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电力技术论文范文

电力技术论文范文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1.1发电技术———燃料电池

目前在电力技术中较为新颖的一种技术形式,实际上就是燃料电池,而燃料电池本身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通过内部化学物质反应的方式,将释放出的相关化学能,直接转换成为电能。从相关的统计数据来看,燃料电池表现出的发电率极高,如果说单纯的采取联合循环式的燃料电池进行使用,那么其所表现出的发电率能够维持在85%左右。不仅如此,还由于燃料电池表现出的负荷不高,那么负荷变化的情况下,便能够有效的进行跟踪,满足高调峰需求。燃料电池在节能上也只是存在着较低的污染问,在燃料电池技术持续完善的情况下,甚至能够达到零排放以及节水的效果,进而最大限度的促使能源缺乏现象得以解决。

1.2交流输电

交流电技术已经在是如今的电力技术体系中,发展到了一个极为成熟的地步,特别是在电力的分配以及输送上,都呈现出了极大的提升。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有效的促使电网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升,这对于电能体系的利用高效性有着极大的促进意义。在这一过程中,交流输电电力技术在大功率之下,表现出的高压开关,一般都是直接使用的大功率电子器件,而FACTS设备实际上还包含了其他形式的电力设备技术,这方面的技术应用,对于电力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的调节工作,有着极为良好的改善效果。并且在电力系统运行稳定的功能需求上,交流输电技术在其中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3太阳能电力技术

太阳能技术本身属于大自然中可使用的最多自然资源,并且在这其中也表现出了较高的能量转换率。太阳能辐射本身在实际对地球进行照射的过程中,会由于纬度的差异性,而表现出一定的不同,地球上最大太阳照射率870-3400KWh/m2。根据中国科学院对电力研究的分析,太阳能电池和其他电池有所不同———只可用于小面积地方。每年的供量大概是3500KWh/m2到5500KWh/m2之间。一般来说可以满足我国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太阳能发电技术具体包扩了两个方面:①利用太阳能的热动力发电的技术;②利用光伏发电的技术。所谓光伏发电,就是利用太阳能将其转变为电能,的技术。随然太阳能发电具有很多优势,但是因为一些局限性,在全球范围内光伏发电的规模还十分小,但是在未来几十年内,相较于常规电力技术,光伏发电技术肯定会慢慢啤机开来。

1.4城市化的供电技术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电能的质量和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也在提高。在现代化社会里存在着较为复杂供电方式和供电的负荷密度,需要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和灵活性,并且需要较为稳定可靠的电力技术相辅相成,从而真正意义上的满足电网的升格和不断增加的供电负荷,其电网建设所具备的电力技术也相对复杂。例如:新型的GIS设备、集成技术和配电网的保护等。高压下的直流配电技术,即骨干网架的高压直流电缆,以及自变流的电力技术的一种流向用户工频或者是高频下供电技术在城市供电中普遍应用。

2电力生产安全

2.1继电保护运行管理与技术监督

在电力生产安全方面需要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因此要求我们能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建立电气设备隐患和缺陷库,减少保护装置动作的机会。如确有故障存在,则需要保护装置可靠正确动作切除故障,将故障设备隔离,避免扩大事故范围,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在此基础上整合计算机的运行维护与管理、保护装置的入网管理,降低电气设备的缺陷发生率,对保护装置严格按规范进行定期校验,并有试验合格可以投入运行的确切结论,对于母差、主变差动及光纤纵差等保护尤其要重点关注,保证各二次回路的正确接线,避免继电保护装置设备产生误动或拒动。

2.2完善电力生产的安全机制

安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积极性,从而实现了安全事故的控制管理和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保证了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电网安全。建立相关的安全机制,规范了生产管理的各项工作流程,体现了标准化作业的安全性,保证了电力生产的正常、稳定、安全进行。通过安全保障机构建立,以安全生产为第一要素,重点扶持安全生产,并且建立有效可行的机制;建立责任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生产行为,让考核、管理和执行做到有据可依的网络化的机制体系,从根本上落实电力生产安全。

