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电力毕业论文范文

电力毕业论文范文

电力毕业论文

电力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管子》与《齐民要术》二书虽然都强调农业生产要尊重自然规律,对自然资源要做到“取之有度”、“以时禁发”,但由于二书的性质及其写作时代背景的不同,二书的生态农业思想也各具特色。

(一)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管子》力倡要加强对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管子》认为人皆有趋利的本性,“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于四方无择也”(《形势解》)。如若对民众趋利的行为放任不管,必然会导致对农业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最终将会危及人类自身的需要甚至生存。因而,《管子》主张对人们索取自然资源的活动进行必要的限制。《管子•七臣七主》篇提出了四时之禁的建议:“四禁者何也,春无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伐大木,斩大山,行大火,诛大臣,收谷赋。夏无遏水,达名川,塞大谷,动土功,射鸟兽。秋勿赦过释罪缓刑。冬无赋爵赏禄,伤伐五藏”。这“四禁”中有不少具有生态意义,如春天不要砍伐树木、夏天不要射杀鸟兽正是为了使动植物在生长发育期不受损害。《管子•禁藏》篇总结道:“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人之和。故风雨时,五谷实,草木美多,六畜蕃息。国富兵强,民材而令行,内无烦扰之政,外无强敌之患也。”认为只要遵循天地之则,就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丰收、国家的繁荣昌盛。

《齐民要术》则力倡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对农业自然资源积极地进行开发和利用。《齐民要术•耕田》篇引魏文侯语“民春以力耕,夏以强耘,秋以收敛”,强调人们要在遵循天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齐民要术•序》引《仲长子》曰:“……太公封而斥卤播嘉谷,郑、白成而关中无饥年。”意为通过采取积极措施,原本贫瘠的盐碱地可以变为盛产谷物的沃土;通过修建水利工程,原本干旱缺水的土地可以焕发出更高的农业生产力。更为突出的是,《齐民要术》提出人们可以创造条件,使农业生产满足人们的不时之需。如《伐木篇》讲到人们在伐取非时之木时可以“水沤一月,或火煏取干,虫皆不生”。这样就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做到尊重自然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协调统一,并最终满足人们自身的需要。

(二)生态系统的维护与利用

《管子》意识到农业生产不是孤立存在的,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上文所述,讲到《管子•七臣七主》篇曾提出“四时之禁”,此篇还提到“四者俱犯,则阴阳不和,风雨不时,大水漂州流邑,大风漂屋折树,火暴焚,地燋草,天冬雷,地冬霆。草木夏落而秋荣,蛰虫不藏……六畜不蕃,民多夭死,国贫法乱,逆气下生”,这“四者俱犯”的后果中虽然有不少荒诞神秘成分的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与消极后果之间关联性的认识还是有一定高度的。因而,《管子》主张君主要重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管子•国准》篇曰:“黄帝之王,谨逃其爪牙。有虞之王,枯泽童山。夏后之王,烧增薮,焚沛泽,不益民之利”,认为“烧山林,破增薮,焚沛泽,禽兽众也。童山竭泽则者,君智不足也”,把毁坏自然生态系统、过度索取自然资源的君主讥为弱智之君。《管子•轻重甲》篇记载管仲之语曰:“为人君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更是把自然生态系统的维护提高到君主能否“为天下王”的高度来看。

相比《管子》,《齐民要术》不只强调要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要求人们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的关系,实现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齐民要术》把农业生产置于整个生态系统之内,既关注生物与环境、不同生物之间的相生相利的关系,也注意到其相斥相克的关系。《齐民要术》对如何充分利用生物与环境、生物之间互利共生的关系以及避免相斥相克的发生多有研究。例如:《齐民要术•种谷》篇曰:“地势有良薄,(良田宜种晚,薄田宜种早。良田非独宜晚,早亦无害;薄地宜早,晚必不成实也。)山、泽有异宜。(山田种强苗,以避风霜;泽田种弱苗,以求华实也。)。”依据土地的肥沃程度和类型的差异,选择不同的种植时机和适宜的农作物品种,这就充分考虑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齐民要术•种桑、柘》篇曰:“岁常绕树一步散芜菁子。收获之后,放猪啖之,其地柔软,有胜耕者。种禾豆,欲得逼树。(不失地利,田又调熟。绕树散芜菁者,不劳逼也。)。”充分利用动植物之间相利关系,一举多得。《齐民要术•种榆、白杨》篇曰“榆性扇地,其阴下五谷不植”,注意到榆树“扇地”的特性对谷物种植的不利影响。此篇还注意到榆树“其于地畔种者,致雀损谷”,地畔种榆树还会召来雀鸟,影响农业收成。因而,《齐民要术》强调人们在从事农业生产时,必须注意生物之间相克的关系。

(三)生产方式的粗放与集约

《管子》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性,主张对掌握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之人进行奖励。如《山权数》篇提出“民之能明于农事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民之能蕃育六畜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民之能树蓺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民之能树瓜瓠荤菜百果使蕃袬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民之能已民疾病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民之知时,曰岁且厄,曰某谷不登,曰某谷丰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民之通于蚕桑,使蚕不疾病者,皆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对于“能明晓农事者”、“能蕃育六畜者”、“能树蓺者”、“能树瓜瓠荤菜百果使蕃袬者”、“民之知时者”,“民之通于蚕桑者”,皆赏赐一斤黄金八旦粮食。之所以要对他们进行赏赐,是因为他们掌握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这些农业技术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限于彼时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发展农业生产主要还是要依靠扩大土地种植面积。因而,《管子》一再强调通过加强对土地的开垦来发展农业生产。《管子•权修》篇曰:“地之不辟者,非吾地也”,强调要对土地进行大规模的开垦。甚至认为“地博而国贫者,野不辟也”(《权修》),把拥有广阔土地国家的贫困归因于没能对土地进行充分的开垦。可见,《管子》虽然已经意识到农业生产中先进技术的重要作用,但限于彼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仍认为大面积开垦荒地才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最重要手段。

