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城市环境论文范文

城市环境论文范文

城市环境论文

城市环境论文范文第1篇

1.(1)观测图绘制。该图的绘制主要针对城市环境中某些特定参数,例如化学元素种类,在该图中应当有相关的标示,且每种元素的检测值应当与分布地理位置进行对应。这继承了传统地球化学观测图的绘制方法。

(2)化学系统分布图绘制。该图需要针对区域进行,通过特定的观测手段与数据统计,将区域内地球化学的相关参数以空间分布形式展现出来。

(3)化学系统关系图绘制。有了化学系统的数据分布,要想获得更多的信息,还需要将这些信息有条理的建立联系。例如水文观测与地球环境化学转移,运用模拟迁移对地球化学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景观地球学则更有利于展示地球化学的系统概览,对于化学转移的过程有更加直观的理解,相关化学控制因素也更加突出。这样的关系图能够有效的模拟真实环境系统的各项化学行为,并且在加入评价体系后,人类主观的参与可以将该图作为环境规划的主要参考内容。

(4)预测图绘制。更接近实际的地理图,通过分布图和关系图的分析,在预测图上针对区域进行环境污染的分析,预测污染的过程和涉及范围,在联系实际情况规划污染治理策略,是主要的环境治理参考图。

2.城市环境地球化学中人为因素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向自然环境中释放了多种有害元素,这些元素一是生产活动释放,例如化肥农药的使用,向自然环境中释放了打破原有平衡的元素,还改变了土壤的主要结构,破坏了土壤化学平衡,相应的土壤受到污染还会将这些有害元素通过循环作用释放到更大的环境中;二是生活废物的排放,这些有害废物不经处理直接进入环境中,例如生活废水和垃圾,因为食物变质产生的有害元素因此进入土壤或者水环境,城市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填埋等几种处理方法又将这些有害元素富集起来,加重了城市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的污染。

二、城市环境地球化学治理工程学

城市环境出现了严重污染,就需要人为进行治理和帮助环境进行自我恢复,地球环境治理工程学的相关技术和原理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治理学是工程学新生分支学科,对环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其根本目标和基本科学思想来看,有着巨大的环境经济效益,应当受到国家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地球环境治理工程学也可以称作是地球化学改造应用科学,利用地球自然资源和基础化学特性,尽量降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按照原有化学环境进行人为的平衡。地球环境治理工程学与人类生存的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地球环境化学基本原理入手,研究地球上各大生态体系及生态体系之间的关系,更关注了交互关系的研究,将污染原理、规律和环境效应直观的表达出来,所以地球环境治理工程学应当用做与环境发展,合理治理和修复以破坏的城市生态坏境。

城市环境论文范文第2篇

(一)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观替代传统发展观二战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单纯以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的传统发展观一经提出,就受到国际组织以及各国学者的普遍赞同与支持。但是,这种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观,并未从真正意义上消灭贫困,相反各国为了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不择手段,从而衍生出环境污染、能源浪费、生态破坏等一系列发展难题,自然环境承受着不可承受之重。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此后传统发展观逐渐被摒弃,可持续发展观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可持续发展”最为流行的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里约宣言》则将其进一步阐释为:“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4]可持续发展观更加重视持续的、长久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应当是一种整体的发展与全面的进步,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其核心应在于依据一定的法则确立一定的伦理规范去调节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环境正义———代内正义延伸至代际正义环境正义要求在享受良好环境上面做到人人平等。最初的环境正义运动源于美国,如反对有毒废弃物运动和反对环境种族主义运动,[5]要求禁止把有害废弃物丢弃在低收入人群以及有色人种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实为代内正义。代内正义的问题关系到同一世代的人能否在一定的地域规模以及全球规模内共同享有良好的环境,美国的环境正义运动是典型的地域性环境正义问题。而全球规模内的环境正义问题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纠正南北之间的环境不公平问题。例如:以2003年的化石燃料使用引起的CO2的人均排放量为标准,美国19.6吨、日本9.6吨、中国和印度分别只有3.2吨、1吨。[3]不仅如此,现今社会无论是可持续发展问题还是气候危机、水危机和食物危机等问题,都关系到代际伦理和后代生存权,也即代际问题。因此,环境正义所包含的内容从代内正义延伸到代际正义,代际正义就是要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现实诉求: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必要性

从理念变迁的追溯回到审视现实处境,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气候危机、能源短缺以及经济转型的国际国内双重压力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硬约束。建设低碳城市,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在我国已经迫在眉睫。

(一)国际方面———面临减排压力放眼世界,面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暖的威胁,全球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已经达成基本共识。在一系列的应对方案中,通过“低碳”发展模式实现降低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成为普遍认同的目标。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尽管目前在国际上还没有强制减排的义务,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居于世界首位的现实,令我国面临国际社会要求承担温室气体强制减排的压力,主动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6]追本溯源,作为人口、工业、建筑、交通、物流的中枢,城市不仅是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导者,同时还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者,成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理应是国家实践低碳发展的核心平台。

(二)国内方面———面临转型困境反思国内,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越来越凸显于气候变化与能源安全带来的困局中。低碳城市作为崭新的城市治理模式,不仅能突破我国城市发展中的瓶颈问题,而且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城市的发展创造了崭新的机遇,引领我国城市走向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建设低碳城市能为城市绿色经济的发展创造契机一方面,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经济增长滞缓,以低碳城市建设为抓手推动产业整合、升级,能让绿色产业抢占城市经济的一席之地;另一方面,危机过后,在提振经济、刺激复苏的过程中,我国的城市还必须顺应潮流面对减排义务。因此,建设低碳城市可以增强城市居民生活的低碳理念、严控碳排放、严格执行环保标准,给废旧金属、废旧塑料加工回收以及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新兴绿色产业创造发展机遇。2.建设低碳城市能为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开辟新路目前我国能源效率总体仍然偏低。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GDP9%左右。但是,能源消费翻了一番,达到了19%。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美国的3.3倍,也高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7]低碳城市的建设为大力发展诸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聚变能等低能耗产业开辟新道路,通过新能源、新技术的研发,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资源利用以及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3.建设低碳城市能为改善城市环境提供解决途径过去的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我国大多城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早已超过环境所能承载的极限,固体垃圾的处理、机动车的尾气、噪声的干扰、尘埃或飘尘的空气浓度等环境问题困扰着城市,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低碳城市的建设为突破上述城市发展的困境提供解决的途径,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倡导绿色消费、践行绿色生产,能有效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三、域外参考:国际低碳城市建设的有益经验