2.3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的建设

企业中的员工是企业主体部分,无论是企业的内部还是外部都不能脱离人员因素的重要影响作用,所以,调动企业员工的能动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从管理角度入手,需加强电力企业生产安全方面的管理,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与工作责任心,从而为电力发展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和经济效益。逐级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人员互保责任书》、《四不伤害责任书》等,使每一个员工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做到警钟长鸣。其次,建设电力生产的安全文化中心的根本是树立安全意识,让员工从根本上认识到生产安全的利害关系,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3结论

电力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欠压法、欠流法、移相法、针对电能表安装接线的缺陷窃电作为常见的窃电技术手段。根据常见的窃电技术手段,可采取以下防窃电技术措施,包括:应用防窃电计量箱;使计量回路封闭等。为了及时发现与处理用电异常情况,可采取以下先进的技术手段:采用远程负荷监控系统;采用具有防窃电功能的电能计量装置;采用远程抄表系统;采用反窃电式电表箱;安装反窃电装置等。虽然防窃电装置和措施的应用,可对窃电行为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但进行反窃电的效率降低,主要原因可能如下:局限性较大、实时性低下、缺乏良好的主动性及可靠性等。

2根据窃电特点采取适合的反窃电的技术对策

2.1针对电量的窃电采取的反窃电技术

2.1.1电量监视器的安装电量监视器的安装目的在于及时防治窃电行为,监视器的设计基于先进的监视方法,对电量情况展开全程监察。对用户安装负荷管理终端,实时监控用电客户的电量使用情况。目前,我国各个区域已经普遍应用到防窃电装置的监视器,且装置型号、功能逐渐多元化,其应用水平得到了持续的改进。

2.1.2具有防窃电功能电能表防窃电电能表的应用主要针对倒转、脱钩、电流短路、一线一地等窃电行为。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防窃电电能表进行电能计量。

2.1.3选择适合的电计量设备----电流互感器在选择电流互感器时,关键在于将其倍率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一方面,若选取电流互感器的倍率过大,比如:电流互感器在额定电流低于本身20%的情况下,将会不断增大电流互感器的电流量,从而造成严重的误差值。另一方面,一方面,若选取电流互感器的倍率过小,比如:一次的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大于本身的20%的情况下,额定电流超出合理的范围后,使电流互感器中的铁心磁力处于饱和状态,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电计量误差现象。

2.1.4严格计量封印使用和管理对电表、互感器、接线盒、端子盒和计量箱(柜)等计量设备加封封印,对计量检定、装表和用电检查的封印采用分色管理。对封印进行编号,实行系统管理封印的领用、安装和报废流程。

2.2针对绕越计量装置接线的窃电技术

2.2.1配电室进行集中安装电能电度表大部分窃电者主要通过应用改动计量表和接线的方法进行窃电,针对此方法大多配电室将集中安装电能电度表,并进行加封电能表、加封加锁计量箱(柜),从源头上阻止窃电者改变电量计量。另外,部分区域通过组建专业的巡视队伍,加强校验、检查、巡视管理等工作。

2.2.2于变压器与计量屏之间应用三相四芯电缆部分高压供电、低压计量的用户,可通过使用特制的铁制箱进行遮罩住低压端的出线套管,有效阻止窃电者将铁箱打开,将无法在低压端挂线。另外,铁箱门锁选用一次性的,一旦有窃电者破坏将会立即查出。同时,于变压器与计量屏之间应用三相四芯电缆,有效避免短接窃电的计量装置的产生。

2.2.3于防窃电装置之中安置组装电流检测元件在配电变压器的油箱中,低压端的出线瓷套管的下方预留相应的地方,使组装电流检测元件可灵活置于防窃电装置中,进行对比实测的电流值与电能表显示的电流值,获取的数值将可确定是否存在窃电行为。

2.2.4采取专用的计量柜保护电能表应该避免在计量柜外引接表尾零线,在电力营销反窃电工作中必须采取专用的计量柜,且将表尾零线引接入计量柜内,有效连接配电变压器相线与零线,封闭并直接引入柜中。

