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产业结构论文范文

产业结构论文范文

产业结构论文

产业结构论文范文第1篇

1.1研究方法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回归)是一种多元回归建模方法,它可以在自变量集合存在严重多重相关性及样本点容量较少的条件下进行回归建模,并对两组变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两者的相互关系程度[15]。通过对称Logratio变换,可以有效地消除成分数据的定和约束,并且使得变换后的非成分数据更能反映成分数据的特性,提高模型的解释能力。将对称Logratio变换与PLS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建模,不仅可以确定两者的相互关系程度,而且可以排除两者存在的多重相关性对模型的干扰。对称Logratio变换与PLS理论相结合建立成分数据线性回归模型的具体方法可参考文献[11]。

1.2模型建立福建省共九个设区市,根据地理区位和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可划分为沿海地区和山区,其中沿海地区包括宁德市、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六个设区市,山区包括三明市、南平市和龙岩市。本文基于福建省统计年鉴[16]、水资源公报[17]的基础数据,以沿海、山区及其九个设区市为研究单元,将1998年-2009年九个设区市和两地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的成分数据作为自变量X,以用水结构的成分数据作为因变量Y,建立各地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建模后可以形成以三大产业为自变量,以用水结构为因变量的各区域标准化回归方程,回归系数见表1。利用表1的回归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模型对原始建模数据的拟合效果良好,见图1。

1.3模型验证将各区域2010年产业结构数据代入线性回归方程,得到对应的目标变量,经逆Logratio变换,最终求出相对应的用水结构的预测值(表2),结果显示,沿海和山区误差可控制在3%以内,大部分城市误差小于6%,总体而言模型拟合精度比较高。

2用水结构和产业结构相关性的区域变化分析

为了直观地观察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关系,可以绘制偏最小二乘回归因子载荷图(图2)。在因子载荷图中,w为X数据集权重,c为Y数据集权重,第一个主成分可以得到X、Y数据综合权重w#c[1],第二个主成分可以得到X、Y数据综合权重w#c[2]。两要素之间的距离越近,它们相关性越强,反之相关性越弱;在相关圆内并靠近与圆心的要素与其他变量相关性均较弱[11]。通过有效因子载荷图和回归系数之间的对比,可对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确定两者的相关程度。

2.1沿海和山区相关性差异分析从偏最小二乘回归因子载荷图(图2)中可以看出如下结果。在山区,第一产业与灌溉用水之间的距离最近,两者高度相关(图2(a));第二产业与工业用水、第三产业与生活用水距离均较远,说明第二产业与工业用水、第三产业与生活用水相互关系均不显著。从回归系数直方图(图3(a)),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对灌溉用水、第二产业对工业用水都起到促进作用,即随着产业的发展用水量和用水结构比重也逐渐增加,并且第一产业对灌溉用水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近年来山区二、三产业虽有所发展,但是农业仍占重要地位,灌溉用水在用水结构中仍占主导。在沿海地区,工业用水与第二产业距离最近,两者高度相关(图2(b));其次为灌溉用水和第一产业;生活用水与三大产业相关性均不显著。从回归系数直方图(图3(b))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对灌溉用水、第二产业对工业用水都起到促进作用,且后者作用更显著。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第二产业在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工业用水决定着本区的用水总量和分配,对用水结构影响明显。无论山区还是沿海地区,生活用水与三大产业相关性均不显著,这一方面是因为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比重较低,另一方面因为生活用水所包含的数据比较复杂,没有完全与生活用水对应的生产部门。

2.2设区市相关性变化产业结构一般经历/一二三0转为/二一三0,再到/二三一0,最终变为/三二一0的演化过程[18]。用水结构一般从用水量大、附加值相对较低的农业用水逐步向高附加值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9]。目前福建省九个设区市经济发展程度不一,产业结构差异较大,根据九个设区市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相关性差异,可将九个设区市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厦门市):三大用水与三大产业均高度正相关,在有效因子载荷图中表现为产业和用水之间的距离均较近,几乎重叠在一起(图4)。从1998年到2010年,厦门市三大产业结构从5:52:43转化为1:50:49,用水结构由59:23:18转化为27:30:43[16217],产业和用水结构趋于成熟,使三大产业与用水结构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第二类(泉州市、福州市和莆田市):第一、二产业与相应的用水结构均高度相关,第三产业与生活用水的相关性不显著。这些城市均为福建省东部经济较发达城市,工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用水结构影响显著。以泉州市为例,1998年-2010年第二产业从52%逐渐增长到60%,工业用水从27%逐步增长到55%;同时,第一产业和灌溉用水比重均出现显著下降,其中灌溉用水从55%下降到29%;而第三产业和生活用水分别在34%和15%附近徘徊,没有出现显著的变化规律。第三类(南平市、龙岩市和宁德市):第一产业与灌溉用水呈较强相关性,工业用水与第二产业相关性次之,第三产业与生活用水的相关性不显著。这些地区第一产业和灌溉用水在产业和用水结构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生产占当地GDP的近20%,却消耗了60%左右的水资源[16217]。以南平市为例,1998年-2010年第一产业从29%下降到23%,灌溉用水从83%逐步下降到64%。第四类(三明市和漳州市):三大用水与三大产业相关性均不显著。在因子载荷图中三大用水趋近于原点(图4),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关系均不显著,产业结构对用水结构解释能力不足,说明用水结构的变化可能不仅受产业结构的影响,还与其它因素有关。三明市为福建省老工业基地,1998年-2010年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呈波动变化,并没有明显的演化规律,这可能因为受到政策导向等因素的干扰所致。

3结论

产业结构论文范文第2篇

第一,就三次产业比较而言,三次产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从三次产业产值比较来看,见表1.1。以2011年为例,第一产业产值17.41亿元,占总产值的7.4%,第二产业产值149.31亿元,占总产值的63.7%,第三产业产值67.81亿元,占总产值的28.9%。可见,铜川市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偏低,第二产业占全市总产值的50%以上,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也相对滞后,说明铜川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是不合理的。第二,轻重工业比例不合理。铜川市一直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采选业和初加工业为首的重工业占据了工业总产值的中相当大的比例,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很高且逐年增长,见表1.2。其中,轻重工业比例很不协调,以2011年为例,轻工业产值为23.26亿元,而重工业产值为219.76亿元,是轻工业产值的9.4倍。这种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的情况严重制约了铜川市的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经济对煤炭等资源的依赖加大,从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难以从现有的产业结构中跳出寻求新的变化。第三,产业结构单一,煤炭业成为主要依赖的产业。长期以来铜川市都依靠采挖煤炭资源以换取经济增长,煤炭开采洗选业在整个工业体系中产值最高,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也最大,表1.3是铜川市2007-2011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产值以及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在2007至2011这5年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产值以及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基本是呈逐年上升趋势,反映了煤炭业在铜川市工业中“一业独大”的地位。

2.铜川市接替产业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铜川市目前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寻找新的接替产业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找出铜川市的接替产业。

2.1备选产业的选择通过对铜川市各产业发展数据的比较,除煤炭业以外,非金属矿物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和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这6个产业的产值以及在总产值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可以选择。其2011年具体发展情况如下表2.1所示。

2.2指标说明本文拟选取如下指标进行说明:(1)需求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反映了产业的增长潜力,其计算公式为需求收入弹性=某产业需求变化率/国民收入增长率。本文将采用工业销售产值来近似计算产业需求变化率,从而得出需求收入弹性。(2)产业构成系数:产业构成系数反映了某一产业对区域总产值的影响,其计算公式为产业构成系数=某产业产值/区域总产值。(3)产值利税率:产值利税率可以反映出产业盈利水平和投入产出水平,其计算公式为产值利税率=某产业利税总额/某产业产值。(4)比较集中率:接替主导产业要在更高层次区域内相对规模较大,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这样才能带动本区域经济发展,本文以陕西省为更高层次区域,计算公式为比较集中率=(某产业产值/区域所以产业产值)/(更高层次区域该产业产值/更高层次区域所以产业产值)。(5)就业人数比率:接替产业必须有较好的吸纳就业能力,其计算公式为就业人数比率=某产业就业人数/总就业人数。

2.3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铜川市接替产业根据《铜川统计年鉴2010》及《铜川统计年鉴2011》,计算出备选产业各指标如下表2.2所示。(1)对上表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下表2.3:(2)利用SPSS进行分析,见表2.4相关系数矩阵,表2.5特征根、方差贡献率及方差累计方差贡献率表,其中选择累计贡献率大于85%提取主成分,列举两个因子。(3)用表2.5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便得到两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再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主成分综合模型。根据主成分综合模型即可计算综合主成分值,并对其按综合主成分值进行排序,即可对各产业进行综合评价比较,结果见表2.6:可以看出,通过分析,铜川市的非金属矿物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和饮料制造业的综合得分比较高,因此可以选择这三个产业作为铜川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接替产业进行发展。