迄今为止,国际上已经积累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有益经验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发达国家为实现碳减排目标做了积极的探索,从能源、交通、税制、建筑等方面寻求低碳城市发展的路径,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一)国外低碳城市建设的行动计划与法规政策作为低碳城市建设的先行者,英国率先实施碳减排规划,成立碳信托基金会,负责联合企业与公共部门,发展低碳技术,协助各种组织降低碳排放。[8]其低碳城市规划与行动计划包括共同认可的目标、碳排放记录与减排方法,以及在产权和治理方面的制度安排。根据政府的碳减排承诺,城市在规划目标里确立了碳减排指标并进行量化,作为制定措施的依据与实施、评估的标准。伦敦市在2007年颁布《市长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计划》,设定了伦敦202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至1990年基准水平60%的目标,通过改善现有建筑和新建建筑的能源效益、转用低碳技术、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引进碳价格制度等措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日本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通过了《低碳社会行动计划》,该计划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与推广、设立碳排放交易制度、改革生态税制、鼓励因地制宜地制订地方性的生产和消费政策。如东京市政府同样在2007年发表了《东京气候变化战略———低碳东京十年计划的基本政策》,设定了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25%的目标,其政策涵盖使用低碳能源生产技术帮助企业减排、对家庭采取能效标签制度、对大型商业机构采取强制减排与碳排放交易制度、减少居民生活浪费、政府设施与住宅的节能、减少交通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10]美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法律政策设计特别注重与应对能源危机立法的对接,颁布了两部与低碳城市建设有关的能源法案,分别是2005年的《能源政策法》和2007年的《能源独立安全保障法》。在此基础上,2009年奥巴马政府美国能源与环境计划,提出在未来加大对绿色能源领域的投资,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供应比例,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总量控制,减少交通排放,且实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具体到城市,最典型的为纽约在2006年启动的《策划纽约》行动,并于2007年了详情,谋划未来30年的发展。该计划设定了在2005年的基础水平上到2030年减少30%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成立能源规划部,拨款支持节能、节约能源,增加清洁能源的供应,减少交通排放。

(二)国外低碳城市建设的行动计划与法规政策启示沿着国外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共同特点:首先,各国十分重视与低碳城市发展相关的法制建设,通过颁布能源安全与保障立法、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或行动计划以及生态税制、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等等,将低碳城市建设目标、过程等进行详细规范,并借助于法律规则形成对政府、企业、公民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比如:各国的法规行动计划中对低碳城市建设均有明确的目标,具体列出了温室气体减排的量化指标和时间进度表。其次,各国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均注重与法律相配套的政策设计,即通过设计有效的低碳政策工具,调动政府、企业与公众的积极性,引导企业的生产行为和居民的消费行为,这些政策工具包括政府管制、财政投入、能源供应、推广新能源技术、低碳交通以及建筑节能等。同时兼顾对多种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弥补市场失灵的不足,让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四、法律回应:架构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法规政策体系

低碳城市、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低碳城市的建设从宏图成为现实,需要借助法律政策工具保障其有效推行。架构与之相适应的法规政策体系,为低碳发展提供法律上、制度上的支持,亦是对时代命题的积极回应。

(一)修订环境立法我国现行环境立法体系主要由《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组成,囿于立法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立法技术以及认知的限制,并未在“低碳发展”的理念下制订,因此,难觅碳减排规定之踪影。即便是2014年4月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其条文具体内容仍然过于侧重规制污染防治,而二氧化碳尚不属于法定污染物的范围。可见,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引起的气候变暖并未涵益在立法时考量的环境问题之内。笔者建议今后的环境立法修订应当融入低碳理念,将碳减排考虑进去。

(二)优化能源立法在化石能源逐渐枯竭、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生态破坏日趋严重的今天,能源结构的调整能从源头上遏制二氧化碳排放,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构建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法律体系,首先应当从能源法入手。建议我国制订能源法时充分借鉴美国经验,将能源安全和能源效率与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策应低碳城市建设的需要,我国应出台《能源法》,修订《可再生能源法》、《煤炭法》、《矿产资源法》等现行立法,调整能源结构,降低煤炭能源的比例,提高清洁优质能源的比例,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比例,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尽管这些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现有的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很低,也不可能成为我国主耗能源,但其几乎不释放二氧化碳的优点,可以成为今后着力发展的辅助能源。

(三)推进低碳城市立法或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法律是最有约束力的手段,将几经探索得到的经验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下来,能更好地指引低碳城市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是全球最大碳排放国的中国制订《低碳城市促进法》,并将其纳入环境法的体系中,是明智而理性的选择。低碳城市促进法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既要有国家层面全局性、战略性的规划,又要有地方层面灵活性、现实性的考量。笔者建议由国家制定低碳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作为纲领性法律文件,明确低碳城市建设总体目标、减排任务、产业规划,设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完善交易规则,建立减排激励制度和评价、考核制度,授权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编制本地区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减排目标及配套措施,围绕土地、交通、建筑、市政设施等方面促进低碳城市的发展。作为替代性选择,中国还可以制订《应对气候变化法》。此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向行动》、《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等指导性文件,虽然是政策指引,但已经为立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失时机地推出《应对气候变化法》可以将二氧化碳的减排从政策层面上升至法律层面,赋予法定义务与强制效力。