3反窃电技术的应用

3.1反窃电技术在居民用户中的应用目前,我国居民比较少出现大额窃电现象,相关部门将计量箱安装在每一户的电能计量表外,以增大窃电难度。电力企业通过健全与完善用电检查和稽查制度,严格按照《用电检查管理办法》,及时处理居民用户违约用电行为,增强反窃电工作的规范性,依法加强企业合法权益的维护。

3.2反窃电技术在商业用户中的应用部分商铺的电能计量设备的安装设备在屋内隐蔽部位,因此,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必须加以劝导商业用户的行为,使其更加配合反窃电技术应用工作的展开。基于用电安全的角度,更加方便检修检查的展开,所有电能计量表应该移位到室外合适的地方,并实施统一的监察与管理。并且加大对商业用户的用电检查,特别是用电设备多、营业时间长,但是用电量不大的用户。

3.3反窃电技术在养殖户和小企业用户中的应用养殖户和小企业用户大多接入电流互感器来计量电量,并将该设备安装在独立封闭的供电间,对原有的老旧装置逐步改换成计量箱(柜)供电。为了进一步防止这类用户窃电,可以将进户线、互感器和计量表进行封闭管理,对箱柜上锁上封。

3.4反窃电技术大电量用户中的应用大电量用户的电能计量设备的装置地方大多在标准的配电间内,且配套标准的配电柜和计量柜,常规应用高压计量方式进行电能计量。在用电普查中,对大电量用户检查大多需要采取相位仪着重检查互感器二次接线的准确性。大电量用户的反窃电工作发挥主体性作用,必须严格处理此类型用户的窃电行为,才能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减少供电企业经济损失。

4利用GPRS防窃电系统的应用

据相关数据调查表明,大部分窃电者会进行改动用户端。因此,可将GPRS通信系统安装在用户端,通过该系统的模块以实现反窃电的目的。GPRS防窃电系统的第一个模块,进行采集和保存用户端的信息,在虚拟硬盘中存纳更多完整的信息。GPRS防窃电系统的第二个模块进行对比相关数据,整个过程时间不超过30s,将在第一时间向终端反馈异常情况。通过全面利用GPRS防窃电系统,可进行的远程控制电能计量装置,为电力营销部门提供具有时效性的监督方式,且为用户用电信息和保存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切实增加反窃电的技术含量。

5对于反窃电技术的建议

第一,在小区内进行安装现代化的抄表系统,以确保电力用户的正常用电,持续提高居民小区管理水平。第二,将原有的室内安装计量表及用户设备移位到室外,实施统一的监测与全程管理。第三,加强户外电表的维护检查,避免电表产生老化现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及时更换新的设备。第四,进行户外监测用电量较大的“小用户”,按时间段合理对比统一收集的数据。第五,充分使用计量自动化系统,设置电量异常报警,通过灵活应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打击窃电现象,持续提高反窃电水平。第六,加强计量设备资产管理和封印的管理。

6结束语

电力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1.分析电路尽量使用多媒体。

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就是整流、逆变、斩波和交交变换四大基本电路,在电路工作过程的分析中,通常一个电路都有多个工作状态,不同的工作状态又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电压电流波形,也就是说电路的工作过程往往都是动态的过程,而传统的书本上的文字和原理图是无法很好地展现动态过程的。这时,如果采用幻灯片等多媒体形式,可以将电路工作的动态过程很好地展现给学生们观看,把书本上静态的电路以及波形图动起来,这样就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电力电子电路的工作过程。与此同时,结合书本上的理论,再将不同电路的特点进行总结,使同学们复习时结合着书中的理论,头脑中联想着多媒体演示动画,便会在学习中事半功倍,容易记忆,提高学生的分析计算和实际解题的能力。