3.结论与建议

产业结构论文范文第3篇

一、浙江省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变迁趋势分析

(一)浙江省产业结构演变描述性分析改革开放前,浙江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和经济小省,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大约保持为45%、35%和20%,产业结构展现出典型的“一、二、三”分布。与此相对应,就业结构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大约占总劳动力的85%以上,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大约占总劳动力合计不到15%。到1978年,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分别为72.4%、11.8%、15.8%,就业结构展现出“一、二、三”分布。1978年以后,在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红利下,浙江抓住机遇,民营企业和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浙江全省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123.72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34665.33亿元,增长了279.19倍,年均增长17.47%,高于全国的15.22%的年均增长率。从整体变动趋势来看,35年间,浙江国内生产总值呈现缓慢增长——快速增长——指数增长三个阶段(见图1)。1978-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幅度很小,展现出缓慢增长态势,1993-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变大,表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03-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展现出指数增长,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增长了1.32、2.41、3.03倍(见图2)。1980-1986年的7年间,浙江呈现“二、一、三”产业结构分布,在1987年产业结构出现了标志性的变化,三次产业结构布局优化为“二、三、一”,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拉动浙江省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1988-2002年的15年间,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由195.68、354.39、220.18亿元增加到685.2、4090.48、3227.99亿元,分别增长了2.36、10.54、13.66倍。2003-2012年的10年间,第一产业产值缓慢增加,达到1667.88亿元,增长了1.32倍,第二产业产值平稳增长但增速迅速放缓,由5096.38亿元增加到17316.32亿元,增长了2.41倍,第三产业产值增长速度优于第一、二产业,增长了3.03倍,达到15681.13亿元。从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变化情况来看(见图3),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由1978年的38.06%下降到2012年的4.81%,下降了近3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产值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43.26%、18.68%上升到49.95%、45.24%,第二产业产值增幅不大,产值比重仅增加了不到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幅较大,增加了近25百分点。从产值演变趋势来看,呈现缓慢增长——快速增长——指数增长三个阶段,1992年前缓慢增长,1993-2003年快速增长,2004年后指数增长。由三次产业产值增长率变化情况来看(见图4),第一产业产值增长率最低,产值增长率曲线图位于最下方,除1979年高于第三产业之外,其余年份产值增长率皆低于第三产业,并且有个别年份(1980、1983、1998、1999)为负增长,增长率由1978年的43.47%下降到2012年的5.36%,下降了近3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产值增长率曲线图位居最上方,皆为正值,1993年达到最大值为144%,随后出现下滑,直到2000年稳定在108%,之后增长率在112%附近振荡变化,2012年产值增长率为104.34%,这表明第二产业对浙江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可动摇。第三产业的产值增长率曲线图位于第一、三产业之间,且接近于第一产业,1985年达到最大值37.48%,随后有所下降,保持在18%附近,由1994年开始,产值增长率高于第一产业,这说明第三产业后来居上,且发展势头不可阻挡,在浙江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二)浙江省就业结构变迁描述性分析在产业结构演进的动态过程中,浙江省的就业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由图5可以看出,浙江省就业总人数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就业总人数由1978年的1749.96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3691.24万人,增长了1.11倍,其中1978-1986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1987年到1999年就业人数增速趋缓,甚至略有下滑;2000年到2012年,就业人数又呈现快速增长。1978-2000年的13年间,浙江省就业结构一直呈现“一、二、三”分布,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由1978年1299.55万人下降到2000年的969.97万人,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由1978年的211.81、238.60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966.30、789.82万人。2001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呈现“二、一、三”分布,此后在2002-2012的11年间,就业结构展现出“二、三、一”分布,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继续下降,由2002年的885.29万人减少到2012年的522.01万人,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持续上升,由2002年的1070.13、903.14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880.92、1288.31万人。整体而言,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持续下降,就业人数由1978年的1299.55万人,减少到2012年的522.01万人,减少了59.83%。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整体上呈阶梯式上升态势,就业人数从1978年的211.81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880.92万人,增长了7.88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基本呈匀速上升态势,就业人数从1978年的238.60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288.31万人,增长了4.40倍。从三次产业就业比重看(见图6),整体来讲,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呈下降的态势,第二、三产业呈上升趋势。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呈阶梯式下降态势,由1978年的72.40%下降到2012年的4.81%,下降近5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呈波浪式增长态势,从1978年的11.80%增加到2012年的50.96%,增加了近4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曲线位于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曲线下方,呈现缓慢增加趋势,由1978年的15.80%增加到2012年的34.90%,增长了不到20个百分点。由图7可以发现,浙江省第一产业就业增长率在1979-1991年13个年份中有9个年份为正增长,但数值都很小,不超过5%,从1992年开始,第一产业就业增长率皆为负增长。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波动幅度比较大,除了1979年的58%比较大外,其它年份增长率在10%附近振荡,且大多数年份就业增长率都是为正增长,只有7个年份为负增长。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率除了1979年较低(-24.79%)外,其它年份在6%附近变化,除1978和2003年为负增长外,其余年份均为正增长。

二、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对比分析

根据以上描述性分析,可以看出,浙江省的就业结构基本适应了产业结构的发展。诚然,一方面,在浙江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少量的失业人员,以2013年为例,浙江省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了3.01%,另一方面,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浙江省可能仍旧会出现就业结构性短缺现象。所以,浙江省当前的就业形势依然属于常态。为了更好地分析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本文引入“结构偏离度”指标来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程度。其中,s是指某产业结构偏离度系数,Gi/G表示第i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Ei/E表示第i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一般而言,当s=0时,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完全一致,二者处于均衡状态,当s>0或者s<0时,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生偏离,其绝对值越大,说明二者偏离程度越大,其绝对值越小,二者偏差越小。当s为正值时,表明产业产值比重大于就业结构比重,应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当s为负值时,表明产业产值比重小于就业结构比重,应该把部分闲置劳动力转移出去。由图8可以发现,改革开放的35年间,浙江省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一直是负值,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除2012年为负值(-0.0198)外,其余年份皆为正值,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始终为正值。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较为平缓,1978-2010的32年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小于就业结构比重,说明第一产业吸纳了过多的劳动力,应该把部分闲置的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去。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变动幅度比较大,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1978-2011年间,结构偏离度大于0,说明产业产值比重大于就业结构比重,应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2012年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小于0,表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小于其就业结构比重,第二产业存在闲置劳动力。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变动幅度较小,均为正值但小于1,说明第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不高,且产业产值比重大于就业结构比重,存在劳动力短缺现象,应该吸纳更多的闲置劳动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对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趋势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从浙江省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最初的“一、二、三”产业结构布局,转变到现在的“二、三、一”产业结构布局。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稳中有降,但始终处于首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不断提升,处于第二位置,第二、三产业成为拉动浙江省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从浙江省就业结构的变迁趋势可以发现,就业结构在动态调整中基本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相应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相应上升。就业结构由1978年前的“一、二、三”优化为目前的“二、三、一”结构,第三产业成为吸纳浙江省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从浙江省结构偏离度指标特性,可以看出浙江省的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35年间,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一直是负值;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皆为正值(除2012年外);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一直是正值。说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还存在一定的偏离。但是,就整体而言,这种偏离程度在不断的减少,存在转移闲置劳动力的空间。

作者:王瑞荣单位: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学院

第二篇

一、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一)新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2000~2012年期间,新疆的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演变与配第-克拉克定律所描述的关于产值结构的变化规律并非完全一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在逐渐下降。2000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是21.1%,2005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降为19.6%。而在2012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为17.6%。从总体来看基本呈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在逐渐上升。2000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为39.4%。2005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为44.7%。而在2012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上升为46.4%,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基本上保持不变。在200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为39.5%,之后出现了一定程度下降。在2006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降至34.8%。之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逐渐回升,在2012年,回升至36%。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新疆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一定比重但是已呈现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在新疆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的份额并且略有提升,而且考虑到新疆处于工业化阶段,这一变化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第三产业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相应地,我们可以看到新疆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在这一时期内的演变过程:①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57.68%到2012年的48.73%,平均每年下降0.745个百分点。与全国同期水平相比,新疆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缓慢。②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呈现缓慢上升趋势。2000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为13.78%。2009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为32.95%。在2006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出现下降,降至13.71%,之后逐渐回升。2012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至15.61%。与该时期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相比明显偏低,说明新疆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并没有效提高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③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与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基本相符合,呈稳步上升的态势。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2000年的28.54%上升至2012年的35.66%,平均每年增加0.593个百分点,说明新疆第三产业吸纳转移劳动力的能力较强。