《齐民要术》则重在强调通过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来提高单产。《种谷》篇引谚语曰:“顷不比亩善”,并指出其含义“谓多恶不如少善也”。也就是说,《齐民要术》倡导的是集约经营。集约经营是对粗放式经营的一种反动:粗放式经营一味地追求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来发展农业生产,为此,大面积的森林被过度砍伐、广阔的草地被过度垦殖。短时间内,这种做法确实起到增加农业收获的作用,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做法不但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更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想提高单产,首先必须采取措施来提高土壤的性状和肥力。《齐民要术》认为人们可以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通过生产活动来改良土壤性状,从而达到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目的。如《种谷》篇指出:“锄不厌数,周而复始,勿以无草而暂停。(锄者非止除草,乃地熟而实多,糠薄米息。锄得十遍,便得“八米”也。)”,指出“锄地”不仅仅只是除草,而是可以通过这种做法使生土变熟土,从而提高谷物的产量和品质。此外,《齐民要术》还列举“地薄者粪之”(《齐民要术•种麻》)等诸多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为了充分而合理的利用既有的耕地,《齐民要术》还提出了轮作、复种、间作、种植绿肥作物等诸多生产方法。《齐民要术》明确指出谷子、水稻不宜连作,连作则杂草、稗子猖獗;大麻不宜连作,连作会有茎叶夭折的病害。《齐民要术》中还提到了多种种植绿肥的方法。如《齐民要术•耕田》篇提出“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五、六月中……种,七月、八月犁掩杀之,为春谷田,则亩收十石,其美与蚕矢、熟粪同。”这些做法,不但提高了土地的生产效率,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还起到了生态保护的作用。

二、小结

电力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本科生;毕业设计

一、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

以往的本科毕业论文的都是在第七学期由指导老师给出课题,然后学生与指导老师进行双向选择。由于毕业设计论文时间比较短暂,所以老师在确定题目的时候往往不敢给出具有一定难题的题目,从而整个毕业设计论文的难度与深度也就显得不足,学生的潜力也不得到充分的挖掘。基于此,我们对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提前战略规划,结合指导教师科研情况和合作企业的实际工程需求,在本科二年级学生中开展宣讲工作,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讲述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和企业的产品情况,告知学生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将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以及掌握这些知识和具备这些能力之后,对学生个人成长与价值的作用以及毕业后可能的去向。然后,给出一些将要进行的具体课题,并详细讲述课题的要求、研究内容、需要解决的工程问题和预期目标,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报名。最后,与选择课题的学生进行单独沟通交流,明确告知课题的难度、研究过程中将会遇到的困难,以及课题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并需要到企业进行实际考察,将来本科毕业设计也将在此基础上开展,进行学生与教师的最终双向选择。

二、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

以往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和学生的见面时间是随机的,甚至经常是电话和邮件沟通。我们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从大二就展开,每学期开学开始的时候,根据学生、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人员的空余时间,确立固定的三方见面交流讨论时间、实验室开展具体工作时间和企业实际考察。通过定期的交流和讨论,指导老师及时把握了学生的研究进程,并及时解答了学生工作过程中的疑问,增强了学生继续深入研究的动力。在刚进入研究任务的时候,根据具体的研究课题,指导老师提供书籍和论文,指导学生阅读,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基础知识储备。本科生也必须与研究生一起参加实验室的定期组会,并且为每位本科生指定一名研究生协助指导具体的技术细节和知识培训工作。在独立开展实验工作前,作为助手跟随研究生进行实验。在具体研究指导过程中,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对于有创新的想法和工作,给予全面的经费支持。指导学生根据实验需要购置材料、加工相关零部件和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分析测试,培养学生学会如何选择供应商,如何与供应商进行商务谈判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失败的实验,帮助学生及时分析实验现象、分析失败的原因,积累宝贵的工程经验,变失败为宝,帮助学生体验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在指导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优势,学校注重基础与理论研究,而企业需要具体的工程展现形式,对具体的工作需要按时、可靠的完成。通过与企业的交流,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将实验室研究的某个具体成果及时的与企业的某个产品对接,及时发现不足,不断优化设计,增加了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经验。

三、本科毕业论文的成果展现

以往本科毕业论文受制于工作时间短暂等原因,其成果往往只有一个纸质的论文文档或者图纸。我们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将本科毕业设计纳入实验室的科研管理,提供充足的经费支出,并与实际科研及企业工程实际相结合。因此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成果展示包括研究的实物展示、性能测试报告、企业的应用情况跟踪。对于有创新的成果,鼓励学生撰写学术论文和申请发明专利等。全面培养学生论文写作的严谨性、实践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等。对于优秀的成果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技竞赛。

四、结语

本文提出一种与教师科研相结合、校企联合的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在论文选题时,根据本科生的课外研学要求,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方向和企业的工程需求,从本科生二年级开始就确定本科毕业设计的题目。在指导过程中,发挥学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学生可以大胆的进行探索与实验,并制作实物满足工程技术需求。提前选题,将使本科生从二年级开始就学会合理应用所学的知识,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论文写作和实践动手能力。该模式为机械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学工作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最终提高机械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所指导的两名学生毕业设计成绩均为优秀,并且获得了校级科技竞赛二等奖的好成绩,所设计制作的实物被企业选为某种产品的组成零件之一。

参考文献:

[1]柳巧玲,米天胜.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07(3):100-104.

[2]于华,张雅芳,刘允.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9):152-153.

[3]杨帆.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7):74-77.

[4]廖志凌,邵学军,刘贤兴,等.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6(2):82-85.

电力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机械工程,本科,毕业设计

1引言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接受课题任务,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获得基本训练并取得成果的过程,它是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1]。作者结合广东工业大学的实际,从科学选题、落实开题环节、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等关键环节提出了改进毕业设计工作的措施。

2科学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龙头,选题质量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精心挑选毕业设计题目,是搞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但是选题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选题缺乏综合性、新颖性,深广度不够;有的选题对学生显得难度较高,工作量过大;有的选题虽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学生由于怕难或者因就业等原因而不愿选;另外,系与系之间和各系内部之间的设计题目在难度和分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选题。

(1)毕业设计选题要尽可能联系工程应用、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是真做实干,他们就会主动去了解、熟悉有关科研情况,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我们在为2003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选题时,选择了“旋转超声主轴振动系统研制”,“三座标工业机械手的设计”,“防伪矿泉水瓶盖的设计”,“自动门PLC控制系统设计”,“适合于电感的微点焊系统研制”等新颖又结合科研实际的课题,尽量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让学生能了解、把握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结果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到科研课题的研究中。

(2)要考虑完成课题的客观条件。学校毕业设计经费、教学试验条件都有限,不是任何来自科研实际的课题都可用做毕业设计,必须根据客观条件来选择设计题目,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可查资料库源,试验设施和足够的经费等,因此我们在选题时,一般选用能为学生提供可用的仪器设备,试验场地等条件的科研课题,例如“微细特种加工中心”试验样机在我们教研室已经搭建好,“线切割机床、电火花机床、超声抛光装置”等设备可以为学生做毕业设计时提供可以直接操作,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的机会。