2.器件与控制部分应注重练习。

电力电子器件及控制部分具有覆盖面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特点,学好这一部分,就必须将概念的理解与相关的计算进行练习,在习题式的教学中,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阶段,各高校几乎很少带领学生做与课程相关的习题,多数学生也只有在考试的时候才有机会在试卷中解答一些问题,虽说现在不提倡传统针对考试的题海战术,但是平时适当做一些典型的练习还是有必要的,电力电子器件种类多、特点各不相同,而控制方法也有很多,甚至与自动控制原理等其他学科相关联,在教学中适当找一些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可以让同学们在繁杂的知识中抓住重点内容进行突破,最终掌握这部分知识要点。

3.学生自主参与新技术教学。

电力电子技术具有发展速度快的特点,新的技术和应用领域不断出现,加强电力电子新技术的教学可以扩展学生知识面,掌握电力电子技术发展新方向。这一部分的特点是没有定量计算、难度不大、但对于资料的收集工作量比较大,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可以将这部分安排给每个学生进行讲解,在讲解前每个同学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分类总结,加入自己的理解,在讲解过程中既可以使用多媒体也可使用板书的形式,讲解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出问题,相互讨论,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在这种学生自主教学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概括的创新能力,还为研究生毕业学术论文的撰写提供了相关的经验。

二、实验教学应进行分类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一定要有相应的实验来配合和补充,开设实验课是对理论课的延伸和补充,更能够突出应用型学科的特色。在实验教学上,应分为验证实验、探究实验、拓展实习三个部分进行教学。

1.验证实验应紧密结合课本。

验证性实验的特点是对已经有的理论进行实验验证,与学生的理论教学紧密衔接,通过书上的理论来指导实验的操作,同时实验的结果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书本理论的深度理解。在理论课程之后,应当有相应的实验课程相跟进,在实验开始前,老师带领学生对课本知识点进行回顾,确定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同学们按照实验要求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并能够运用书本上的知识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最后通过实验报告的形式进行总结,得出验证性的结论。

2.鼓励开展探究性试验。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正在快速发展的学科,在实验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一些相关的小制作、小发明,在探究性试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结合当今电力电子发展的前沿技术,加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独立设计出属于自己的电子作品,而在探究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时老师应进行适当指导,给出一些方案,让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平时尽可能地开放实验室,使学生增加动手操作机会。此外还应当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等科技比赛,增加在创新方面的交流合作,从而学会更多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3.拓展实习应突出实际应用。

在传统的教学环节之外,对于电力电子技术这种应用型很强的学科,应适当组织学生到某个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当今电力电子技术已经应用在了许多领域之中,在实验教学中可以联系某个具体单位进行参观,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让学生们更加具体地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除了参观之外,也可由老师或者学生找一些与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相关的视频资料,分享给大家进行观看,也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实习结束之后,学生以报告的形式写出自己学到了什么或者是心得体会。这样,理论联系实际,对于理工科的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总结

电力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通常情况下,电力电子得理论教学都是按照教科书的章节顺序进行,难免枯燥乏味,高深难懂。电力电子学科涉及面比较广,如果将电力电子学科理论划分为多个部分会起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划分为四大变换电路部分、器件与控制部分以及电力电子前沿技术等三部分进行教学,三部分既可以先后进行也可以同时穿插进行。

1.分析电路尽量使用多媒体。

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就是整流、逆变、斩波和交交变换四大基本电路,在电路工作过程的分析中,通常一个电路都有多个工作状态,不同的工作状态又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电压电流波形,也就是说电路的工作过程往往都是动态的过程,而传统的书本上的文字和原理图是无法很好地展现动态过程的。这时,如果采用幻灯片等多媒体形式,可以将电路工作的动态过程很好地展现给学生们观看,把书本上静态的电路以及波形图动起来,这样就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电力电子电路的工作过程。与此同时,结合书本上的理论,再将不同电路的特点进行总结,使同学们复习时结合着书中的理论,头脑中联想着多媒体演示动画,便会在学习中事半功倍,容易记忆,提高学生的分析计算和实际解题的能力。