(二)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偏离度分析1.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最低,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自2000年始终是在-0.6至-0.7之间徘徊。该产业的产值比重小于就业比重,表明新疆第一产业劳动力密集程度过高情况仍然严重,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存在着结构性障碍,劳动力向外释放步伐缓慢,在不断增加投入劳动力的同时,却创造了较小比例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来越不对称。说明劳动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生产力,需要向第二三产业部门进行剩余劳动力转移。2.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最高,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且在三个产业中偏离度最大,存在吸纳劳动力就业的空间。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在2.0附近徘徊。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提高,促使劳动密集程度下降,产值贡献明显大于就业贡献,表明新疆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已逐步从劳动密集向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转变。这与新疆作为国家的能源战略基地,进行了大量石油、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关。但这些大多是资金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不能充分带动就业。3.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逐步接近1,产业结构偏离度较小,为正偏离。说明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是相对协调的。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在2000~2012年期间大致是在1.0附近徘徊。并且从2000年的0.38、2001年的0.41,降至2011年的-0.047和2012年的0.009。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下降,促进其劳动密集程度的提高,就业贡献明显大于产值贡献。表明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从农业、工业转移出的劳动力,正在大量流入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具有较强的吸纳劳动力能力,在新疆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通过对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和比较劳动生产率进行分析,可看出除了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比较协调外,第一二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非协调性。第一产业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向二三产业转移,而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技术、专业技能和能力要求比较高,吸纳其他部门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在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的现实背景下,使新疆面临较为严重的就业缺口。

(三)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整体协调性测度与分析借鉴相似系数计算方法,对相似系数公式的有关变量进行重新定义,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结合起来,界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的定义,利用该系数从整体来反映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均衡发展状况。即以Hse表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其目的是描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程度,且有0≤H≤1。其中Si为第i产业的产业结构,Ei为第i产业的就业结构。Hse越是趋近于0,说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较差,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这二者之间越不协调。Hse越是趋近于1,说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良好的协调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是均衡。依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的计算公式,测算2000年~2012年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2000年新疆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系数为0.736,之后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协调系数出现反复波动,2012年协调系数上升为0.749,较2000年出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总体而言情况并不理想,新疆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一直是在低位徘徊,长期低于0.8,说明二者的协调较差,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长期处于失衡状态,这主要与产业政策的转变与劳动力转换的滞后性有关。

二、促进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培育大容量就业载体指导中小企业向资源优势产业方向发展,鼓励支持优势中小企业运用品牌经营和业务合作等手段迅速做精做强,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业企业或工业企业集团,彻底改变新疆非公有制经济总体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的状况。以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新疆现有的几家资金雄厚的非公有制企业及不断进入新疆的外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特别是能够充分利用新疆优势资源的高新技术创新。

(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各地政府应更多地依靠比较优势来安排农业生产,以市场要求为导向来发展种植业,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这样既可以进一步增强新疆农副产品的竞争力,又可以改善农村的就业结构,从而达到扩大就业,降低失业风险,增大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目的。目前,新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程度较低,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和层次不高,导致农村消化富余劳动力能力有限。因此,新疆今后应始终把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作为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的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组织和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农业特色基地的建设,以减轻对城镇就业压力和满足农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三)加强第二产业即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从三次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看,工业较第三产业差,这显然是因为工业的产业特性所致。为此,需要在积极发展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工业的同时,依据新疆的情况,推动密集型工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的持续稳定增长。而通过各种岗前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消除城乡就业壁垒,是提高第二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关键。

产业结构论文范文第4篇

加成定价在经济学上之所以难以估计,主要原因是存在不可观测项边际成本。在计量经济学中借助工具变量法来消除遗漏变量的影响,从而得到无偏估计量。许多学者用会计数据中的利润、收入或者销售额减去企业的劳动和资本支出来计算边际成本。从经济意义上看,由于使用不同会计规则,会计数据和成本加成没有明显的时间序列相关关系,利用这些会计数据估计加成定价将会使估计出现问题(Bresnahan,1987;DeLoecker,2012)。因此我们使Hall(1988)和Roeger(1997)所采用的“索罗”残差来消除估计内生性问题,得到各个估计量的无偏估计。根据《中国工业统计数据库》中提供的数据。其中AVit表示工业增加值(Cai&Liu,2009;聂辉华,2012),CEit表示支付工人工资总额,CMit表示中间投入品额,NKit净固定资产余额,Rit是资本使用成本。

二、结果分析

本文按1999-2007年份对各行业按照公式(1)进行了回归,其中β为加成系数,stdr为标准差,u为常数项,no为观测数。本文在模型回归中采用面板数据,通过HansmanTest方法,判断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在表1中所有行业的加成定价能力都大于1,表明国内制造业企业都存在加成定价行为,市场是处于非完全竞争市场。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塑料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β都小于企业的平均垄断势力0.269,即上述几个行业的加成定价能力低,市场商品价格低,很容易遭到其他出口国家的反倾销调查。通过查看今年来我国遭受到各类贸易摩擦来看,上述几个行业真实中国遭受各种贸易制裁措施的重灾区。而饮料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的加成定价能力比较高,如果一个行业在市场上的产品竞争力越强,其拥有的成本加成能力也越强,这与该行业的产品竞争力相关。为了解我国的制造企业中出口企业的时间效用,对公式(1)进行回归,其中deltax系数表示β1的系数,将每年的出口企业作为哑变量,其系数为β2,我们可以看出从2000-2007年我国的出口企业的加成定价能力,从表2中可以看出,中国出口企业的加成定价能力处于下降态势,只有2002年除外。

2000年加成定价能力要比1999年低1.11%,2007年要比1999低15.9%,但是2002年要比1999高3.78%。那是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对于2002年,我们觉得这与我国加入WTO有关,当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出口企业面对的是更大是市场需求,国外市场对中国产品有很大的需求量,企业加成能力较高,但是2002年以后我国的出口企业加成定价一直在下降。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我国一直采取出口导向政策,用出口带动经济发展,对我国出口企业采取出口退税或者出口补贴的政策,这导致我国的企业即使加成定价能力弱,也大量出口,从而获得国家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一直不合理,本文认为我国出口企业过多的集中在低端加工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塑料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这些行业,这些行业往往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发展的动力依靠我国的低价劳动力,同时很多的跨国企业利用转移污染来避税,将能耗高、污染重的制造业转移到我国,所以我国的出口企业应该加快产业升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最后,从加成定价反映的企业竞争程度可以看出,出口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仅仅采取低价策略,不利于我国出口的长远发展我国的出口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鉴于出口与非出口企业的成本加成能力的不一样,根据是否从事出口来对企业性质分为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在表3中回归结果表明:出口企业加成成本更低,而非出口企业的加成定价能力为正向,加入出口企业(Exdeltax)的虚拟变量后,其系数为-0.189,说明出口企业加成能力很弱,同时,为了检验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同时对企业出口额与工业生产总值的比值进行了回归,结果表明,出口并没有提高我国企业的加成定价能力。一方面非出口企业在国内拥有更多的垄断因素,对于市场有更高的制定价格的能力,而出口企业在国外市场面对的竞争因素更多,比如国外的法制的完善性、国外市场的透明度有关。同时,国内的企业可能面临更多的其他费用,造成非出口企业在产品价格中包含了更昂贵的运费、税收、管理费用等,这就间接的提高了产品的价格,使得非出口企业的产品的价格要高于国外市场。另一方面,汤二子(2011)认为中国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其原因是国内存在较高的准入条件,企业面向的国内市场成本要高于出口市场,同时,出口企业一般是规模大的企业,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边界值才能进行出口。对于市场集中度,本文回归中用hhidea表示,通过表3可以看出,市场集中度对企业加成定价有正向促进作用,那么对于加成定价很弱的行业来说,其市场集中度就很低,对于我国出口市场来说,进行出口的企业分布众多,市场竞争力弱,这也体现当今不尽合理的产业结构,因此,从市场集中度我们可以看出需要调整我国的出口行业的结构。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产业结构论文范文第5篇

