状况,选取合理的、适宜的导体材料,以减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要选用与火力发电厂经济情况相适应的合金材料,这些合金材料由非导磁性材料制作而成,不会受到交变磁场的干扰和影响,可以减少或避免铁磁性电能损耗现象[2]。另外,对于钢结构,在运行过程中,要禁止使用单相导体支持钢结构所形成的闭合回路,应科学地布设母线和钢结构,避免母线与钢结构的平行状态,避免在强交磁场环境下对钢结构的感应环流影响。

3.5照明系统的节能损耗技术

在火力发电厂的照明系统中,可以采用照明调压器达到降低照明系统电压的效果,不仅可以保证用户的照明使用需求,还可以有效地减少电能损耗。同时,还可以选用适宜的节能灯具,由于这些节能灯具的使用寿命和消耗电能指标相对较优,因而可以较好地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

3.6选取适宜的电动机设备

在火力发电厂的电气设备中,要选取适宜的电动机设备,将低效的电动机替换为高效的电动机,提高电动机的运行参数,利用其低损耗、高导磁的优势,较好地实现对电气的节能降耗。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节能降耗的要求也日益重要,在火力发电厂中,需要针对其存在的能源损耗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树立全员节能降耗的意识和观念,从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电气设备和相关电气设备入手,做好电气设备的优化和选型,在确保电能使用的前提下,更好地减少对电能的损耗,提升运行效能。

【参考文献】

【1】李凯.浅究火力发电厂中的电气节能降耗问题[J].能源与节能,2012(10):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