城市环境论文范文第3篇

投资环境评价指标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动态综合系统。虽然国内相关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其一是选择的指标太少,不具有代表性,没有综合考虑投资环境各方的影响因素;其二是所选的指标大多是总量指标,没有消除数量和规模影响。为了能更加科学、系统、全面、客观地反映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的投资环境,本文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不足的基础上,依据科学性、系统性、时效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相结合的原则,将皖江城市带投资环境分成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市场环境、科技环境和社会环境5个方面及32个具体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因子分析法简介

因子分析属于多元统计方法,该方法首次被应用于20世纪初CharlesSpearman和KarlPearson等人所进行的智力测验统计分析中,方法运用的关键是利用降维思想选择最少因子来反映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它的基本思想是将观测变量相关性大的分在同一类中,而相关性低的变量则归于不同类,这样每一类变量事实上就表一个基本结构,即公共因子。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X=AF+E,其中E为残差向量。因子分析法的主要步骤如下:1.同向化处理各类数据,将指标变量在量纲和数量级的不同消除。2.求标准化数据的相关矩阵。3.在步骤二的基础上,求出其特征值和特征向量。4.计算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5.选择因子:假设在总方差的分解中共有n个因子,若其中前m个因子的因子方差贡献率之和超过80%,则可以选取前m个因子做公共因子。6.用因子得分系数乘以标准化后的数据即为因子得分。7.计算综合得分,进行排序。通常在因子分析综合得分计算中选择Wi/ΣWi作为权重,计算因子综合得分。即:F=(W1F1+W2F2+W3F3+…WmFm)/(w1+w2+w3+…Wm)。因子分析法与其他投资环境评价方法相比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相关系数矩阵分析,发现指标间是否存在信息重叠现象,并可以采用因子分析法避免信息重叠给评价造成的不良影响。2.将每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增强指标之间的可比性。通过进一步观察因素的评价值,与评价基准进行比较分析,观测综合情况的好坏,最后提出可行性建议等。3.因子分析法通常会选择合适的权重来计算因子综合得分,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4.采用系数相关性检测方法确保该项研究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而保证整个投资环境评价研究更加合理。

三、皖江城市带城市投资环境因子分析

本文运用经济分析软件SPSS对所选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在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下,选取5个公共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高达96.464%。因此可以用这5个因子来概括原始数据,即采用前5个主成分对皖江城市带投资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非常合适。如表2所示。为了更清楚地观察样本,本文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矩阵对因子进行旋转,得到因子旋转的载荷矩阵,而因子载荷值的大小表明公有因子和原有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因子载荷值越大,则说明该因子包含指标的信息量越大。如表3所示。公因子1:该因子在进出口商品总额、外商投资总额、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货运周转量、客运周转量、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社会消费品批发零售总额等14个指标变量上的载荷量较大,主要反映的是各城市的经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发展状况,其方差贡献率最大,为43.278%。公因子2:该因子在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第二产业比重、人均邮电业务量、二级以上等级公路里程、非农业人口所占比重、每万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R&D经费占GDP比重、普通高等学校数上载荷值大于0.637,其方差贡献率为26.281%,反映的是城市的经济实力、交通设施建设、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医疗服务情况。公因子3:该因子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两年GDP平均增速、非国有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4个指标上有较大的载荷系数,其方差贡献率为14.685%,反映的是城市未来经济的发展潜力以及产业结构。公因子4:该因子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公共安全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有较大相关性,主要反映的是城市的环境状况和治安状况。公因子5:该因子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城市污水处理率相关性较大,反映的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环境保护力度。选择合适的5个公因子后,用回归估计法计算因子得分,可进一步计算得到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的综合得分F,最后比较得分得到如下表4的投资环境得分排名表。结论分析及评价:根据表4各城市投资环境综合得分情况,8个城市的投资环境排序依次为:合肥、芜湖、铜陵、马鞍山、宣城、滁州、池州、安庆。投资环境综合得分为正的城市有4个,且其中综合得分大于1的只有合肥,得分在0~1之间的有3个,而其他4个城市的综合得分均为负值,其中池州、滁州和安庆得分比较相近。这说明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的整体投资环境有待提高,发展不均衡问题尤其突出。根据得分情况可将其分为三个层次:1.合肥。合肥投资环境有4个公因子得分为正,因子综合得分最高,在皖江城市带各城市中投资环境最优。作为省会城市和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中的“领头羊”,合肥在经济环境、基础设施以及政策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体表现在经济高速发展、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备、对外开放程度、社会服务以及文化水平均高于其他城市。在教育、科技方面,合肥拥有59所高等院校以及众多的科研院所,科研和科技创新能力非常强。但合肥也有其劣势,相比其他发达城市经济总量仍偏低,城市规模限制了其发展。此外,合肥作为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的带头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芜湖、铜陵、马鞍山。尽管这3个城市因子综合得分均大于1,但仍处于较低水平,投资环境一般。尤其是铜陵有4个公因子得分为负,说明铜陵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提高。芜湖最近几年发展较快,各方面发展比较平衡,但因起步晚,总体水平不高。铜陵、马鞍山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吸引外资,但产业结构失衡,教育水平和城市环境建设还需进一步改善。3.宣城、滁州、池州、安庆。这4个城市的投资环境得分均小于零,说明其投资环境比较差,在经济实力、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社会服务及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明显不足。

四、对策建议

城市环境论文范文第4篇

1.1可行性检验。KMO检验值为0.765>0.6,而BARTLETT检验的伴随概率为0.000<显著水平0.05,以上检验结果都说明原始数据能够进行主成分分析。