1研究区资源禀赋条件分析

怒江州山区人民的生活方式相对传统,农业开发强度较低,生态环境良好,农产品生态环保,优质安全。区域性原生态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产品基本为露天、绿色、天然的无公害、优质、健康食品。怒江州林业、牧草地资源非常丰富。2012年怒江州林业用地面积1224447hm2,占国土面积的83.3%,活立木蓄积量16526万立方米,占云南省活立木蓄积量的10%,森林覆盖率达72%,是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的地区,怒江州政府所在地六库镇空气综合污染指数0.73mg/m3,是云南省监测的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怒江牧草地97400hm2,占国土面积的6.6%。怒江州丰富的林业、牧草地资源不仅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也为怒江州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条件,怒江州农业内部结构具有调优的潜力和需求,怒江州林下经济发展空间优势明显,全州农民人均拥有集体林地18亩,林下经济发展空间非常广阔。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扎实推进,明晰的产权让更多的企业和林农有了经营林业的空间,社会参与和广大农民经营山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林下经济的发展和绿色产品的营销带来了活力。据不完全统计,到2012年末,全州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5.5万亩;森林蔬菜产量2713.8t;野生菌类产量1000t;推广楤木种植面积近1000亩;林下养殖山绵羊存栏46.38万只,牛存栏15万头,林下家禽养殖存栏30万只,林下蜂蜜产量163t。怒江州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加工为主的林下产业正逐步兴起,林下经济正逐渐成为全州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怒江州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可持续发展都将依赖于林业的发展。

2怒江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怒江州生态区位重要,生物种类丰富,生物区系关键,战略地位特殊,承担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责任,保护好怒江的自然生态环境,对于维护云南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怒江州产业结构调整要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中要规避资源约束条件,以资源禀赋为突破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怒江州海拔高差达到4368米,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具有河谷亚热带、温带、中温带、高山草原地带四种气候带,独特的多类型小气候环境对农业立体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的资源条件,怒江州必须选择具有山地高原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怒江州林业用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83.3%,牧草地占国土面积的6.6%,丰富的林业、牧草地资源仅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并没有给农民带来应有的现金收入[7],没有成为怒江州致富的资源,反而成为经济发展的枷锁桎梏。从表1可以看出,林业和牧业产值比例小,特别是林业,长期存在大资源小产业的状况;怒江种植业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其产值反而在农业内部产业中是最高的,因此,怒江州农业内部结构具有调优的潜力和需求。怒江州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可持续发展都将依赖于林业、牧业的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怒江州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受到山高坡陡,生态脆弱、地形地貌特殊、地质灾害多发、耕地资源相对匮乏,交通不便等资源环境约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发挥区域特色,依托区域的资源禀赋,挖掘产业内部互补优势,规避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优化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生产率,是怒江州经济发展的关键。农业和渔业是怒江州不具备竞争力的产业,也是怒江发展的制约因素。林业和牧业是怒江州的优势产业,农业的发展要依靠丰富的林地、草甸资源,在良好的生态基础上发展特色生态农业,通过深层次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调整农林牧结构,扩大农业空间,延长产业链[8],走农林牧协调复合经营的道路,是怒江州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依托怒江州优良的生态环境,培育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农作物布局结构,走特色生态农业发展道路也将是怒江州克服其资源环境制约的必然选择。针对怒江州的情况,提出以下产业结构调整对策思路。

(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发展农业。怒江州受山高坡陡等地理环境约束,传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较多,产值低,农作物产值仅为每平方公里29.25万元,而经济林产值每平方公里超过46.2万元[9],长期的陡坡垦殖并没有带来经济的发展,怒江州的粮食仅能维持区域人口温饱(表2),还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怒江州不可能走现代化的农业发展之路,在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怒江州需要弱化传统农业种植。随着人口增加、城镇扩展,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怒江州耕地面积将越来越少,需要通过耕地质量保护、农田水利建设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对区域内的相对集中成片的主要产粮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管理,发挥规模效益。农业生产环境恶劣。

(2)发展特色生态林业。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提升林业价值,是怒江州立足于自身的资源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减小和其他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最佳途径。结合怒江州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州”发展战略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怒江州林业发展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构建林业产业生态化模式,在保证林业资源耗费最小化的基础上实现林业发展综合效益最大化[10]。鼓励发展利用林区多种资源的产业,形成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以主导产业为主、以特色产业为辅,综合利用林区多种资源的产业体系[11]。结合天保、退耕、防护林体系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及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六大工程,抓好特色经济林产业、生物医药和林化产业、非木材产业、竹藤与速生丰产林产业、特色森林旅游业和观赏苗木等产业。构建林产品产、供、销服务体系,提高特色林产品的质量、效益、加工增值能力及产业化水平,使林业成为怒江州最具竞争力的产业。怒江州经济发展的潜力在林,怒江州实现区域跨越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林业发展,林业发展空间大,必须把林业产业发展放在怒江州山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首位,开拓林业新的发展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林业发展,可以延长产业链,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怒江州丰富的林业资源,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为发展森林旅游、林下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前景。

(3)调优畜牧业结构,发展特色生态畜牧业。怒江州畜牧业在全国、云南省都具有一定优势,从畜产品结构看,主要以猪、牛、羊为主,与全国、全省比较,羊肉优势最突出,而奶类、禽蛋与全国、全省差距较大(表3)。畜产品结构有待优化,大力提高奶牛和鸡的养殖量,同时,发展具有本地特点的优势品种和生态品种。应大力发展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保护名录》的独龙牛、独龙鸡、兰坪的乌骨绵羊、绒毛鸡、高黎贡山猪等高原特色畜禽优良品种,使怒江州的畜牧业发展走上优势和特色共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怒江州自然环境优美,污染企业较少,土壤、水体、草场受污染少,空气洁净,为发展生态特色畜牧业提供了天然的环境基础。当地森林、草甸资源丰富,可以优化怒江州畜禽养殖结构,在稳定生猪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把畜牧业培育成为怒江州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建设一批特色化、产业化、区域化的畜产品产业基地和产业带,促进优势特色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大力发展“林下特色畜牧业”,着力培植立体循环生态养殖业,倾力打造乌骨鸡、绒毛鸡等林下土鸡品牌,把山地养鸡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来培植;加大草山资源的建设力度,强化天然草场建设,恢复植被,制定天然草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完善种草养畜运行机制、创新种草养畜“种养联动”模式[12],促进天然草场保护和利用,提高草山单位面积的载畜量。

(4)构建具有峡谷特色的生态立体农业格局。怒江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依靠其优势资源,突出特色,从保护“三江并流世界遗产”生态环境的需求出发,将保护生物物种资源、集约发展生态农业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核心要素,结合退更还林(草)等政策,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依托怒江州丰富的林地资源,典型的立体气候特征及多物种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发挥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互补优势,充分利用梯次时空组合不同生物种群,发展林下、林间种养殖业,实施“林药、林菜、林草、林禽、林畜、林游”等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立体种养的生态农业格局,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转化率,通过科学合理布局,推动怒江州立体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的集约、高效、持续、安全,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3讨论与结论

区域的经济发展日益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协调的根本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13]。要协调好区域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地处“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的怒江州,产业结构调整要以产业生态化为总体目标,努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规避和降低各种制约因素的约束,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怒江州具有丰富的林地和草甸资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要依托资源禀赋,进一步挖掘产业优势,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山区特色生态农业,依托怒江州优良的生态环境,立足气候和生物资源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打造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通过科学合理布局,发挥山区优势,整合农、林、牧资源,挖掘牧业、林业发展空间,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综合利用协调发展的立体复合生产经营模式,构建怒江州农、林、牧业协调发展的立体生态农业格局,推动怒江州立体农业发展,积极构建高原山地特色的农产品产业带,形成有地域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实现怒江州农业的集约、生态、高效、持续、安全、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益敏张丽香王金花单位: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省地理研究所怒江州林业局

第二篇

1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进展

曲阜市现有农技推广机构20个,其中市级农技推广机构8个,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站12个。市农业局积极与山农大、济宁农科院等科研教育单位开展合作,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与引进等工作。全市粮食生产实现连续10年增产,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均达95%以上,促进了全市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1.1做好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遴选和推广根据曲阜市的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现状,确定了小麦、花生、蔬菜为3个主导产业。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通过专家遴选,确定泰农18、临麦4号、济麦22共3个小麦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为规范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种子包衣技术、氮肥后移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5项。花生主推品种为丰花1号、山花9号、花玉22、花玉25。大力推广了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玉米“一增四改”技术、玉米直播晚收高产栽培技术、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农业生产新技术。蔬菜产业以大葱、大蒜、土豆和设施蔬菜为主导品种,主推地膜覆盖、有机肥重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编制了栽培技术规程。坚持主攻单产,推进高产创建,认真组织9个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和5个3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配合发改、财政、水利、国土等部门大力实施了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提升项目”、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高标准农田项目、土地整理项目等工作。选聘了82名农技人员组成了技术指导员队伍,做好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应用过程的跟踪调查和数据收集,并开展推广效果评价。