2.器件与控制部分应注重练习。

电力电子器件及控制部分具有覆盖面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特点,学好这一部分,就必须将概念的理解与相关的计算进行练习,在习题式的教学中,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阶段,各高校几乎很少带领学生做与课程相关的习题,多数学生也只有在考试的时候才有机会在试卷中解答一些问题,虽说现在不提倡传统针对考试的题海战术,但是平时适当做一些典型的练习还是有必要的,电力电子器件种类多、特点各不相同,而控制方法也有很多,甚至与自动控制原理等其他学科相关联,在教学中适当找一些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可以让同学们在繁杂的知识中抓住重点内容进行突破,最终掌握这部分知识要点。

3.学生自主参与新技术教学。

电力电子技术具有发展速度快的特点,新的技术和应用领域不断出现,加强电力电子新技术的教学可以扩展学生知识面,掌握电力电子技术发展新方向。这一部分的特点是没有定量计算、难度不大、但对于资料的收集工作量比较大,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可以将这部分安排给每个学生进行讲解,在讲解前每个同学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分类总结,加入自己的理解,在讲解过程中既可以使用多媒体也可使用板书的形式,讲解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出问题,相互讨论,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在这种学生自主教学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概括的创新能力,还为研究生毕业学术论文的撰写提供了相关的经验。

二、实验教学应进行分类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一定要有相应的实验来配合和补充,开设实验课是对理论课的延伸和补充,更能够突出应用型学科的特色。在实验教学上,应分为验证实验、探究实验、拓展实习三个部分进行教学。

1.验证实验应紧密结合课本。

验证性实验的特点是对已经有的理论进行实验验证,与学生的理论教学紧密衔接,通过书上的理论来指导实验的操作,同时实验的结果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书本理论的深度理解。在理论课程之后,应当有相应的实验课程相跟进,在实验开始前,老师带领学生对课本知识点进行回顾,确定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同学们按照实验要求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并能够运用书本上的知识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最后通过实验报告的形式进行总结,得出验证性的结论。

2.鼓励开展探究性试验。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正在快速发展的学科,在实验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一些相关的小制作、小发明,在探究性试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结合当今电力电子发展的前沿技术,加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独立设计出属于自己的电子作品,而在探究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时老师应进行适当指导,给出一些方案,让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平时尽可能地开放实验室,使学生增加动手操作机会。此外还应当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等科技比赛,增加在创新方面的交流合作,从而学会更多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3.拓展实习应突出实际应用。

在传统的教学环节之外,对于电力电子技术这种应用型很强的学科,应适当组织学生到某个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当今电力电子技术已经应用在了许多领域之中,在实验教学中可以联系某个具体单位进行参观,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让学生们更加具体地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除了参观之外,也可由老师或者学生找一些与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相关的视频资料,分享给大家进行观看,也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实习结束之后,学生以报告的形式写出自己学到了什么或者是心得体会。这样,理论联系实际,对于理工科的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总结

电力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1)值班人员应监视母线电压变化,380V母线电压变化范围应为370V~410V之间,经常超出规定范围时,应调整变压器电压分接,调整至极限仍经常超出规定范围时,应上报;2)值班人员必须了解与本站有关的系统运行方式。操作与系统有关的开关、保护、自动装置时,要严格按调度命令或本站《现场运行规程》执行;3)上级为同一系统的两个电源,在10kV系统并列时,必须做到:相位相同(新设备投入运行,如用二次核相时,必须先用同一电源定相,然后再进行核相);根据调度员的命令或经调度员同意;安装合环保护或其他自动装置。

2倒闸操作

值班人员必须明确本站所有设备的调度划分,凡属调度范围内的一切倒闸操作,均应按调度命令进行,操作完毕应立即向调度员回令。倒闸操作可以通过就地操作、遥控操作、程序操作完成。遥控操作、程序操作的设备应满足有关技术条件;双重调度的设备,在一次工作中运行人员只接受一个调度单位的调度命令;倒闸操作任务涉及到多个调度单位的调度权限时,运行人员应分别接受多个调度的命令,如调度明确由一个调度单位统一下令时亦可执行操作;配电室自行调度的设备或与用户订有停发电联系制度的倒闸操作,应按有关制度规定执行。