1.2数据标准化,消除量纲。

1.3建立指标之间相关系数矩阵,求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按特征根>1的原则,选取前3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82.077%>80%,反映原始指标82%的信息。将这3个主成分作为评价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

1.4得出主成分表达式,并利用这一线性组合计算各主成分值。各主成分记为符号F(z)i(z表示由主成分分析而得)。

1.5主成分得分系统自动给出,再以方差贡献率占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出各地区的主成分综合得序进行排序,得出各城市的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名如表1。

1.6结果分析。从整体上,表1中综合得分越大,城市的投资环境越好。由于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意味着综合得分水平定为零点。重庆、上海、北京、杭州、南京、成都、天津、武汉、济南、沈阳、西安、长沙、哈尔滨这13个城市的城市投资环境水平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其他地区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一定程度也反映了越发达的地区城市投资环境越好。综合得分排名靠前的几个城市都是全国经济实力与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重庆是省域城市,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发展势头迅猛,潜力很大,投资的优选城市。上海是我国的经济贸易中心,作为沿海城市可以更好的引进外资加强自身的建设。北京作为我国首都,虽然经济总体水平稍次于上海,但居民生活条件优越、素质较高,投资前景也非常好。其他城市如天津、杭州、南京等无不都是直辖市、经济文化强省或较发达省的省会城市。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的大多为中西部欠发达的地区,投资环境的组成大多没有鲜明特色,这也体现了我国较强调的西部开发的必要性。

二、聚类分析

为了深入分析评价我国城市投资环境情况,将我国30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投资环境状况划分成三个层次(见表2)。具体方法为以主成分得分为基础,计算距离矩阵,采用类平均法聚为3类。层次一是投资环境优越城市:北京、上海和重庆,综合得分范围在1.98~1.26,经济发达且地理优势明显是其鲜明特征,北京位于祖国的心脏,上海是沿海经贸中心,重庆是沟通西南与中东部地区的枢纽。层次二是投资环境良好城市:南京、杭州、成都、天津、武汉、济南、沈阳、西安、长沙、哈尔滨、石家庄、郑州,综合得分范围在0.72~-0.02,发展均衡,环境优越,经济交通较发达,对投资商有一定吸引力。层次三是投资环境较差城市:福州、长春、合肥、昆明、南昌、太原、南宁、贵阳、乌鲁木齐、兰州、呼和浩特、银川、海口、西宁、拉萨,综合得分范围在-0.17~-0.86,主要原因是经济实力较低,有待发展,对投资商没有吸引力。总体上看出中国各地区城市投资环境水平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由高到低成梯次分布。

三、政策建议

城市环境论文范文第5篇

由于自身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南宁市产生了中华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相互交汇、川滇方言与粤语方言并行不悖、汉族生活与壮族生活高度融合的奇特人文景观。在城市的人文建设中,南宁市根据汉族文化与西南文化、岭南文化、东南亚文化、壮乡文化交融的实际情况,同时考虑个性特色和城市精神,把南宁的历史文化、民族传统、地方风情、风俗习惯、文化脉记和独特景观放到应有的位置加以重视,按照打造“中国绿城”、“中国壮都”、“中国糖都”、“世界民歌之都”的要求,把南宁建设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上,南宁市提出了“发扬能帮就帮的南宁精神”这一城市口号,充分发挥南宁特有的城市包容性、宽容性、互助性等特点,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道德与先进的社会主义道德,将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语境中赋予新的诠释,以良好的素质文明迎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浪潮。

二、南宁市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分析

(一)自然环境地利人和南宁地处南宁盆地,物产丰富;又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原始常绿森林众多,呈现出一年四季绿树环绕的景象,这是南宁先天性的自然条件优势,即“地利”。南宁市以建设“一水”、“二山”、“二环”、“二网”、“六保护区”、“十森林公园”、“二十生态主题园”、“400万亩公益林”、“900万亩商品林基地”等一批森林城市工程为载体,结合城市园林绿化系统,在政府与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创造出“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森林城市发展模式,这是“人和”。自然环境的“人和”还表现在其他方面,如城市噪音控制、水环境与水流域的监测与治理、空气质量保护等,环境质量日益提升,在城市化污染的全国现状中逆向发展。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不仅惠及了南宁市的市民生活,也为南宁带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与投资商,推动了城市总体经济的发展。

(二)社区建设乏善可陈南宁市社区环境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现阶段仍无法令人满意,面临如下问题。(1)社区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南宁市鲜见将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工作重点任务内容的社区。社区工作人员配备较少,每个社区配备的干部所面对的居民数目巨大,导致力不从心,拖缓社区文化建设步伐。(2)社区配套设施建设较为落后。由于地理位置、周围环境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南宁市不同社区之间的条件差异较大,有的社区的设备陈旧,有的社区面积小而无法提供必要的社区活动与居民交流场所;社区发展水平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布性差异,如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新区,小区内的配套设施十分崭新齐全,但在面积更大的旧城区,大部分小区的设备年久失修,已无法使用或存在诸多安全隐患。(3)缺少社区建设的精品示范与指导方针。南宁市提出了“能帮就帮”的城市口号,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社区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但在具体的建设上,各社区管理间缺乏统一的规划与交流,缺少精品社区建设的带动作用,缺乏必要的指导方针[2]。