1.2积极开展各项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和科学种田本领近年来,曲阜市先后实施了科教兴村工程项目、新型农民培训项目、阳光工程培训和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等项目。每年举办各类农民技术培训班120期(次),累计培训各类农民14700人。其中:廉政教育培训了1500人,创业培训了3000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了5000人,专项技术培训5000人,新型农民培训200人。在全市选择100个行政村,每村培育20名科技示范户,每个示范户辐射带动20户,较好地解决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聘任济南市蔬菜产业科技信息服务顾问、济南市鑫同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崇学先生为曲阜市农业科技专家顾问团首席专家。分别聘请泰安市林科院副院长王长宪研究员、济宁市高级职业技术学院刘显来副教授为吴村镇、尼山镇科技副书记,聘请山农大张连忠副教授为石门山镇科技副镇长。目前,每个行政村选聘了1名农民技术员。

1.3加大对各类农机具购置投入力度全年新增各类农机具2138台,包括耕整地机械205台,种植施肥机械232台,田间管理机械1088台,收获机械158台,收获后处理机械20台,排灌机械134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32台,动力机械135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8台,设施农业设备125台,其他机械1台。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其中秸秆还田率达到90%以上。积极推进沼气“三进”工程建设,大力推进规模养殖场沼气池等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工程,使粪污得到有效的资源化利用,年内新增沼气用户达到10055户。

2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方面

2.1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3年以来,曲阜市把家庭农场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创新政策激励和金融扶持机制,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无偿提供市场供求信息,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家庭农场,对有意愿组建家庭农场的农民从工商注册到章程制定、财务管理、农业投入品等制度的完善,进行了全程指导培训。截至目前,全市共发展家庭农场167个,家庭农场数量位居济宁市前列。曲阜市工商、农口部门制定了《关于办理家庭农场的登记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家庭农场登记注册的标准和程序。对家庭农场的登记注册实行免收注册登记费、验照年检费和工本费优惠。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市农业产业化项目扶持工作的通知》,加大对家庭农场的奖励补助。对投资规模不少于30万元、土地经营规模200亩以上、生产管理方式先进规范的家庭农场,验收合格后每处给予10万元补助。

2.2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曲阜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书院街道圣方园大蒜专业合作社获部级示范社称号,3家获省级示范社称号,8家获市级示范社称号。截至目前,在市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534家,合作社成员总数2.7万人,出资额4.8亿元,带动农户4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年均纯收入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0%以上。曲阜市制定下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农民专业合作社考核奖励办法》等文件,加大财政扶持,落实优惠政策。积极引导金融部门信贷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探索推行由农业龙头企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保、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会员担保等方式发放贷款,有效解决其贷款难和担保难问题。定期组织专业人员为合作社生产经营、产品销售和内部管理提供指导服务,帮助合作社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合作社章程、加强财务管理,为每个合作社建立台账。积极协助合作社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注册商标、品牌、基地认证,带动了农业标准化基地由小变大。多数合作社建立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为社员服务以销售为主,服务内容涉及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生产环节,互助方式以技术信息服务为主,经费以社员缴纳的出资额为主。

3存在问题

1)龙头企业规模小、档次低,带动作用不强,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受到较大制约。2)农资市场面广、量大,监管机制不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亟待加强。3)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繁重。4)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年龄大,接受新知识、新事物能力差,科教兴村任务艰巨。5)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影响,干部群众的土地流转意识不强,土地流转氛围不浓,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网络平台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小、土地流转程序有待规范、土地流转价格评估和流转纠纷调处机制尚未健全。6)政策配套不到位,结构调整缺少技术力量,后期管理不到位,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弱,粮食生产整体水平不高。

4建议

4.1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强化农业基础,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切实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4.2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扩大良种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认真总结各地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经验和做法,稳步扩大试点范围,科学确定补贴品种。

4.3加快推进农业科技研发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应用政府可采取委托、招标等形式,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形成多元化农技推广网络。

4.4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应安排一定的信贷资金,逐步扩大贷款领域,增加贷款规模,重点解决土地规模效益显著、示范作用明显的种养大户、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等短期流动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等中长期贷款。特别是对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济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等,更要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它们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增强它们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林农小额信用贷款,利用好林业贴息贷款项目和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资金。

4.5提高农产品营销的组织化程度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营销手段,大力发展网上交易、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形式,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养农产品销售经纪人和营销大户,形成全方位的营销网络,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和空间。

作者:张玉霞张玉焕单位:山东省曲阜市农业局山东省曲阜市小雪镇农技站

第三篇

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分析

农业产业结构本身就包含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和品种结构三个层次。为此,对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并非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要随时根据市场的需求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不断对其做出优化与调整。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1.1进一步优化农产品的品种,全面提升农产品品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农产品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却存在着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不够优化的问题。众所周知,我国是苹果的生产大国,每年产出的苹果量稳居世界第一,这也就让我国的苹果本身就能在国际市场上占得价格的优势。然而,我国的苹果在国家市场的销量情况却并不容乐观,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与数量相比,我国苹果的质量不高,最为突出的就是果实农药的残留超标等。为此,我们必须对现有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不要盲目追求农产品数量的增长,而是要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的提升,为全面增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综合竞争实力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1.2加强科技创新,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离不开科技的支持。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第一,转变农业科技研发的重点,在传统层面,科技研发的重点主要是为了实现农产品产量的增加,而伴随着人们对农产品需求的变化,应该尽快将科技研发的重点转移到追求优质高效的技术上来;第二,抓住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科技攻关的重点就是要围绕高科技育种技术、设施农业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工厂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农产品保鲜储运技术、农产品质量监测和动植物检疫技术进行重点攻关。

1.3建立健全农产品信息体系、市场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定要尽快实现农产品信息体系、市场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于健全,为农民调整农业结构提供及时、准确的消息;与此同时,要不断制订和修订农产品质量标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督监测体系,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完善农产品优质优价政策。

2结语

产业结构论文范文第6篇

1.赣州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赣州市完成生产总值11197412万元,比同期增长了19.0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11894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96702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7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11144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38%。赣州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05年的25.84%,36.39%,37.77%到2010年的18.92%,41.11%,39.97%,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发展格局。以工业、建筑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成为拉动赣州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相比2005年增长了2.73倍,增速超过了赣州市总产值2.24倍的增速。从表(2)可以看出,赣州市的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二产业比重逐年递增,第一、第三产业及农业的比重逐渐降低,由2005年,2006年的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格局转变为2010年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2.从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构成比例分析。首先对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构成比例进行纵向比较。从赣州市2004年至2010年的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情况的直线图表(4)分析得出,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构成比例仍然较高,虽然今年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但是所占就业人口比重仍然很高,因为江西是个传统的农业的大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构成比例积聚上升,上涨的势头很猛;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较为稳定,但是其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通过折线图可知,第二产业是迅速增加就业机会的产业,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一致,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

二、赣州市产业机构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赣州市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对三次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从中得出赣州市产业结构未来的发展趋势。

1.调整农业比重,进一步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在今后农业的发展中,应注重科技的应用,将过多的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分流,使得三产比例协调,同时对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在种植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业、牧业、渔业,提高林业、牧业、渔业的产值比重。扩宽资金来源,大幅度增加农村科技投入,同时也要注重农业科技的创新,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尤其要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全面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能力,建立农业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技术体系。

2.加强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发挥优势产业。对于矿业、稀土等传统工业应发挥自身优势,采用高科技技术,建立一批产业龙头企业,形成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应注重行业重点优势的发展,工业是赣州市的经济命脉,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密切联系市场,了解与把握市场动态,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和产品创新。