3变压器保护

630kVA及以上干式变压器应装设温度保护,当过载或故障引起变压器绕组温度过高,应发出报警信号并开启冷却风机;温度超过安全值时,应跳闸。

4自投装置及微机保护

装置在投入运行前,由继电保护班将有关规定记入继电保护日志中,并编入现场运行规程;自投装置投入运行时:先投交流电源,后投直流电源;先投合闸压板,后投掉闸压板。停用时相反;由于系统方式改变或保护装置本身的缺陷,影响自投装置长期停用,应将原因详细记录在运行日志中,并报上级;与自投装置有关的或所内变压器停用或熔断器熔断时,自投装置应停用,P.T和所内变压器的低电压启动接点如串联使用,在停其中一组P.T或所内变压器,值班人员应熟悉防误闭锁装置的性能并掌握操作方法,正确执行操作程序,有关规定应列入现场运行规程。

5一次设备运行、异常和事故处理

1)根据继电保护日志的记录,正确投入各种保护;2)改动变压器无载分头后,应测量线圈导通,确认合格后再投入运行。备用变压器分头应同时改变。变压器在过负荷情况下,不许调压(或按厂家规定执行)。切换无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开关应在变压器停电后进行,且需在变压器各侧装设接地线后,方可进行切换。油浸式变压器切换前,先打开分接开关的盖罩,提起定位销子,再搬动分接开关的把手,并将把手旋转到所需的分接位置,然后放下定位销子;干式变压器根据分头位置图切换连接片位置,在确定切换的连接片接触良好,测量线圈导通后,方可将变压器投入运行;3)干式变压器应接超温跳闸,超温跳闸的温度可按变压器厂家说明书的要求;4)变压器并列运行应符合下列条件:接线组别相同;电压比相等(允许误差土0.5%);短路电压相等(误差不大于10%)。电压比和短路电压不同时,在任何一台都不会过负荷的情况下,经本公司总工程师同意,可以并列运行。5)变压器应编号,标志清楚、明显。

6二次设备运行异常和事故处理

电力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1.1通过课程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新型元器件、电路拓扑和控制技术的不断涌现,使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更新较快。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激励教师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做好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与传授,使课堂教学更能体现时代性,并使教师自觉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依托我校已建成的电力电子实验室,鼓励教师开发适用于各层次、满足不同专业侧重点的实验和实践环节,使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并结合企业项目需求,开发出多项科研教研项目,使教师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1.2为课程群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进一步探索研究奠定基础电力电子技术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由现代控制理论、材料科学、电机工程、微电子技术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技术学科。通过课程改革,为电力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课程群建设奠定良好基础。此外,通过课程改革,探索适用于我校的电类专业卓越工程师特色培养模式,并促进教科研和企业项目合作与承接等工作的深入开展。

2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与主要特色

为努力改变该课程原有的难教难学的状况,教学改革方案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2.1重新编排教学内容,突出课程实用性和趣味性改变传统教学中对四大变流电路孤立、单一的学习模式,引入生活中常见电路以及电子小制作的实例,通过一系列具体电路系统设计过程的演示,将《模拟电路》、《电机与电气》等前期专业课程的知识与《电力电子技术》所学理论知识相联系,展现课程强弱电结合、多学科融合的特点。并且,在保证理论基础扎实前提下,增加日常电路分析和设计实践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比重,以实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以兴趣带动能力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画图、简单电源电路设计等能力,实现理论与应用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最终提升学生工程应用方面的综合素质。

2.2采用引导型教学方式,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和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授课过程中注意开展互动,通过采用提出启发性问题—共同讨论—获得结论—实验验证的方法,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和新的突破点,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其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主动学习、开放思维,并在此过程中加深相关理论的理解,训练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改变理论教学抽象、刻板的现状电力电子技术重视对电路波形的分析。课程原有的单一的板书或简单PPT课件加板书的传统授课形式课堂信息量较少,不够直观,不能解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接收效果较差等问题。利用PowerPoint、Flash、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不仅能使波形分析更为直观,还能方便地展示电路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状态,以及课程内容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既可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还使分析过程不再枯燥抽象,分析结果生动醒目,便于学生理解。