(三)公共交通环境亟待改善近年来南宁市公共交通在车辆数、线路数及线网覆盖面等方面都有了较快增长,但由于在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战略上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制约了南宁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的提高。民众普遍反映南宁市的公共汽车车体较为陈旧、质量较差、速度较慢、不守时、乘坐体验不佳,道路缺少公交专用通道设置;的士则不时发生拒载、宰客、不守交通规则等现象;而南宁市的地铁及轻轨、城市快速公交系统(BRT)等目前仍未修建完成,未来几年内公共汽车及的士仍将主要负担起公共交通出行需求。这些情况导致市民对南宁市的公共交通环境评价普遍不高,许多市民更愿意选择私家交通工具出行,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城市交通的拥堵和尾气排放导致的空气污染,形成恶性循环。南宁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尚未很好地承担起城市运输职责,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南宁市的人居环境建设,公共交通环境的改善已迫在眉睫。

(四)文化建设独具风格南宁作为东盟十国与中国交流的最主要通道,其少数民族本身就与东盟国家存在着渊源。民族文化的相近和地理位置的优越(广西既与外国接壤又沿海)给了这个城市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也拉近了东南亚国家与这个城市间的文明对话的距离。中国—东盟博览会(CAEXPO)每年都邀请东南亚国家重要领导人和大量商户参加,给南宁带来占年GDP总量约1/4左右的拉动效应。在互通贸易的同时,东盟商人们带来了自己的文化,并与南宁的现代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独树一帜的中外共融文化活动。在以民族交融和东盟国家交流为主的文化下,南宁的城市化特点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汉式文化的特点,也容纳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以及岭南粤文化的精华,更结合了东南亚国家风情、礼节。城市内既可见鳞次栉比的现代化高楼,也能找到孔庙、文庙等传统文化的踪迹,更能找到会展中心等民族和国际文化交流的特定场所。南宁成为中国最特别的一座文化混同的现代化城市[3]。

(五)经济建设缺乏支撑南宁市在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大问题是缺少强有力的支柱产业的支持。目前南宁市的特色产业规模较小,产业竞争力不足,技术含量较低,产品难以走向世界,甚至难以走出广西,全市的经济产业发展呈现出“多点开花,花开不盛”的局面,即多数领域均有涉及,然而却没有形成具有支柱产业的产业结构。农业方面生产效率偏低,机械化水平不高。旅游业方面名气不响,尚未成气候。高新技术产业方面难以吸引到资金与人才,缺少产出。尽管南宁面向北部湾,辐射西南腹地,又与珠三角经济圈遥相呼应,然而实际上南宁市的经济建设缺乏后劲,投资环境仍未达到最优,全市范围内居民从事第一、第三产业的比重仍较大,并在一段时间能仍将维持行业分散的态势。

三、未来南宁市人居环境发展的建议

(一)继续打造“绿城”品牌在南宁市未来的人居环境发展中,应当继续打造来之不易的“中国绿城”的品牌。具体来说,要将南宁市的城市自然环境建设置于重要位置,以环境保护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考量目标,决不能让经济发展走损害环境的老路,努力保持南宁市获得的一系列人居荣誉称号并与之相称。政府与相关管理机构人员应当加大“绿城”建设力度,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南宁市的高速铁路网及市区地铁建设的进行,城市绿地的减少以及城市空气质量的下降应当引起格外重视。更应当号召全市继续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习惯,从市民层面到政府层面共同为人居环境建设而努力。

(二)以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感为重任市民生活幸福感应当成为南宁市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市民生活幸福感的提高与否直接表明了市民对于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认可与否。当前南宁市的雾霾天数的增加、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导致的市区道路拥堵、城市不文明现象、公共交通出行不便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南宁市民对于南宁城市人居环境认同度的下降,故政府及相关的规划、城建、环境等部门应当妥善处理好这些急需解决的城市问题[4]。尤其要注意的是,目前的地铁施工是为提高城市公共交通便捷性所进行的工程,但这一工程进展中本身可能会带来短期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这可能引致部分市民的不满,应当积极引导这部分市民,妥善出台短期的交通拥堵解决办法并主动宣传告知,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环境的一次损害,以及由施工引发的其他可能的人居环境二次损害。

(三)加快支柱产业建设在未来的城市经济建设中,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第二、第三产业,加快招商引资的步伐,尽早形成南宁自身的特色产业链。积极铺开与珠三角、西南经济腹地、东南亚等不同经济区域的交流与建设,找准南宁市的自身定位,发展出具有南宁本地特色的高技术、优人才、强资源的地方性支柱产业,打造出真正的西南出海大通道,为南宁市未来经济发展搭建平台,拓宽空间,提升高度,以此为契机,带动南宁市所有产业的协同发展。