(3)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深度。举例说我们选择“旋转超声主轴振动系统研制”课题时,考虑到该课题涉及了声学,机械振动学,电力电子学,数电,模电等多个领域,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设计工作量较大,有一定的深度,学生可以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锻炼,但是考虑到本课题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毕业设计工作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完成任务或做出阶段性结果,我们安排了两个同学参加,在掌握总体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分别进行硬件结构设计、驱动电路等不同部分的,有侧重点地进行研究,经过分工合作,完成了整个课题的设计任务,效果良好。

3落实开题环节

为提高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质量和探索出适用于毕业论文设计全环节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可借鉴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中新增开题环节,以强化学生包括查阅文献资料广泛获取信息,提出问题、拟定实验研究方案和设计方案,科学实验与测试,数据整理与分析,撰写实验论文,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述等能力在内的基本创新能力。

(1)开题环节的必要性。开题的意义在于完善论文设计方案,使论文设计方案更加系统化,收集信息,听取各方意见,明确思路以坚定论文设计者的信心。一般说来,将思考的东西正式地讲出来和写出来,会比原来所思考的更有升华的意味,因为从“思”到“说”和“写”,其间加入了逻辑的创造过程。通过撰写开题报告,要求学生讲清题目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和要求,对题目有更深刻理解与认识,会使原来的论文设计思路更加完善和系统,对自己的工作做到“胸有成竹”,减少盲目性,避免出现不知从何处入手的尴尬局面。

(2)开题环节的组织在开题会之前,每个学生按规范书写了开题报告。学生持经指导老师签字同意的选题报告书、任务书及其它相关资料上台汇报选题的目标和意义、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工作基础、预期成果和工作计划等内容10分钟。评审小组根据学生自述和选题报告书及其它文本内容,对学生论文设计是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完成论文设计的可行性进行考核,并对论文设计广度、深度、贴切度、重点和难点等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4保证毕业设计答辩的质量

答辩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全面检查和评估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学院可根据本院及所属各系的具体情况成立若干答辩分委会,分委会下辖若干个答辩小组。分委会主任和答辩小组组长均由副高职称以上教师担任。答辩前应认真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毕业设计(论文)应由除指导教师外的答辩小组1名以上教师认真评阅,写出评阅意见与评分,评分不及格者不得参加答辩。凡毕业设计(论文)拟评“优秀”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各系答辩分委会组织的集中答辩。对毕业设计平时不认真、小组答辩成绩较差的学生,由相关分委会组织复答辩后视情况决定是否给予通过。答辩时间应控制在学生汇报15-20分钟,教师提问20分钟为宜。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必须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优秀”的比例应严格控制在本专业参加答辩总人数的20%以内,优良比例应严格控制在60%以内。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除了本身的学术水平、应用价值

外,还应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工作中查阅处理信息和应用各种工具的能力、撰定科研报告和表达交流的能力以及在工作中的团队协作能力等。答辩委员会要办事公正,治学严谨,严把质量关,对毕业设计(论文)达不到教学要求的,决不姑息。

5结论

搞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重要的是要做到“五个到位”,即认识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指导教师到位、学生到位和管理工作到位。另外,科学选题,严把选题关是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提;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开题工作是毕业设计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消除学生毕业前的各种干扰,专心做好毕业设计,是本阶段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

电力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培养目标;创新设计

毕业设计教学过程是大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强化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进行工程基本训练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培养阶段;是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优良的思维品质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大多数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毕业设计为工程设计。工程设计是将技术原理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是实现科研成果设计价值的创新活动。下毕业设计从大的进程来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包括:前期调研实习阶段、创新设计阶段和总结与答辩阶段。下面以“基于仿生自修复的钻头结构设计与开发”这个毕业设计的三个阶段为例,介绍下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与指导策略。

1前期调研实习阶段

毕业设计前期调研实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调查实习,查阅中英文文献、收集资料和现场考察,了解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情况。有条件的学习可以通过工厂的现场参观实践,以便使毕业设计更好地接近工程运用领域。这个阶段要确定好毕业设计题目、设计要求、毕业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并收集好相关资料。“基于仿生自修复的钻头结构设计与开发”毕业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①仿生自修复的钻头结构方案的总体设计;②仿生自修复的钻头结构的建立及相关参数确定;③仿生自修复的钻头结构参数的创新性优化;④基于三维软件的仿生自修复钻头结构模型的生成与二维图纸出图。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及数量:①分析题目和设计技术要求,查阅20篇以上的相关文献资料;②说明书字数不少于2万字,图纸总量不少于3张A0;③英文翻译一篇(0.3-0.4万字)、毕业论文一本(2-3万字)、开题报告一份。毕业设计的进度计划:第1-2周:借阅相关资料、文章,完成开题报告;第3-6周:熟悉运动仿真的相关软件,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第7周:基于仿生自修复的钻头结构总体设计;第8-12周:仿生自修复的钻头结构的建立及相关参数确定及优化;第13-14周:编制设计说明书做答辩前的准备。

前期调研实习阶段的毕业论文简介: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由于超硬材料在物理力学方面有着良好的表现,超硬材料也在不断地扩大它的应用领域,尤其是在地质的勘探和在石油钻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在海外就已经开始把眼光放在了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上,将这种材料作为了一种切削工具,而他们所研发的这种聚晶金刚石钻头在某些地层有着显著的效果。聚晶金刚石钻头的工作层在工作的时候会逐步磨损,工作层与岩石的接触面会变为平面或者是一个弧面,这在钻压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岩石上受到的压强会变弱,这样就会使得整个钻头的工作效率降低,这在石油钻探的过程中会使得整个钻探的成本增加施工的周期也会延长。聚晶金刚石钻头在坚硬复杂的地层进行破碎的时候,PDC齿由于受到较大的冲击就会使得钻头的金刚石层发生破裂、脱层等不正常的磨损现象,而这些现象的产生就会大幅度的降低钻头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因此,本设计目的是为了解决聚晶金刚石钻头在坚硬复杂的地层磨损比较大工作效率比较低的现象。通过引入仿生学的理论使得所设计出来的仿生聚晶金刚石钻头能够根据地层硬度的变化自动调节合适的工作角度从而减少了钻头的磨损、延伸钻头的工作寿命以及增加钻头的出产效率。