2.4以实际系统分析为手段,提高学生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改变对变流技术中各典型电路孤立的讲解,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典型的电力电子系统分析,结合系统供电、控制等模块电路结构、原理的介绍,体现该门课程电力、电子和控制学科间的交叉性,使学生学会将与课程相关的专业课内容灵活运用于电路分析和设计应用中,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2.5引入专业常用仿真软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基本专业技能专业仿真软件在现代工业设计及应用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掌握一至两种仿真软件工具将成为工科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仿真软件对电路工作情况进行仿真,可以使分析过程更为直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目前,电力电子仿真软件主要有Matlab、Pspice、SIMetrix/SIMPLIS和Saber等,其中Pspice和Matlab在开关电源开发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被相关企业广泛运用[4]。在教学改革中,通过在课堂教学和实验环节中引入建模的基本原理与过程,既能使课堂教学和实验更加生动直观与安全,还能引导学生学习软件的应用,使他们具备基础建模能力,有助于满足企业对于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的要求。

2.6开发一批设计性、综合性研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利用学校电力电子实验室和软件仿真的资源,结合当前热门课题和企业需求,开发一些设计性、综合性较强的实验,或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方式指导带领学生进行研究设计。实验的开发以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既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又可为电子设计大赛等专业比赛人才选拔奠定基础。

2.7以课程改革为契机,积极拓展校企合作途径,开发产学研项目,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在课程改革中,积极寻求校企合作的新途径,深化校企合作的内容,将企业实际项目作为教学的实践、提升环节,依托学校的实验实训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进行设计、验证配合,不仅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

3结语

电力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我国通信技术发展快速,在通信能力、安全性能方面都大大提升。由于有线产生的辐射相对较少,对人身体产生的伤害也小,所以,在电力企业中应用比较广泛。有线通信不断进行服务和功能的改进,有线通信能够进入比较繁杂的各种媒介中,降低数据分析预测故障出现,做好数据储备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下面对有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有线通信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1.1电力企业的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相互补充在电力企业发展中,有线接入以及无线接入一般都是通过介质共享的基础上进行业务的开展的,实现有线接入与无线接入的共享,能够在系统的发展与应用中,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一旦能够实现无线与有线技术的移植与功效互补,在很大程度上回降低开发成本。例如:有线电视网络使用光缆之前,电视单向广播MMDS是最为常用的形式,当HFC出现,这种覆盖方式开始被取代,面临严峻形式。伴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两者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将会推进有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1.2电缆发展成设备和网络的接口我国这几年通信业出现了飞速发展,网络带宽的要求也相应提升,计算工作超出传统方式制约,有线通信从结构等方面进行处理,更多的系统工作一般都在电缆内部完成,通信对于宽带线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智能型网络以及设备应选择电缆当作接口。

1.3利用网络设施降低成本网络技术的发展取得的显著呈现就是实现了有线与无线的相互兼容,借助目前已经搭建的各种成型网络设施上能够大大节约生产成本。无线与有线的相互兼容,说明有线通信自身具备的强优势,无线通信的便捷性也是有线通信无法比拟的。降低未来通信技术的生产成本,为有效通信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在综合考虑成本以及通信效果后,应该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1.4有线通信需要更高的可靠性、灵活性以及安全性能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不管是有线通信还是无线通信,都是为了提升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水平。我国电力企业中现存的网络都存在着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但是,由于各种复杂技术的出现以及介质本身的制约,提升通信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也是不容忽视的。现在,我国电力企业中的有线通信已经着手引进比无线网络更为先进的功能来改善服务。有线通信能够进入复杂介质中,进行信号的传输,这些功能是无线通信不具备的。通过有线介质的传输数据功能,进行数据的分析,增强预防措施,改变线路的灵活性与可靠性。避免传输数据信息的丢失,这是提升有线供电技术的关键环节,所以有线网络朝向灵活性、可靠性与安全性方向发展。