城市环境论文范文第6篇

可以说环境保护是当代中国大学校园里,必不可少的话题。那么日本的大学生呢?开展这次调查研究之前,一直认为日本大学生一定在比中国大学生更积极地开展着各种各样的环保活动。但是调查结果却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日本大学生在积极地参加着各种社团活动,但是在大学的众多社团里,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却真的是少之又少。在大学丰富多彩的众多公选课中,也很少有与保护环境相关的课程。可是日本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却无时无刻不在保护着环境。对他们来说,保护环境更像是一种习惯,根本无需挂在嘴边。我利用在日本一年的短期留学时间,仔细观察了身边日本大学生的日常行动,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日本的大学生去超市或者便利店买东西,很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大家都是自备环保购物袋或者直接放入书包;在一天的课程结束之后,教室里总是那么干净,从来没有发生过上完课之后座位上留下一堆垃圾的现象。再反观中国的大学生,在呼吁环保的同时却没有全部付出行动。我们认为这样的差距主要是因为日本重视环境保护,是从孩子抓起的。对于日本的孩子来说,从小学到高中,环境教育都是必修课。所以到了大学保护环境已然成为一种习惯,自然而然地付诸着行动。接下来,具体看看日本是怎样对孩子们进行环境教育的。在日本,环境教育的第一步,首先是让孩子们关注环境问题,对环境保护感兴趣。其实环境教育跟学习一样,是需要乐趣的。所以日本选择了幽默的漫画来作为环境教育的教材,以达到孩子们一边读着爱不释手的漫画,一边在不知不觉中就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的目的。或许在这点上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日本的方法,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动画片、游戏等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里,进行快乐的环境教育,从而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日本,环境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幼儿期、学龄期(接受义务教育的期间,在日本指6周岁到15周岁)和成人期。幼儿期环境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丰富的感受力。因为如果没有丰富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即使具备环境问题方面的相关知识,掌握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技术,也无法转化为解决环境问题的行动。因此,在日本,去野外跟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经验。也就是说,学龄期的环境教育是直接体验学习,很多日本的中小学校在自然教育和野外教育的基础上加上冒险教育和传统的生活体验等活动。小学的低年级,这期间主要是在学校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到了小学的高年级,孩子们就开始参与到解决环境问题的活动中了,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开始付诸行动。比如小学四年级课上以学习水和废弃物的相关知识为契机,孩子们举办关于地域环境保护的活动,这样的事情很多。而且通过进一步的跟进采访发现,日本的孩子们不仅在学校学习环保知识,学校还组织学生们走出校门参加各种各样与保护环境相关的实践活动。日本的小学、初中、高中,都设有综合课程。这个科目与别的科目有所不同,它并没有固定的内容,而且各个学校的授课内容也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一定要与当地的环境教育有关。之所以选择当地环境教育而不是地球环境教育,是因为身边的东西是更容易实际感受到的东西,对于孩子们来说更容易有感触。根据采访对象的回答(现在是在读大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曾多次参加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实践活动。比如在小学的综合课上,先和老师及同学们一起对附近的湖水进行水质调查,然后查阅资料并进行小组讨论以后得出“通过垃圾分类、使用对环境比较温和的肥皂、不含磷的洗洁精等方法,可以使湖水变地更加清澈”这样的结论。然后再把当地人组织起来,向他们传达相关的环保知识的活动,去回收站参观学习的活动以及捡垃圾等活动。到了高中参加过环境保护方面的社团,并在社团里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创新研究与试验。可以说从小学到初中环境保护已经渗透到日本学生的生活中,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日本注重孩子们与自然的交流。这是为了让孩子们通过在大自然中的实际观察和体验,从而体会到人类与环境是共生关系,并具备领悟大自然奥妙的能力。所以与中国的孩子们相比,日本的孩子们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远足郊游的机会要多的多。让他们通过在大自然中体验,玩耍,通过与大自然的直接亲密接触明白大自然的可贵,懂得大自然和人类是密不可分的。从而达到自然而然地想要去保护环境的目的,而不是光从书本上学习要去保护环境的知识。在日本留学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多次遇见老师带着小学生们捡垃圾的场景。反观中国,虽然书本、报纸、广告、网络和电视都不厌其烦地宣传要保护环境,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保护环境的意识还只停留在知识阶段。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缺少在大自然中切身体验,光通过知识,很难让我们自觉地将环保落实到行动上。日本人的环保意识还体现在垃圾分类上。日本的垃圾分类特别细致,首先要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大型垃圾、有害垃圾(比如电池之类的)以及可回收类的资源垃圾(比如喝饮料的瓶子,罐子等等)。而且每种垃圾都要在规定的时间扔到指定的地方。连一个矿泉水瓶都要将瓶盖、瓶体、标签分开扔,因为它们分别属于塑料、可回收物及可燃垃圾。那么为什么日本人能那么自觉地遵守如此麻烦的垃圾分类要求呢?那是因为在日本是通过法律和舆论的双保险来督促大家的。为了促进垃圾分类,日本制定了完备的法律体系。在日本乱扔垃圾也不仅仅是道德方面那么简单的问题,而是触犯法律,要被处以很重的罚款的。不仅如此,在日本如果不按照要求将垃圾分类,会引起很多麻烦和问题。比如会引起周围邻居的反感,而且扔出去的垃圾将不会被回收走,甚至被送回家中。问过很多日本学生,每天都会产生很多垃圾,每次都要那么细致地一一分类,不会觉得麻烦么。他们的回答基本都是,从小看爸爸妈妈都是那么按照分类扔的,长大后也就自然而然地去分类了,并不会觉得麻烦。正所谓“万事开头难”,虽然开始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一旦开始了,养成习惯了,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就没有那么困难了。

对于住在都市的我们来说,即使不用从井里打水,水也会流出来。不必砍柴只要按一下按钮煤气、电力就可以使用。确实,从表面上看起来确实容易产生自然与我们无关的错觉。反正会有人来收垃圾,所以可以随心所欲地扔;只要付钱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能源。虽然听起来可能很可笑,但这就是现在很多人的价值观,也是很多人实际的生活方式。可是正是因为生活在城市,才更应该看清自然跟人的关系,才更应该懂得大自然的可贵,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自发地去保护环境。

作者:杨雪段克勤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

城市环境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城市人文环境;荆楚民间艺术;文化自信

中国城市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国民经济的迅速提升,城市基础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摩天大楼、地铁、步行街、大型商业中心、湿地公园、创意产业园区等等,每年都在显著改变着城市面貌。例如武汉市提出的“每天不一样”,这并非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而是当下中国城市高速发展的真实写照。而在城市面貌发展的同时,城市人文环境的建设也成为一股热潮。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人文环境是城市发展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内在力量。作为构建城市人文环境的民间艺术,以其特有的美学属性为现行城市文化系统品质的改善提供有益的启示并直接做出重要贡献。可以确信:建立突显地域性文化精神的城市人文环境势在必然,而担负着复归人性、建设精神文明之重任的地域性民间文化,有可能在同构于民间艺术原生形态的指向上,通过对城市人文系统的改造和重建来实现。