2创新设计阶段

机械毕业设计的本质是创造和革新。现代机械零件设计强调创新设计,要求在设计中更充分地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在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设计出更具有生命力的产品。创新设计阶段的毕业论文简介:如图1所示这就是设计出来的仿生自适应钻头结构三维模型。当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进入岩石的时候,它会受到来自岩体反作用力,钻头基体与切削齿柱体之间有圆柱销进行连接,使得切削齿柱体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转动,切削齿柱体之间装有两个弹性体,分别是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两者都有一定的预紧力。当钻头遇到比较坚硬的岩石的时候,岩石作用在切削齿柱体上的作用力大于第一弹性体的预紧力时,切削齿将会自动向后转动,挤压第一弹性体,使后倾角增大,降低在钻头工作过程中受到来自岩层的冲击力,降低了PDC切削齿的磨损,增进了使用生命,降低工作成本。当遇到较软的岩石时,岩石的反作用力将会驱使切削齿柱体向前转动,压缩第二弹性体,减小了钻头的后倾角大小,能够让钻头更加容易进行破碎,提高了工作效率。

3总结与答辩阶段

总结阶段的毕业论文简介:通过对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研究,初步选择了老虎爪趾,鼹鼠爪趾以及兔爪作为仿生原型。最终选择了老虎爪趾作为仿生原型。结合了仿生自适应理论,将老虎爪趾的结构运用在了常规PDC钻头上,制造出了仿生自适应PDC钻头。这种钻头能够适应复杂地层的钻进。这种钻头可以根据钻头收到的来自岩石的反作用力,自动调节后倾角的大小,当遇到硬度较大的岩层的时候,它会增大后倾角,减小PDC齿受到的打击力,降低它的磨损,提高PDC钻头的寿命。遇到硬度较低的岩层的时候能够降低后倾角大小,从而使钻头更加容易破碎岩石,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归功于上述的这种结构功能,使得这种PDC钻头的适用范围相较于常规的钻头更加广泛。答辩阶段的毕业论文简介:①钻头的结构分为几部分?答:钻头基体、切削齿、钻头刀翼等部分组成。②钻头刀片部位如何进行设计,用什么材料?答:我们需要预测接触区的形状,以及它们的尺寸如何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加通过分析接触区接触应力的大小和分布来计算变形分量和应力分量。材料采用的是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硬质合金齿。③刀片结构的几何参数如何定?答:通过SolidWorks中的Stimulation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刀片的几何参数。

4小结

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毕业设计是一项集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环节,这不仅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离校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一次全面检验、总结和提高。高等院校已经成为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骨干力量,所以毕业设计的选题与指导一定要注意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相结合,既能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又能使学生在设计中得到全面锻炼。

参考文献:

[1]郑建新,高国富.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环节职教化培养方法研究—以华北电力大学机械类专业学生毕业设计为例[J].职教论坛,2016,30:82-85.

[2]孙学雁,李延斌.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与生产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6,9(37):43-44.

电力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过程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离开学校前,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综合利用的阶段,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对于学术能力、学习能力等更高标准素养的全面检测。此实践阶段具有不可替代性,既是培养计划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学生深化、拓宽、综合所学知识的必要过程。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过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和协作,学生为完成者,教师为指导者,教务管理人员及辅导员为督促者,教学管理部门安排整体时间进度,协调督促指导教师及学生按照工作计划完成任务,学生则作为主体参与者,在教师指引下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撰写与设计。相较于传统人工管理,利用多端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可以实现论文选题的电子化、信息化管理,在节约纸张的同时,提高选题信息的传输和匹配能力[1],学生可以在系统中一目了然获取所有题目信息,并快速选出感兴趣的题目,指导教师也可以清晰得到学生的志愿选择,根据选题规则确定所带学生,也便于教务人员更好地进行督促管理,在毕业设计(论文)师生出题选题、文本资料上传、中期检查及交叉评阅(盲审)等过程化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教务检查、专业认证等需要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材料支撑时,信息系统具备资料快速检索查询以及调用功能,更为方便高效。数据库管理可存储大量信息,毕业设计(论文)的纸质版归档教务处规定为四年,使用过程化管理系统则可将存储信息量扩大的同时节省空间。

一、毕业设计(论文)过程化管理中存在问题

一是在选题过程中,传统人工管理模式沟通成本高且易管理混乱,在学生、教师双向选择时,学生根据自身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或兴趣集中选择一些题目,引发选择冲突的情况下,还需教学管理部门进行协调,不仅管理成本增加,选题过程中的公平性也难以保障和实现。同时教师工作量的分配问题也很棘手,如果一名教师带的学生过多,不仅精力无法达到,指导成效不足,会影响论文内容的完成质量。因此根据学院实际情况,选题过程中设置明确的所带学生数量上限是有必要的,否则一些教师基本工作量不足,影响绩效的同时也浪费了学院的教学资源。

二是在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过程中,学生与指导教师的交流虽然可以通过多种社交媒体以及邮箱等方式,但是教务管理人员无法掌握总体完成进度,无法对未交、迟交各项资料的同学进行及时提醒督促,无法实时掌握进度与质量这两个最重要的维度,也不能为论文的监督管理提供及时信息[2]。通常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有限,有时需要辅导员及教务管理人员对其进行联络,了解具体情况,对存在懈怠态度的学生说明这门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因此建立过程化管理系统,使教学负责人能够实时掌握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整体完成情况,并针对有困难、进度较为落后的学生重点关注,可以更好地实现“一人一策”。

三是在答辩和评阅过程中,例如预答辩(中期检查)和交叉评阅(盲审)时,评阅、答辩教师需要填写交叉评阅表及中期检查表,表格利用传统人工方法收取不便于进行过程化记录管理,既无法确保最终评分的准确率,也需耗费人工成本进行计算。此外,表格格式错乱问题也经常出现。在发放电子版表格后,填写和传送文件过程中极易出现错位、移位等格式错乱的情形。过程化管理系统则方便整合各项评分数据,且系统中有固定的格式套用,使各项表格数据符合要求、更为规范。

四是在归档环节,单一纸质版归档方式不仅占用空间,且检索查找较为繁琐。毕业设计(论文)归档包含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英文翻译等,文件种类较多,在进行教学检查或专业认证时,不便于查询调用资料。

五是部分流程并未在过程化管理系统中实现,例如环节、最终答辩环节评分等,尚未实现全过程管理,流程间衔接仍有空缺,需要线上线下、多个平台间交互,以及人工协调配合,效率较低。例如按照流程,只有检测合格才能进入交叉评阅环节,未通过检测的论文,系主任将不会在管理系统中对其分配评阅教师,但是未通过的论文信息须由教务管理人员及时传递给系主任,系统不能自动得到并传递分辨此信息,也不能自动进行相应操作。

二、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一)功能需求

基于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管理的基本流程,并考虑到实际需求,需分别根据不同流程模块,梳理分析本系统的不同使用者的具体功能。本系统使用者共有四种类型,分别为教务管理人员、系主任、论文指导教师以及学生,因此本系统需要看针对不同使用者提供不同的图形化界面,便于其使用和管理。