产业结构论文范文第7篇

药学教育主要是为医药产业输送人才,因此理论上医药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于药学教育的规模和结构起到决定性作用。第一,医药产业的规模决定了药学教育的规模。各类药学人才是药学教育输出的产品,而医药产业就是药学教育最大的客户,决定着对于药学教育产品的需求数量[2]。根据市场供需理论,如果医药产业的需求大于药学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就会吸引更多的高校开设药学教育,使药学教育规模不断增加。反之,则会导致教育过度,造成药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和教育成本的浪费。第二,医药产业的技术结构决定了药学教育的层次结构。医药产业各个环节、各个子产业的职能不同、任务不同、工作的性质和内容不同,决定了药学教育设置不同层次的院校以及不同的学科专业和招生等级。新药研发环节需要高层次研究型人才,药品生产环节需要工程型、技术型人才,药品销售环节需要技能型人才;各产业市场份额的不同影响高校各专业的设置,决定了不同专业人才的输送数量。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质量要求决定着高校学科结构的数量和质量结构,新药研发、化学药、中药以及生物药品的生产、临床药学服务等需要的人才在知识结构方面各不相同,影响了各高校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培养模式的选择。第三,医药产业的发展决定了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方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是医药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生产环节所需人才在数量上会适当减少,但水平层次要求则会越来越高;随着新药研发战略由“仿制型”逐渐向“创制型”转变,需要更多的人才从事新药创制研发工作;医药产业在实践中产生的新知识、新技能丰富了药学教育的知识体系;随着人们对于合理用药意识的增强,临床药学服务的全面开展势在必行,药学服务型人才就业前景广阔。

二、药学教育为医药产业提供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虽然药学教育受制于医药产业发展水平,但同时药学教育又对医药产业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药学教育能够为医药产业提供所需人力资源,这是由药学教育的教学功能实现的。人力资源是一个重要生产要素,而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医药产业,对于人才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从新药研发到工业化生产,从药品流通到患者用药,实现药品预防、诊断、治疗的作用,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应的药学人才。第二,药学教育能够为医药产业提供知识与技能,这是由药学教育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实现的。药学教育不仅通过培养人才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而且它还通过各种科研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各类知识、技术和产品的支持与帮助。特别是在我国,高等学校是新药研发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把药学教育的发展与医药产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不但要提供人才支持,而且要贡献科学知识与技能。第三,药学教育的规模和结构是推动医药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药学教育数量上的不足会导致医药产业的人力资源供给不足,教育结构上的不合理会导致医药产业局部的人力资源供给出现问题。某个环节可能出现人才供给失衡现象而无法有效地推动医药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药学教育与医药产业协同发展策略

1.构建合理的药学教育结构。合理的药学教育结构是保证药学教育与医药产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药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对医药产业结构和药学教育关系进行分析之后,本文对构建合理的药学教育结构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严格控制研究型大学进入药学教育领域。目前我国新药研发水平不高,使得医药产业没有能力消化大量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结合产业现状和教育成本,应当严格控制研究型大学进入药学教育领域。第二,大力发展药学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医药产业市场也存在着“大学生过剩”与“技工严重缺乏”两种格局,而打破这种局面,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就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采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因此,药学教育应以实践技能教育为重点,以实际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为药品生产、药品流通、质量控制、临床药学服务等环节培养大批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第三,严格控制中药学类专业的规模。目前,中药学类专业规模均超过化学制药类专业的规模。同时,随着生物技术制药产业的赶超,使得这种专业规模布局与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不能适应。对药学服务类人才的大量需求,也迫使药学教育向临床药学专业方向侧重。

2.开设新专业。医药产业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并向相关领域扩张,必将需要新的专业来与之相适应。药学教育可以在现有学科基础上根据医药产业结构的发展和调整开设相关专业。高等药学院校可以根据产品关联、技术关联和服务关联三条思路来开设新专业。与药学专业产品关联的专业有化学、生物科学、医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与药学专业技术关联的专业有食品科学、环境科学、化妆品学等;与药学专业服务关联的专业有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信息学、法学等。如民族药学专业可整理和研发我国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化工药学专业可将药学专业技术用于化妆品行业和化工行业;农药学专业可将农业和生命科学有机融合;信息药学专业可将信息化技术用于药学服务的发展。上述专业都是药学相关专业,可培养医药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医药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支撑。

3.做好药学专业认证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专业认证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保证高等教育与产业之间能够相互适应。依靠药学行业协会(学会)或组成权威的中介机构,加强对药学专业认证评估力度,定期公布专业评估结果,真正实行专业设置的优胜劣汰,保证专业教育质量。社会力量参与专业认证能够及时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执业资格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其他信息直接反馈给学校,使学校及时关心了解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因此,在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下,在高校的支持和配合下,建立以药学行业协会为主体的独立药学专业认证机构是进一步完善我国药学认证体系的首要任务[3]。

产业结构论文范文第8篇

(一)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分析

1.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总体演变态势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投资、消费、发展道路及经济结构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动态演变过程,基本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趋势。自1992年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进入了加速阶段,非农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尤其是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加快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资源开发的进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朝着合理化、高级化的方向发展。具体分析,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下降明显,1992年西部地区农业产值占比高达29.87%,而到2012年占比则为12.58%,下降了17.29个百分点。而非农产业占比则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其中,1992年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36.82%,2012年达到50.13%,比重位居第一。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很快,超过了第一产业的比重,位居第二。1992年第三产业比重为33.31%,2005年达到了最高值39.41%,增加了6.1%,随后一直稳居在36.3%左右。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呈现“二三一”型的发展态势。

2.第一产业结构演变态势分析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配套政策的实施及大量资本的投入,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其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对扭转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占比过高的局面贡献突出。1992年占比为29.87%,1996年上升到最高值30.79%,而同期的全国比重则由21.47%下降到10.08%,这符合产业结构演变规律。随后尽管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全国整体水平。如图1所示。从图1中我们发现,西部地区的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出现了连续下降的势头。尤其是2000年后,其下降的程度十分显著。西部地区的农业产值占GDP比重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这种幅度已有所下降,1996年高出10.8%,而2012年仅高出2.5%。西部地区农业比重出现降低,这与国家重视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强调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及优势农业关系密切。2000年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出台《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四项重点任务,即继续改善西部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深化工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西部特色旅游业。2002年在农业部出台的《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中,特别强调要突出抓好西部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重点,即以油料、杂粮、中药材和优质烟叶为核心的特色种植业,以花卉、反季节蔬菜和优质瓜果为重点的优势园艺业,以细毛羊、绒山羊和特色畜禽为中心的草地畜牧业,以稻田养鱼、养蟹和冷水性鱼类为代表的环保高效特种水产养殖业,以及以粮油制品、肉制品、果蔬制品等为主的优势农产品加工业。2004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将“加强西部地区农业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要抓好的10项重点工作中的一项。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的下降并不意味着第一产业发展的萎缩,相反,在这些宏观政策的有利推动下,西部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第一产业增加值在逐年快速增加,199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517.4亿元,而2012年则高达14332.55亿元,20年间增长了8.45倍,其中四川、广西和云南三省(区)的农业产值对西部地区农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在51%以上。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1.88%,高于同期全国0.23个百分点。

3.第二产业结构演变态势分析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形成共识,在科技与信息水平发达的今天,西部地区的科技水平及普及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但原有的产业因科技因素而重新焕发生命力,而且由于科技的推进,能源、资源加工业、装备制造业等发展也很快,第二产业在西部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图2表明,西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第二产业占西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2年的36.82%提高到2012年的50.13%,提高了13.3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高达18.64%,其中四川、内蒙古、陕西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大省区,三省区对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的产值贡献率为50%以上,而同期的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2年的38.72%提高到2012年的49.67%,上升了10.95个百分点,低于西部地区2.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7.40%,不及西部地区。由此可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抓住机遇,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工业产值增加迅速,经济效应十分突出。特别是在20年间,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市区以重点项目和技术升级为核心,着力提高工业化水平,第二产业与经济增长协同快速提高,逐渐形成了以煤炭业、冶金业、化工业、电力业及农牧产品加工业为主,且具有地区与资源优势的支柱产业,如内蒙古与陕西主要是以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与矿产能源加工为主,而新疆则是以能源工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为西部地区加工制造业生产增速注入新的动力。然而,与全国的比重相比较,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发展的速度仍显迟缓,工业企业规模小,发展水平低,仍具有小型化和分散化的特点,竞争力不足,工业化进程推进缓慢。1992—2006年14年间,除1994年、1995年、1996年和1997年,西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都低于全国的比重,在2007年这一比重才开始高于全国水平。陕西省发展研究中心(2004)指出[1],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强,市政、通信、公路、铁路等重大交通工程项目的投入,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呈现适度超前的态势。然而,这种发展态势与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呈现出明显的反差。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用于工业生产更新升级的资金不足,导致生产能力无法进一步提高,还出现了下滑倾向,加之产业配套体系缺乏更多的投入,尤其是对加工业重视不够,新增项目更无从谈起,从而降低了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占GDP的份额。