一、民间艺术对构建城市人文环境的积极意义

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革和经济迅猛发展的社会现实,促使诸多人文学科都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姿态投入到研究活动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难以避免的出现在当今国人的日常生活里。在面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冲突状态下,以及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同质化倾向,该如何确立有鲜明特色并得到广泛认同的城市人文环境,便成了当代文化研究领域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在可供选择和能够选择的方案中,对构建城市人文环境的地域性民间文化以及受其影响和支配的民间艺术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成为一种具有广泛民众基础、贴近群众生活的有效途径。百年文化苦旅,促使我们意识到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以政府着力启动并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为标志,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逐渐完善并不断加强。作为当代文化建设的要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即是重新审视并认识我国传统历史民族文化内涵,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日久弥新的积极作用。同理,不同城市在构建自身人文环境的探索过程中,发掘地域性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是积极可取的途径与方向。民间艺术除去各种生动形象的艺术形式以外,它的精神内核是映射了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质朴追求与祈愿。民间艺术中那些鲜活明快的色彩和夸张富有趣味性的造型,既反映了广大民众的审美偏好也体现了民间手工艺匠人们的智慧与非凡创造力,这些民间艺术与民间文化进而塑造出不同地域特性的人文心理环境。民间艺术中所体现出的求生、趋利、祥瑞观念,是人民群众希冀征服自然、实现理想的自觉意识,旨在调节、宣释或排遣种种人生困境的心理压力和现实阻力,凭借功能性结构形式,不断激发主体能动性,从而具有广泛适应性、随机应变性和功能统一性的自觉主体意识系统。它逐渐为人民群众建构和完善,并已上升为社会化的思想认识和价值标准,已成为规范和制约社会行为的普遍文化观念;对于城市个体成员来说,它已被内化为一种文化心理和思维定势,成为主控自我外部行为的内在动力和指针。这种由心灵出发、以主体内在需求为主干、以完善内心为目标的文化观念,从根本上反映了社会集体和个体生存发展的现实目的,反映了自然性与文化相互统一的完满人性要求。因而,民间文化观念较之西方那种崇尚逻辑理性和自然科学的文化观念,较之儒家文化观念更重视心灵感性、人情自然和实际功用。民间文化之于民间艺术又具有源头活水、根基土壤之意义。民间艺术呈现为一个高度自主和开放的艺术世界,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总是立足于生命本体意义以反映客观世界。区别于其他形式的艺术,民间艺术的创作规律在于消除了现实与人、自然与文化、客观与主观的界限,在这样的艺术世界中,人的思想挣脱了理性逻辑的禁锢而能够在各种人文层面上游动,想象力获得极大解放,现实世界在意识中的生命一体化,为这种艺术想象力打开了全面的认识通道。诚如民间艺人明确表达的创作见解那样:“飞禽走兽人喜欢,谁知走兽心中来”。民间艺术以“心源”性质的形式和内容否定了既定的现实原则,轻快地超越了有限的现实境遇。那些潜抑的感性现实,包括幻想、激情和希望等等,通过造型的物化形态展示了种种富有生命力的表现形式。

二、民间艺术研究的延展及艺术实践

据湖北省文化厅公布的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情况统计,截至2019年,湖北省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项、部级名录100项(127个项目保护单位),省级名录347项(546个项目保护单位)。这些丰富多样的荆楚民间艺术以贴近“土地”的营构,纵横交错地维系着一个广阔丰富的心灵世界,仿佛构成一幅“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生动画卷。也许民间艺术匠人们没有机会和条件来建立那种表述于文字的艺术理论,但这并不等于它没有自己的艺术哲学;可以说,影响和支配民间艺术活动的民间文化观念,实在就是书写在庶民百姓心中的、活性的艺术理论系统。民间艺术哲学的这种存在方式本身就使它具有深刻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直接从生命过程的灵性中化生出一种主动而普适的生命化创造原则。关于民间文化观念内涵的那些论述,揭示了影响和支配民间社会意识和实践活动的功能性所蕴涵和表征生命原则的基本图式。我们可以具体认识民间艺术的美学特性和艺术品质:出于民间文化观念内涵结构模式的特定性,认识外在世界的活动始终就是执著生命感的人生华章。不难发现,民间艺术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形态,它包含着工艺美术、绘画、雕塑、书法和建筑,所以它实际上是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最基本层面,构建了历史发展阶段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的“美”。它产量最大,覆盖范围最广,也最能体现本民族、本地区基层文化的精神和人们的审美意象。从某种程度上说,民族文化的特质就是以它的民间文化为基础的,民间美术与外来文化相区别的内涵,也正是一个欲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民族文化的内涵。诚如刘道广教授所言:“一个民族文化的基本面貌,不是由它的几个杰出“文豪”体现的,而是由这个民族最大多数平面百姓的文化素养状况反映的。同样,中国文化的基本轮廓就是由中国民间艺术构成的。”著名华裔设计师靳埭强先生曾经指出:中国的设计需要有中国文化特色,新一代设计师们需要从我国深厚的文化渊源中寻求艺术灵感,进而创作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作品。无论是贝律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还是陈幼坚先生创作的外滩三号整体装饰,新时代的设计师们格外积极地从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中寻求创新的灵感与设计元素,而以构建城市人文环境为目标的研究无疑进一步为民间艺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契机。在人类经济和文化走向全球化的今天,全世界范围内各民族之间的对话成为重要的活动,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也成为必须的研究目标。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仅凭西方美学的思维模式和方法,不可能准确而深刻地解读东方民族的审美活动和艺术特征,研究民间文化也可以从思维层面拓展艺术创新的思路和方向。