1.系统初始化阶段。教务管理人员:导入学生以及教师的基本信息,在系统中设置哪些教师为系主任,并给每位教师设置毕业论文指导对口的专业。另外设置各不同流程环节的时间段,便于系统定时自动切换。初始化所有用户的账户,用户名为学号、工号,密码随机生成并通过邮件系统自动发送到用户的邮箱。

2.选题阶段。一是教务管理人员。根据学院给出的时间节点,手动或自动切换选题过程中不同环节的状态。此外,为了保证选题公平性,教务管理人员无法查看学生填写志愿情况。二是指导教师。首先教师对所带的专业分别录入题目,内容不可重复,保证课题的多元化,且数量须大于预估所带的学生数量,避免题目不足。在匹配题目时,教师在三个连续时段分三个志愿对学生进行选择,可以根据系统中学生的联络方式与学生沟通,了解其对题目的理解能力及其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判断其是否适合并可以顺利完成相关课题。匹配成功后,进行任务书文件的上传,对系主任审核未通过的题目进行修改,并完成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即最终课题信息的输入。三是学生。学生可查看其可以选择的题目范围,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三个课题题目,但无法查看出题教师信息。匹配成功后,下载查看任务书。四是系主任。分配未匹配成功的学生,在分配时可查看学生的三个志愿,给分配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如果三个题目选择阶段结束后,仍然未有指导教师选择,则系主任为这些学生指派课题及导师。在本专业教师全部完成出题后,系主任对课题题目进行第一次审阅,在完成学生和题目的双向互选及分配完成下达任务书后,系主任对所有题目再次进行审查,对各位指导教师所出的课题复核审阅,有问题的题目通知指导教师尽快在系统中修改。

3.撰写阶段。一是教务管理人员。可以切换撰写过程中不同环节的状态,可以查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提交情况,掌握规定时间节点后未交、迟交的学生名单,从而进行督促。二是指导教师。可以通过系统的不同文件模块下载,并可以在线预览和查看各项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性材料。三是学生。可以上传各项过程化文件,并能够通过上传新文件覆盖旧文件的方式,达到修改的目的。四是系主任。可以抽查学生上传的所有文件,并就发现的问题定期组织系部教研室进行讨论,也定期报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研讨。

4.交叉评阅(盲审)阶段。一是教务管理人员。切换交叉评阅过程中不同环节的状态:盲审开启—指定评阅人—评审开始状态—评审结束。二是指导教师。通过交叉评阅(盲审),给负责评阅的其他指导教师的学生论文评分并提交评审建议,给出通过或不通过意见。同时指导教师也需要给自己学生的论文打分,采用百分制评分方法打分。三是学生。查看交叉评阅教师给出的修改建议后,修改论文并最终定稿,确定论文最终版本。四是系主任。在系统的交叉评阅模块中,分配论文对应的盲审教师。

5.归档阶段。指导教师。确认系统中学生递交的各个文件是最终稿,以便学院统一保存论文最终稿电子版。

6.评教阶段。学生。论文实践环节主要流程完成后,通过系统对指导老师进行总体评价。除此之外,教务人员可以通过公告栏毕业论文(设计)相关的公告,学生打开系统即可看到信息,教师也可在公告栏查看。系统还需要提供学生和教师进行在线交流的功能,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即时留言沟通,便于保存信息,留存论文指导相关的过程化痕迹。

(二)性能需求

系统稳定性要求在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周期内,提供7x24服务。而可靠性方面则要求系统数据不出错、系统操作不崩溃、极端情况下数据不丢失。实时性要求系统页面平均响应时间不超过1秒,数据查询返回时间最长不超过4秒。安全性要求本系统仅限学校内网访问,校外访问则借助网络中心提供的虚拟专用网络登陆内网后进行操作。此外,每个用户权限单独配置,不能越权访问页面或数据。

三、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设计

(一)前台模块设计

基于第二节功能需求分析,可以根据用户角色将前台分为五大模块,分别是学生模块、教师(系主任)模块、教务模块、管理员模块以及公共模块。前台模块基于web端开发,使用PHP进行设计。学生模块实现了课题选择、课题查看、任务书查看、论文提交、论文修改等功能;指导教师(系主任)模块实现了出题、课题初审、导师选学生、匹配未成功学生指定、下达任务书、二审、查看学生论文、交叉评阅、最终稿确定等功能;教务模块实现了导入学生教师信息、账号生成、系统状态切换、查看所有教师学生进度、筛选查看单个或群组(班级、专业、系)的进度、存档等功能;管理员则拥有所有权限,可以查看所有用户非密码的数据;公共模块实现一些共有的功能,实现代码的复用,包括个人信息查看与修改、密码修改、文件上传下载、文件预览、在线对话、公告栏等功能。在指导教师(系主任)模块中指导教师分配交叉评阅老师的功能是除了实现了第二章所提的需求外,还增加了随机分配的按钮,系主任可点击按钮,一键分配好所有的盲审老师。该功能根据学生论文及评阅老师数量和各评阅老师的工作量进行了读取,然后在排除论文指导教师后随机匹配出交叉评阅组合。教务模块实现了账号生成功能,该功能账号采用学号或教工号,密码则需要是随机生成并发送到学号、教工号对应的学校邮箱。该功能的实现是使用向学校申请的专用邮箱,通过使用phpmail的smtp鉴权登陆,然后自动发送账号密码给相关人员。该功能的正常使用还需要学校邮件系统给予白名单权限,防止被误判为垃圾邮件。公共模块的文件预览功能有一定的挑战,一般来说文档预览主要依赖于第三方提供的api接口实现,但毕业论文系统考虑到信息安全无法使用api来实现在线预览。因此,本设计采取了转换-预览的策略。首先通过php调用服务器本地安装的OpenOffice将word、excel、ppt、文本文档等文件转换为编写文档格式(pdf),然后通过调用PDFObject来显示转换后的文档,从而实现预览功能。为了提高服务器运行效率,文档转换采用动态调度,在服务器空闲时进行批量转换。如有预览未转换的文档请求,则提高该文件的转换优先级。公共模块还提供了一个通信功能,该功能使用workman环境,采用web消息推送框架(web-msg-sender),该框架使用WebSocket长连接通讯。此功能通过后台推送消息,消息可以即时推送到客户端[3]。