1.5全光网络的发展目前有的专家对于通信技术未来发展的预测是高速通信将会呈现全光网络的发展态势。这是光纤通信最为理想的状态,也是最高的一种发展阶段。我国电力企业中传统的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节点之间实现了全光化,但在网络节点处却没有进行相应的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通信网干路容量的提升,因此,实现电力企业的全光网络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态势,虽然,我国目前的全光网还仅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未来良好的发展前景是指日可待的。

2结语

电力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电力调度的信息化是一个综合的技术而不是单个的业务。而是将计算机、电子和与通讯统一的一个业务。这也是我国的电力行业不断进步和集约化的体现,运用的知识等也越来越高科技,不再是传统的旧模式。和所有的系统一样,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和达到最大化的经济程度,是每个系统的基本要求。那么作为工作人员,对于系统的操作就必须能够迅速准确的进行电力系统的运行趋势的判断和对其未来状态的预测以及对对发生的问题的处理。那么,要想将调度系统的电网运行和信息的智能化控制以及实现对电网的经营管理,调度系统可谓是一个完善的关系模式。目前,信息化的电力调度模式有节能发电的模式,自动化的模式和信息管理的模式等不同的调度模式。

2.电力调度管理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2.1工作流管理系统概念。所谓的工作流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运作机制,它的实现依赖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支持,工作流的自动化主要体现在业务过程中的各个事件的有效管理,自动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事件的自动激活和事件间的自动连接。一个客户端驱动工作流模型体系结构分为三层结构:浏览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系统。也可称为客户端、服务端和后台数据库。整个调度管理(DMIS)系统采用的是两层加三层的结构体系,涉及到两类客户端程序:运行于应用服务器上的程序和运行于客户端上的应用程序。在三层应用程序中,可以通过浏览器,直接在页面上完成一些简单的活动。最上层的数据服务层使用工作流数据库来控制工作流程程序,包括工作流定义数据库,工作流实例数据库和用户应用数据库。中间的逻辑层,使用数据库来管理所有用户需执行的工作,并产生每一用户独立的工作清单。底层的用户界面,采用HTML和.NET2008C#技术,用户通过IE浏览器以Web形式进行操作。

2.2电力调度分布式工作流系统的相关设计。作为电力调度系统的另外一个特点,我们可以采用对调度进行分区和分级的模式来进行,从而实现电力调度机构对于相关调度功能的控制。这个特点也是进行正常电力调度工作的流程进行相关设计和应用的必要条件。但是分区和分级并不代表这些调度机构是孤立进行的,而是通过相辅相成的协同合作才能实现每个级别和区域的正常工作,所以在各个级别之间的调度过程必须进行信息的相互传递和交换等措施。对于流程的流转也必须进行相关的纵向的布置和相应区域内的传输,这个方式就是广域传输。

而这个广域传输的实现必须采用分布式的流程交互集成才能满足。就像上文提到的广域传输,在进行电力的调度和相关的实施的时候,每个过程的上下级的信息交流和交换属于纵向的信息传递,分布式的流程能够满足纵向的广域部署的传送和运输。多个系统之间的流程和多个系统之间的信息协调是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流系统的设计时必须注意到的。跟调度工作流系统一样,调度类流程也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各自独立的,进行调度业务的相关工作时对其他业务系统的调度也是必然会发生的。DMIS流程在现实的背景里,主要是进行事物处理的相关工作的,这个流程所管理的对象以及各个数据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为了实现工作流系统我们可以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平台基础进行相关的操作,这是由于工作流所管理的相关对象都存在于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的设计平台中。同时,如果要查询或者统计流转的现实结果,那么管理系统的操作是必须的流程,如果是对于数据的管理功能和加工功能的管理可以采用管理系统,这样一来可以对工作量进行缩减。

流程引擎是基于智能化电网的调度技术,同时支持系统的开发,也是工作流服务的核心。首先是路由器的分配,然后是访问缓存、解析模型,进而处理相关的流程模型性格元素,最后,进行最终的启动、发送和追回以及回退等的操作流程的工作。这几个相互关联的模块就组成了流程引擎的流程的流转工作。

3.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