三、构建城市人文环境的荆楚民间艺术研究

当下迅速发展的艺术学及文化学研究不仅在某些具体问题上取得了令人振奋和欣喜的成绩,而且在思想认识和研究方法上,也为相关学科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启示。在学术研究领域,湖北省社科院的荆楚文化研究所每年都将如期举办以荆楚文化为中心的学术研讨会,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热点发掘荆楚文化研究的新议题;在艺术创作领域,艺术家与设计师们已经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为历史使命和创作动力,积极投身于与城市人文环境密切相关的公共艺术创作活动中。如唐小禾教授为东湖宾馆创作的大型陶板壁画《楚乐》和坐落在荆州博物馆的磨漆壁画《凤凰涅槃》,徐勇民教授创作的《关羽在荆州》,陈绿寿教授创作的《巴楚风》等等。此外,在大量对荆楚民间艺术的研究中,学者们已收获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民间艺术这种文化符号不能仅仅停留在艺术形象上做图像志的形式分析,要更进一步探索艺术品所反映出的社会历史背景与文化底蕴,唯有从观念出发才能切入和接近中国民间艺术特性和本质。建立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完整、客观、能被普遍认同的基础性认识,需要联系和综合各个学科、各种理论取向及研究方法。唯此,一个恢弘博大的精神景观才能清晰、完整起来,而隐匿其中的伟大中华文脉也才能突显出来。认识和了解了民间艺术的语汇和作品语义结构方面的特殊性,由于个体意识的参与和自我主观现实的表露,这同时意味着作品语义结构封闭性的确立。就这种意义而言,民间艺术同样切合经典艺术哲学所表述的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然而,民间艺术作品语义结构的不同寻常之处却甚为明显。因为在符号学所表征的个性化涵义之下,还存在着个具有深厚传统根基和稳定意味内涵的社会化意义系统。文化的整体性和民间艺术的开放性品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普遍认同关系的体现,是显示在审美感知过程中的趋同化倾向。民间文化观念在当下情境中又表现为个体的主观现实,这使得个性化的感受、需求、意愿、兴趣、情感和理想必然在观念意识中反映出来,以至披染上个性色彩。因此,劳动人民一方面借助集体意识历史地建立起来的意义系统,将它们用作“艺术中的符号”;一方面则根据自我观念情感的表现要求对作为符号能指的原型进行能动的处理,构成“艺术符号”即完整的作品。无论是生动灵巧的汉秀、造型别致的孝南雕花剪纸、惟妙惟肖的潜江木雕、稚拙古雅的马口窑陶艺等等,在这些荆楚民间艺术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一脉相承的荆楚文化基因,淳朴真挚的荆楚之地人民群众的审美倾向。也正因为荆楚民间艺术具有浪漫主义理想艺术的自律性品质,即审美主体艺术地把握现实的自主性。凭借高度的自主性,它将在构建湖北城市人文环境过程中完满地实现理想艺术所应该具有的文化调节功能。这些富有意味的美的形式,体现了对“人性”的无限关爱,显示了深刻的人道主义与哲学意义的精神力量。那些富有人性意味的表现形式所体现出的是人民群众对审美以及自我能力实现等等心理需要的追求,那是满载着本土民间文化观念具备的哲学意义与现实生命的华彩乐章。

参考文献:

[1]宗白华.宗白华全集[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2]顾颉刚.顾颉刚民俗学论集[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3][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5.

[4]孙建君.中国民间艺术鉴赏[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吕品田.中国民间艺术观念[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6]周育德.中国戏曲与中国宗教[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城市环境论文范文第8篇

1.1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掌握城市环境现状做好城市环境管理的前提是要准确掌握城市环境现状,找出城市环境的污染源有哪些,解决环境污染的出路在哪里。这就需要加强调查研究,夯实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一是加强城镇发展调查,进一步搞清楚城市发展规模,扩大环境执法的监管范围和监管重点,为制定监管措施提供决策依据;二是做好城市人口及分布状况的调查分析,尤其是生活区、集贸市场的位置等等,进一步明确城市环保的工作重点;三是加强城市经济增长情况的调查,掌握城市发展的模式,明确城市环保的主攻方向,落实基本职责;四是加强城市主要污染物排放的调查,掌握城市污染物排放的特点、污染源的主要集中地等等,为城市环保管理明确未来工作的切入点。

1.2制定预期目标,严格落实环保责任制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我国环境保护“八项”制度之一,该机制落实以来,对我国城市环境污染防治和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城市环境管理提供了综合决策依据。目前,需要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首先是要提高各级政府及其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从某种程度上说,地方和城市主管领导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是实现地区和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把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看作是事关民生问题解决的一项重要考核机制,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切实担负起这一责任;其次是完善目标责任制的兑现机制。通过法律法规等强制性法规的出台,明确将环境保护责任制纳入到地方政府考核之中,并实行严格的奖惩兑现机制,对于重大环境项目切实落实终身制。

1.3完善制度,出台环境管理法规政策针对新时期环境管理的现状,需要从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城市环境管理,构建城市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制订相关的环保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财政政策,扶持环保型企业,并对污染企业进行适当限制或实行淘汰,以实现更清洁和更安全的生产与消费方式[1]。通过立法来确保各个部门落实环境管理时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过严密的法规体系的构建,保障整个环境管理走入科学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上来。

1.4鼓励多方参与,走共同管理之路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实践表明,政府包办的环境管理机制难以有效应对新时期的环境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必须要发挥社会各方力量,首先走市场化之路,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企业积极参与到环境管理事业中来;其次是加强环境管理宣传,通过电视、广播等播放环境宣传片,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生活习惯和方式,自觉抵制各种陋习,积极参与到环境管理中来;最后是政府要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的效能和效率,加强环境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执法素能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1.5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监督体系环境监测是掌握环境现状、提升环境质量的基础和核心,许多发达国家拥有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目前,我国省以上基本都建成了环境监测中心。未来,有条件的地区,应该逐步落实县级以上城市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机构,与省、市联网,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建立起一道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此外,还要加强环境监督体系建设,加大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

2结语