(二)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使用MySql作为数据库平台管理所有数据。根据不同的模块需要设计与实体相对应的数据表,分别有学生表(student)、指导教师表(teacher)、教务员表(assistant)、管理员表(admin)、公告栏表(board)、留言板表(dialogue)、导师课题表(topic)、学生课题表(topic_stu)、文件表(files)。用户表的主键是用户账号(学生为学号,教职员为教工号),用户表的id和username一一建立索引,保证数据唯一,其他字段依赖于主键。

(三)系统设计

时间分布本设计计划6周完成,其中两周用于设计,四周用于测试及设计修改和文档工作。首先进行需求分析,并且准备好开发环境。其次,数据库开发与各个模块的开发并行进行,共使用两周时间。各个模块开发完成后,一周用于集成调试,三周用于测试及修改迭代,其中两周时间同时完成文档工作。

四、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系统的建议与总结

此毕业设计(论文)过程化管理系统不仅符合基本流程,也满足了过程化管理中的大部分需求,方便学生与教师使用,同时实现了电子化管理,且论文相关过程化数据更易于存档,不仅满足了严谨的管理流程需求,过程性材料无纸化也节约了办公空间,信息系统管理也使得整个监管过程相对透明,教学管理部门可以实时掌握、查阅各项材料,并做出相应举措,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实践性服务。也为其他教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信息系统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在接下来的管理工作中,将在实践应用中不断改进与完善,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参考部分其他高校的做法,在最终答辩结束后,在系统中将由答辩教师将成绩单独或者批量录入学生答辩总分[4],系统将自动计算总评成绩:指导教师评分(40%)、交叉评阅(20%)、答辩成绩(40%)。不仅真正实现了全过程管理,且提高了过程化成绩计算的准确率,也让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构成更加清晰,更了解优势与不足。在系统现有功能中,包含了指导教师评分及交叉评阅分数,而答辩分数并未提交至过程化管理系统中,而是体现在纸质版成绩评定书中。最终成绩评定目前均为人工计算,系统中增加答辩成绩录入功能后,不仅可以机器计算提高效率,还可以与学校教务管理系统接洽,增加接口联结两个系统,将最终成绩直接导入,避免重复工作的同时,增加系统间的耦合。

二是在交叉评阅过程中,学生上传了新修改的论文后,在教师界面增加提示功能,或进行短信提示,便于评阅教师及时审阅,避免信息交互不畅,提高效率。在实际实践过程中,交叉评阅一般在答辩前一至两周进行,只有通过交叉评阅的毕业设计(论文)才可以参加答辩。由于系统目前现有设置中,学生根据教师评审意见修改后,上传新文件直接覆盖原有文件,教师端、系主任端及教务管理人员端没有相关提示,无法看出学生是否已经修改,不能即时做出反馈或进行相应督促,导致在答辩前时间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信息不对称,且修改一般需要进行多次,信息交互不及时致使效率低下,影响整体完成进度及质量。

三是继续采购权威检测机构服务,并使用其提供的接口,接入本系统后实现学生论文上传后一键自主功能[5],方便学生、教导教师、教务管理人员三方了解情况,如未达到通过标准(即重复率高于30%)将无法进入下一环节,即交叉评阅环节。

四是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实践中,本系统将会记录并存储大量的数据,这部分数据将是这一系统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如何将数据更加高效地发挥作用,作者将进一步尝试使用数据可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对数据的直观展示及分析,科学地提供决策建议,更好地为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服务。

五是移动互联网已发展多年,移动设备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了生产力工具,单一的电脑端网页界面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师生们的需要。因此,本系统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将其交互界面移动互联网化,对多种设备适配,使得师生可以使用手机浏览器、移动应用、小程序随时随地接入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

电力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化学专业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化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却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深入分析了化学专业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和意义,并针对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相应办法和简要措施。

关键词

毕业设计;重要性;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化学本科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其学习内容包括:文献检索、选题、课题调研、方案设计、开题报告、方案实施、方案优化、方案完成、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整个毕业设计过程能很好地体现出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学以致用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总结能力、论文撰写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答辩能力等,同时,也能检验出教师四年专业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由此可见,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仅如此,毕业设计还是专业技能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的纽带[1]。然而,从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显示,大学毕业生刚进企业时的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欠缺。因此,在大学生毕业设计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一套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为适应社会需求打下坚实基础就显得十分重要。

1毕业设计的作用

1.1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化学专业毕业设计离不开实验操作,并且需要运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多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因此,整个毕业设计过程能起到巩固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的作用,甚至能将学生从掌握基本专业技能提升到具备自我创造和创新能力阶段。

1.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化学专业毕业设计除了能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之外,在选题和开题阶段能培养学生文献检索、市场调研和方案制订能力,在实验开展阶段能培养学生动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总结和创新的能力,在撰写论文阶段能培养学生专业软件(Chemdraw、Origin、End-note、FTIR、NMR等)使用、办公软件(Word、Powerpoint等)使用、数据处理、科技论文撰写、语言组织的能力,在答辩阶段能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回答问题、临场应变的能力等。因此,整个毕业设计过程能起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1.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不会凭空产生,是建立在积累大量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整合已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结合自身毕业设计课题的要求不断补充和完善知识体系,在不断的实验探索中发现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是所有化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都能获得创新性的成果,但是通过毕业设计过程的锻炼,希望所有化学专业的本科生都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1.4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毕业设计过程既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和动手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另外,由于课题的差异性,还能培养学生学习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如何运用储备知识快速制订完成新课题的方案,并通过实践优化方案完成课题内容。这些技能都是工作中所必备的能力。

1.5检验高校的教学质量一份优秀的毕业论文既体现了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努力奋斗,又体现了指导老师、任课教师和学校管理的质量。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体现,是最终的汇报总结。因此,毕业设计完成的质量可以用来衡量本科全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2]。

2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2.1时间较短高校的毕业设计一般在第四学年的第一学期开始选题和准备工作,但是多数是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才开展课题研究。由于在毕业设计期间涉及毕业实习或见习、求职、考研、考公务员等占用了大量的毕业设计时间,使得真正开展毕业设计的时间大大缩水[3]。

2.2学生积极性不高由于毕业设计的时间与求职和考研的时间冲突,学生的思想压力增大,厌学情绪提高。加之,多数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且没有经历过系统的研究训练,对本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以老师为主体的被动式教育。

2.3选题缺乏自主性一个好的课题需要具有研究价值、可行性和创新性。传统的毕业设计选题是从指导老师事先拟定的题目中选择,或者是参与指导老师研究生的部分工作。这样选定的课题能有效避免学生自定课题时存在缺乏研究价值、可行性和创新性的问题,但是缺乏学生的思想和自主性,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2.4经费支撑不足长期以来,教学经费投入的增长跟不上实际需求的增长,经费不足一直是困扰毕业设计环节的难题[4]。多数化学专业学生开展毕业设计所花费的原料试剂费、测试费、加工费、资料费等远远超出划拨的毕业设计教学经费。对于自身科研经费充足和责任心强的指导老师,只有通过花费自己的经费和收入来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对于经费不足甚至没有经费的指导老师则很难保证学生毕业设计质量。如果想要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来完成学生的毕业设计,经费更显困难。