4.第三产业结构演变态势分析有观点指出,一国(地区)经济发达与否和水平高低主要由第三产业发展体现,其占GDP的份额大小,代表着经济社会现代化与城镇化程度的高低[2]。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及许多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航天航空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正在进行着调整和优化,第三产业保持持续增长势头。图3表明,20年来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较快,199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692.12亿元,而2012年则增加到42468.04亿元,增长了24.09倍,年均增长率高达17.48%。西部大开发之初,国家投资于西部地区的3600亿元来自于财政性建设资金,其中,2000亿元投资于基础设施,几乎占了全部资金的一半,500多亿元用于生态环境的投资,100多亿元投资于社会事业建设。在国家财政投资和国债资金的引导下,西气东输、水利枢纽、青藏铁路、交通干线和西电东送等基础设施重点工程的全面建设,对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相应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呈现迅速提高的趋势,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从1992年的33.31%上升到2012年的37.28%,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1992年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高出全国整体水平4.33%,到1996年则更高出6.1个百分点,随后尽管比重有所下降,但总体上仍高于全国的比重,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2010年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出现下降趋势,2010年、2011年和2012年的比重分别为36.87%、36.34%和37.28%,低于同期全国的比重1.92、3.01和3.54个百分点,且降幅表现出扩大的趋势。可见,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总体规模还比较小,内部结构水平不高,传统服务业处于主导地位,而一些新型产业如仓储业、物流业、金融保险业、教育科研事业等发展明显滞后,与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差距,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以上通过考察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发展,不难看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符合产业发展一般演进规律,工业化中期的特征已表露无遗。这表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已得到较好的调整,但产业高级化水平还不高,产业层级有待提高。尤其是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没有充分地发挥资源优势。而工业虽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内部结构不合理,轻加工业比较落后,工业主要以能源、矿产等资源为主。服务业尽管发展快速,但现代化水平较低,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

(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绩效评估

1.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效益分析我们用相对劳动生产率这一评价指标对产业结构效益进行分析。式中,Mi为i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Ci为i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Li为i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相对劳动生产率数值下降,则意味着每创造1%的i产业值所需的劳动者数量下降了;反之,则有所增加。通过公式可计算出西部地区各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变化呈现两个阶段:在1992—2000年间,相对劳动生产率平均在0.8左右,而在2001—2011年间,相对劳动生产率已经低于0.5,由2001年的0.664下降到了2011年的0.3674,并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西部农业生产发展滞后,导致其占GDP份额的下降速度超过了该产业就业比重的下降速度。这说明第一产业劳动力相对过剩,第一产业的发展不但没有解放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反而加重了第一产业的劳动密集程度。第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在“八五”和“九五”期间的走势比较平稳,在2.0左右。2000年以后第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进一步上升,2011年达到最高为2.8687。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调整和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淘汰高耗能、高排放和高污染“三高”产业,该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在较高的水平上进一步提高,劳动密集程度持续上升。这表明工业在增加产值的同时,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就业效应,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略显较弱。而服务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则表现出缓慢上升的态势,由1992年的1.3280逐步上升到了2000年的1.3677。在西部大开发的影响下,2000—2011年,第三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表现为小幅上升的态势,但基本稳定在1.3左右,这表明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在促进本地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人数等方面作用较为突出。上述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呈现反向趋势。这是因为在10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中,第二产业突出技术与资本在产业中的作用,因而大量劳动者下岗,进一步加剧了该产业劳动力供求之间的矛盾,不但妨碍了农业、农村过剩劳动力向工业和城镇转移,而且还产生了明显的“挤压”效应,已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的劳动者又回流农业与农村,以致农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不升反而大大降低。我们还可以从表1中看到,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显著,并且这种差距随着时间的推进进一步地拉大。西部地区在近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没有处理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同性,调整产业结构不但无益于就业结构的合理化,反而加剧了就业的不合理程度。可以预见,在经济增长的推动下,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将更加迫切。

2.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拉动效应分析产业结构的演变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反过来又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和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从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看,按照当年价格计算的构成比由1992年的29.87∶36.82∶33.31变化为2012年的12.58∶50.14∶37.28。国民经济持续增长,西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由1992年的5080.0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13904.8亿元,增长了近21.4倍,年均增长率高达16.82%。二者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产业贡献率指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①,产业拉动效应指GDP增长速度与各产业贡献率的乘积。根据上式,可计算出我国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及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如表1所示。表1表明,总体看,三次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效应非常明显,在小幅震荡中呈现扩大的趋势。从第一产业的贡献率和拉动效应来看,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效应较小,远低于第二、三产业的贡献率与拉动效应。从其波动幅度来看,表现为两个不同的阶段:1992—1999年是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和拉动效应在起伏中不断下降的过程。这一阶段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农牧业以种养业为主体,农业初级产品占比很大,大农业、特色优势农业培育等观念还未形成,尤其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为了增加收入,就不得不开荒种粮和对草原的过度利用,造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进一步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因而,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拉动效应作用较小。2000—2012年是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快速增长与发展阶段。1999年我国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西部发展的政策措施,经过10余年的发展,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农业经济发展。西部地区逐渐建立起了以生态为主导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优势种植业、特色养殖业、优势园艺业等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不仅逐年创新高,也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不断缩小,更为重要的是,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效应表现出稳定的态势。从第二、三产业的贡献率和拉动效应来看,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效应非常明显,在交替演变中呈现扩大的趋势。这种交替演变趋势表现为“两高一低”三个阶段:1992—1996年是第二产业贡献率与拉动效应高于第三产业的阶段。这一阶段西部农业发展水平在提高的同时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料,西部农村工业化进程也明显加速,乡镇企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不但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还为农村过剩劳动者提供了就业岗位,为西部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1997—2000年是第三产业贡献率与拉动效应高于第二产业的阶段。西部地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接替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民俗旅游与边境贸易开发区,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西部地区与东南亚、中亚和俄罗斯等国的旅游业、物流业和边境贸易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优势的产业,特别是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提供支持的新兴服务业已成为第三产业发展中的亮点,第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尽管这一时期第二产业增加值绝对值也在上升,但其相对增加量低于第三产业,导致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拉动效应不及第三产业。2001—2011年是第二产业贡献率与拉动效应高于第三产业的阶段。这一阶段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连续出台,为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提供了莫大的机遇。在“赶超”的发展思路引导下,西部地区投资明显增加,一批以能源、重工业、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化型、政策导向型工业迅速建立起来。仅2007年国家在西部地区开工的重点项目已经超过80项[3]。西部地区还在经济技术相对落后的基础上不惜花费巨额投入,追求发展高附加值的加工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随着经济景气上升,西部地区的重化工业结构发挥效应,导致“结构红利”突出,西部地区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内部[4]。因此,这一阶段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效应远高于第一、三产业。

二、西部地区产业转型的方向与政策建议

从宏观层面来看,所谓的产业转型是根据国内外经济与科技发展的现状与未来态势,采取针对性的产业、财税和金融等制度与政策,对一定区域内特定时期的现有产业结构的不同方面进行再调整。从微观层面来看,所谓的产业转型是对技术、劳动力、资本及资源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重新进行配置与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将这些生产要素从落后或衰退产业转移到先进或新兴产业的过程。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来说,以劳动力与土地为代表的传统部门比较优势逐渐丧失,面临巨大的同质化竞争压力与转型的实现需要,尤其是纺织、服装、食品、玩具、皮革和制鞋等产业转移最为迫切,这为西部地区的产业转型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从当前西部地区的现实状况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看,西部地区也具有了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条件与基础。

(一)西部地区产业转型的方向西部地区欠合理的产业结构,使得西部地区经济缺乏稳定、持续的动力源与保障,极大地制约了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西部经济良性发展,已成为西部地区产业转型的现实选择和必然要求。对西部地区产业进行转型,不仅要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客观要求相一致,而且还应能提高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效益及有利于区域间协同发展。为此,西部地区产业转型的方向应着力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调整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促使各产业协同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实际上是如何将有限的、稀缺的资源,在各产业之间及产业内各部门之间进行再分配与整合的过程。因此,建立合理的产业间及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产业转型的意义与要求就是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在产业结构发展现实与其所处客观条件之间搭建一种相对平衡状态,进而促使各产业快速协调发展。前文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分析表明,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如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的主导产业未能体现,先行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也未能得到及时起步,导致三次产业间比例关系严重失调,难以有效地促进三次产业正常、合理的演进。因此,西部地区产业转型的首要问题,是理顺并调整各产业间的比例关系,使各产业及产业内各部门能各司其职、各就各位,从而形成互为促进的协调发展关系,进一步推动各产业的深层次转型与发展。