2.5缺乏校企联合培养条件由于多数高校教师缺乏工程实践指导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技能与工程实践需求衔接不好。另外,多数高校缺乏与企业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条件和基础。因此,高校教育普遍存在“学”和“研”与“产”脱节的问题,使得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地适应企业的需求,并延长了毕业生创造价值的时间[5]。

3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3.1提高学生对化学和科研的兴趣化学是一门应用较广、用途较大的学科,然而,由于化学专业非近年的热门专业,某些高校化学专业生源不足,调配生居多,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导致学生对化学专业的学习缺乏兴趣且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因此,任课教师在开展基础理论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一些重大的化学发现和研究,特别是最新的科研动态渗透到教学当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科技常识,并对化学学科的发展前沿产生浓厚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并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6]。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灌输一些研究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打开学生的思维,不要让学生按照课本机械式地完成化学基础实验课[7]。为了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鼓励学生多参与学术活动,并在大三的时候开设创新型实验课或者让大三学生参与到研究生的课题当中,让本科生在研究型实验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从而起到激发学生科研兴趣的作用。不仅如此,学生大四时开展毕业设计的内容可以延续其大三参与的研究工作,既能有效克服毕业设计时间较短的问题,又能提高毕业设计课题的质量,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8]。

3.2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储备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仅仅通过毕业论文实验的努力是无法实现的,它是一个四年的长期任务,应该贯穿于整个本科大学教育。因此,提前储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其中还包括文献检索、专业软件(Chemdraw、Origin等)和办公软件(Word、Powerpoint等)的应用、科技小论文的撰写等能力的储备。

3.3鼓励学生自拟课题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可以采取两种方式:第一,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和自身研究背景拟定课题,并向学生介绍每个课题的意义和价值所在;第二,学生将专业背景与兴趣爱好结合拟定自己喜欢的课题,并与指导老师讨论课题的研究价值、可行性和创新性。若学生设计出的课题没有价值或不具可行性,则在老师拟定的课题中进行选择。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拟定课题,既能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4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文献调研、实验方案和开题报告的检查及讨论。这一部分工作的管理是在第四学年第一学期开展,通过定期检查讨论的方式督促学生开展文献调研工作,并根据拟定的课题设计实验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开题报告答辩,最终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制订出具有研究价值、可行性和创新性的开题报告。第二,毕业设计实验开展过程中的交流、讨论与指导。指导老师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跟踪学生的毕业设计实验进展,及时开展交流讨论,指导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培养其独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第三,毕业论文的修改和毕业答辩的指导。指导老师通过仔细修改学生毕业论文,提出毕业设计实验和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反复的修改,直到合格为止。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指导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事先进行预答辩。

3.5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与化学专业相关的工厂、企业和研究所较多,学校或学院应尽量争取与本地区的化学相关单位(工厂、企业、研究所)建立联合培养基地,提倡跨单位指导和多单位合作指导学生,指导老师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切实为学生毕业设计做好指导工作。通过跨单位或多导师的指导方式,增强毕业设计内容的应用价值,同时锻炼学生从事工程实践工作的能力。

总之,毕业设计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专业学生通过毕业设计过程的学习,不仅能增强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能培养工作中所需要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化学专业毕业设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是通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毕业设计质量肯定会大大提高,为化学专业学生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满意的句号,同时也为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捷.提高理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实践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4:436-437.

[2]李志勇.影响应用化学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117-118.

[3]杨维清,刘期凤.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3):76-78.

[4]周智华,易平贵,于贤勇,易清风,徐国荣,刘立华,唐安平,聂会东,赵艳敏.校企联合指导工科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探索与研究

[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3):87-89.

[5]戴友志,张翠央.产学研结合的应用型化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探索[J].山东化工,2015,44(1):125-126.

[6]黄静.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和作用[J].科教文汇,2015(8):48-49,

[7]王颇.在本科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J].科教文汇,2014(11):53-54.

电力毕业论文范文第7篇

一、毕业设计题目的设定和学生的选题

第一,毕业设计题目设定的基本要求是遵循毕业设计教学大纲,符合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第二,毕业设计题目的设定要理论联系实践,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工程实际,体现出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用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生产实际、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辅相成的认识。

第三,毕业设计题目的设定要因学生个体的差异难易结合,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都能感到所学知识的有用之处,又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创新。

第四,毕业设计题目的设定范围和深度应符合学生及本专业的实际情况,但又不失对本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

第五,毕业设计题目的设定一般可分为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实践)和综合等类型。本专业学生结合工程实践类课题的比例应不少于80%,首先保证基本工程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做一些提高性的、拓展性的研究专题;其次结合实际任务进行的毕业设计,应选择那些能满足教学要求,并有实际意义的课题。

第六,毕业设计题目设定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取课题,然后根据自选与分配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最后的确定。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根据选取的毕业设计课题进行研究性的毕业设计,但目标要明确、工作量要适当。

第七,学生除了选择指导教师设定的毕业设计题目外,也可根据本专业特点和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然后请指导教师审定后确定毕业论文的题目。

二、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组织与实施

1.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其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利用大学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导师所设计的问题,不但要学会查找资料、归纳总结,还要选取恰当的方法、手段,学会和导师交流,学会思考和创新。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根据学生个体的特点,有目的、有差异、有选择的设定毕业设计题目,既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又能使学生在研究中有所创新,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毕业设计的研究性学习过程

毕业设计采取个人独立研究的方式。指导教师根据毕业设计题目的设定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设定若干个题目,由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题目。然后指导教师给出题目具体的研究目标和要求,指导学生相对独立的开展研究,用17周的时间完成整个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设计论文一本。

3.毕业设计的具体实施过程

(1)对毕业设计题目的理解。指导教师应帮助学生就研究题目的意义、所涉及的知识及存在的争议去理解毕业设计题目。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认识、分析该毕业设计题目所涉及的问题,有批判的去思考,大胆的去创新。(2)搜集、分析、整理资料。查找与毕业设计题目设定的任务相关的国内外资料,深入理解毕业设计的任务,掌握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手段。(3)开展调查研究和拟定研究方法。学生可根据个人理解对课题进行初步的研究,提出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和思路,以及拟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撰写开题报告。(4)讨论与修正。学生将初步研究的结果,在指导检查时或课余时间,与指导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汲取他人意见和建议,及时修正部分毕业设计内容的研究方法,体验研究性学习的快乐与收获。(5)开展深入研究。学生根据之前对课题的理解和拟定的初步思路,对毕业设计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利用以往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还可能遇到新的问题,或提出新的问题,教师应鼓励其进行独立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客观地、辩证地去分析和思考,以达到毕业设计的目的。(6)撰写毕业论文。让学生按照毕业设计的撰写规范来汇报自己的结论,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扩大影响。撰写毕业设计大论文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概括、推理和论述能力,学会展示自己的工作和成果,总结和反思自己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将自己所研究的感兴趣的课题,通过查资料、钻研、质疑、解决的过程,最后以毕业论文的形式总结出来,对他们以后参加工作进行专业性的总结有很大的帮助。

三、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对教师的要求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真理的过程。[4]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平等地参与毕业设计题目的研究,启发引导、鼓励和支持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做学生的启发者、引导者、激励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尤其要注意在与学生相处时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由;与学生交换和分享各自对知识、生活的认识时,应尊重、理解和包容学生的不同看法,甚至允许学生对教师的思想和观点进行批评。

1.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知识交叉应用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性质使得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所涉及的知识远远超过某些固定的范围,学生需要教师指导和帮助的问题也与传统的毕业设计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知识的交叉应用能力,才能解答学生的质疑和困惑。

2.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

这是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基础。指导教师在对学生的指导过程中,要剖析题目的研究思路、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及相关的工程实践。如果自身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没有这个领域的工程实践,对学生的指导就缺少了说服力,也就不能激起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及启发式思维。

3.工作的热情和教学的投入

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做好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要热爱教学和投入教学,要研究学生的需求、思维的方式和个体的差异,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要注重学生获取、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4.毕业论文撰写指导

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对整个毕业设计题目研究情况的归纳与总结。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格式,引导学生了解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和交流形式。同时,指导学生总结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得到的收获,包括心理上的成长。在毕业设计的答辩中去展示成果,让学生的创新才智在进一步的思辩争论中得以发展。

四、结论

电力毕业论文范文第8篇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针对目前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大多数学生面临考研、就业的压力下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分析了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为本科毕业设计的本科教学改革探索提出一点建议,用本硕科研协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关键词]

毕业设计(论文);本科教学改革;本硕科研协作;教学质量

在日益竞争的高等教下,高校的教育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不但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与动手能力。毕业设计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设计还是学生从事电力相关行业设计、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最初尝试。毕业设计的学习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增强理论知识还能进一步了解行业标准、应用专业知识和专业软件,认识行业市场,最终提高其专业素养。通过方式和方法上的创新和尝试,正确引导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毕业设计成为学生深造和就业过程中提升能力的良好平台,也是增强学生社会工作实践的重要教育环节。

一、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存在问题

首先,由于学生选题环节具有盲目性。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关系到毕业设计的质量与价值。选题需要学生在大量查阅本专业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毕业去向选题,才能使毕业设计这一教学环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而学校往往在公布各位指导教师的毕业设计题目后,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选择自己的题目,对于从未从事科研工作的本科毕业生,了解毕业题目涉及的内容具有一定困难,因此在选题方面使学生产生一定的盲目性。

其次,毕业设计时间短,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指导教师对学生“一对多”式的指导与监督难以在短期内照顾到每位学生的学习。[1]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包括调查研究、检索中外文献资料、试验方案设计与试验研究、试验数据处理、论文的撰写、绘图等工作。对于刚刚尝试科学研究的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指导教师逐一把关,详细指导。由于时间短师资力量的匮乏,使毕业生还没来得及了解选题就开始盲目实验或计算;研究结果未经过多思考就要开始撰写论文,使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毕业论文水平差强人意。

最后,毕业设计过程中缺少团队的配合精神。培养团队精神是当前高校教育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必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的毕业设计撰写过程中反映了我国传统教育方式中缺乏团队合作训练的这种弊端。在根据老师布置的论文题目,独立的搜索、整理、分析材料,整个过程缺乏相应的配合与协调,使学生的个人能力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有所下降。[2,3]

二、教改分析与实施计划

随着每年毕业生考研数量的增加,我院每年升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的毕业生比例增加。在研究生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新生入学后学习效率普遍较低,专业知识不扎实,不能尽快了解导师的研究课题。为了夯实研究生入学后的专业基础,提高其科研能力,有必要使一部分研究生参与本科生毕业设计,在辅助指导毕业设计导师完成本科毕业指导的过程中,做到温故知新,为深入本专业科研领域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鉴于以上分析,本教改研究小组提出基于“本—硕科研协作”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研究。

第一,在不同的设计阶段,根据指导教师的专长,为学生精心讲解毕业设计的基本知识。针对不同阶段的重点及难点内容,组织研究生与本科生讨论,要求学生做有准备的发言,并建立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一对一”学习模式,提高本科毕业设计的水平;并对指导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同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奖励,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能动性。

第二,“本—硕科研协作”的毕业设计指导体制可以淡化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概念界限,充分鼓励学生毕业设计的能动性,让研究生参与设计过程,更深入的了解其导师的研究方向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专长,并增强了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本科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在兼顾指导教师科研课题和毕业生市场需求和岗位技能的前提下,建立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互动,及时吸取研究生学习的经验,拓展视野。

第四,“本—硕科研协作”的毕业设计指导体制可以减少本科学生选题的盲目性。根据固有的毕业设计模式下,这一指导体制缩短了本科学生在了解题目内在内容必要时间,并有足够的时间查阅资料,检索文献,试验方案设计与试验研究、试验数据处理、论文的撰写、绘图等工作。避免了毕业生还没来得及了解选题就开始盲目实验、计算或者未经过多思考就要开始撰写论文;不会导致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

三、教学改革探索初步成果

经过这次教学改革探索,使我校的2014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受益匪浅,在访问毕业生学生中一致认为“本—硕科研协作”为基础的毕业设计模式,协作体现在教师协作指导,学生协作学习;这样的体制指导,能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及时的吸取研究生的经验,拓展视野,提高能动性、创新性、写作能力、专业技能以及团队配合精神。从毕业设计的“选题—查阅资料—实验设计—论文撰写”等其他方面的工作有条不紊;同时,也增加了研究生的学习,能深入的快速的进入老师的研究团队中,也充分发挥了指导教师的专长。这一体制的改革获得学院领导以及校领导的一致认可并初步打算在全校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辉,张记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分析及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王娜,西凤茹.本科设计(论文)改革思路[J].中国冶金教育,20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