2.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产业粗放型发展、产品低层次加工与生产及相对落后的技术水平,是造成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与经济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其中,技术水平对前者影响巨大,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西部地区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是实现其产业转型的关键。一方面,西部地区要用新技术改造作为西部地区支柱的能源、原材料等传统产业,提高这些产业的知识与技术含量,使之重新焕发生命力,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还能催生新的富有生命力与竞争力的产业,逐步舍弃劣势或无后劲的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另一方面,根据西部地区自身实力与特色优势条件,大力提升技术优势,走跳跃式技术研发道路。开发西部优势技术不仅能诱发西部新兴产业的出现与成长,也能增强西部地区产业竞争力,并能积极推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从而形成西部地区特有的产业结构体系。西部地区需要更新思维模式,树立危机意识,用超前的思维,破除传统固化的做法,将发展优势技术的迫切性与现实性放在战略的高度上来认识。

3.大力提升产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重构支持产业革新的配套体系生产满足需求,需求促进生产,需求水平和结构的变动必将推动产业结构相应的转型[5]。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也逐渐升级,多元化、多品位的社会需求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这为供给不断适应和满足需求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然而,西部地区古板的产业发展形式过分依赖政策支持和低度化产业结构来维持经济增长,对市场需求变化缺乏应有的、及时的反应能力,导致需求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和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大为弱化[6]。因此,西部地区必须构建提升产品研发水平的相关行业配套体系,特别是要增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相关支撑体系,以达到密切产业关联关系,延长产业产品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与层次之目的,从而实现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即由粗放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7]。积极重构一个有效的支持产品研发能力的产业配套系统,对西部地区至关重要。只有这样西部地区的新兴产业与优势产业才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促使西部地区产业成功转型。

(二)西部地区产业转型的途径与政策建议推动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发展,不但要保障产业稳定运行,经济持续增长,还要依托西部自身条件,充分利用能源资源优势,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从而形成符合区域特色的产业体系。

1.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市场的引导下,对西部地区农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重点突出西部地区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动力,紧紧把握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发展有特色的现代农牧业及农产品加工工业,是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的重要方面[8]。一是要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以及草原牧业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畜牧业,加大重点产品的开发力度,开发新产品,着重培育特色产品,种植反季节蔬菜、优良品种花卉等。羊绒、驼绒和牦牛绒是西部具有典型优势特色的资源,应以此为依托,在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建立有优势的毛纺生产与加工基地。二是要提高特色品味,注重质量效益。西部地区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主要动力,重视发展农牧产品的加工工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特别要重视发展便于运输的干鲜食品,同时,也要加速特色产品到绿色产品的升级,开发无污染、纯天然、高品位、高质量的食品,使特色产品优质化,把特色农业建设成为技术密集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性现代产业。三是要充分利用市场,树立大农业意识,联合相关产业,将优势特色农业建成集生产、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规模化的农业产业体系。树立品牌意识,创建优质品牌,让品牌特色把西部农业带进市场、带向现代化,如对拥有烟草、酒和茶叶生产与加工优势的云南、贵州及四川等省区,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品牌竞争力的提高,通过品牌优势与效应,聚集相关企业,并进行企业与资产重组,从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更新。四是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和立体化的农业市场化服务体系,促进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的高度市场化、社会化,进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2.调整工业结构,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构建新的工业转型重要架构要想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拓展和做强优势特色工业,将特色优势工业建设成西部地区支柱性产业。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石油、水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优势特色工业必须建立在这些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如在水能资源丰富的青海、四川、云南和甘肃等省区建设大型水电设施。在石油和天然气蕴藏丰富的新疆、青海、内蒙古和川渝等省区,加大勘探与开发力度,积极建设煤焦化、炼油及天然气化工等相关产业体系。在陕北、内蒙古西部、贵州等地建设煤焦化、煤电化、煤炭机械制造及煤炭洗选等一体化的生产加工基地,有条件的区域可开展煤制油的生产与加工[9]。另外,还可在风能与太阳能资源丰富的新疆、宁夏和甘肃等省区发展清洁与其他新型能源,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需要指出的是,现阶段我国能源矿产资源保证程度不断降低,开采成本越来越高,部分矿产资源原有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因此,对西部地区而言,提高钢铁、有色金属和稀土等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丰富产品结构体系,提升矿产资源性产品的附加值显得更为迫切。如贵州的铝、磷和新疆的铜、金等很具有代表性,这些省区应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发展特色加工工业,深化资源的后续加工工业,而不能只靠初级资源性产品的开采与销售。在我国,西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拥有独一无二的突出地位,如拥有水电站设备和重型机械制造雄厚实力的四川,大型机床制造体系健全的云南、重庆与宁夏,汽车及其相关配套产业完善的陕西、重庆、贵州与四川等省市,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西部地区还须重点发展清洁高效发电设备、数字智能输变电设备、钻井专用装备、煤电化配套装备、高端机床制造、大型工程机械、智能仪器仪表、水能与风能发电配套装备等,从而形成以包头、宝鸡、西安、兰州、成都、重庆和贵阳等为中心的重大装备制造业生产与研发的部级基地。特别是四川、重庆和陕西等省市高等院校云集,科研机构密集,形成了具有局部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汇集了全国航空航天及电子类大量的专业人才和独占性研发设备设施。仅西安就占有全国25%的各类航空专业人才和高精尖设备设施,部级科研单位高达30多个。绵阳拥有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部级科研院所18家、部级工程技术中心4个及专业技术人才20.2万人。因此,着力发展中型飞机、机载系统、航空发动机、轨道交通、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及航空新材料等国防专用装备制造产业显得尤为重要。在推动现代能源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上,有序承接东部和国外的产业转移,发展新型建材产业、纺织服装业和食品加工等轻工业,构建西部地区新的工业转型的基本结构框架。

3.继续加大特色优势服务业发展,突出旅游业的龙头地位西部地区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特色服务业,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西部地区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价值品位高,吸引力强,但生态环境较为脆弱[10]。因此,西部地区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时,必须以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西部文化为核心,融入山水风光、历史古迹和多民族民俗风情,打造我国乃至世界独特的生态旅游、文物古迹和民族风情旅游目的地,从而做大做强旅游业。应该积极有重点地在西部地区开发陕—甘—青“丝绸子路”旅游区,青海、内蒙古草原森林旅游区,青海—西藏三江源跨国自然风光旅游区,新疆—甘肃大漠探险草原旅游区。在西南地区重点开发云贵高原香格里拉自然风光与民俗旅游区、黔东南—桂北民俗与自然风光旅游区、黔—渝—川民俗风情与生态旅游区、长江三峡旅游区、两广黄金旅游区及澜沧江—大湄公河跨国自然风光与民俗旅游区。在稳步提高观光旅游规模与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户外探险旅游、边境商贸旅游、现代园区农业旅游、特色工业旅游及休闲度假旅游等专项旅游。充分挖掘西部特色地域文化内涵与多民族文化形式,积极培育和发展西部特色文化旅游项目,促进西部地区旅游业全面深层次发展。同时,围绕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等,重点发展新型商贸物流仓储、旅游、商贸租赁与商务服务、金融保险、信息传输与计算机软件、科研技术服务、居民社区服务及法律与信息咨询等现代新兴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结构整体素质的提升[11]。积极发展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对餐饮住宿、商贸零售、仓储租赁和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经营方式进行升级改造,不断完善农村综合服务体系。西部地区只有实现第三产业总量稳定增长和结构趋于合理,才能更好地吸纳就业、招商引资,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快速转型及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12]。

4.推进技术创新与进步,发展新兴产业为适应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西部地区必须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新兴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在拥有网络信息安全、电子通信、电子电路集成、新一代电子元器件和数字智能家电比较优势的成都、绵阳、重庆、西安和宝鸡等地,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在云南、四川、陕西和重庆等省市,积极发展生物制药、医药研发、现代新型农业和医学生物工程等高新产业,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大力发展西安阎良国家航空技术产业基地、四川成都商用航空技术产业基地,尤其是航空航天新材料、商用大飞机、民用航空零部件加工,民用航空维修及航空教育培训等配套产业,形成规模经济效益突出、技术研发效应溢出明显,并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产业链体系。此外,还可在贵州、新疆、云南和广西等省区,积极发展能源化工、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及电子信息领域所急需的稀土、钛、铝及超导等高性能复合材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